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意义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给予MRI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沭阳中兴医院2015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研究;所有患者通过病理确诊;依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超声组(对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诊断)和MRI组(对患者实施MRI诊断),两组同时针对50例患者展开;就影像征象展开对应分析.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5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完成MRI诊断后,35例属于单纯孕囊型,15例属于混合团块型,所有患者均获得明确诊断,未表现出诊断错误现象.对单纯孕囊型患者MRI表现进行分析,在子宫前下壁切口位置表现出孕囊着床现象,在宫腔上段以及中段能够发现孕囊.10例分布于子宫后区位,25例分布于子宫前屈位;表现为不规则、卵圆形或者葫芦状.33例向宫腔生长,膀胱同妊娠囊之间达到2.7~6.5?mm子宫肌厚度;向子宫肌层生长患者6例,2例表现为子宫浆膜层突破,并且对前方肠管进行推压;妊娠囊同前腹壁以及妊娠囊呈现出广泛粘连患者2例.膀胱同妊娠囊之间子宫肌厚度为1.2~1.8?mm范围内.对于15例混合团块型患者完成MRI检查后,子宫峡部有所增大,以混合性信号为主,分布紊乱并且高低混杂不均,于子宫切口位置,包块表现为浸润性生长现象;其中3例患者表现出浆膜层突破,对前方膀胱造成累及;宫颈管内部未表现出孕囊现象,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观察包块呈现出非均匀、不规则强化现象,大多呈现出清晰边界,部分包膜不明显.MRI组诊断错误率(0.00%)低于超声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方式有效应用后,可以充分减少误诊,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诊治工作可以提供有利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通过1.5T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宝应县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疑似早期脑梗死患者39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 T诊断及1.5T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1.5T磁共振成像检查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T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比较两种诊断技术在不同病灶中的检查符合率,发现1.5T磁共振成像检查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