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激發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神圣的音乐殿堂,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他们走向热爱音乐的道路,使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篇阐述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一些观点及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些做法。
【关键字】兴趣 激发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34-01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艺术课程标准》曾指出:“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日常教学,并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指导”。利用这一手段,借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作为一位音乐教育从业者,怎样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是摆在众多人面前的难题。而笔者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多媒体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一把利器。运用录音、投影、录像等视听工具使声像结合,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90年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收音机、录音机加磁带的年代已经远去了,紧接的广播电视、唱片等传递音乐的年代也逐渐消逝,伴随着互联网上音乐资源的迅猛增加。取而代之的就是21世纪的网络时代,网络工具也逐渐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所提供的音乐愈来愈多,只要网上搜索一下什么歌都有。那如何通过影视多媒体欣赏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呢?
1.视听结合:听是欣赏的基础,通过初听、细听、复听,从而产生联想,听前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背景材料,引导他们听什么?如何听。“视”是通过视频或其它展示出来,如引入童趣动画,动画除了具有丰富、动感的画面外,还有与画面交相辉映的背景音乐,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喜闻乐见的童趣素材,在欣赏过程接触优秀的作品,并逐步提高到关注音乐背景。
2.唱议结合: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语言与唱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来欣赏音乐,唱是必要的环节,它能进一步了解并感知作品的风格,特色与内涵。还可通过角色扮演音乐场景、评价、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3.创设联想的氛围: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处于“童心未泯”的阶段,在日益繁重学业负担下,带有故事性的音乐对于他们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适当的创设些联想情境和氛围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与感性经验积累
提到欣赏能力应该每个人都有较大区别,随着他们在文化水平和艺术方面不断提高,生活经验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和提升。音乐理论基本知识对欣赏者来说很重要。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其欣赏水平的高低,在平时课时除了完成唱歌和欣赏外,笔者坚持在课前5分钟传授乐理知识,让理论支撑欣赏水平。
其次是聆听。对事物的了解首先是要有直接的认知,就是多接触,所以在课堂上会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反复接触机会,对于要欣赏的目标反复听,越复杂的作品,越多听,听多了就有感觉,提高了听觉的能力,无论多美妙的音乐,都是由单音、多音,再以不同的组合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通过耳朵撞击我们的心灵,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在日常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欣赏的习惯,从一些短小、结构简单的乐曲入手,由浅入深地反复聆听。
最后是分门别类、对比教学,灵活多变地设计课型。合理选材,使欣赏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适当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乐曲,由愉悦性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达到评价式聆听的境界。选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风趣的作品,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三、让流行音乐进入音乐课堂
鉴于流行音乐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并拥有一大批听众,特别是青少年,所以对待流行音乐不能一概反对、排斥,也不可盲目推崇。而应正确对待,审慎选择。有些题材内容健康向上、催人奋进,形式完美、风格清新的好作品可以推介,抓住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兴趣特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另外现在正处信息高度发达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引导孩子们如何分辨好音乐,如果说书中能找到“黄金屋”,那么音乐中就应有“真善美”。那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于流行音乐大可不必把他看成另类,它只是音乐划分的一种类别,代表着某个时代人的思想和认知度,只要歌词的意义是积极向上,旋律朗朗上口,在课堂上是可以大方哼唱的. 选材方面可以从词、曲作者的生活经历及生活环境了解,可以围绕赞美亲情、歌颂友情、弘扬爱国之情去选,其实流行歌曲一般从歌词上就能较好理解了。当然,不建议听那些现代的爱情歌曲,尤其是较极端的爱情题材和过于悲伤、无病呻吟的歌曲。为了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按照以上的标准选择音乐。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唱唱最近在课外听到的歌曲,通过学唱、讨论、推广优秀作品。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学生在课外接触的歌曲,以防止不良音乐的入侵。
结束语:实践出真知,在欣赏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出来,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提醒我们要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更新方法和手段,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音乐成为学生繁重学业中放松心灵的驿站,让我们把欣赏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菱角分明,让孩子们的智慧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从业者的一种慰藉与骄傲!
【注:本文系2011-2012学年南海区教育教学小课题“探讨如何激发初一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成果】
[参 考 文 献]
[1]第021988号,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钱仁康. 音乐欣赏的讲话[R] .上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讲座,1999.
【关键字】兴趣 激发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34-01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艺术课程标准》曾指出:“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用于日常教学,并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指导”。利用这一手段,借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作为一位音乐教育从业者,怎样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是摆在众多人面前的难题。而笔者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多媒体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一把利器。运用录音、投影、录像等视听工具使声像结合,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90年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收音机、录音机加磁带的年代已经远去了,紧接的广播电视、唱片等传递音乐的年代也逐渐消逝,伴随着互联网上音乐资源的迅猛增加。取而代之的就是21世纪的网络时代,网络工具也逐渐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所提供的音乐愈来愈多,只要网上搜索一下什么歌都有。那如何通过影视多媒体欣赏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呢?
1.视听结合:听是欣赏的基础,通过初听、细听、复听,从而产生联想,听前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背景材料,引导他们听什么?如何听。“视”是通过视频或其它展示出来,如引入童趣动画,动画除了具有丰富、动感的画面外,还有与画面交相辉映的背景音乐,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喜闻乐见的童趣素材,在欣赏过程接触优秀的作品,并逐步提高到关注音乐背景。
2.唱议结合: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语言与唱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来欣赏音乐,唱是必要的环节,它能进一步了解并感知作品的风格,特色与内涵。还可通过角色扮演音乐场景、评价、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
3.创设联想的氛围: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处于“童心未泯”的阶段,在日益繁重学业负担下,带有故事性的音乐对于他们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适当的创设些联想情境和氛围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文化艺术修养与感性经验积累
提到欣赏能力应该每个人都有较大区别,随着他们在文化水平和艺术方面不断提高,生活经验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和提升。音乐理论基本知识对欣赏者来说很重要。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其欣赏水平的高低,在平时课时除了完成唱歌和欣赏外,笔者坚持在课前5分钟传授乐理知识,让理论支撑欣赏水平。
其次是聆听。对事物的了解首先是要有直接的认知,就是多接触,所以在课堂上会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反复接触机会,对于要欣赏的目标反复听,越复杂的作品,越多听,听多了就有感觉,提高了听觉的能力,无论多美妙的音乐,都是由单音、多音,再以不同的组合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通过耳朵撞击我们的心灵,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在日常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欣赏的习惯,从一些短小、结构简单的乐曲入手,由浅入深地反复聆听。
最后是分门别类、对比教学,灵活多变地设计课型。合理选材,使欣赏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适当选择活泼动听、健康向上、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乐曲,由愉悦性聆听逐步过渡到理解式聆听,再达到评价式聆听的境界。选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风趣的作品,使学生正确体验不同的情感。
三、让流行音乐进入音乐课堂
鉴于流行音乐本身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并拥有一大批听众,特别是青少年,所以对待流行音乐不能一概反对、排斥,也不可盲目推崇。而应正确对待,审慎选择。有些题材内容健康向上、催人奋进,形式完美、风格清新的好作品可以推介,抓住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兴趣特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另外现在正处信息高度发达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有义务引导孩子们如何分辨好音乐,如果说书中能找到“黄金屋”,那么音乐中就应有“真善美”。那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于流行音乐大可不必把他看成另类,它只是音乐划分的一种类别,代表着某个时代人的思想和认知度,只要歌词的意义是积极向上,旋律朗朗上口,在课堂上是可以大方哼唱的. 选材方面可以从词、曲作者的生活经历及生活环境了解,可以围绕赞美亲情、歌颂友情、弘扬爱国之情去选,其实流行歌曲一般从歌词上就能较好理解了。当然,不建议听那些现代的爱情歌曲,尤其是较极端的爱情题材和过于悲伤、无病呻吟的歌曲。为了配合学生课外自主选择音乐的需要,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按照以上的标准选择音乐。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音乐展示活动,让学生唱唱最近在课外听到的歌曲,通过学唱、讨论、推广优秀作品。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学生在课外接触的歌曲,以防止不良音乐的入侵。
结束语:实践出真知,在欣赏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出来,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提醒我们要不断对教学进行反思,更新方法和手段,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音乐成为学生繁重学业中放松心灵的驿站,让我们把欣赏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菱角分明,让孩子们的智慧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从业者的一种慰藉与骄傲!
【注:本文系2011-2012学年南海区教育教学小课题“探讨如何激发初一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成果】
[参 考 文 献]
[1]第021988号,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钱仁康. 音乐欣赏的讲话[R] .上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讲座,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