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乱象浅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名目繁多的保健食品以营养剂补充剂的面目,充斥医药市场,几乎造成了全民补充营养剂,以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本文就保健食品滥用的现象,浅析其危害,提示科学,合理正确使用保健食品。
  【关键词】 保健食品;滥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1027-01
  保健食品于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目前仅美国市场销售额高达近千亿美元,基本可分13类近2000个品种,具有工艺经、品质好、含量准,种类多等特点,对预防疾病、提升健康水平发挥了作用。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起,近20年以每年15-30%的速度增长,目前销售额达800亿,多为第一、二代产品,加之假劣产品和虚假广告,国内生产企业及产品面临信任危机,尤其是近几年,保健食品上市门槛较低,生产工艺简单,形形色色的保健食品以类药形式登上医药柜台,几乎造成全民服用保健食品的趋势,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杜绝滥用保健食品,正确对症使用保健食品,以提升公众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1 维持成长健康的营养
  维持人体发育、成长、生命健康的营养为六大营养素,水,维生素,碳水化食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来源于传统的粮食、蔬菜、水果、鱼、肉、蛋等食物,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人体健康标准及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东中部地区人体正常的饮食能够摄取正常的营养成分,以平衡生成发育,健康所需各类营养成分。
  2 保健食品商业化的影响
  保健食品多为强化食品,生理功能调节剂,为一、二代保健食品,第三类保健食品为细胞营养范围,经过人体、动物实验证实,确定功能,化学结构及定量准确的保健食品。目前我国多为初级生产企业,2/3属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等均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各种不正当销售渠道,如网购、专家门诊,义诊甚至传销以及虚假广告,诱导广大消费群体,不正当、不合理、滥用保健食品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地影响了公众身健康。
  3 常用的保健食品
  3.1 钙产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钙产品生产和使用国,近百种钙产品在各种广告的摧生之下引入了医药市场,儿童缺钙影响发育成长,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需补钙,几乎全民都需补钙,每年一百多亿销售额度。正常的合理的饮食是可以满足人体对钙的需求,过量服用钙剂可引起钙中毒[1],浮肿、多汗、消化不良,严重者高钙血症,正常人摄取过量钙还可诱发肾结石。
  3.2 蜂胶 蜂胶系从蜂蜜中分离出的一种潜碱性物质,具有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刺激,促进胃肠消化,内含黄酮、萜类、有机酸等及多种氨基酸酶,维生素、矿物质等,对糖尿病患者具有强化免疫功能,增强体制,对高血脂降血脂亦有一定作用[2]。由于虚假宣传,多数患者误把蜂胶作为降糖药、降血脂药,盲目服用,担误了病情的治疗,又造成了经济损失。
  3.3 补肾类保健食品 此类保健食品应用广泛,女性的美容养颜,男性的抗疲劳等,此类保健食品多数内含荷尔蒙甚至不少生产者非法添加化学药品,误服多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女性过高过量的雌激素可诱发乳腺癌的发病率。
  3.4 儿童补脑剂,儿童发育成长靠科学的膳食及正常的体育锻炼,且不可盲目的滥用补脑之类的保健食品,以期待提高智力
  3.5 维生素及多种元素,多数人将维生素及铁、锌等元素产品替代蔬菜、食品维持体内正常需求,此类产品成分单一,代替不了天然的多成分的正常饮食。如盲目服用过多得维生素E可引起恶心、头痛、视力模糊、疲劳、月经过多或闭经[3]维生素A过量可导致食欲不振、贫血等。
  4.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繁荣及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需求,大量的各类保健食品将不断涌向市场
  本文建议相关的审批部门严格审批程序,着力发展三类保健食品,行政监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广告审批,控制宣传范围,杜绝各种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克服当前滥用保健食品的现象,从公众健康利益出发适度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保健食品事业。
  参考文献
  [1] 陆斌.药品新剂型和新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1-92.
  [2] 羅英.银杏磷子复合物研究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6):813-814.
  [3] 陆再英.内科学.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新闻业发展很快,同时新闻侵权案件也时有发生,新闻侵权主要侵害的是人格权.人格权是民法中的基本权利,是维护个体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保护人格权与
<正>10月9日,上海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份服务贸易领域负面清单,共列出159项特别管理措施,涉及13个门类、31个行业大类,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指出:"未来的文盲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科技信息迅猛发展和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人们需要及时吸收新
期刊
范亚辉,女,一九五二年八月二十八日生,北京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協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协会会员、北京浩天国展书画院院士、世界杰出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画家、中国国际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黄河之声特邀画家,中外名流书画院院士、职业画家协会会员、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侨精英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
2002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第359号国务院令,朱镕基总理签署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实施.同时,在新<条例>中规定,199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