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anf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化学实验是一种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学生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体。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和理解、巩固化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中常常出现“通过实验探究……”,“通过实验了解……”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绝对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而要将实验作为实施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工具、手段,在教学中重过程方法、重体验,而不只是重结论,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来说,实验既是一种技能又是他们学化学,用化学从而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的工具。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应该抓好实践环节,大力搞好实验教学。
  
  二、利用化学实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学习主人的能力。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动脑、动手,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
  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培养学生喜欢提出问题,喜欢倾听各方面意见后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养成善于观察,能对观察到的事物细致地进行评价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发挥,实验设计水平和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这样,我们就能达到引导学生建立“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目的。
  
  三、化学实验探究——建构性学习教学程序
  
  1.化学探究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共同点: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内容作为探究活动的载体;活动形式以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为主;从活动的过程来看,学生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反思与结论等探究要素或部分探究要素。
  2.建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构建过程为核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并与学生的原有经验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并能被学生吸收到他们的知识结构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表达,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建构主义还强调教学目标的多维度,多层次性,强调教学的目标是有关知识的主题、图式及框架,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评价和反馈。
  3.探究——建构性学习教学程序。探究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融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化学探究一建构性学习教学包含知识产生过程中的两个侧面: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的建构。科学探究包含以下要素: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总结、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知识建构主要包括关注情境、主动探究、会话交流、意义建构等。
  案例课题: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
  [实录]:幻灯片: “教师在整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发现有两瓶无色液体的标签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是蒸馏水和酸溶液,你能帮助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它们的身份吗?”
  点评:水是很生活化的物质,酸的性质在前一节课介绍过,问题的情景学生很熟悉,学生的探究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小组成员之间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2.组织、引导、指导、促进学生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实录]:学生们鉴别酸溶液和蒸馏水方案很多,如:①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学生知道石蕊试液遇酸变红);②可以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锌、铁、镁等金属(学生知道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③可以用大理石(学生知道大理石中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④可以用生锈的铁钉(有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还有学生想到用闻气味的方法……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鉴别方案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们相互交流各自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议。得出可行的方案。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实录]:学生们根据讨论后提出方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鉴别实验。教师对学生实验时的错误操作进行评点,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结论作评析。
  老师:同学们通过实验都能鉴别出酸溶液和蒸馏水,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都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学生争相回答……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完成课本上活动与探究,并填写实验报告。(最后用幻灯片显示正确的答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学习多媒体技术,研究新教材,加强协作和交流,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得失,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河北省涿州市孙庄中学)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更新课程改革新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搞好初中政治教学。下面就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请指正。 
期刊
一、着眼学生发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1.改变单纯的教材学习,把教材作为学习的蓝本。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
期刊
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倍受英语教师及英语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有的教育专家指出,课程的进展及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互动的充分理解有利于其外语教学。  根据交际法教学理论,教师提问应鼓励学生参与语言活动,形成课堂从静到动的根本转变。研究者们认为教师提问方式是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好的提问能够引起并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
期刊
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了解史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过程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抓住设疑与释疑这两个环节,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课堂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将面临各种更加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大自然对人类无限掠夺的报复和对人类生存能力的挑战,更多的则来自人类自身发展带来的残酷的竞争。发展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主题,而改革创新则将成为人类不断强大繁盛的最有力的举措。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刻舟求剑式的追求和守株待兔式的享成,都将导致落后直至灭亡。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
期刊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
期刊
一、语文教学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看,语文素质主要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属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范畴。但如果从本质上看,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至少还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可见,语文素质是人的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  其次,语文教学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供
期刊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探究式学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一、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物理探究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
期刊
对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的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笔者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
期刊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