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早在2006年6月5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就指出:“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运用能力。”国务院在2008年6月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础在教育,担负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数以亿计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使命的中等职业教育,理当与时俱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由于知识产权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实训中、产学研结合上,牵涉到很多生产技术、工艺方法、具体产品等问题,而面对其中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的教育不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专利问题
近年来,省、市和县区各级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搞得如火如荼。但是创新大赛也暴露出很多知识产权问题。许多学校上报的参赛项目,并不去做“新颖性”自查,往往会与已有的授权专利“撞车”。如某个学校曾经将为解决雨伞遮挡视线而搞出的“透明雨伞”项目上报,其实市场上早就有这类产品,到网上一查便知,这种无效创新的劳动就失去了价值。据2011年第8—9期《江苏科技信息》杂志上《参加职业教育创新大赛要认真走好这三步》一文中的介绍:“2008年参赛作品被淘汰的项目虽比首届比赛有所下降,但仍有294件,占参赛作品总数的46%。浪费了时间、经费、材料、精力,做了无用功。”
避免“创而不新”,就要学会技术查新,通过知识产权网检索是必要的。现实生活中,有的技术虽然没有申请专利,但是却早有这样的技术和产品了,所以既要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又应当通过搜索工具在网络中搜索,到电子商务等购物网站去检索。检索是需要技巧的,检索关键词、检索逻辑表达式的综合使用都是广大师生所缺乏的。一般来说,多数人只会使用初级网络搜索,而查不准、查不全、查不精却不能有效发挥检索作用。
职业学校产学研基地是师生实训的阵地,一些产学研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工厂,因为有产出,有了盈利,所以在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和新产品生产中就有可能无意识地构成侵权;教学中老师搞出来的发明创造或产品外观设计,因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没有申请专利保护,而被企业、同行或自己的学生等先去申请了专利,白白地被侵了权,一旦知识产权方面出了问题还不知情。
二、著作权问题
在教学工作中,职校的师生经常要共同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如歌曲、小品、舞蹈等,有的老师往往并没征求学生意见,就独自拿去发表了,而且也不会署上学生的名字。
知道署名权的人相比较而言还是多的,但是大部分人对著作权法中规定的“邻接权”则知之甚少。如未经表演者许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将表演录像通过网络传播,或刻成光盘出版销售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可是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一回事,显示出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知识产权知识掌握得太少。
有些老师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但又怕下功夫研究,没有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当然就难写,写不出就抄,侵权了还自圆其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有的老师潜心研究,将自己辛勤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后,却被别人抄袭了,还不知道,即便知道被侵权了,也不知道如何去维权。
三、商标等其他知识产权问题
有些师生参加商标征集投稿,但能被选中的很少,而且这些活动一般对所投稿件是不退还的,这就使得其中有些有创意的标识和图案设计事后被他人用于其他商标注册,而作为创作者却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获得劳动报酬了。其实《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此时在这里投稿者的著作权就被悄悄地侵犯了。
此外,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植物新品种权这些知识产权问题的,因专业层次较高,相对要少一些。
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如上海市于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市中学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07年《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案(试行)》出台后,在全省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文件,从政策层面上为知识产权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具体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我们不能仅仅狭义地理解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还应当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等人员的知识产权教育。
一、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应定位在通识教育层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计划出“刚性”的课时数以作保证。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不同专业,有所侧重,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譬如,对于机械、电子和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知识产权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宜侧重于专利方面的教育;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知识产权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宜侧重于著作权、商标权方面知识的教育,当然专利中的外观设计方面也应纳入重点内容等。
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单独开设“知识产权”学习专题或课程,保证计划安排的教学课时数不打折。应当结合他们的专业实践课进行,通过案例剖析教学,生动形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产权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创新技法,更要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进行专利技术查新,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化知识为能力;教学方法上不能搞“一言堂”,要淡化教师角色,教师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实训课题,提出创新要求,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采用“头脑风暴”法,广开言路,激发灵感,互相启发,大胆实践,搞出“原汁原味”的创新。此外,还应带领学生到知识产权工作搞得好的企业去学习参观,请企业的专利工程师结合企业实际做讲座效果会更好。
在知识产权教学的考核上,要正确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防止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而教学。书面考试是必要的,从中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但更要在实训实践中去考核,在知识产权知识运用的过程中进行动态考核。如在创新教学活动中,就如何使用检索技术、如何撰写检索查新报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知识为自己的创新服务、如何规避创新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等方面,进行知识产权知识应用能力上的考核。
二、教师的知识产权教育
应当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之中去,强化领导,注重实效。培训形式除了集中授课方式外,还可以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培训的师资应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校知识产权老师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知识产权主管、工程师。由于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面广量大,借助于网络等现代化远程培训的手段将多快好省。同时要保证质量,加强教学过程的督查、考核,加强在知识产权应用的实践过程中考查,将学员在听课、作业上的量化考核和最后的结业考试同奖罚、绩效等利益“杠杆” 挂钩。
对学员应侧重于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通过给出案例、如何进行技术查新的实践等方式来考核。又如对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如何主动出击,如何通过资料检索,发现问题,对它进行解答,这些实务问题上的如何应对,可以通过答辩、研讨以提升学员知识产权应用能力。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学管理人员等非教师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可参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知识产权教育来进行,具体实施时,应当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务求实效。
三、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可持续发展
搞好知识产权教育,需要建章立制做保障。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把专利成果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学校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去,改变单纯的论文和获奖的评价方式,从而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逐步改变职称评定及晋升中重视论文、轻视知识产权的观念,量化考评,将完成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工作中的重要指标;对于师生在教学中取得的专利,通过市场调研,积极实施生产或转让。而对于在创新大赛等工作中,为创新而创新,为获奖而弄虚作假的,一旦查实,立即撒消获得的奖励,追回奖金。
加强知识产权的教育研究工作,可以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中设立知识产权教育研究会,以此来组织协调各地的职业学校知识产权教研活动,规划研究课题,共享研究成果,深化职业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可持续发展。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有所作为。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础在教育,担负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数以亿计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使命的中等职业教育,理当与时俱进,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工作。由于知识产权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实训中、产学研结合上,牵涉到很多生产技术、工艺方法、具体产品等问题,而面对其中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的教育不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专利问题
近年来,省、市和县区各级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搞得如火如荼。但是创新大赛也暴露出很多知识产权问题。许多学校上报的参赛项目,并不去做“新颖性”自查,往往会与已有的授权专利“撞车”。如某个学校曾经将为解决雨伞遮挡视线而搞出的“透明雨伞”项目上报,其实市场上早就有这类产品,到网上一查便知,这种无效创新的劳动就失去了价值。据2011年第8—9期《江苏科技信息》杂志上《参加职业教育创新大赛要认真走好这三步》一文中的介绍:“2008年参赛作品被淘汰的项目虽比首届比赛有所下降,但仍有294件,占参赛作品总数的46%。浪费了时间、经费、材料、精力,做了无用功。”
避免“创而不新”,就要学会技术查新,通过知识产权网检索是必要的。现实生活中,有的技术虽然没有申请专利,但是却早有这样的技术和产品了,所以既要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又应当通过搜索工具在网络中搜索,到电子商务等购物网站去检索。检索是需要技巧的,检索关键词、检索逻辑表达式的综合使用都是广大师生所缺乏的。一般来说,多数人只会使用初级网络搜索,而查不准、查不全、查不精却不能有效发挥检索作用。
职业学校产学研基地是师生实训的阵地,一些产学研基地其实就是一个工厂,因为有产出,有了盈利,所以在新技术、新工艺使用和新产品生产中就有可能无意识地构成侵权;教学中老师搞出来的发明创造或产品外观设计,因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没有申请专利保护,而被企业、同行或自己的学生等先去申请了专利,白白地被侵了权,一旦知识产权方面出了问题还不知情。
二、著作权问题
在教学工作中,职校的师生经常要共同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如歌曲、小品、舞蹈等,有的老师往往并没征求学生意见,就独自拿去发表了,而且也不会署上学生的名字。
知道署名权的人相比较而言还是多的,但是大部分人对著作权法中规定的“邻接权”则知之甚少。如未经表演者许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将表演录像通过网络传播,或刻成光盘出版销售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常有的事,可是很少有人把它当作一回事,显示出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知识产权知识掌握得太少。
有些老师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但又怕下功夫研究,没有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当然就难写,写不出就抄,侵权了还自圆其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有的老师潜心研究,将自己辛勤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后,却被别人抄袭了,还不知道,即便知道被侵权了,也不知道如何去维权。
三、商标等其他知识产权问题
有些师生参加商标征集投稿,但能被选中的很少,而且这些活动一般对所投稿件是不退还的,这就使得其中有些有创意的标识和图案设计事后被他人用于其他商标注册,而作为创作者却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获得劳动报酬了。其实《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此时在这里投稿者的著作权就被悄悄地侵犯了。
此外,涉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植物新品种权这些知识产权问题的,因专业层次较高,相对要少一些。
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如上海市于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市中学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07年《广东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案(试行)》出台后,在全省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文件,从政策层面上为知识产权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具体到中等职业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我们不能仅仅狭义地理解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还应当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等人员的知识产权教育。
一、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应定位在通识教育层面,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计划出“刚性”的课时数以作保证。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不同专业,有所侧重,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譬如,对于机械、电子和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知识产权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宜侧重于专利方面的教育;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知识产权基础内容的基础上,宜侧重于著作权、商标权方面知识的教育,当然专利中的外观设计方面也应纳入重点内容等。
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单独开设“知识产权”学习专题或课程,保证计划安排的教学课时数不打折。应当结合他们的专业实践课进行,通过案例剖析教学,生动形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产权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学会创新技法,更要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地进行专利技术查新,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化知识为能力;教学方法上不能搞“一言堂”,要淡化教师角色,教师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根据实训课题,提出创新要求,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采用“头脑风暴”法,广开言路,激发灵感,互相启发,大胆实践,搞出“原汁原味”的创新。此外,还应带领学生到知识产权工作搞得好的企业去学习参观,请企业的专利工程师结合企业实际做讲座效果会更好。
在知识产权教学的考核上,要正确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防止为评价而评价,为评价而教学。书面考试是必要的,从中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但更要在实训实践中去考核,在知识产权知识运用的过程中进行动态考核。如在创新教学活动中,就如何使用检索技术、如何撰写检索查新报告、如何利用知识产权知识为自己的创新服务、如何规避创新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等方面,进行知识产权知识应用能力上的考核。
二、教师的知识产权教育
应当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之中去,强化领导,注重实效。培训形式除了集中授课方式外,还可以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培训的师资应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校知识产权老师和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知识产权主管、工程师。由于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面广量大,借助于网络等现代化远程培训的手段将多快好省。同时要保证质量,加强教学过程的督查、考核,加强在知识产权应用的实践过程中考查,将学员在听课、作业上的量化考核和最后的结业考试同奖罚、绩效等利益“杠杆” 挂钩。
对学员应侧重于应用能力的考核,可以通过给出案例、如何进行技术查新的实践等方式来考核。又如对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如何主动出击,如何通过资料检索,发现问题,对它进行解答,这些实务问题上的如何应对,可以通过答辩、研讨以提升学员知识产权应用能力。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学管理人员等非教师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可参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知识产权教育来进行,具体实施时,应当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务求实效。
三、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可持续发展
搞好知识产权教育,需要建章立制做保障。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把专利成果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学校教职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去,改变单纯的论文和获奖的评价方式,从而调动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逐步改变职称评定及晋升中重视论文、轻视知识产权的观念,量化考评,将完成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工作中的重要指标;对于师生在教学中取得的专利,通过市场调研,积极实施生产或转让。而对于在创新大赛等工作中,为创新而创新,为获奖而弄虚作假的,一旦查实,立即撒消获得的奖励,追回奖金。
加强知识产权的教育研究工作,可以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中设立知识产权教育研究会,以此来组织协调各地的职业学校知识产权教研活动,规划研究课题,共享研究成果,深化职业学校的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可持续发展。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