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长的领导艺术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校长领导艺术,其实还是在谈学校管理。关于学校管理,答案可谓众说纷纭:是约束疏导,是控制协调,是决策过程,是组织艺术,还是岗位服务,都有一定道理。但我倒很赞赏毛泽东同志的话,领导就是“用人以治事”。真是一言以蔽之,言简意赅。所谓管理,说到底就是用人做事的问题,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这还是观念问题,这关系到学校办学水平和未来发展。
   1.校长要知人善任。办好一所学校,校长首先要抓好班子建设,要用好人。怎样用人?校长要知人善任。知人是善任的前提,不知人,根本就谈不上善任。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知人”呢?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了解一个人:①思想品德,为人修养;②教学水平,组织能力;③工作作风,工作效果;④性格特点,兴趣爱好;⑤健康状况,恒心毅力。了解一个人,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既要与其座谈沟通了解,又要向群众访问调查。否则,就谈不上“知人”。
   “知人”后,就是“善任”的问题了。善任,校长要量才用人。任人唯贤,任人为能;不大材小用,也不小材大用。善任,校长要用其所长。用人之长,避人之短,用人要看主流,不抱成见,切勿吹毛求疵。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用人原则应该是,要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亲和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与人沟通,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说穿了,就是要用有本事又靠得住的人。有本事,就是会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靠得住,就是能尽责,能尽心,无野心。
   2.校长要善于组队。学校班子建设,有一个班子组合问题。学校班子应该是学校人才的最优组合,应该是精干、团结、务实、创新、高效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校长要从学校工作出发,为学校发展着想,用人唯贤,用人唯能,因事设岗,按岗选人,用人所长。在班子队伍建设中,校长考虑人选时,既要考虑智能结构,又要考虑个性结构;既要考虑年龄结构,还要考虑性别结构。真正做到智能互补,个性互补,宽严并济,刚柔结合,内外兼顾,协调一致,发挥班子的最大效能。
   3.校长要培养好人。学校班子建设,选好人是前提,培养好人是促进,使用好人是关键。
   我们校长如果对班子成员只管推荐,主观部门只管任命,不管培养,那么大多数的班子成员就会沦为事务主义者,以完成校长、上级的指令为己任,无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学校的发展必然受影响。
   如何加强班子成员的培养?我认为,思想培训要先行,管理培训要跟进。要制订学校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制度,对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教学教研、公务陪客、出差购物等作明确的规定,使制度成为班子成员的言行准则。要在班子建设中倡导“六做到”:一是奉献。要让班子成员明白,选择了做干部,就选择了吃苦,就选择了吃亏,就选择了奉献。二是务实。行动要在人之前,说话要在人之后,不夸夸其谈,要踏踏实实,以工作业绩赢得老师的尊重。三是自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力求做到两点:①检点个人言行。②控制个人情绪。少点浮躁,多些平静,思考问题要换位,有些事不必放在心上,用理性支配情绪。四是团结。团结就是理解,就是尊重,就是包容,就是协调。团结就是力量,就会好戏连台;拆台就是内耗,就会垮台。五是学习。学习出思想,学习出管理水平。通过学习,让班子成员在熟练掌握管理的基础上,努力向管理的艺术层面迈进。学会在工作中定好起点,突破难点;学会在工作中做好常规,突破常规;学会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六是开拓。不墨守成规,不畏首畏尾,敢于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学校班子建设,用好人是关键,用好人实际上也是在培养人。如何用好人?前面讲了“量才用人,用人所长”,这里还想说点具体的:一是校长放权,给平台。校长要做明白人、轻松人。校长要抓大事、要事,给下属一个施展才干的平台,不越级指挥,不越俎代庖。二是明确责任,给压力。建立班子成员负责制,明确各自职责。有职有权,不负责任,要追究责任,这就有压力。三是给权给利,有动力。有职无权,难负责任;有职无权又无利,无积极性。四是加强考核,重激励。建立班子成员考核机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班子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4.校长要凝聚人心。学校班子建设,还有一个校长凝聚力的问题。校长的凝聚力来自于校长的人格魅力,校长的人格魅力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能力;三是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创的工作精神;四是办事公平公正,处理问题按制度办事;五是管理民主科学,以人为本;六是人格健全,情绪稳定,真诚为人。怎么真诚为人?我认为,为人之道就好比是一枚铜钱,要内方外圆。“方”是方正、正直,工作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圆”不是圆滑,是做人讲究艺术,工作讲究策略。校长为人处事要讲原则,也要讲感情、重感情,把感情因素融入到管理之中。在学校管理中,制度不是万能的,物质刺激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感情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不是常说感情留人吗?不是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吗?校长在学校与老师相处那是一种缘分,在台上是校长,在台下是同事,在生活中要成为朋友。做校长那是一时一校,做人却是一生一世。校长要心中装着学校,心中装着师生,要轻权力、轻名利,要让名于老师,让利于学生,成为师生的贴心人、师生信赖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凝聚人心,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把学校办好。
   总之,“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办好一所学校,队伍建设是根本,校长素质是关键。校长要自身过硬,自律自勉,坚持科学民主的管理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领导形象,生活中是表率,教学上是能手,管理上是行家,在工作中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家。
其他文献
【摘要】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如语音准不准,用词当不当,句子通不通,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实质上,语感是心灵的感觉,是社会人的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培养语感必须以人为本,体验生活,勤思多练。具体来说,要在读上下功夫;加强训练,培养语感分析能力;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要重视读写的结合。这样,由语感到语文能力才能水到渠成。  【关键词】教师 语感 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和人生教育的永恒内容与最高主题。在历史文化教学中,蕴含着丰富、深厚、具体的爱国主义内容,教学中,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包括民族自豪感、文化、民族气节、伦理道德、国情、团结统一等多个方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
期刊
【摘要】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利用语言模因论探索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思路,指出基于重复与类推这两种模因复制和传播方式,写作教学应充分利用背诵与仿写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言模因论 英语写作 仿写    The Implication of Linguistic Memetics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Chen Caix
期刊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贯彻新课标,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大部分学校“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法仍然流行,因此,对历史教学法的改革、探索迫在眉睫。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历史教学探索,试图构建初中历史“五导”教学模式。  【关键词】历史 教学模式 导读 导思 导议 导结 导练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贯彻新课标,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历
期刊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星空里,描写男性豪杰的文章可谓繁若星斗,但着力表现巾帼英雄的文章,也确实是寥若晨星,木兰便是这为数不多的晨星中熠熠生辉的一颗。国难当头,木兰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忠于国家,但她又孝敬父母,可谓忠孝两全。  《木兰诗》中除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将士十年归。”和最后一处吟唱者的
期刊
【摘要】“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
期刊
【摘要】多媒體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它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因此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的使用。本文简要谈谈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媒体 教师    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
期刊
【摘要】迄今为止,有关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观点众说纷纭。如果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分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二元分离的观点及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观点,而整合的观点由于在价值取向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成为未来课程与教学关系研究的基本走向。  【关键词】现代教育 课程与教学关系 分离 整合  From separation to conformity  ------Teasing and
期刊
【摘要】在英语中,很多句子可以通过内部词性的转换,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转换,用介词短语、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来代替原来句子中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使其意思基本不变,一个句子可以有几种表达方式,而这几种表达法之间的转换就是替代法。  【关键词】同义词 转换  The substitution method used in the junior English   Feng Zhengqin   【Abstr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办学一定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要满足农村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效开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为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改革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关键词】有效开发 针对性 实效性 服务保障    Effcetive develop laber and use practice bace service protection reform for villag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