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采蜜过活的小小蜜蜂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以为凡是在外飞舞的蜜蜂,都要去采蜜,那你就错了。
  蜜蜂不采蜜,那它是蜂王吗?不是。那它是有病了吗?也不是。那它是人造的蜜蜂吗?也不是……如果都不是,那只能是有人在搞恶作剧吧?还不是!科学家现在认真地告诉你,世上还真就有不靠采蜜过活的蜜蜂!
  要说这个新发现,还真是来之不易。因为它的发现地点——美国纽约,是一个世界上蜂类最多也最密集的城市。根据统计,已知有大约250种在纽约土生土长的土蜂,在人行道的裂缝中、道路隔离带上、公园里以及高楼阳台的花盆中筑巢,种类之多应该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单是在普罗斯佩克特一个公园,就有至少90种土蜂在公园名目繁多的花丛中飞来飞去。要在种类如此多的蜜蜂世界里找到某一种蜜蜂,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如果要发现一种不见经传的蜜蜂新种,那难度就真的是难以想象了!
  碰巧的是,发现者正好是美国一位知名的昆虫学家,他叫约翰·阿舍尔,而且发现地就在其住家附近的普罗斯佩克特公园。他的发现也纯属意外,那天他在这公园里散步时,恰巧看到了这种他从未见过的蜜蜂。阿舍尔随即用网捕捉到了这种蓝色偏绿的蜜蜂。这种如芝麻粒大小的微小蜜蜂的出现,让这位昆虫学家犯了难。他观察了好久,都无法弄清楚这蜜蜂的身份。于是他不得不回到实验室,认真破解这微小蜜蜂的身份之谜。
  连续几个月的攻关,阿舍尔才借助这种微小蜜蜂的第一例已知标本,准确地找到了它们在昆虫分类学中的确切位置:它们属于“吸汗蜂”,属于一个依靠人类汗液中的盐分才能生存的蜂类家族,是一个全新的蜜蜂种类。它们之所以喜欢出汗的人——而不那么喜欢其他大多数动物的汗水,是因为人类的饮食通常含盐量很高,而且还饱含着它们所需要的很多养分。
  让人赞叹的是,这种蜜蜂因为体型非常小,所以人们很难发现它们的身影;当它们落到人们裸露的手臂或大腿上时,一般人也绝不会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很少螫人,所以人们更不容易发现它们。即便是它们偶尔蜇人,它们给人造成的疼痛感也是非常轻微的。
  不过,对于这种蜜蜂的进化历史,昆虫学家感到很茫然。因为从形体上分析,它们好像是两种不同种蜜蜂混杂的产物,但它们的祖先并不懂“吸汗”。那它们为什么不采蜜酿蜜却“采汗”呢?倒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它们的祖先偶尔也在人群中穿梭,并在人体的裸露部位歇息,但在歇息的过程中,碰触并吸吮了人的汗液,结果它们并没有遭到人类的打击,反而感觉到汗液很滋养身体。渐渐地,它们不再去采蜜酿蜜,而是改“采汗”了……当然,真正的谜底还需要继续揭示。
其他文献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保护环境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自九十年代初,北
在目前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外部因素的冲击,使得农村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也可持续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我国
期刊
本文以太原市污灌区(小店、晋源、清徐三个分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污灌区不同深度土壤Cd的形态分布规律,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了Cd的不同形态与有效态、总量的关系;同时采用批平衡法,利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d在土壤中的吸附机理和吸附特征。结果表明:1.太原市污灌区土壤Cd含量超出太原市土壤背景值,但低于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且表
目前含氮废水(特别是低C/N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碳源不足,从而导致脱氮效果不佳。本论文所研究的生物亚硝化/自养反亚硝化脱氮工艺最大的优点正是在于“生物脱氮过程中不需碳源的加入”,这能节省能耗、反应器容积等,这些能极大地拓展生物脱氮工艺的应用范围、强化生物脱氮工艺的处理效果、简化处理流程、减少处理占地等,特别是对于低C/N比的废水而言,亚硝化/自养反亚硝化工艺的优势更为明显。本论文广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水平也在提升,人类对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等的需求,都离不开科技。科技给社会带来的便利和进步是我们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