基于层次分析与云模型的TOD站点衔接设计评价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轨道交通区域的公共交通引导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发展,需要对轨道站点区域进行一体化衔接设计,目前尚缺少全面考虑TOD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TOD模式特征和乘客换乘满意度,提出TOD轨道站点与步行、常规公交及非机动车衔接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获取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分级标准.为获得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设计一种优于单一评价方法的层次分析和云模型结合评价方法.以中国南京市新街口地铁站为案例进行指标与方法应用与检验,结果显示,该站与步行、常规公交及非机动车方式衔接等级分别为中等、较好及中等,基本符合中心商业型站点特点.
其他文献
针对一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到位、管理形式单一等问题,分析了高校师生安全意识、实验室安全准入、实验室应急防护物资等现状,研究并开发了高校实验室多方位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功能包括以安全准入为核心的用户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危化品管理、项目和风险管理,并结合师生身心健康对实验室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职业与心理健康管理;对实验室中人的操作失误、物的危险状态和环境因素综合分析,改善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解决了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探究智能交通系统中考虑风险规避时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针对不同特征出行者多属性路径选择问题,利用累积前景理论描述出行者的风险规避态度,并建立考虑风险规避的出行路径多目标选择决策模型,设计基于指派模型的求解算法,通过实例对模型合理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出行者的风险规避对路径选择结果具有明显影响,路径选择结果随出行者对于复合阻抗和综合影响权重的不同而变化;考虑风险规避时目标的敏感性强于不考虑风险规避情形,考虑风险规避更贴近路径选择的实际情况.所建模型不仅可以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中多类型出行者的多属性路径选择问题,
拓展科教融合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高分子材料科研方向,凝练出聚氨酯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提升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不同材料的阻燃效果、实现的难易程度,选择添加型阻燃剂来提升聚氨酯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为达到最佳的阻燃效果,最终采用无机—有机协同添加的方式对聚氨酯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实验测试了材料的热释放速率、热重与氧指数,得出材料阻燃性能的提升程度.这种“科研—教学—思辨—实验”的四位一体化的实验教学拓展方式,使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
中欧班列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科学合理地预测班列需求,对中欧班列运输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欧班列铁路货运量预测为对象,统筹考虑中欧班列货运量的波动性和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输入指数平滑-遗传算法-反向传播(ES-GA-BP)神经网络的货运量预测方法.分析中欧班列货运现状,选取相关性高的影响因素作为神经网络输入;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波动较大的中欧班列货运量历史数据进行单项拟合预测,以优化神经网络输入;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参数,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以“湘欧快线”国际运输通道货运集
城际客运通道不同时段交通供需矛盾日渐凸出,存在大量运输资源浪费的现象.为剖析高铁票价变动下不同时段各交通方式的客流敏感性情况,构建广义出行前景成本最小配流模型,计算城际客运通道内不同出行方式各时段的客流量,进一步构建客流敏感性模型及客流敏感度变化率模型.以中国天津至北京城际客运通道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票价时各时段各交通方式的客流敏感度变化率接近线性增长;提高票价对各时段各交通方式的影响均较小;在相同票价浮动范围内,负供需差额时段高铁在票价降低和提高时客流敏感性均最大,票价降低对应客流敏感度
油气田开发中,水驱法仍然是最主要的开发方式,粗糙通道的存在对于两相流动的影响不可忽略.为研究油水两相在粗糙通道内的流动情况,采用直接求解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N-S)方程的方法模拟两相流体在单一粗糙喉道中的驱替过程,采用相场法实时追踪两相界面.通过建立简单规则的粗糙通道模型,研究相对粗糙高度、水平粗糙单元间隙比和黏度比等因素对两相驱替速度及两相界面长度的影响.建立光滑通道模型作为对照实验,研究壁面粗糙性的存在对两相驱替的总体影响.最后建立复杂粗糙通道模型验证简单模型所得规律的正确性.
为提高线路可偏移式需求响应公交服务乘客比例,降低运营成本,提出改进的以DBSCAN聚类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为基础的D-k-means聚类算法,并依据乘客需求确定固定站点和备选站点,设计新型线路可偏移式需求响应公交服务系统,建立公交调度模型,并使用精确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中国广东省揭西县南部部分地区需求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服务乘客比例达95.3%,与区域灵活式公交相比,运营成本和运行时间分别降低了9%和5%,算法求解速度较快且稳定.
近些年,虚拟换衣和虚拟试鞋发展迅速,但是对于手表等腕饰佩戴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较少.开展了一种使用Unity 3 D开发的基于深度视觉的腕饰试戴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通过移动端的深度相机获取手部骨骼及关节点信息,建立虚拟手部骨骼模型;通过构建骨骼模型和虚拟手表模型的映射,深度相机每帧获取的手部骨骼及关节点的信息可实时改变手表模型在手腕处的位置和姿态.方案能够很好地运用在在线手表、手饰试戴等领域.
共享停车平台根据供给车位和停车需求时间窗确定车位分配方案.为应对停车时发生提前到达或延迟离开等不确定情况,通过预留适当缓冲时间来增强车位分配方案的鲁棒性,进而构建了最大化平台收益和鲁棒性的车位分配问题双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加权和方法将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函数,加入辅助决策变量将非线性转化为线性模型.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时间内,本方法能够求得算例的最优解及各项指标值.随着双目标调节系数的增大,平台收益分段增加,而鲁棒性分段下降.从不同调节系数得到的最优解中
为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小区降雨径流滞后效应量化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中国深圳市麻磡环保产业园内3种LID组合设施(停车场-雨水花园、屋面-高位生物滞留池-渗透铺装-植被草沟、屋面-高位生物滞留池-渗透铺装-植被草沟-雨水花园)的降雨径流连续观测数据,系统评估了LID对径流的滞留和滞后效应,分析了LID设施组合和降雨特征等对滞留和滞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ID可滞留75.0%~86.5%的降雨量,且在累计滞留降雨量达到2.2~9.9 mm后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