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liang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与职业人才规格,按“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机制,成功实现了“五个对接”,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关键词: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030-0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各领域需要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每年向社会提供约二百多万名毕业生,但是“技工荒”的问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事无人干”;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困难——“有人无事干”,这个矛盾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结构的质疑,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也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在充分了解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为探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院项目组根据饲料行业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需求,融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与正大集团、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共同创建和完善了“356”双体系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356”双体系具体指三个学习阶段、五段专业实践、“六化”教学模式、两个体系。
  三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是指第一学年(第1~2学期)的专业体验、夯实基础期。主要完成职业素质课程和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两个平台课的学习和校内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学生用一周学时到饲料厂、养殖场进行专业体验,感受职业氛围,增强学习目的和信心。第二阶段是指第二学年(第3~4学期)的生产实践、能力构建。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意愿选择就业方向,分为饲料生产和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两个方向,完成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训。学生主要完成饲料生产岗位、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岗位的知识学习和核心技能培养。把课堂放到饲料车间、养殖场校内生产基地,学中做、做中学,进行专业能力构建。第三阶段是指第三学年(第5~6学期)的职业历练、能力拓展。第5学期学生按照饲料生产和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两个就业方向进入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演练,角色感受,综合训练,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饲料生产和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方面的实践技能和创业技能,使学生经过在企业的实践训练,尽快适应岗位需要。第5学期11周后和第6学期,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利用人才交流会、与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协议、岗前培训后正式上岗等途径,进行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就业、创业综合能力。
  过五个阶段的实践教学,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达到三层次岗位技能的教学要求 “三层次岗位技能”培养的第一层次为生产基本操作能力,对应于饲料加工、饲料品控岗位,包括饲料厂饲料生产现场操作的技术实训;第二层次为技术性操作能力,对应于饲料检验化验员、中央控制工、饲料配方师、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等技术员岗位,包括课堂实训、教学实习和饲料厂生产现场技术操作实训;第三层次为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对应于饲料厂生产管理岗位、销售管理岗位,主要在养殖场、饲料厂、畜牧兽医站等预就业实习岗位进行包括综合技术、综合能力的训练,如表1所示。
  通过“六化”教学模式,实现产教紧密对接 优质核心课程实施“六化”教学模式,即生产任务模块化、模块内容项目化、知识技能一体化、项目教学现场化、任课教师多元化、课程考核技能化,把职业标准贯彻到项目教学中,把知识技能融入项目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生产任务相对接、课程结构与岗位能力相对接、企业技师与兼职教师相对接、生产设施与实训设备相对接。将课堂搬到饲料厂、养殖场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每门课用2~4周时间完成技能模块学习。同时,聘请饲料厂的技术员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完成技能模块的现场教学任务。将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机械维修工、饲料厂中央控制室操作工等职业技能鉴定引入课程考核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双体系”面向产业需求 一个体系是饲料生产技术体系,另一个体系是饲料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结合饲料生产技术体系,培养较熟练的日粮配合能力、配合饲料生产能力、饲料分析化验能力、牧草生产和加工调制能力;结合饲料推广服务技术体系,培养饲料营销与售后服务能力、饲料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开展多元化合作,校企双主体培养 校企双方通过订单培养型(正大班)、专家入驻型(康乐班)、企业文化型(大北农班)、产学研型、企业文化型、企业顾问型、助学帮扶型等多种模式进行多元化合作,突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作用。
  构建基于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
  项目组通过开展面向饲料企业、养殖企业任职岗位群的分析调研,根据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以主要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生产性实践教学为主体,将职业道德、诚信、责任意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了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要求,共同确定了本专业7个工作岗位、30个工作任务以及相应的能力要求,通过与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教育专家、学生管理人员及企业教师共同研讨,在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如下页图2、图3所示)。该课程体系根据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公共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了8门职业基础课程;根据饲料生产与技术服务两个专业方向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按照饲料生产与技术服务工作过程,确定了12门职业岗位课程;根据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程序,充分考虑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确定了9门职业拓展课程。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论述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课程体系建设过程,本文对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及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证该课程体系有效运行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高职;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18-03  矿山地质专业是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专业,以培养煤矿地质技术人才为主要导向,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煤炭企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其运用,直接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人们欣喜之余,却又为社会滋生蔓延的腐败现象所困扰,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
西方工业化国家通过改革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模式,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改革的理念、理论、方法对承担或即将承担巨大公共服务功能的中国政府来说,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有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最敏感的一部分人。因此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
对于单井控制储量比较低的低渗透致密储集层气井,传统修正等时试井分析方法的不足是:二项式系数偏小甚至为负,稳定点的确定没有完全按定义进行.根据气井早期不稳定渗流理论和
在开发评价、生产井位的设计与滚动实施阶段,对储集层预测成果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预测钻井风险概率,对于优选开发区块、避免储集层预测的不确定性给钻井带来的风险具有重要
大港油区板桥油田中区目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为寻找优质储量接替区块,2002年以来对全区板桥油层组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利用地震、地质及测井等资料,应用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
建立了人造胶结油藏模型三维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用于研究渗流机理和提高呆收率。这种油藏物理模型由环氧树脂密封,放置在大型压力舱中,系统实验压力可以达到3MPa,设计了50个测压点
采用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描述油藏条件下以第一法向应力差为主要特征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对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盲端孔隙中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探讨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