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的信息扶贫及其对我国缩小数字鸿沟的借鉴意义

来源 :理论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非均衡发展,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在信息的获得、运用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数字鸿沟日益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印度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为了抑制信息分化导致的贫富差距,印度政府实行了信息扶贫政策,通过加强农村与边远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居民信息素养,以及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等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印度的信息扶贫举措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5年数据,分析隔代抚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针对老年人自身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隔代抚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且对为女儿隔代抚养的老年人、农村老年人、65岁以下老年人影响更大.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本有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伴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在质和量上也日益提升.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还存在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供需错位、管理体制存在堵点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多种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分析养老服务运行系统的动力基础和动力要素,提出了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三大主导动力——经济力、资源力和社会力,构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三种动力模式——市场动力模式、体制动力模式和社会动力模式,并对每种动力模式的形成特征、形成机理、主导阶段予以分析.总结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动力特征,探究动力要素驱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场离不开相应的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思想基础,近代上海的工商业发展是经济基础,工人无产阶级发展壮大是阶级基础,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是实践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复合型命题,把握其深刻的意涵须围绕理论引领、实践理路、意志特征和政德情怀逐一展开,概括各项内容在一百年前的历史表征和一百年来的嬗变演进.新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须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方法论,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开展自我革命、进行伟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