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政治教师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改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关键词:创新 政治课 自主探究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下政治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一、政治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为此,教师应该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并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增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觉性。
其次,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具有研究素质的教师,即研究型教师。
二、政治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这一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
1、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创始情景的教学方式。政治教学如果过于理论化容易导致学生的在认知上产生障碍,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实现认知水平上的更大跨越。所以,政治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或高效学习,使他按自己的性向尽可能发展自身潜力,从而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其次,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如果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并与政治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将可以提高政治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全班集中讨论,是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要是给予巧妙的启发和点拨,就能使学生熔为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无论采用哪一种讨论形式,都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辩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以学生学科领域或垮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它以作调查、搞实验、搞设计、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特定载体,并特别强调校内外、课内外学科间的交互作用,注意引导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观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最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研究型课程可以真正构建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活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2]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3]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J].探索与求是,2000,(4).
[4]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0,(6).
关键词:创新 政治课 自主探究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下政治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一、政治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为此,教师应该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并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增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觉性。
其次,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作为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具有研究素质的教师,即研究型教师。
二、政治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那么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这一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
1、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创始情景的教学方式。政治教学如果过于理论化容易导致学生的在认知上产生障碍,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实现认知水平上的更大跨越。所以,政治教学要求教师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来阐释相关的政治理论,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或高效学习,使他按自己的性向尽可能发展自身潜力,从而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其次,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如果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并与政治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将可以提高政治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周边环境熟悉,学生敢想敢说。全班集中讨论,是面向全体学生,范围较大,它的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广泛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要是给予巧妙的启发和点拨,就能使学生熔为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无论采用哪一种讨论形式,都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辩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以学生学科领域或垮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它以作调查、搞实验、搞设计、写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必修课和活动课为特定载体,并特别强调校内外、课内外学科间的交互作用,注意引导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观注社会,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前途,最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研究型课程可以真正构建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习惯,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社会活动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2]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3]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J].探索与求是,2000,(4).
[4]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