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运动鞋服是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的质量与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既有体育属性,又有经济属性,近几年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运动鞋服已经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体育用品产业,运动鞋服在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培育体育用品市场,拉动内需,引导消费,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明显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运动鞋服 体育产业 经济属性
一、国内运动鞋服的发展现状
运动鞋服这一大众化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讲,它的发展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按索洛的‘五阶段论’:成长期、起飞期、繁荣期、滞涨期、衰退期。运动鞋服行业目前已经度过了2011-2013年的滞涨期与衰退期,2014-2015年是重新恢复的阶段,接下去运动鞋服又会进入到一个新的繁荣期的循环当中。加上政策及市场利好时刻刺激着消费市场的信心,未来2-3年,这个行业一定是持续回暖。而对品牌来说,就是要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加快发展步伐。体育产业整体大环境处于上升的态势,而每个企业能否跟着快速发展还取决于自身的经营能力。
二、未来几年内运动鞋服行业的预测分析
(一)消费升级过程,高价值与设计领先的产品将更受欢迎。
过去二三线品牌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或者消费体验不是特别理想,那么他们在消费升级过程中,一定会选择更专业、价值更高的品牌。市场需求在变化,消费升级往上走,客户将更加看重科技功能性产品。处于二三线位置的运动品牌将面临双向夹击,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
(二)设计包装理念领先的品牌更有生存空间。
好的设计包装,能让目标群体产生更强烈的购买决策产品设计追求美观度,外包装新颖有趣,这些都可能吸引到更多消费群体。
(三)足球市场发展向好,品牌商可迎合趋势但不可冒进。
足球上升国策后,运动品牌的足球战略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过程是渐进式的,而非大跃进式的,企业也要逐步推进项目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迎合趋势是可以的,但不能过于冒进。国家重视足球,将足球列入体育课,5年内要建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仅就此而言,足球装备市场的需求就一定是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和扩容。未来十年,毋庸置疑,只要跟足球有挂钩,运动鞋服类的品牌都会有不错的营销噱头。
(四)品牌回归专业化,细分领域将有更多发展机会。
全民健身热潮下,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专业化运动装备。2016体博会一大新变化是,针对越来越火的马拉松运动,专门设立了路跑装备的专区,展示包括路跑装备、运动营养、健身康复器械、体质监测设备、时尚穿戴装备等在内的品牌细分产品。要实现大品牌的小制造。用更多条生产线生产细分运动鞋服产品,而不是集中在一处做大规模生产。
(五)品牌运营仍是主旋律,收购会是很重要的方式。
2015年年底,安踏收购英国户外品牌Sprandi,全面发力户外市场。培育新品牌很难,成功的案例也不多。收购则可以更快切入市场,最起码有个铺垫,有原来的专业研发设计及专业营销管理团队,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也会更高。例如申冬奥成功带热推动冰雪项目发展,作为小众市场,冰雪户外等一众窄众细分的品牌,未来几年注定要被一些试图发力冰雪市场的综合性品牌收购。
(六)“互联网+”趋势下,品牌将收购或入股智能设备厂商。
对于体育用品商家而言,“互联网+”趋势越来越受关注,智能穿戴设备便是这一趋势下很重要的一大产物。未来运动鞋服品牌在智能领域的发展很可能也会往周边产品做进一步延伸。如目前李宁除了智能鞋,还推出了智能足球、智能球拍等。
(七)全渠道融合发展加速,品牌强化线下体验元素。
线上销售包括来自于PC端及手机端的销售。现在电商已成了传统产业,每家企业都离不开它。未来实体专卖店、电商、微商等等都是运动鞋服品牌全渠道中的重要一环,品牌商将加快全渠道融合发展,使得消费者在任何渠道都能看到品牌的产品,联系到品牌的服务。
(八)新媒体时代下的奥运营销,“懂策划”的品牌将大露光芒。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将于8月5日-21日举办,许多运动品牌也已开始筹备奥运营销。在是新媒体时代,消费者关注的点也不同了,可能有些人关注当地饮食、运动员花边新闻等等。运动鞋服商家要更多地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及一些虚拟游戏、硬件设备或者地面活动,多维度去组合推广。今年奥运营销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体验性更强,商家需要关注创新,用更好玩的、能让用户更容易参与的方式玩转新一年奥运营销。不管什么层次的品牌,不论你是否是奥运会赞助商,他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奥运会期间制造话题,让更多人去关注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就是颠覆了传统的奥运营销方式,
参考文献:
[1] 程林林.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8:159.
[2] 戴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4.
[3] 佟岗.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
[4] 钟天朗.体育经营管理—理论与实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林.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张中元,向洪.体育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摘 要 运动鞋服是开展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的质量与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既有体育属性,又有经济属性,近几年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运动鞋服已经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体育用品产业,运动鞋服在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培育体育用品市场,拉动内需,引导消费,扩大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明显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运动鞋服 体育产业 经济属性
一、国内运动鞋服的发展现状
运动鞋服这一大众化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讲,它的发展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按索洛的‘五阶段论’:成长期、起飞期、繁荣期、滞涨期、衰退期。运动鞋服行业目前已经度过了2011-2013年的滞涨期与衰退期,2014-2015年是重新恢复的阶段,接下去运动鞋服又会进入到一个新的繁荣期的循环当中。加上政策及市场利好时刻刺激着消费市场的信心,未来2-3年,这个行业一定是持续回暖。而对品牌来说,就是要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加快发展步伐。体育产业整体大环境处于上升的态势,而每个企业能否跟着快速发展还取决于自身的经营能力。
二、未来几年内运动鞋服行业的预测分析
(一)消费升级过程,高价值与设计领先的产品将更受欢迎。
过去二三线品牌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或者消费体验不是特别理想,那么他们在消费升级过程中,一定会选择更专业、价值更高的品牌。市场需求在变化,消费升级往上走,客户将更加看重科技功能性产品。处于二三线位置的运动品牌将面临双向夹击,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
(二)设计包装理念领先的品牌更有生存空间。
好的设计包装,能让目标群体产生更强烈的购买决策产品设计追求美观度,外包装新颖有趣,这些都可能吸引到更多消费群体。
(三)足球市场发展向好,品牌商可迎合趋势但不可冒进。
足球上升国策后,运动品牌的足球战略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过程是渐进式的,而非大跃进式的,企业也要逐步推进项目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迎合趋势是可以的,但不能过于冒进。国家重视足球,将足球列入体育课,5年内要建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仅就此而言,足球装备市场的需求就一定是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和扩容。未来十年,毋庸置疑,只要跟足球有挂钩,运动鞋服类的品牌都会有不错的营销噱头。
(四)品牌回归专业化,细分领域将有更多发展机会。
全民健身热潮下,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专业化运动装备。2016体博会一大新变化是,针对越来越火的马拉松运动,专门设立了路跑装备的专区,展示包括路跑装备、运动营养、健身康复器械、体质监测设备、时尚穿戴装备等在内的品牌细分产品。要实现大品牌的小制造。用更多条生产线生产细分运动鞋服产品,而不是集中在一处做大规模生产。
(五)品牌运营仍是主旋律,收购会是很重要的方式。
2015年年底,安踏收购英国户外品牌Sprandi,全面发力户外市场。培育新品牌很难,成功的案例也不多。收购则可以更快切入市场,最起码有个铺垫,有原来的专业研发设计及专业营销管理团队,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也会更高。例如申冬奥成功带热推动冰雪项目发展,作为小众市场,冰雪户外等一众窄众细分的品牌,未来几年注定要被一些试图发力冰雪市场的综合性品牌收购。
(六)“互联网+”趋势下,品牌将收购或入股智能设备厂商。
对于体育用品商家而言,“互联网+”趋势越来越受关注,智能穿戴设备便是这一趋势下很重要的一大产物。未来运动鞋服品牌在智能领域的发展很可能也会往周边产品做进一步延伸。如目前李宁除了智能鞋,还推出了智能足球、智能球拍等。
(七)全渠道融合发展加速,品牌强化线下体验元素。
线上销售包括来自于PC端及手机端的销售。现在电商已成了传统产业,每家企业都离不开它。未来实体专卖店、电商、微商等等都是运动鞋服品牌全渠道中的重要一环,品牌商将加快全渠道融合发展,使得消费者在任何渠道都能看到品牌的产品,联系到品牌的服务。
(八)新媒体时代下的奥运营销,“懂策划”的品牌将大露光芒。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将于8月5日-21日举办,许多运动品牌也已开始筹备奥运营销。在是新媒体时代,消费者关注的点也不同了,可能有些人关注当地饮食、运动员花边新闻等等。运动鞋服商家要更多地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及一些虚拟游戏、硬件设备或者地面活动,多维度去组合推广。今年奥运营销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体验性更强,商家需要关注创新,用更好玩的、能让用户更容易参与的方式玩转新一年奥运营销。不管什么层次的品牌,不论你是否是奥运会赞助商,他们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奥运会期间制造话题,让更多人去关注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趋势,就是颠覆了传统的奥运营销方式,
参考文献:
[1] 程林林.新中国体育体制及利益格局演化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08:159.
[2] 戴健.中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4.
[3] 佟岗.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6).
[4] 钟天朗.体育经营管理—理论与实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林.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 张中元,向洪.体育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