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和煦春风中,2021年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5000余名代表委员不负重托,履职尽责,发扬民主,求真务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机活力。这是凝心聚力的大会——放眼未来,擘画蓝图,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为长远发展指明方向、增强信心、鼓舞干劲。
3月5日,备受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看,“十四五”规划是开启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对“十四五”规划的讨论,自然也就成为了本次全国两会最热的话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主线贯穿全文,5大类20项主要指标勾勒中国发展脉络,实施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数字中国建设提速,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纲要草案》 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代表委员表示, 《纲要草案》全面彰显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描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时间表”和“计划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说,20项指标中,8项为约束性指标,覆盖绿色生态、安全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民生温度”十足。“这些指标划出了必须守住的底线,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冯远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告诉记者,《纲要草案》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将促使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过程、注重工作,向更加注重结果、注重实效转变,以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可度、满意度。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如何通过促进就业带富,帮助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对于《纲要草案》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等内容十分关注。“最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这将有利于老百姓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护理服务。”
作为来自农业农村一线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对浙江的乡村振兴而言,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先行探索机遇。”
孙国文代表说,德清去年底入选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农村土地改革激活了乡村土地资源,让农民收获满满。他注意到,“‘十四五’时期,浙江要有更高的战略目标,不断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乡村发展障碍,继续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且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从中看到了创新发展的前景和机遇。
“作为一家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康恩贝制药更应主动担当作为,把企业的发展全面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落实到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行动中。”胡季强代表说,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锤炼产品技术内涵,推动中药健康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建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好卫生厕所,加快与之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等的建设。”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说,“这些都是农民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张道宏建议,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机制重构,加强乡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他认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凸显村民“人”的个体尊严与价值,通过村落文化建设重新联结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唤醒在地村民的“主体性”,才能激活地方文化价值,凝聚起乡村建设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就此建议,设置一个村改社区后继续享受支农惠农政策的过渡期,切实维护村改社区后原村民享有的合法权益。他还提出,建立村改社区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长效机制,理顺社区与政府的关系,并明确各自职能。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新市民”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特别是享受例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保障类住房是关键。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建议,结合城市更新,探索通过配建、结建、存量房改建、代理经租等方式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解决好城市住房问题。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补贴,安排城市更新专项债券支持地方政府,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相关金融产品,推动公募REITs试点,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若社会融合不足、城市接纳不够,则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总量2.36亿,农民工2.91亿。目前我国处于人口城镇化中期阶段,未来二三十年,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规模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举家迁徙趋势越来越突出。
王培安建议,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公平稳定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流动人口的融入需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流动人口落户;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快实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推动劳动力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实现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撑。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纲要草案》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庄光明代表说,下一步,要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十四五’时期,要在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国家行政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上下功夫。”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委员说,“展望2035年,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雷鸣强委员表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注重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委员认为,“《纲要草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有利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郑秉文委员认为,接下来,要扩大就业容量,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需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这要求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郑秉文委员建议,此外,还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
郑秉文委员认为,展望2035年,我们将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总体而言,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公共安全管理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研究的课题之一。他认为,《纲要草案》提出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切中了要害,点中了穴位。他说,踩踏等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出的就是信息发布不及时、预警措施不健全、安保力量不到位等管理疏忽问题。随着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落实,将有效杜绝管理疏忽等问题。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代表表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深入开展培育文明风尚行动,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不断丰富和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四五’时期,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郑晓幸代表说。
推动高质量发展
《纲要草案》总结成就、分析形势,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代表委员认为,新发展理念不仅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更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要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举例说,草案中有不少推动进出口贸易创新发展的新举措,如鼓励建设海外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对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意义重大,“期待草案的落地实践,能够推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能级和竞争力,推动国内供应链、产业链不断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发挥好重点高校院所国家队作用,“一流大学要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布局重要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平台和重点创新团队,努力培育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德法,关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人”的问题。“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港珠澳大桥……是他们创造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个精品,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实力。”立足建筑业产业,沈德法代表建议,设立工程建造大师评选机制,表彰和激励工程建设领域创新领军人才,让更多建造工人有获得感,进一步强化中国建造人才队伍建设。
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医药行业的成长黄金期已经到来。“在这方面,浙江医药产业有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但也要看到自主核心技术不强等问题。”他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人才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发科研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要成立具有独立话语权的专家委员评审机构,让短期内无法见效但富有价值的医药研究项目获得更多
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说:“这和以往大不相同,说明我们不再简单追求GDP增速,而是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表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我们秉持的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发展态度。”
“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说,宁波提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这与国家提出的目标不谋而合。张明华委员建议,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从制度上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以建设“重要窗口”的姿态,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先试先行。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委员说,具体来看,要以创新为驱动,注重协调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要注重畅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消除在产业升级和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障碍。应该重視数字经济优势,发挥数据这一新要素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提高发展质量。 “新发展阶段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北省保定市市长郭建英代表说,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郁华代表说。
李郁华代表说,“《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特别是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公平竞争制度。”
姜四清代表说,“‘十四五’时期,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拓展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上下功夫,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需要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下一步,阳泉市将继续推动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姜四清代表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同时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这对于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邱立成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2019年底已达到60.6%。“但城市在快速‘长大’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弱项,迫切需要统筹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解决‘城市病’问题。”邱立成代表说。
天津目前正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力图以新发展理念来破解难题、优化完善城市布局。“‘津城’主要指天津城區,‘滨城’是滨海新区。打造双城格局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举措。”邱立成代表表示,双城发展就是要推动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形成“组团式”空间布局,避免城市发展“摊大饼”的弊病。
仁青安杰委员说,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过程。对青海来说,“四种经济形态”就是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近年来,青海省大数据应用和数字经济步伐不断加快,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勤表示,作为沿黄城市的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原有产业以煤炭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采选业为主,要推动这类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业质量的突破口,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等相关部委及院所,开展支持三门峡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调研、论证,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要迈向更高端,一定要提高科技的自立自强能力,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转型升级,带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根本性转变。中联重科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主线,打造先进制造的未来企业,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作出贡献。
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委员带来企业实现“开门红”的好消息:1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2%。他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企业将以此为契机,推进核心装备制造业务优化升级,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延伸。
民生幸福新图景
《纲要草案》中,改善民生福祉被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在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成为突出亮点。代表委员普遍表示,“十四五”时期,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数量仍相对不足。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持续健全校企合作协同及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职业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内容和考核办法,明确校企分工。同时,加大政策激励与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党组书记黄晓薇十分关注农村地区儿童教育问题。她建议加强脱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儿童早期发展,这对农村地区发展具有长远意义。黄晓薇说:我国脱贫地区零到六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600万,建议将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纳入新一轮乡村振兴计划。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向前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并在脱贫地区农村试点实施。
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对“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印象最为深刻。他说,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是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要加强全科医生、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诊疗水准、能安心在老百姓家门口服务的全科医师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玉民族服装厂苗家刺绣技术员李绍玉非常关注优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她认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践中有两个特点——农民参保率和积极性在东部较发达地区较高;在北京等开展先期试点的地区成果较好。
“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总体筹资方式比较单一。”李绍玉说,国家支出的社会费用随着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的增高而持续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负担会更加沉重。李绍玉认为,新农保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农民的基本养老权益要得到维护,不可缺少的是系统完备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因此建议通过立法保证新农保实现法律框架下的平稳有序运行。
“辣椒、大蒜、冬枣、莲藕……为满足村里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西辛庄村带动周边村庄一起流转土地,种植了多种经济作物。”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代表说,除此之外,村里还发展了千亩油菜花观光园、千亩芍药观光园、600亩林业生态公园等高效观光农业项目。
李连成认为,农村产业发展需立足县域特色农产品,紧跟市场做好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同时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今,西辛庄村已有各类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
“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委员认为,要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郭文圣建议,要持续优化政策、关注重点人群。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加强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依靠双手勤劳致富。通过产业项目拉动、扶贫车间吸纳,以及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等,让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对就业困难的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可以根据社区养老、网格化管理等方面需求,创设公益岗位,进行就业援助。”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新发展阶段,如何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全新课题。要统筹规划现行社保体系结构,精准定位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保障功能,全面优化现行制度安排。尽快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及时补上养老服务与儿童福利事业等发展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艳玲说,“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将继续为乡村振兴奋战,力争让农牧民用更好的技术,种出好庄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所强调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类似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描绘了“十四五”民生的新图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委员说:“只要付出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3月5日,备受关注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看,“十四五”规划是开启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对“十四五”规划的讨论,自然也就成为了本次全国两会最热的话题。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主线贯穿全文,5大类20项主要指标勾勒中国发展脉络,实施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数字中国建设提速,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纲要草案》 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代表委员表示, 《纲要草案》全面彰显以人民為中心的发展思想,描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时间表”和“计划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说,20项指标中,8项为约束性指标,覆盖绿色生态、安全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民生温度”十足。“这些指标划出了必须守住的底线,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冯远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告诉记者,《纲要草案》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将促使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过程、注重工作,向更加注重结果、注重实效转变,以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可度、满意度。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如何通过促进就业带富,帮助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对于《纲要草案》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等内容十分关注。“最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这将有利于老百姓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护理服务。”
作为来自农业农村一线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对浙江的乡村振兴而言,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先行探索机遇。”
孙国文代表说,德清去年底入选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农村土地改革激活了乡村土地资源,让农民收获满满。他注意到,“‘十四五’时期,浙江要有更高的战略目标,不断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乡村发展障碍,继续走在乡村振兴的前列。”。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并且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从中看到了创新发展的前景和机遇。
“作为一家国资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康恩贝制药更应主动担当作为,把企业的发展全面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落实到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行动中。”胡季强代表说,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锤炼产品技术内涵,推动中药健康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建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好卫生厕所,加快与之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等的建设。”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党支部书记马天龙说,“这些都是农民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张道宏建议,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机制重构,加强乡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他认为,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凸显村民“人”的个体尊严与价值,通过村落文化建设重新联结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唤醒在地村民的“主体性”,才能激活地方文化价值,凝聚起乡村建设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就此建议,设置一个村改社区后继续享受支农惠农政策的过渡期,切实维护村改社区后原村民享有的合法权益。他还提出,建立村改社区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长效机制,理顺社区与政府的关系,并明确各自职能。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新市民”能够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特别是享受例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保障类住房是关键。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建议,结合城市更新,探索通过配建、结建、存量房改建、代理经租等方式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解决好城市住房问题。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补贴,安排城市更新专项债券支持地方政府,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相关金融产品,推动公募REITs试点,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若社会融合不足、城市接纳不够,则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流动人口总量2.36亿,农民工2.91亿。目前我国处于人口城镇化中期阶段,未来二三十年,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规模亿计的流动人口仍将保持常态,流动人口长期居留、举家迁徙趋势越来越突出。
王培安建议,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以公平稳定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流动人口的融入需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流动人口落户;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快实现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推动劳动力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实现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支撑。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纲要草案》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庄光明代表说,下一步,要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十四五’时期,要在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国家行政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上下功夫。”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委员说,“展望2035年,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雷鸣强委员表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注重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委员认为,“《纲要草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有利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郑秉文委员认为,接下来,要扩大就业容量,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实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目标,需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这要求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郑秉文委员建议,此外,还要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
郑秉文委员认为,展望2035年,我们将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总体而言,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真正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公共安全管理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研究的课题之一。他认为,《纲要草案》提出的“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切中了要害,点中了穴位。他说,踩踏等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暴露出的就是信息发布不及时、预警措施不健全、安保力量不到位等管理疏忽问题。随着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落实,将有效杜绝管理疏忽等问题。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代表表示,“‘十四五’时期,要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深入开展培育文明风尚行动,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不断丰富和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十四五’时期,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郑晓幸代表说。
推动高质量发展
《纲要草案》总结成就、分析形势,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代表委员认为,新发展理念不仅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更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要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举例说,草案中有不少推动进出口贸易创新发展的新举措,如鼓励建设海外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对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意义重大,“期待草案的落地实践,能够推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能级和竞争力,推动国内供应链、产业链不断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发挥好重点高校院所国家队作用,“一流大学要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布局重要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平台和重点创新团队,努力培育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德法,关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人”的问题。“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港珠澳大桥……是他们创造了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个精品,彰显了中国建造的实力。”立足建筑业产业,沈德法代表建议,设立工程建造大师评选机制,表彰和激励工程建设领域创新领军人才,让更多建造工人有获得感,进一步强化中国建造人才队伍建设。
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段树民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下,医药行业的成长黄金期已经到来。“在这方面,浙江医药产业有能力走在全国前列,但也要看到自主核心技术不强等问题。”他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人才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发科研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要成立具有独立话语权的专家委员评审机构,让短期内无法见效但富有价值的医药研究项目获得更多
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说:“这和以往大不相同,说明我们不再简单追求GDP增速,而是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表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我们秉持的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发展态度。”
“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说,宁波提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这与国家提出的目标不谋而合。张明华委员建议,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从制度上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以建设“重要窗口”的姿态,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先试先行。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委员说,具体来看,要以创新为驱动,注重协调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要注重畅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消除在产业升级和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障碍。应该重視数字经济优势,发挥数据这一新要素提高经济效率的作用,提高发展质量。 “新发展阶段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河北省保定市市长郭建英代表说,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郁华代表说。
李郁华代表说,“《纲要草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特别是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公平竞争制度。”
姜四清代表说,“‘十四五’时期,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拓展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上下功夫,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深化改革开放,需要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下一步,阳泉市将继续推动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姜四清代表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同时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这对于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邱立成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2019年底已达到60.6%。“但城市在快速‘长大’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弱项,迫切需要统筹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解决‘城市病’问题。”邱立成代表说。
天津目前正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力图以新发展理念来破解难题、优化完善城市布局。“‘津城’主要指天津城區,‘滨城’是滨海新区。打造双城格局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举措。”邱立成代表表示,双城发展就是要推动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形成“组团式”空间布局,避免城市发展“摊大饼”的弊病。
仁青安杰委员说,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过程。对青海来说,“四种经济形态”就是青海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近年来,青海省大数据应用和数字经济步伐不断加快,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点的创新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勤表示,作为沿黄城市的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原有产业以煤炭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采选业为主,要推动这类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发展新材料产业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业质量的突破口,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等相关部委及院所,开展支持三门峡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调研、论证,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要迈向更高端,一定要提高科技的自立自强能力,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转型升级,带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根本性转变。中联重科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主线,打造先进制造的未来企业,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作出贡献。
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委员带来企业实现“开门红”的好消息:1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2%。他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企业将以此为契机,推进核心装备制造业务优化升级,加快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延伸。
民生幸福新图景
《纲要草案》中,改善民生福祉被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在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成为突出亮点。代表委员普遍表示,“十四五”时期,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数量仍相对不足。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持续健全校企合作协同及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职业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内容和考核办法,明确校企分工。同时,加大政策激励与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党组书记黄晓薇十分关注农村地区儿童教育问题。她建议加强脱贫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儿童早期发展,这对农村地区发展具有长远意义。黄晓薇说:我国脱贫地区零到六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600万,建议将脱贫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纳入新一轮乡村振兴计划。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向前延伸至学前教育阶段,并在脱贫地区农村试点实施。
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对“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印象最为深刻。他说,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是老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要加强全科医生、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待遇保障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诊疗水准、能安心在老百姓家门口服务的全科医师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荣玉民族服装厂苗家刺绣技术员李绍玉非常关注优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她认为,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践中有两个特点——农民参保率和积极性在东部较发达地区较高;在北京等开展先期试点的地区成果较好。
“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总体筹资方式比较单一。”李绍玉说,国家支出的社会费用随着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的增高而持续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负担会更加沉重。李绍玉认为,新农保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农民的基本养老权益要得到维护,不可缺少的是系统完备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因此建议通过立法保证新农保实现法律框架下的平稳有序运行。
“辣椒、大蒜、冬枣、莲藕……为满足村里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西辛庄村带动周边村庄一起流转土地,种植了多种经济作物。”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代表说,除此之外,村里还发展了千亩油菜花观光园、千亩芍药观光园、600亩林业生态公园等高效观光农业项目。
李连成认为,农村产业发展需立足县域特色农产品,紧跟市场做好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同时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今,西辛庄村已有各类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
“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委员认为,要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郭文圣建议,要持续优化政策、关注重点人群。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加强技能培训,让他们能够依靠双手勤劳致富。通过产业项目拉动、扶贫车间吸纳,以及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等,让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对就业困难的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可以根据社区养老、网格化管理等方面需求,创设公益岗位,进行就业援助。”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新发展阶段,如何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全新课题。要统筹规划现行社保体系结构,精准定位不同项目、不同层次的保障功能,全面优化现行制度安排。尽快优化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及时补上养老服务与儿童福利事业等发展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艳玲说,“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将继续为乡村振兴奋战,力争让农牧民用更好的技术,种出好庄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表示: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所强调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类似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描绘了“十四五”民生的新图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委员说:“只要付出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