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登堡新疆考察文物获取途径——以俄国驻乌鲁木齐领事克罗特科夫与奥登堡往来信函为中心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bang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登堡在1908—1911年间与俄国驻乌鲁木齐领事克罗特科夫有50余封往来信函.信函透露出奥登堡1909—1910年新疆考察期间与克罗特科夫、阿克萨卡尔、文物贩子间的往来互动及收购文物的细节.这些史实揭示了奥登堡新疆考察获取文物的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考察过程中清理挖掘和"取样""保护"所得;其二主要是在克罗特科夫和阿克萨卡尔的帮助下收购所得.
其他文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是实现一种理想的人类生存形态和世界发展状态。这种追求更高生命形态的构想汲取了“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儒家政治思想精华。作为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舞台上的政治话语表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以及世界整体发展维度倡导构建自为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共同体、国家间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更具现代意义和实践向度的政治主张,实现了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理论升华和实践超越。
内容摘要:1943年3月27日,由民国政府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工作人员到达莫高窟,在中寺院内挂牌工作。由此开始,常书鸿带领同仁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始了敦煌石窟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壁画临摹等研究工作。为了有效地保护、管理石窟文物和窟区安全,他先后主持制定了《敦煌千佛洞安西万佛峡保管办法》《拓印千佛洞碑碣管理办法》《千佛洞游览规约》《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洞窟参观
内容摘要:阿维斯陀经中的风神伐由不仅是自然之风,更象征万物生命的气息。伐由传到中亚地区后,借鉴了当地的湿婆形象,变成了贵霜祆教风神乌悉。萨珊人征服巴克特里亚地区后,对乌悉形象进行了一系列改变,使他更接近了伐由的“琐罗亚斯德教”特征。三头乌悉的形象在粟特继续存在,称为乌悉帕卡,比伊朗本土的伐由地位更重要了。传到中土的乌悉帕卡以三尊神之一的形象出现,唐宋文献清楚地记载了这一披着湿婆外衣的祆教风神,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