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因此家园共育理念的提出,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博物馆是记载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也是幼儿感受历史、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本文以博物馆教育为基础,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幼儿家园共育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 幼儿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27-02
在开展博物教育的基础上,能够让幼儿主动去探索知识,获得一定的感知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从现阶段幼儿教育模式来看,传统且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家园共育”理念的提出,能够促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幼儿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活动。
一、开展博物馆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家长对博物教育资源的整体认知
为了让家长对于博物教育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可以邀请博物馆专家来开展一些具备教育性质的专题讲座活动。在这种专题活动中,能让家长对此有一个更为具体性的认知,而且也能了解到一些参观的规则。当家长在了解了相关知识以后,便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中的资源,让幼儿在非正式的环境中也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如,幼儿园每个月组织“家庭聚会”主题活动,都会为家长选择一个地方,鼓励家长们聚集在一起,增强各个家庭之间的联系。经过多次论证,最后将地点定在儿童博物馆,让家长带着幼儿一起去参加博物馆的活动,馆中有部分区域主要是面向幼儿的,还有部分区域是面向家长的。所以,可以让幼儿去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参观和学习,而家长则是到另一区域中去听教育讲座,了解博物馆的最新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也能充分的意识到幼儿园中的教育活动,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也是相互连接的,这样也能够加强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认知。
二、幼儿园推荐适合幼儿学习和参观的博物馆
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适合孩子们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就需要积极和家长沟通,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幼儿学习和参观的博物馆。如自然、航空、科技等博物馆,这些更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具体认知,也更适合他们学习与参观,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在参与的过程中,博物馆还可以提供一些“体验式”的活动,真正地让儿童去看、去做、去听,让他们可以充分的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能够将自己理解到的知识真正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具备实践性和生活化的博物馆教育模式更加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具体认知。因此,在幼儿园推荐和引导下的博物馆参观活动,有一个更加具体化的目标和内容,能够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为家园共育提供一个更好的契机,能够让家长更加真实深刻的理解幼儿参与博物馆的意义,以此来强化家长在其中的助教作用。
三、做好博物馆参观之前的引导工作,带领幼儿有針对性地参观
在开展博物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家长进行一些提前的引导,让他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幼儿的兴趣特点及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确保家园共育的合理性。首先,要做好参观之前的准备工作,结合幼儿的兴趣,如部分幼儿对生物感兴趣,就可以带领他们去自然博物馆,了解这些生物的成长过程。其次,合理化地安排时间和路线,时间合适,内容适当,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家长也要适当性的引导幼儿去思考,主动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点,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在有限的空间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真正地学会享受艺术与感受艺术。最后,在参观完成以后,还要做好交流和回顾,家长要引导幼儿一同回顾整个过程。这样当孩子们回到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告诉给老师和同学,这实际上也是将活动体验,逐渐转化成为生活经验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也能不断思考。
四、让幼儿体验到博物教育,确保参观活动的实效性
博物教育不可以只是局限在博物馆中,还应该对其进行适当性的延伸,真正地让幼儿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了解到生命的美妙。对此,幼儿园就可以和家长一同开展一个以“收集”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特殊的物品,然后将其制作成标签,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懂得记录与珍藏。如,书签,选择以花、草等植物为基础材料,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制造成标本,整个过程中,幼儿能逐渐的学会观察与探索,然后对相关的物品进行分类、归纳与整理,充分体会到博物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然情怀。最后,将幼儿在家制作的书签、标本等带到班级中进行展览,将这些物品全部都陈列出来,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校园博物馆”。展出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幼儿去解说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提升他们参观博物馆的经验,确保整个活动的实效性。
结束语:
要想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落实家园共育的工作,幼儿园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在利用博物馆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推荐和幼儿发展相适应的博物馆,家长也要了解一些基础性的参观常识,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并开展系列亲子活动,确保整个活动的实效性,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博物教育,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水.非营利性社会教育机构供给父母育儿教育方式的分析——基于美国儿童博物馆实践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2014(24):6-8.
[2]袁小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基于特殊幼儿的家园共育之思考[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12):52-53.
[3]张绵绵.走进幼儿园的儿童博物馆教育[J].福建教育, 2017.
【关键词】博物馆 幼儿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27-02
在开展博物教育的基础上,能够让幼儿主动去探索知识,获得一定的感知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从现阶段幼儿教育模式来看,传统且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家园共育”理念的提出,能够促进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幼儿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博物馆教育活动。
一、开展博物馆教育专题讲座,加强家长对博物教育资源的整体认知
为了让家长对于博物教育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可以邀请博物馆专家来开展一些具备教育性质的专题讲座活动。在这种专题活动中,能让家长对此有一个更为具体性的认知,而且也能了解到一些参观的规则。当家长在了解了相关知识以后,便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中的资源,让幼儿在非正式的环境中也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如,幼儿园每个月组织“家庭聚会”主题活动,都会为家长选择一个地方,鼓励家长们聚集在一起,增强各个家庭之间的联系。经过多次论证,最后将地点定在儿童博物馆,让家长带着幼儿一起去参加博物馆的活动,馆中有部分区域主要是面向幼儿的,还有部分区域是面向家长的。所以,可以让幼儿去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参观和学习,而家长则是到另一区域中去听教育讲座,了解博物馆的最新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也能充分的意识到幼儿园中的教育活动,以及博物馆的展览也是相互连接的,这样也能够加强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认知。
二、幼儿园推荐适合幼儿学习和参观的博物馆
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适合孩子们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就需要积极和家长沟通,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幼儿学习和参观的博物馆。如自然、航空、科技等博物馆,这些更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具体认知,也更适合他们学习与参观,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兴趣。在参与的过程中,博物馆还可以提供一些“体验式”的活动,真正地让儿童去看、去做、去听,让他们可以充分的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能够将自己理解到的知识真正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具备实践性和生活化的博物馆教育模式更加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具体认知。因此,在幼儿园推荐和引导下的博物馆参观活动,有一个更加具体化的目标和内容,能够让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为家园共育提供一个更好的契机,能够让家长更加真实深刻的理解幼儿参与博物馆的意义,以此来强化家长在其中的助教作用。
三、做好博物馆参观之前的引导工作,带领幼儿有針对性地参观
在开展博物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家长进行一些提前的引导,让他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幼儿的兴趣特点及博物馆的价值,才能确保家园共育的合理性。首先,要做好参观之前的准备工作,结合幼儿的兴趣,如部分幼儿对生物感兴趣,就可以带领他们去自然博物馆,了解这些生物的成长过程。其次,合理化地安排时间和路线,时间合适,内容适当,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家长也要适当性的引导幼儿去思考,主动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点,提高他们的洞察力,在有限的空间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真正地学会享受艺术与感受艺术。最后,在参观完成以后,还要做好交流和回顾,家长要引导幼儿一同回顾整个过程。这样当孩子们回到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告诉给老师和同学,这实际上也是将活动体验,逐渐转化成为生活经验的一种方式,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也能不断思考。
四、让幼儿体验到博物教育,确保参观活动的实效性
博物教育不可以只是局限在博物馆中,还应该对其进行适当性的延伸,真正地让幼儿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了解到生命的美妙。对此,幼儿园就可以和家长一同开展一个以“收集”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特殊的物品,然后将其制作成标签,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懂得记录与珍藏。如,书签,选择以花、草等植物为基础材料,由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制造成标本,整个过程中,幼儿能逐渐的学会观察与探索,然后对相关的物品进行分类、归纳与整理,充分体会到博物教育,培养他们的自然情怀。最后,将幼儿在家制作的书签、标本等带到班级中进行展览,将这些物品全部都陈列出来,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校园博物馆”。展出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幼儿去解说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提升他们参观博物馆的经验,确保整个活动的实效性。
结束语:
要想促进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落实家园共育的工作,幼儿园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才能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在利用博物馆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推荐和幼儿发展相适应的博物馆,家长也要了解一些基础性的参观常识,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并开展系列亲子活动,确保整个活动的实效性,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博物教育,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水.非营利性社会教育机构供给父母育儿教育方式的分析——基于美国儿童博物馆实践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2014(24):6-8.
[2]袁小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基于特殊幼儿的家园共育之思考[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12):52-53.
[3]张绵绵.走进幼儿园的儿童博物馆教育[J].福建教育,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