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最短的木板究竟在哪里?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由很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创新”就是作文教学里最短的那块木板。本文就为什么说“创新”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且提出了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法,即:首先,我们老师首先就必须将那些“条条框框”拿走,鼓励学生放胆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其次,单单只是给予学生写的自由还不够,还要鼓励他们;第三,实现“创新”的几种技巧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一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一块。也就是说,只有所有的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要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细品此言,果然言简意赅!
  那么,如果把我们语文教学也比做木桶,最短的木板究竟是哪一块呢?
  我以为,是忽略了创新,尤其是作文教学!
  这就是,事实表明,当人们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时,最受到鼓励与认可的常常不是关于“创新”的能力,而是“照葫芦画瓢”的“复制”能力,正如孩子画画时,老师和家长最先关注的不是此画有没有“创意”,而是此画“画得像不像”,如画老虎就必须像老虎,画水牛就必须像水牛。是的,这样的评价的确“无可挑剔”甚至“气壮如牛”,而我们的悲哀也正在于此,不信这就问上一句:在这样一个所谓“画画”的过程中,孩子积极参与的是什么?答曰:只有“眼睛”和“手”而偏偏没有了“心”,即,只要眼睛看清楚了,只要手画准确了,能八九不离十了,就算高手,就能得高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画画者最重要的思维器官——大脑,参与了吗?答曰:基本上没有参与。说得更彻底一些,如此画画,不过是充当了一次“照像机”而已!而照像机的本领主要是“克隆”,肯定不是“创造”!主要是“原样照搬”,肯定不是“别开生面”。
  这个关于画的比喻的确极像我们作文教学,即大量事实表明,在小学到高中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基本方法其实就是“克隆”,请看看那些至少写过上千次的作文题,什么《记一次春游》、《我们班里二三事》、《……印象》,其基本要求是什么?不也是“写得像”且“越像越好”吗?那么,在这么一个看似合理看似严肃的写作过程中,究竟包含着几分创造的色彩呢?
  还有一个事实更值得我们思考,这就是,想象力丰富的学生,真正热爱写作的学生,对此类作文题其实是抱着一种极不情愿却又无奈的反抗心理的。为什么?就是因为此类作文与创新的精神相距太远太远了。
  当然,我这么说,决不意味着否认“写实”这种基本写法的重要性——正如不反对学画画必须从写生从画蛋开始,更不是主张从此取消此类重在写实的作文训练,而是说,如果仅仅满足于以此为正宗,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就死定了!
  为什么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原型与资料引发了作者的灵感,而真正成功的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精炼的语言描述,或渲染,或夸张,经过这些,抽离于现实的作品算是真正完成了。哪怕是纪实片也是挑选重要的,能表达中心思想的,富有渲染力的情节加以重点刻画。这才是艺术!
  那么,语文教学这只木桶为什么存不住水?最短的木板究竟在哪里?
  不妨再说一次,是忽略了创新!
  学生的作文往小了说就是一份作业,往大了说却是一份作品,一个艺术作品的雏形。当然,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首先要打好基础,没有谁能一口吃出一个胖子。倘若连“写实”都做不到又何谈“创作”呢?关于写实的部分,学生们在小学时期已经训练太多太多,到了初中,没有必要再止步不前,初中生们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创意了,创新作文正是为此诞生。达·芬奇也不可能画一辈子的鸡蛋不是?
  既然如此,进行作文训练时,就理应首先确保让学生的“心”参与进来,别总是强调甚至只许学生用“眼”用“手”。“创新”也不是让学生天马行空自己想一番就能做到的。“创新”这块最短的木板同样需要训练。
  要做创新,我们老师首先就必须将那些“条条框框”拿走,鼓励学生放胆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首先考虑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其次才是所谓的写作方法。一块璞玉也许乍看不怎么样,但精心雕琢终会成大器,但一块塑形精美的玻璃永远是一块玻璃,不可能变成价值连城的宝物。所以,我们训练学生写作,首先要确保他们的文章有一个精致的灵魂。那些文章的修饰、行文等等可以等到学生初稿完成之后再进行,不要矫枉过正。唯有此,我们尤为可贵的“创新”还有“真情实感”才能得以保留下来。
  其次,单单只是给予学生写的自由还不够,还要鼓励他们。用一个比较难听的比喻,那就是在应试教育多年的压迫之下,许多学生已经变成那只从小被绳子拴在木桩上的大象,习惯了约束,即便真的可以随意挣脱,也做不到了。那么,我们要鼓励学生,只要是会好好说话的人就能写好作文!就能有自己的创新!形容音乐好听,除了“悦耳动听”,“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还有什么别的没有?多动脑筋,多想想,不要千篇一律用一样的表达。
  第三,“创新”还要讲究方法。一味地对学生们说,允许你们创新,你们一定可以创新,学生们就能创新了吗?如何去创新还要给他们一定的思路。比如说,有一个作文题“父亲节到了,你最想对爸爸说什么话呢?”大多数学生都会写如何感激爸爸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情。人人都写的东西,你再去写就是人云亦云了。这时候就可以另辟蹊径,明里是埋怨爸爸总是在外忙碌不能好好陪伴家人,实际上是侧面描述了爸爸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如此,语文课尤其是语文课中的写作训练,将肯定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通过对硅片的少数载流子有效寿命、硅太阳电池的反射损失和光谱响应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比较了目前主要的硅太阳电池表面钝化技术,对这些钝化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上
圣贤教育作为中华民族承继下来的教育薪火,架构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中华儿女应把源远博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悉数发展下去。《圣贤教育智慧的陶冶——王筠作品中的教育思想
在对抛丸器叶片的受力和失效分析、材质及化学成分选择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元高铬合金铸铁叶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叶片的使用寿命.
每个作家都通过自己的人生之旅走上文学之路.巴金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作家,从生活道路上看,他家族的文化优势累积,他从事社会革命愿望的失败,他善交友与行万里路的习惯,弥补了
文章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倡导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高等职业院校对工匠精神的激励措施。工匠精神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具体体现即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学工作的一丝不苟、对教
1引言芯片测试原理讨论在芯片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芯片测试的基本原理,一共分为四章,下面将要介绍的是最后一章。第一章介绍了芯片测试的基本原理,第二章介绍了这些基本原理在存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问题意识”的培养已经被列入到了我们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目标内容之中。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与广大师生共勉。  【关键词】问题意识;素质教育;教学环境  现如今,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很多教师往往认为,我们之所以开展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一堂课上下来,如果学生没有任何问题,就说明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通过个人自学或小组活动,使结合实际生活学习历史知识,让学习过程自主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学习结论个性化,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素质教育;学习成效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他们在学生阶段学习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历史结论、
【摘要】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锻炼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价值。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个教学一线老师所迫切关注、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做阐述,不足之处请各位多加批评。  【关键词】生物;教学;效率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自身在课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