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肉体的健康是毫不含糊的,闻鸡起舞,跑步做操。甚至敢冒严寒冬泳,想方设法把身体练得棒棒的。而对心理是否健康,历来少有人问津。这里面或许有种种原因,但一个最现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大小医院基本没有设立心理门诊。殊不知,肉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需要协调发展,二者不可偏废。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阶段,价值观念的嬗变,时代思潮的冲撞,物质利益的调整,市场经济的竞争。人际关系的重构,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也必然会有人缺乏承受力而导致心理失衡。据有关专家研究,人类有70%的疾病是由心理而致。尤其是处在现代大工业社会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空间中,心灵为外物所震颤而导致的心理不健康,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健康人身上。“活得累”,这似乎是现代许多人的同感,这里的累,当然不主要是指体力上,而明显是指精神心理方面。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终日为生存和发展而奋斗。还要面临诸多的社会与家庭难题,“活得累”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带有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西方称之为“现代病”一类。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特区,不知有多少人在失眠、焦虑、烦恼、抑郁、愁闷等种种痛苦和不良情绪中度日。有人调查,神经官能症的发生率在现代人中占8~10%。一些心理脆弱、应变能力差的人更易罹患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消化性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月经不调、阳萎等等,甚至猝死。
赵某。从内地来到深圳,他只听人说深圳是个发财的地方,但他既无发财的门道。又无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贸然而去。半年内“炒”了上十个公司。目前仅用“囊中羞涩”已不足以形容赵某的窘况。原来介绍他来深圳的朋友也因他借贷过多翻脸了,过去的恋人成了他人之妇。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还算明智地拨动了心理咨询热线,又去心理诊所让医生当面指点“迷津”,最终打消了“死”的念头,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一对年轻夫妇。三年前从武汉某研究所调入深圳工作。男的被任命为某合资企业办公室主任,女的为公司一般技术叭员。在夫妻双双闯深圳的人群中他们的处境已属不错。然而由于他们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既没有“关系网”,也没来得及结交新朋友,总感到出门办事处处不如意。加上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使这位女士不能很快适应,一年下来,她已是精疲力尽。身体日渐消瘦。这种情况是初到深圳、珠海、海南等特区的人常常碰到的心理问题。而对特区的千百万“打工仔”“打工妹”来说。他们更觉得“深圳、珠海是别人的城市”。他们只是这些现代化城市的匆匆过客而已。他们虽在那里打工,但总觉得没有支持力,没有安全感,“风雨飘摇”地过日子,由此造喊强烈的心理失衡。还有那些身在内地站在岸边想“下海”而尚未“下海”的“边缘人”,在商海“岸”边游来荡去、心神不定;和周围人相比,原来不如自己的,现在却超过自己,且风光十足,他却依然故我。不肯认输而又必须接受输局的现实互为)十突,渐而渐之,心理也失却了平衡。情极百病生,种种疾病接踵而来,其中以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这种由心理失衡导致的疾病,美国心理学家夏夫尔·马丁称之为“定时炸弹”。据调查,有相当多的人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呛了水、溺了水而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并患上心身疾病的。
股票。解放前只是十里洋场上海才有的东西,如今成了现代人的热门话题。在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在特区城市,几乎每个家庭都加入了买卖股票的行列。然而,股市如同三月天,说变就变,风险频生。一些心理素质差的人便难以承受。况且大多“炒”股者难免有吃亏蚀本之时,不少股民因此而产生恐惧、悔恨心理,诸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要是早点抛出,还不至于这样倾家荡产”等等,这些不良心理应激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害,上海就有两位股民因“炒”股亏本几千元而跳楼自杀、触电自尽的。至于因“炒”股亏本而致精神异常吏是不乏其人。
例子勿须多举。紧张的生活节奏和过大的精神压力是造成心身疾病和猝死的主因。日本医学教授冈日说:“当人们遇到商业气候突变时,如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紧张和压力超出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可导致人的突然死亡。”因此,近几年来才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重视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上述两项与躯体健康一道,纳入人类健康的新标准。保持和恢复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也同时为现代人所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早在80年前就从临床医学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个人诊所,均专门设有心理咨询或治疗门诊,作为一种常规服务项目,还创造了一系列心理治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病不忘从心理上寻找原因的意识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患病不仅想到身体治疗。还会自觉去找心理医生。目前,心理咨询和治疗正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和特区升温,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找心理医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自己的困扰,而不必选择独自承受痛苦的煎熬或是把痛苦无端发散给周围的人。因此,现代人在心理危机产生之前,在你实在想不通的时候,不妨拨个电话求助于“心理健康热线”的医生们,也可以直接去心理门诊请专家们帮你解开心结,还可以找父母亲、朋友或者同事谈谈心,使个人内心冲突及时化解。得以调整,使其适应外部世界;在与朋友们看似“闲聊神侃”之中,倾倒一肚子苦水,得到启发与点拨。这样,发生心理危机或心身疾病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既然社会变革必然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种种冲击,那么作为现代人应取什么姿态接受这种挑战呢?笔者以为,积极地调整视角,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地投入社会方为上策。当然,在激烈的竞争机制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面前,必先豁达胸怀,遇事乐观,对成败坦然处之,知足常乐。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随遇而安。晋代文豪陶渊明说得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不失为现代人心理保健的一种启迪。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阶段,价值观念的嬗变,时代思潮的冲撞,物质利益的调整,市场经济的竞争。人际关系的重构,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也必然会有人缺乏承受力而导致心理失衡。据有关专家研究,人类有70%的疾病是由心理而致。尤其是处在现代大工业社会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空间中,心灵为外物所震颤而导致的心理不健康,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健康人身上。“活得累”,这似乎是现代许多人的同感,这里的累,当然不主要是指体力上,而明显是指精神心理方面。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终日为生存和发展而奋斗。还要面临诸多的社会与家庭难题,“活得累”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带有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西方称之为“现代病”一类。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特区,不知有多少人在失眠、焦虑、烦恼、抑郁、愁闷等种种痛苦和不良情绪中度日。有人调查,神经官能症的发生率在现代人中占8~10%。一些心理脆弱、应变能力差的人更易罹患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消化性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月经不调、阳萎等等,甚至猝死。
赵某。从内地来到深圳,他只听人说深圳是个发财的地方,但他既无发财的门道。又无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贸然而去。半年内“炒”了上十个公司。目前仅用“囊中羞涩”已不足以形容赵某的窘况。原来介绍他来深圳的朋友也因他借贷过多翻脸了,过去的恋人成了他人之妇。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还算明智地拨动了心理咨询热线,又去心理诊所让医生当面指点“迷津”,最终打消了“死”的念头,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一对年轻夫妇。三年前从武汉某研究所调入深圳工作。男的被任命为某合资企业办公室主任,女的为公司一般技术叭员。在夫妻双双闯深圳的人群中他们的处境已属不错。然而由于他们初到深圳,人生地不熟,既没有“关系网”,也没来得及结交新朋友,总感到出门办事处处不如意。加上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使这位女士不能很快适应,一年下来,她已是精疲力尽。身体日渐消瘦。这种情况是初到深圳、珠海、海南等特区的人常常碰到的心理问题。而对特区的千百万“打工仔”“打工妹”来说。他们更觉得“深圳、珠海是别人的城市”。他们只是这些现代化城市的匆匆过客而已。他们虽在那里打工,但总觉得没有支持力,没有安全感,“风雨飘摇”地过日子,由此造喊强烈的心理失衡。还有那些身在内地站在岸边想“下海”而尚未“下海”的“边缘人”,在商海“岸”边游来荡去、心神不定;和周围人相比,原来不如自己的,现在却超过自己,且风光十足,他却依然故我。不肯认输而又必须接受输局的现实互为)十突,渐而渐之,心理也失却了平衡。情极百病生,种种疾病接踵而来,其中以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这种由心理失衡导致的疾病,美国心理学家夏夫尔·马丁称之为“定时炸弹”。据调查,有相当多的人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呛了水、溺了水而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并患上心身疾病的。
股票。解放前只是十里洋场上海才有的东西,如今成了现代人的热门话题。在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在特区城市,几乎每个家庭都加入了买卖股票的行列。然而,股市如同三月天,说变就变,风险频生。一些心理素质差的人便难以承受。况且大多“炒”股者难免有吃亏蚀本之时,不少股民因此而产生恐惧、悔恨心理,诸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要是早点抛出,还不至于这样倾家荡产”等等,这些不良心理应激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害,上海就有两位股民因“炒”股亏本几千元而跳楼自杀、触电自尽的。至于因“炒”股亏本而致精神异常吏是不乏其人。
例子勿须多举。紧张的生活节奏和过大的精神压力是造成心身疾病和猝死的主因。日本医学教授冈日说:“当人们遇到商业气候突变时,如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紧张和压力超出人们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可导致人的突然死亡。”因此,近几年来才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重视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上述两项与躯体健康一道,纳入人类健康的新标准。保持和恢复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也同时为现代人所发现。西方发达国家早在80年前就从临床医学中认识到了这一点。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个人诊所,均专门设有心理咨询或治疗门诊,作为一种常规服务项目,还创造了一系列心理治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有病不忘从心理上寻找原因的意识和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人们患病不仅想到身体治疗。还会自觉去找心理医生。目前,心理咨询和治疗正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和特区升温,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找心理医生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自己的困扰,而不必选择独自承受痛苦的煎熬或是把痛苦无端发散给周围的人。因此,现代人在心理危机产生之前,在你实在想不通的时候,不妨拨个电话求助于“心理健康热线”的医生们,也可以直接去心理门诊请专家们帮你解开心结,还可以找父母亲、朋友或者同事谈谈心,使个人内心冲突及时化解。得以调整,使其适应外部世界;在与朋友们看似“闲聊神侃”之中,倾倒一肚子苦水,得到启发与点拨。这样,发生心理危机或心身疾病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既然社会变革必然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种种冲击,那么作为现代人应取什么姿态接受这种挑战呢?笔者以为,积极地调整视角,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地投入社会方为上策。当然,在激烈的竞争机制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面前,必先豁达胸怀,遇事乐观,对成败坦然处之,知足常乐。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随遇而安。晋代文豪陶渊明说得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不失为现代人心理保健的一种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