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老年户外空间规划设计探讨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也愈发显得至关重要。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老龄化”问题,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老龄化问题的核心。老年人退休之后除了在住房中休息,主要是在社区户外环境中活动。因而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就居住区老年户外空间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老年户外空间;规划
  一、老年人的特征和在户外活动中的需求
  1、生理方面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也会不断下降。首先在感知能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视力减退,听力、嗅觉、触觉衰退,温度感觉迟钝。其次是在身体机能方面,表现在身体的运动尺寸的缩小,肌力的下降导致腰足衰弱、步伐窄小、抬腿力气衰退,缺乏敏捷性和持久性。
  2、心理方面
  老年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从工作岗位到在家休养,老年人在社会地位,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变化,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这种环境。他们会产生一种“老来无用”“老来遭人嫌”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的孤独感、失落感、自卑感、抑郁感等。
  2.1归属感,老人退休后,有很多的休闲时間,没有子女陪伴,老人又怕寂寞。喜欢把自己融入群体中,在群体中找归属感和认同感。
  2.2安全感,老人由于身体机能和感知能力的衰减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十分的强烈。
  2.3舒适感,老年人的大部分时间主要围绕居住的室内外空间展开,因而对室内外的舒适度的要求更高。
  2.4对邻里交往的需求,一个人呆在家里,所以非常注重和邻居的交际。
  3、行为特征。
  3.1聚集性。由于社会背景、文化层次、共同爱好的趋势,使得老年人更愿意和其他人聚集在一起去分享自己的一些观念和成果。
  3.2时域性。老年人的作息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他们的室外活动时间一般是早上6:00-8:00,下午16:00-18:00左右是最频繁的高峰时段。
  3.3地域性。老年人在陌生的地方很容易失去方向感,产生不安全感,一般选择在熟悉的环境中活动。
  3.4多样性。通过调查发现,老人在娱乐活动方面是多样的,根据老人性格的不一样,有的老人好静,有的老人好动。
  二、老年户外空间的规划设计原则
  1、安全性原则
  任何一种为人所用的场所、物件、设施保证安全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在公共的空间环境中,一般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于老年人而言有时或许存在障碍和安全隐患。所以在所有的行走路线,活动区域,设施等都必须满足安全性原则。
  2、复合功能性原则
  老年群体根据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的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60~70岁、身体健康行动方便的老人,需要有热闹的群体活动空间,如健身广场,门球场等功能性强,运动幅度不大的活动空间。除此之外,70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则需要相对安静的私人独处空闻,让他们能静坐和社交、观赏鸟活在住宅前转悠。所以在一个老年人为主的居住环境中需要更多考虑功能复合性。
  3、便捷性原则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功能的便捷性的显得尤为重要,各个活动空间需要畅通容易到达。比如减少过多形式感的弯曲道路、多用坡道减少台阶都是户外空间便捷设计的方式。同时,活动设施要简单易用,能有效减少老年人的心理障碍。
  4、舒适性原则
  老年人的活动不便及心理寂寞等身心特殊需求和活动特征,我们必须在老年户外环境中,进行组织结构及细节上的考虑,如宜人小气候环境,座椅的舒适,环境整洁优美的特点,同样成为老年户外环境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三、住区老年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1、广场空间
  广场空间是住区中老年人户外活动最重要的空间之一,是住区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广场应设在住区较为中心的位置,方便住在各个角落的老年人到达。广场的尺度在满足活动需要的同时,不可太过空旷,尺度适中的广场可保证场地的亲切感,同时避免夏季的日晒和冬天的猛风对老人身体造成伤害。广场周围应保证一定的绿化率,否则容易造成老人迅速通过或只是呆在广场边缘,不愿意投入活动。茂盛的植物和多样的设施既可避免广场单调乏味,又可以让老年人一边活动一边欣赏风景,使老年人觉得心情舒畅。
  2、步行空间
  步行空间包括中心绿地、广场和各级道路的人行道。步行空间设计得是否得当对老年人出行的频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道路必须通畅平整,采用防滑材质铺地。过于曲折或高低不平的道路会对老年人活动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其次,道路要富于变化,避免景观重复性,增加层次感,让老人散步的途中不感到单调乏味。再次,对于记忆力衰减和感知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来说,道路的可识别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道路节点或拐角处设置小品、雕塑等识别物,可以增强老人对道路的识别度。此外,步行道的沿途需要设置休息空间,方便老年人随时休息。
  3、单元入口空间
  单元入口空间是连接室内和户外的过渡空间,是衔接私密和公共空间的半公共空间,方便老人进出室内外在此适应环境和调整心理。同时也是出入的必经之地。单元入口不可过于狭窄,除通行之外要有一定可以活动的区域,并设置可休息的空间。入口处要设置雨棚,有利于室内外更好的融合,同时方便老人在天气恶劣的时候既能躲避风雨,又能欣赏外面的景致。
  4、健身活动空间
  老年人的健身活动空间主要包括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运动场地包括各种球场、跳舞等集体活动场。场地之间可用灌木分隔,避免互相影响,又不会遮挡视线,注意周边景观的设计和场地的朝向,为老年人创造舒适安逸的健身环境。健身设施可结合运动场地布置,活动设施应具有多样性,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应符合老年人的尺度和运动强度,并使用防滑材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够给老年人提供一个优雅、舒适、方便、安全有保障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设计者站在老年人的立场,紧贴他们的日常生活,为他们设计出多层次、多功能的人性化活动空间,让老年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户外生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祁亚楠.养老院户外活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6.
  [2]宗园园.居家养老模式下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
  (作者单位:金辉集团沈阳公司)
其他文献
目的客观、充分地了解学情,为专业课教学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从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对目前学习与成绩评定的满意度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种突破就来源于在土建施工中新型技术及新型材料的全面应用。在火力发电厂的施工现场,现场施工一律采用的是当下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结构,先进的材料及先进的工艺,同时再配合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来进行土建的施工,回望以前做过的火力发电厂的施工,在火力发电厂的土建施工中,研究并且推广最新型的土建技术。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土建;施工技术  1影响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钢结构抗震型铰支座的施工原理、操作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等。抗震型球型铰支座承受纵向拉力、压力和水平剪力等,可抵御强烈地震的脆性破坏,抗震效果明显,同时安装简单快捷,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项目成本。  关键词:抗震球型铰支座;钢结构连廊;施工安装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现代建筑思维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广泛,近年来设计了一批建
舌诊是望诊中的重要部分.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颇多,提出营分证主要舌象为绛舌,绛舌是诊断温病病邪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征.从营分证的辨证、绛舌兼苔、
2003年2月至2007年4月,笔者使用银翘丸加蝉衣煎服,配合白菊花热敷治疗结膜炎76例,并与麦迪霉素口服,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治疗80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血浆纤溶系统相关性。方法:对47例肥胖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其体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