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结合学生完成课堂训练内容的情况和对学生的实际调研,分析得出,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出现肺活量低、超重及肥胖、上下肢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总结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16-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同时,国民的身体素质下降,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笔者通过走访笔者所在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下文简称“该院”)附近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了解体育课实际情况;到培训机构收集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与学生的实际参情况;以及调查该院校园周边环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该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校期间常和学生接触,平时上课和生活中也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每年都会按照教育部要求对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从该院学生的测试情况和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的速度、力量、肺活量、视力、体重等相关数据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比例低,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及格的分数段。
结合表1、表2和图1可以看出,该院学生入校一年后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低于刚入校时的分数,总体平均分仅71.6分,男生平均分低于女生平均分。在测试总分等级中,75%处于及格水平、15%良好、9%不及格、优秀的仅占1%。本数据说明该院绝大多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处于及格水平,身体素质情况一般。结合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的不容乐观的形势,应该努力把大学生身体素质良好比例提升到20%,优秀比例提升到5%左右,努力使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提高。
(二)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
1.学生饮食不当
改革开放40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家长对学生饮食方面的管理并不科学,再加上学生不正确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不均衡,脂肪摄入量太大,导致肥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员张梅、王丽敏发表的研究结果指出,2004—2014年的10年间,中国人越来越胖,2014年中国成年人普通型肥胖率为14.0%。在2016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关于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2.学生沉迷电子产品,缺乏运动锻炼
互联网、电子产品、游戏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使一些学生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看电视等,导致学生户外运动量减少和视力下降。2018年5月,笔者通过对某班30名大学生进行“一周平均每天玩手机时间”的问卷调查,得出以表3所示数据。
3.家庭教育的误区——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我国家庭教育也是不均衡的,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冷暖、温饱和人身安全,对孩子的教育培训支出也倾向于语文、数学、英语、绘画、书法等科目,支出费用远远大于体育培养方面的支出。家长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加上担心学生在训练中受伤,致使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意识,身体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4.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校园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强。大学校园周围有着大量网吧、酒吧、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部分大学生把课余时间耗在娱乐游戏上,有的学生甚至为此旷课,使得本来就不健康的身体无法得到锻炼和休息,加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健康。
5.体育课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将体育纳入小升初考核内容,小学体育课开展得也比较好。但是初中、高中的体育课就完全不同,特别是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升学压力较大,学生基本忽略了体育锻炼,加之其他高考科目的教师经常占用体育课,使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迎接高考。大学阶段体育课开设两年,由于没有养成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而且很多大学生也是为了学分而上体育课,所以不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二、提高该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国家体质健康数据已引起国家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前提就是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相关领导、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应加大体育设施、场地、场馆的建设,满足学生锻炼需求,还应进一步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相关部门应对学校周围的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加强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少去娱乐场所,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锻炼,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理念。
(三)鼓励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大学的学习压力相对高中较小,而且大学生自主把控的时间相对比较多。教师应鼓励学生除体育课外,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规划健康有序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走出寝室,走出网吧,放下手机,减少游戏时间,积极到健身房、田径场、篮球场等场地进行体育锻炼,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提高大学体育课质量的建议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但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忽略体育锻炼。因此,作为大学体育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上好体育课,让体育课能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参与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建立终身锻炼身体的信念。
(一)坚持以增强基本身体素质为根本
大学期间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时期,通过大学3年或者4年的学习,学生将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而好的身体是将来胜任工作的基础。体育活动的基础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再加上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为迎接高考而忽略了体育锻炼,所以大学第一学期体育课应加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以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性训练为主。力量训练主要通过各种跳跃动作和负重练习增强下肢力量;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增强上肢力量;通过仰卧起坐、收腹举腿、平板支撑等动作练习腰腹力量。此外,柔韧和耐力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贯彻大学体育课的始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二)通过体育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第二学期,体育教师应从体育方面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让学生练习传统武术,包括太极拳、長拳、少林拳,以及舞龙、舞狮和五禽戏等,让学生体会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与乐趣。
(三)培养个性和兴趣爱好为学生终身锻炼打基础
大学第三学期的体育课应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模式改为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师应把一个年级爱好相同的学生集合在一起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同时,组织全年级的学生一起交流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相互了解,拓宽学生的人际关系。
(四)力争实现体育课为专业服务
第四学期,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学期。体育课应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为将来踏入社会并顺利融入团队做准备。教师应采取团队拓展训练的方式完成最后一学期的体育课,先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带领学生完成8次团队拓展训练,再把学生分成4个组,由每个组负责带领全班同学体验一次素质拓展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活动完成情况。
仅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堂体育锻炼远远不够,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锻炼,如规定学生在校三年或者四年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余体育锻炼,并将其作为毕业条件之一。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局面,家长应高度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科学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搭配等方面。教师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规定认真落实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合理调整体育课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辉.高职院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J].运动,2018(12).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中圖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016-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同时,国民的身体素质下降,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笔者通过走访笔者所在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下文简称“该院”)附近小学、初中、高中学校,了解体育课实际情况;到培训机构收集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与学生的实际参情况;以及调查该院校园周边环境。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该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校期间常和学生接触,平时上课和生活中也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每年都会按照教育部要求对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从该院学生的测试情况和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的速度、力量、肺活量、视力、体重等相关数据都呈逐年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比例低,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及格的分数段。
结合表1、表2和图1可以看出,该院学生入校一年后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低于刚入校时的分数,总体平均分仅71.6分,男生平均分低于女生平均分。在测试总分等级中,75%处于及格水平、15%良好、9%不及格、优秀的仅占1%。本数据说明该院绝大多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处于及格水平,身体素质情况一般。结合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的不容乐观的形势,应该努力把大学生身体素质良好比例提升到20%,优秀比例提升到5%左右,努力使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提高。
(二)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
1.学生饮食不当
改革开放40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家长对学生饮食方面的管理并不科学,再加上学生不正确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不均衡,脂肪摄入量太大,导致肥胖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员张梅、王丽敏发表的研究结果指出,2004—2014年的10年间,中国人越来越胖,2014年中国成年人普通型肥胖率为14.0%。在2016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关于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2.学生沉迷电子产品,缺乏运动锻炼
互联网、电子产品、游戏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使一些学生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看电视等,导致学生户外运动量减少和视力下降。2018年5月,笔者通过对某班30名大学生进行“一周平均每天玩手机时间”的问卷调查,得出以表3所示数据。
3.家庭教育的误区——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我国家庭教育也是不均衡的,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冷暖、温饱和人身安全,对孩子的教育培训支出也倾向于语文、数学、英语、绘画、书法等科目,支出费用远远大于体育培养方面的支出。家长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加上担心学生在训练中受伤,致使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意识,身体素质难以得到提升。
4.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大学校园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强。大学校园周围有着大量网吧、酒吧、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部分大学生把课余时间耗在娱乐游戏上,有的学生甚至为此旷课,使得本来就不健康的身体无法得到锻炼和休息,加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健康。
5.体育课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将体育纳入小升初考核内容,小学体育课开展得也比较好。但是初中、高中的体育课就完全不同,特别是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升学压力较大,学生基本忽略了体育锻炼,加之其他高考科目的教师经常占用体育课,使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迎接高考。大学阶段体育课开设两年,由于没有养成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而且很多大学生也是为了学分而上体育课,所以不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二、提高该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国家体质健康数据已引起国家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前提就是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相关领导、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应加大体育设施、场地、场馆的建设,满足学生锻炼需求,还应进一步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相关部门应对学校周围的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加强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少去娱乐场所,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锻炼,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理念。
(三)鼓励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大学的学习压力相对高中较小,而且大学生自主把控的时间相对比较多。教师应鼓励学生除体育课外,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规划健康有序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走出寝室,走出网吧,放下手机,减少游戏时间,积极到健身房、田径场、篮球场等场地进行体育锻炼,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 三、提高大学体育课质量的建议
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但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忽略体育锻炼。因此,作为大学体育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上好体育课,让体育课能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参与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建立终身锻炼身体的信念。
(一)坚持以增强基本身体素质为根本
大学期间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最重要时期,通过大学3年或者4年的学习,学生将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而好的身体是将来胜任工作的基础。体育活动的基础是良好的身体素质,再加上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为迎接高考而忽略了体育锻炼,所以大学第一学期体育课应加强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以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性训练为主。力量训练主要通过各种跳跃动作和负重练习增强下肢力量;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增强上肢力量;通过仰卧起坐、收腹举腿、平板支撑等动作练习腰腹力量。此外,柔韧和耐力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贯彻大学体育课的始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二)通过体育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第二学期,体育教师应从体育方面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让学生练习传统武术,包括太极拳、長拳、少林拳,以及舞龙、舞狮和五禽戏等,让学生体会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与乐趣。
(三)培养个性和兴趣爱好为学生终身锻炼打基础
大学第三学期的体育课应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模式改为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师应把一个年级爱好相同的学生集合在一起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同时,组织全年级的学生一起交流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相互了解,拓宽学生的人际关系。
(四)力争实现体育课为专业服务
第四学期,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学期。体育课应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为将来踏入社会并顺利融入团队做准备。教师应采取团队拓展训练的方式完成最后一学期的体育课,先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学,带领学生完成8次团队拓展训练,再把学生分成4个组,由每个组负责带领全班同学体验一次素质拓展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体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活动完成情况。
仅鼓励大学生进行课堂体育锻炼远远不够,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锻炼,如规定学生在校三年或者四年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余体育锻炼,并将其作为毕业条件之一。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局面,家长应高度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科学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搭配等方面。教师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规定认真落实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合理调整体育课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辉.高职院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J].运动,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