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隐性知识”是学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创新模型对隐性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在介绍的基础上,认为“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是隐性知识教学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SECI模型 教学形式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
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1891—1976)在《人的研究》中首次将人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受这一分类的影响,在国内的实践领域,人们纷纷关注隐性知识对传统教学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探讨教师和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思路和教学策略。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Lkujiro Nonaka)在“隐性知识”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企业中知识创新的过程,形成了SECI知识创新模型。这一模型对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得、转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为“隐性知识”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一、SECI知识创新模型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波兰尼“隐性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将个体知识运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 知识的社会化(Socializion)——从隐性到隐性。个体可以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下,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潜移默化”的方式使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思考之中,获得与他人同样的体验,从而达成与他人隐性知识或隐性认知模式的分享。2. 知识的外显化(Externalization)——从隐性到显性。个体可以通过隐喻、类比、模型三个阶段,将自己的隐性知识用概念化的、系统化的符号进行表达。3. 知识的联合化(Combination)——从显性到显性。把个体显性化后的知识通过汇集、整理,用清晰的、标准化的符号进行指代,然后再以一定的方式扩散给其他个体,使之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发生作用。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汇集、明晰和传播三个阶段。4. 知识的内化(Internalization)——从显性到隐性。个体在共享新的显性知识时,也在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并用它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系统。内化的方式主要有行动与实验。
个体知识转化的这四个阶段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都是知识创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知识创造可以从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开始,然后经过其他三个阶段后又回到起始点,形成一个循环。然后再以更高的起点开始第二次运动,按照螺旋上升的方式永无止境地运动下去。
二、“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教学形式
实际上,学生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大量的隐性知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学生来到课堂里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而且也带来了不知从生活的什么地方所获得的大量的缄默知识,带来了‘儿童的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1]因此,怎样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促使儿童的隐性知识发展,就成了教学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将对学生的隐性知识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基本构成、实施过程和实施原则简析如下:
1.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的基本构成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小组、组长和教师。(1)小组。小组是这一教学形式的基本单位。小组的划分应以“和谐”、“差异”和“充分”为其基本原则。“和谐”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日常人际关系要没有明显矛盾和冲突。这有利于产生“关心、爱和信任”,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内化。“差异”是指小组成员之间应具有不同的隐性知识(这主要参考成员的家庭背景和经历)。隐性知识的不同才能对任务的理解和完成产生不同,才能有利于隐性知识的碰撞和交流。“充分”指组内成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隐性知识。(2)组长。组长是小组的代表,是小组与教师、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桥梁。隐性知识具有“不可言传”的特点,因此,小组长需要有引导成员对隐性知识进行“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用显性的符号进行指代的知识与能力。(3)教师。教师不参与具体的讨论与交流,只是布置任务框架、组织讨论和对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总结。
2.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的实施过程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是基于SECI知识创新模型而建。其宗旨是将知识转换的“Ba”整合到小组教学的课堂,使学生的隐性知识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得以顺畅地运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其实施过程如下:
(1)任务预备。在上课前一段时间,让学生知晓将要完成的任务的概念框架,并使学生对任务进行积极准备。人们在抨击SECI模型时,认为虽然SECI模型对企业内部的知识的动态演化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但却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力量,没有将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很好地结合。[2]因此,在“多重任务的小组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或组织者能提前让学生知晓任务,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获得与任务相关的大量的显性和隐性知识。
(2)形成固定小组。小组是“隐性知识”教学的基本单位。小组的形成不是随机的和临时的,而是教师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与学生协商而成。小组一旦形成,除非有特殊情况,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固定、熟悉的小组,容易形成小的集体,形成“关心、爱和信任”的精神氛围。在这样氛围内,小组成员将毫无顾忌地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的表达,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碰撞,最终逐渐被显性化。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需要自由而有序地进行。首先,小组成员每人都应该有表达自己和对同伴观点质疑与讨论的机会。其次,组长需对小组讨论进行组织,并带领成员一起努力将“观点、意见、过程”等用显性知识进行表达。最后,在小组讨论后,组长要依据任务目标,和成员一起将组内讨论结果用大家同意的“完美”的显性知识(其实仍然有很大隐性成份)进行简单而明确的概括。
(4)组间交流。小组讨论完成后,由组长代表小组表达表达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其进行反驳。教师布置的是重叠任务,多个小组同时对相同的主题进行思考与交流,容易形成“共同的认识基础”,因此,在组间交流时,班级任何成员能较容易理解别人努力想要表明的意思,并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这就促使了隐性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个体积极的对隐性知识进行外显。
(5)构建模型。在讨论和交流完成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所想努力表达的意思,引导全班学生用系统、标准的概念对其进行概括,形成简单、清楚的模型,积极进行实践,完成隐性知识的显性过程。
3.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的实施原则
(1)系统性原则。正如SECI模型所表达的那样,知识的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着知识的社会化、外显化、联合化以及内化四个基本阶段,并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持续运动。四个阶段紧密相连,发生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知识的创新。所以,“隐性知识”教学决不仅仅是完成“隐性知识外显化”这一单一过程,而是促使知识完成一次完整的运动。如果割裂知识外显阶段与知识运动的其他阶段,学生的知识就不会形成完整的运动,知识就不会得到创新,隐性知识基础也就没有得到拓展,所有研究的结果都将适得其反。
(2)互动性原则。关注和重视学生隐性知识,不是仅仅致力于学生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而是通过加速学生知识运动过程,拓宽学生的隐性知识基础,促进其发展。在“多重任务的小组教学”中,学生通过与外界、组内和组间的互动完成隐性知识的共享;经过组长指导、组内成员交流以及教师总结完成隐性知识的外显;通过组间讨论,教师总结完成显性知识之间的联合;通过反思与模型实践完成显性知识的内化。可以说,知识运动的各个环节都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3)情境性原则。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隐性知识的内涵与认知者际遇的特定情境背景有着直接的契合性,其作用的发挥往往与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再现”或“类比”紧密相连。[3]因此,学生知识的运动都是在情境中完成的,离开情境,知识运动无从谈起。“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必须以情境创设(物质的和精神的)为基础,并且在知识转化的不同阶段,创设对应的情境。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8.
[2]耿新.知识创造的IDE—SECI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3,(5).
[3]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关键词:SECI模型 教学形式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
1958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1891—1976)在《人的研究》中首次将人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受这一分类的影响,在国内的实践领域,人们纷纷关注隐性知识对传统教学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探讨教师和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思路和教学策略。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Lkujiro Nonaka)在“隐性知识”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企业中知识创新的过程,形成了SECI知识创新模型。这一模型对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得、转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为“隐性知识”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一、SECI知识创新模型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波兰尼“隐性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将个体知识运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 知识的社会化(Socializion)——从隐性到隐性。个体可以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下,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等“潜移默化”的方式使自己置身于他人的思考之中,获得与他人同样的体验,从而达成与他人隐性知识或隐性认知模式的分享。2. 知识的外显化(Externalization)——从隐性到显性。个体可以通过隐喻、类比、模型三个阶段,将自己的隐性知识用概念化的、系统化的符号进行表达。3. 知识的联合化(Combination)——从显性到显性。把个体显性化后的知识通过汇集、整理,用清晰的、标准化的符号进行指代,然后再以一定的方式扩散给其他个体,使之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和发生作用。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汇集、明晰和传播三个阶段。4. 知识的内化(Internalization)——从显性到隐性。个体在共享新的显性知识时,也在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并用它来拓宽、延伸和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系统。内化的方式主要有行动与实验。
个体知识转化的这四个阶段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都是知识创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知识创造可以从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开始,然后经过其他三个阶段后又回到起始点,形成一个循环。然后再以更高的起点开始第二次运动,按照螺旋上升的方式永无止境地运动下去。
二、“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教学形式
实际上,学生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大量的隐性知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学生来到课堂里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而且也带来了不知从生活的什么地方所获得的大量的缄默知识,带来了‘儿童的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1]因此,怎样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促使儿童的隐性知识发展,就成了教学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将对学生的隐性知识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基本构成、实施过程和实施原则简析如下:
1.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的基本构成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小组、组长和教师。(1)小组。小组是这一教学形式的基本单位。小组的划分应以“和谐”、“差异”和“充分”为其基本原则。“和谐”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日常人际关系要没有明显矛盾和冲突。这有利于产生“关心、爱和信任”,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内化。“差异”是指小组成员之间应具有不同的隐性知识(这主要参考成员的家庭背景和经历)。隐性知识的不同才能对任务的理解和完成产生不同,才能有利于隐性知识的碰撞和交流。“充分”指组内成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隐性知识。(2)组长。组长是小组的代表,是小组与教师、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桥梁。隐性知识具有“不可言传”的特点,因此,小组长需要有引导成员对隐性知识进行“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用显性的符号进行指代的知识与能力。(3)教师。教师不参与具体的讨论与交流,只是布置任务框架、组织讨论和对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总结。
2.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的实施过程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是基于SECI知识创新模型而建。其宗旨是将知识转换的“Ba”整合到小组教学的课堂,使学生的隐性知识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得以顺畅地运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其实施过程如下:
(1)任务预备。在上课前一段时间,让学生知晓将要完成的任务的概念框架,并使学生对任务进行积极准备。人们在抨击SECI模型时,认为虽然SECI模型对企业内部的知识的动态演化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但却忽视了外部环境的力量,没有将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很好地结合。[2]因此,在“多重任务的小组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或组织者能提前让学生知晓任务,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获得与任务相关的大量的显性和隐性知识。
(2)形成固定小组。小组是“隐性知识”教学的基本单位。小组的形成不是随机的和临时的,而是教师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与学生协商而成。小组一旦形成,除非有特殊情况,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固定、熟悉的小组,容易形成小的集体,形成“关心、爱和信任”的精神氛围。在这样氛围内,小组成员将毫无顾忌地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的表达,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碰撞,最终逐渐被显性化。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需要自由而有序地进行。首先,小组成员每人都应该有表达自己和对同伴观点质疑与讨论的机会。其次,组长需对小组讨论进行组织,并带领成员一起努力将“观点、意见、过程”等用显性知识进行表达。最后,在小组讨论后,组长要依据任务目标,和成员一起将组内讨论结果用大家同意的“完美”的显性知识(其实仍然有很大隐性成份)进行简单而明确的概括。
(4)组间交流。小组讨论完成后,由组长代表小组表达表达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其进行反驳。教师布置的是重叠任务,多个小组同时对相同的主题进行思考与交流,容易形成“共同的认识基础”,因此,在组间交流时,班级任何成员能较容易理解别人努力想要表明的意思,并思考自己的表达方式。这就促使了隐性知识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个体积极的对隐性知识进行外显。
(5)构建模型。在讨论和交流完成后,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所想努力表达的意思,引导全班学生用系统、标准的概念对其进行概括,形成简单、清楚的模型,积极进行实践,完成隐性知识的显性过程。
3. “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的实施原则
(1)系统性原则。正如SECI模型所表达的那样,知识的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着知识的社会化、外显化、联合化以及内化四个基本阶段,并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持续运动。四个阶段紧密相连,发生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知识的创新。所以,“隐性知识”教学决不仅仅是完成“隐性知识外显化”这一单一过程,而是促使知识完成一次完整的运动。如果割裂知识外显阶段与知识运动的其他阶段,学生的知识就不会形成完整的运动,知识就不会得到创新,隐性知识基础也就没有得到拓展,所有研究的结果都将适得其反。
(2)互动性原则。关注和重视学生隐性知识,不是仅仅致力于学生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而是通过加速学生知识运动过程,拓宽学生的隐性知识基础,促进其发展。在“多重任务的小组教学”中,学生通过与外界、组内和组间的互动完成隐性知识的共享;经过组长指导、组内成员交流以及教师总结完成隐性知识的外显;通过组间讨论,教师总结完成显性知识之间的联合;通过反思与模型实践完成显性知识的内化。可以说,知识运动的各个环节都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3)情境性原则。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那样,隐性知识的内涵与认知者际遇的特定情境背景有着直接的契合性,其作用的发挥往往与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再现”或“类比”紧密相连。[3]因此,学生知识的运动都是在情境中完成的,离开情境,知识运动无从谈起。“任务重叠的小组教学”必须以情境创设(物质的和精神的)为基础,并且在知识转化的不同阶段,创设对应的情境。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8.
[2]耿新.知识创造的IDE—SECI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3,(5).
[3]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