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石城二中,我们很容易被这所文化名校吸引,使我们乐于感受其深邃的沧桑,领略其博大的厚重。“中科大少年班后备生源培养基地”“江西省初中创新协同合作中心合作校”“江西省文明单位”“赣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進学校”“石城县办学质量先进单位”,这些金字招牌,正无言诉说着石城二中的光辉历程。而这一系列成绩,都离不开一位重要的亲历者和领导者——石城二中校长温永南。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此,温永南提出“价值观念作向导,生态德育助成长”的新思路,打造生态德育,进而推动学校工作向纵深发展。
以德育维系管理
2013年,温永南调任石城二中校长,那时的学校光景并不喜人。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校内学生抽烟、打架等不良现象普遍,屡禁不止;有些老师看管不住学生,也就放任自流……
温永南上任后,对学校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对症下药,采取了强力措施,从德育入手,先抓学校风气,再抓学生思想,进而以思想引领行动,抓教风,带学风,促校风。“德育工作处于学校工作之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教师的师德水平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石城二中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德育新模式、新方法,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充分体现时代性,重视情感性,培养自主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温永南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为此,石城二中构建了四条德育主线:一是以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德育主线;二是以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德育管理主线;三是以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班团干部为自我教育主线;四是以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为社会辅导主线。由于方法得力,工作到位,德育成效显著,提高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
“温校长重视学生德育,坚持德育为先,工作措施得力,上任不久就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赖东平如是评价。
温永南还提出开展“三创一做”树校魂活动:创美丽班级,创美丽年段,创美丽校园,做美丽二中人。在全校营造出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学习氛围。“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简单而深刻的教育,首先要以德育为抓手。因此,我要求学校领导、老师首先带头,进而带动学生,在学校营造一种积极求真、向善、向美的良好氛围。” 在随机采访时,初三(10)班学生黄璇说:“温校长是个平易近人的人,是我们敬爱的好校长。记得有一次我亲眼看到温校长俯身捡起路边的垃圾,投进垃圾桶。这让我们特别感动,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正是温永南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师如亲人的真实写照。晨曦微露,夜幕降临,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稳健的身影。温永南常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 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成为他诺言的践行。
2016年,石城二中出台了《关爱教师工程19条》,全力保障学校教职工权益。不管哪位教师家里有困难,温永南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教师有心结,他总是耐心地开导;每逢教师生日,他总是亲自送上蛋糕和祝福;每当教师生病住院,他必定亲自看望……从生活到工作,从学校到家庭,从学习到培训,温永南的一言一行,深含对教职工的温暖关怀和深情厚爱。
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务实干练的工作作风,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他让二中在数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守望中学之道,他格外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人生智慧,从择善而行到孝满人间;从奉献求真到坚守忠诚。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他都引导二中学子走向更灿烂的星光。“让每个学生进步,让更多学生优秀”,传承着二中的精神脉动,传递着浓郁的人文关怀,他被誉为“一位有爱、有温度的校长”。
让美德沁入人心
学校风气改善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那么如何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呢?温永南又陷入了思考。
“我国古代有个‘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其中一个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在另一个罐中。他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后来,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温校长讲起故事来滔滔不绝,“故事很简单,寓意就是我们要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善恶行为,进而少恶多善,让行善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因此,我给每个学生都配发了学校制作的‘行善厚德’成长记录本。”
石城二中倡导“三进一实践”活动,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通过义工实践活动践行。这本“行善厚德”成长记录本起初就是为义工活动而设的。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工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意识,提升学生志愿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展现石城二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培育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凸显学校特色,从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温永南如是说。
“学校的义工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比如‘市民公园环保活动’,看到打扫后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就很有成就感、满足感。我们会把这次活动在‘行善厚德’成长记录本上记录下来,有这样一个载体,又会激励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做善事。我想即使我们毕业后还是会把这本小本子继续记录下去,这对我们整个人生都很有价值。”初三(10)班余弈霄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学校德育是善因,学生若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定能结出善果。2016年,石城二中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在校园内外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5月17日中午,石城二中学生朱颖、黄锦涛同学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旁灯杆下有一个黑色钱包,鼓鼓的钱包内除了有一叠厚厚的红钞票外,还有身份证、发票等。两人担心失主着急,径直来到县公安局值班室,将钱包交给值班民警,希望警察叔叔帮忙找到失主。民警打开钱包,发现包内共有现金5734元、若干张购货发票及失主身份证。通过相关资料查询,民警找到了失主黄先生,将钱包完好无损地归还了失主。事后,黄先生当场酬谢两位同学,被婉言谢绝。“学校一直教导我们,要本着一颗善心,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假如是我的家人掉了这么多钱,那我也会希望有人捡到归还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小男孩朱颖一脸的俏皮可爱。 除了向善向美,石城二中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2015年被评为江西省首届“三友”自强少年的温银东,就是其中的代表。
温银东今年16岁,他出生20天时就查出下肢患病,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效果甚微。从小,温银东就将板凳当腿,挪动着前行。温银东说:“虽然我双腿残疾,不能走路,但是我不会因为这样而放弃,我要努力学习,在生活中也要更加独立、坚强。”石城二中初二(9)班的同学们都喜欢亲切地叫温银东为“东哥”,一方面是因为他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同学们有问题请教他,他都能耐心地给予解答。同班同学陈姝伶评价说:“虽然他身体不便,但是他常常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下课时很多同学都围在他身边问问题,他也总是可以给出很准确很好的答案,让我们信服。”
“他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其他同学,他的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着全校师生,现在全校兴起了人人学习温银东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精神的氛围。”温永南谈到温银东,还时不时地竖起大拇指。
让大爱浸染校园
“文化比管理更重要,氛围比制度更有效。创建吻合校情的主题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温永南在组织多方调研、多次论证后,组织教师制定出《石城二中石文化建设规划》,梳理石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载体:磐石精神引方向,赏石校园陶冶人,点石课堂保质量,彩石社团提素养。建设书山门、桃李园、书香苑、点金石、冠名楼、人文墙等文化景点,使整个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师生们都被浓郁的文化氛围包裹着。从校门的踏石前行到寓意丰富的各大教学楼,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点石成金”石文化,已成为二中教育之魂、求知之根。
“我在石城二中的近三年里,明显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提升。初一年级的衔石楼,寓意是我们为实现人生梦想,要坚忍不拔奋斗到底;初二年级的炼石楼,是要我们经历磨练,‘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初三年级的点石楼,寓意我们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与自我的磨砺中,由平凡的‘砾石’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初三(10)班邓思淇对这些校园文化寓意倒背如流,脸上时不时露出自豪的神情。
每年学校的毕业典礼是石城二中对学生进行的最后一次德育活动,也是学生最后一次切身感受学校文化的熏陶。每当这时,温校长总要发表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把学生感动到流泪,再当场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温校长有思想,有风度,又儒雅,并且总是能以个人魅力感化学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关爱。”石城二中邱新盛老师评价道。
近几年,石城二中中考成绩喜人,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学校创造性地实施“绿色、人文、和谐”生态德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德育活动。石城二中的德育也是建立在“石”文化的基础上的。“这里的石头会‘说话’,它教我们朴实、坚毅、沉稳、谦逊,引导我们向善求美。”温校长意味深长地说。
2016年,温永南校长获得了由中国新闻网教育频道评选出的2016年度“中国好校长”光荣称号,而此前,他还曾获“江西省優秀校长”“江西省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赣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赣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赣州市十佳校长”等26个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我只是把它们看作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真正希望的还是我们石城二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这样,我就知足了。”这是一位“中国好校长”内心的真实希冀。在温永南的带领下,石城二中必将沿着正确、踏实的轨道前行。“身为石城二中人,是幸福的。”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此,温永南提出“价值观念作向导,生态德育助成长”的新思路,打造生态德育,进而推动学校工作向纵深发展。
以德育维系管理
2013年,温永南调任石城二中校长,那时的学校光景并不喜人。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校内学生抽烟、打架等不良现象普遍,屡禁不止;有些老师看管不住学生,也就放任自流……
温永南上任后,对学校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对症下药,采取了强力措施,从德育入手,先抓学校风气,再抓学生思想,进而以思想引领行动,抓教风,带学风,促校风。“德育工作处于学校工作之首,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教师的师德水平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石城二中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德育新模式、新方法,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充分体现时代性,重视情感性,培养自主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温永南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为此,石城二中构建了四条德育主线:一是以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德育主线;二是以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德育管理主线;三是以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班团干部为自我教育主线;四是以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代表、校外辅导员为社会辅导主线。由于方法得力,工作到位,德育成效显著,提高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
“温校长重视学生德育,坚持德育为先,工作措施得力,上任不久就使学校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赖东平如是评价。
温永南还提出开展“三创一做”树校魂活动:创美丽班级,创美丽年段,创美丽校园,做美丽二中人。在全校营造出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学习氛围。“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简单而深刻的教育,首先要以德育为抓手。因此,我要求学校领导、老师首先带头,进而带动学生,在学校营造一种积极求真、向善、向美的良好氛围。” 在随机采访时,初三(10)班学生黄璇说:“温校长是个平易近人的人,是我们敬爱的好校长。记得有一次我亲眼看到温校长俯身捡起路边的垃圾,投进垃圾桶。这让我们特别感动,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正是温永南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师如亲人的真实写照。晨曦微露,夜幕降临,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稳健的身影。温永南常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而已。” 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成为他诺言的践行。
2016年,石城二中出台了《关爱教师工程19条》,全力保障学校教职工权益。不管哪位教师家里有困难,温永南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教师有心结,他总是耐心地开导;每逢教师生日,他总是亲自送上蛋糕和祝福;每当教师生病住院,他必定亲自看望……从生活到工作,从学校到家庭,从学习到培训,温永南的一言一行,深含对教职工的温暖关怀和深情厚爱。
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务实干练的工作作风,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他让二中在数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守望中学之道,他格外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人生智慧,从择善而行到孝满人间;从奉献求真到坚守忠诚。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他都引导二中学子走向更灿烂的星光。“让每个学生进步,让更多学生优秀”,传承着二中的精神脉动,传递着浓郁的人文关怀,他被誉为“一位有爱、有温度的校长”。
让美德沁入人心
学校风气改善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那么如何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呢?温永南又陷入了思考。
“我国古代有个‘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其中一个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在另一个罐中。他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后来,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温校长讲起故事来滔滔不绝,“故事很简单,寓意就是我们要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善恶行为,进而少恶多善,让行善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因此,我给每个学生都配发了学校制作的‘行善厚德’成长记录本。”
石城二中倡导“三进一实践”活动,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通过义工实践活动践行。这本“行善厚德”成长记录本起初就是为义工活动而设的。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工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强化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意识,提升学生志愿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展现石城二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培育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凸显学校特色,从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温永南如是说。
“学校的义工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比如‘市民公园环保活动’,看到打扫后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就很有成就感、满足感。我们会把这次活动在‘行善厚德’成长记录本上记录下来,有这样一个载体,又会激励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做善事。我想即使我们毕业后还是会把这本小本子继续记录下去,这对我们整个人生都很有价值。”初三(10)班余弈霄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学校德育是善因,学生若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定能结出善果。2016年,石城二中两位同学拾金不昧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在校园内外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5月17日中午,石城二中学生朱颖、黄锦涛同学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旁灯杆下有一个黑色钱包,鼓鼓的钱包内除了有一叠厚厚的红钞票外,还有身份证、发票等。两人担心失主着急,径直来到县公安局值班室,将钱包交给值班民警,希望警察叔叔帮忙找到失主。民警打开钱包,发现包内共有现金5734元、若干张购货发票及失主身份证。通过相关资料查询,民警找到了失主黄先生,将钱包完好无损地归还了失主。事后,黄先生当场酬谢两位同学,被婉言谢绝。“学校一直教导我们,要本着一颗善心,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假如是我的家人掉了这么多钱,那我也会希望有人捡到归还的。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小男孩朱颖一脸的俏皮可爱。 除了向善向美,石城二中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2015年被评为江西省首届“三友”自强少年的温银东,就是其中的代表。
温银东今年16岁,他出生20天时就查出下肢患病,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效果甚微。从小,温银东就将板凳当腿,挪动着前行。温银东说:“虽然我双腿残疾,不能走路,但是我不会因为这样而放弃,我要努力学习,在生活中也要更加独立、坚强。”石城二中初二(9)班的同学们都喜欢亲切地叫温银东为“东哥”,一方面是因为他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同学们有问题请教他,他都能耐心地给予解答。同班同学陈姝伶评价说:“虽然他身体不便,但是他常常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下课时很多同学都围在他身边问问题,他也总是可以给出很准确很好的答案,让我们信服。”
“他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其他同学,他的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影响着全校师生,现在全校兴起了人人学习温银东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精神的氛围。”温永南谈到温银东,还时不时地竖起大拇指。
让大爱浸染校园
“文化比管理更重要,氛围比制度更有效。创建吻合校情的主题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温永南在组织多方调研、多次论证后,组织教师制定出《石城二中石文化建设规划》,梳理石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载体:磐石精神引方向,赏石校园陶冶人,点石课堂保质量,彩石社团提素养。建设书山门、桃李园、书香苑、点金石、冠名楼、人文墙等文化景点,使整个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师生们都被浓郁的文化氛围包裹着。从校门的踏石前行到寓意丰富的各大教学楼,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点石成金”石文化,已成为二中教育之魂、求知之根。
“我在石城二中的近三年里,明显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提升。初一年级的衔石楼,寓意是我们为实现人生梦想,要坚忍不拔奋斗到底;初二年级的炼石楼,是要我们经历磨练,‘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初三年级的点石楼,寓意我们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与自我的磨砺中,由平凡的‘砾石’变成熠熠生辉的‘金子’。”初三(10)班邓思淇对这些校园文化寓意倒背如流,脸上时不时露出自豪的神情。
每年学校的毕业典礼是石城二中对学生进行的最后一次德育活动,也是学生最后一次切身感受学校文化的熏陶。每当这时,温校长总要发表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把学生感动到流泪,再当场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温校长有思想,有风度,又儒雅,并且总是能以个人魅力感化学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关爱。”石城二中邱新盛老师评价道。
近几年,石城二中中考成绩喜人,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学校创造性地实施“绿色、人文、和谐”生态德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德育活动。石城二中的德育也是建立在“石”文化的基础上的。“这里的石头会‘说话’,它教我们朴实、坚毅、沉稳、谦逊,引导我们向善求美。”温校长意味深长地说。
2016年,温永南校长获得了由中国新闻网教育频道评选出的2016年度“中国好校长”光荣称号,而此前,他还曾获“江西省優秀校长”“江西省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赣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赣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赣州市十佳校长”等26个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我只是把它们看作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我真正希望的还是我们石城二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这样,我就知足了。”这是一位“中国好校长”内心的真实希冀。在温永南的带领下,石城二中必将沿着正确、踏实的轨道前行。“身为石城二中人,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