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工作评价的实施现状与推进策略

来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研学术期刊对专家审稿工作评价的实施现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促使专家审稿评价工作得以普遍、规范地实施,以优化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运行效率.[方法]基于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揭示我国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工作评价实施现状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编辑)几乎不对专家审稿工作进行评价;已开展的评价,其科学性、规范性不尽如人意,表现为评价方法主要依靠主观印象,对评价结果的利用较单一.编辑无暇顾及专家审稿工作评价,“可做可不做”认知导向,评价标准模糊、评价指标和结果粗略是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结论]专家审稿工作评价要得以普遍且规范地实施,需要编辑认可其作用,且设置具体细化的评价指标,明确易行的评价流程,清晰一致的评分标准,细粒度地利用评价结果,切实发挥专家审稿工作评价对同行评议运行效率的优化作用,助力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VP在“有+VP的+NP”与“有+NP+VP”结构中的信息属性与句法形式存在诸多差异。新闻语篇的大量真实材料显示,“有+VP的+NP”中做定语的VP,倾向于回应与重复语篇中的已述信息,句法上有趋短趋简的倾向;“有+NP+VP”中做述谓核心的VP,倾向于表达新信息,句法上有开放性,对结构的长度与句法形态的限制较小。文章解释了造成两种“有”字结构中VP的信息属性与句法形式之差异及其背后的语用动机,并通过区分两种“有”字结构不同的表达功能,对动词“有”特有的调焦功能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