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实验也是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途径,同时,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材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笔者拟从一线经验谈点体会。
一、优化传统的演示实验,以求实验高效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为使演示实验产生高效,我在传统的做法上探索出了两条经验。
1、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
以往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式。但是很多实验由于不是学生亲手操作,学生很难看得清楚,容易失去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思维方式的培养受到影响,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让学生亲手操作力所能及的演示实验,就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課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 “空气的‘力量’”这一课时我以抽学生演示实验来引入新课。过程如下:1)我介绍操作过程:先取一空矿泉水瓶,然后倒上准备好的热水,过一会,将热水迅速倒出立即盖上盖子,同时要求学生猜想他们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并思考为什么。2)抽生演示实验大家观察。同学们看到矿泉水瓶慢慢地变瘪了,这时他们都特别好奇,并发表不同意见。3)我告诉大家:我们今天学习了“空气的‘力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样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带着悬疑、好奇的探究心理引入新课,效果就毋须多谈了。
2、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有的演示实验现象受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仪将演示现象放大,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增强了实验的效果。例如:“内燃机”这一节课时,内燃机是如何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动画投影出来,将内燃机的四冲程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及内能和机械能转换的认识,使抽象的问题容易理解。
二、精心策划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材注重科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性学习。因此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过程,体会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去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数有哪些,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后的环节就是验证猜想。学生的猜想可能会很多,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的湿度、相对速度等。若要学生逐个进行探究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安排以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在感知实验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提炼,再由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归纳结论。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以在操作方法,误差分析等方面有更多新的发现。不仅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华。但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2)选好组长进行培训,起到小老师的作用。3)教师找好自己的位置,成为实验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4)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
三、充分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教学资源
很多简单的物理现象都与身边的物品相联系,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观察”、“实验探究”、“理性探究”、“动手做”、“讨论交流”、“我的设计”、“家庭实验”、“走向社会”等内容,然而正是这些小实验由于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学中应积极的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完成各种小实验。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实验热情。如用矿泉水瓶就可以做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物体的浮与沉、光的直线传播等实验,用生熟不同鸡蛋转动演示惯性,用生鸡蛋和盐水可以演示浮力,用铅笔和纸也可以演示压强和惯性。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四、鼓励学生勤做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应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它涉及了哪些物理知识,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多想想,多问问为什么。在班上成立物理兴趣小组,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让他们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之中教师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以保证实验效果,二要给予及时评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三要鼓励学生们合作地创造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重力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土电话、小孔照相机、制作不倒翁等小制作。再如学习了《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这节后,利用实验器材分小组制作简单的电动机,然后进行评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作为物理教师应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只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操作力所能及的一切实验,恰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和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教学就能得以高效开展。
一、优化传统的演示实验,以求实验高效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为使演示实验产生高效,我在传统的做法上探索出了两条经验。
1、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
以往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方式。但是很多实验由于不是学生亲手操作,学生很难看得清楚,容易失去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思维方式的培养受到影响,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严重影响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让学生亲手操作力所能及的演示实验,就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課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 “空气的‘力量’”这一课时我以抽学生演示实验来引入新课。过程如下:1)我介绍操作过程:先取一空矿泉水瓶,然后倒上准备好的热水,过一会,将热水迅速倒出立即盖上盖子,同时要求学生猜想他们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并思考为什么。2)抽生演示实验大家观察。同学们看到矿泉水瓶慢慢地变瘪了,这时他们都特别好奇,并发表不同意见。3)我告诉大家:我们今天学习了“空气的‘力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样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带着悬疑、好奇的探究心理引入新课,效果就毋须多谈了。
2、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有的演示实验现象受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仪将演示现象放大,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增强了实验的效果。例如:“内燃机”这一节课时,内燃机是如何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动画投影出来,将内燃机的四冲程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及内能和机械能转换的认识,使抽象的问题容易理解。
二、精心策划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材注重科学,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性学习。因此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过程,体会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去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数有哪些,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后的环节就是验证猜想。学生的猜想可能会很多,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的湿度、相对速度等。若要学生逐个进行探究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安排以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在感知实验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提炼,再由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归纳结论。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以在操作方法,误差分析等方面有更多新的发现。不仅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华。但是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2)选好组长进行培训,起到小老师的作用。3)教师找好自己的位置,成为实验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4)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学习热情。
三、充分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教学资源
很多简单的物理现象都与身边的物品相联系,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提倡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观察”、“实验探究”、“理性探究”、“动手做”、“讨论交流”、“我的设计”、“家庭实验”、“走向社会”等内容,然而正是这些小实验由于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学中应积极的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完成各种小实验。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实验热情。如用矿泉水瓶就可以做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物体的浮与沉、光的直线传播等实验,用生熟不同鸡蛋转动演示惯性,用生鸡蛋和盐水可以演示浮力,用铅笔和纸也可以演示压强和惯性。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四、鼓励学生勤做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应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它涉及了哪些物理知识,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多想想,多问问为什么。在班上成立物理兴趣小组,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让他们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之中教师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以保证实验效果,二要给予及时评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三要鼓励学生们合作地创造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重力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土电话、小孔照相机、制作不倒翁等小制作。再如学习了《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这节后,利用实验器材分小组制作简单的电动机,然后进行评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作为物理教师应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只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操作力所能及的一切实验,恰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和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验教学就能得以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