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主义教育的意义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now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奥林匹克运动诞生起,奥林匹克主义就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教育意义。将奥林匹克精神融入到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去,成为新时期使然,对青少年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阐释开展奥林匹克主义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公平公正、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以及推动体育事业和文明社会的发展等重大意义。
  【关键词】奥林匹克 青少年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41-02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lnspire a generation”,即“影响一代人”。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体育为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给出的解释是: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毫无疑问,奥林匹克与青少年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奥林匹克主义与青少年教育的内在关系
  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得知,顾拜旦发起奥林匹克运动的动机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安宁和改变本国青年的精神面貌。可以理解为,顾拜旦发起奥林匹克运动,倡导青年参加体育活动,目的不止于“促进世界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而是“使体育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元素”,最终达到培养青年道德品行、推动社会进步的目标。
  1.都是对人的教育
  奥林匹克作为体育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思想与生活,并且带着极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萨马兰奇曾指出: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是超越竞技体育的,特别是从最广泛、最完整意义上来说,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他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因此,奥林匹克运动同教育的导向性一致。青少年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及社会群体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理论观点和道德规范施以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奥林匹克主义教育与青少年教育共同的主题都是对人的教育。
  2.都是以人为本
  人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作为人类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石,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奥林匹克运动是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青少年教育中所提倡的其中一个重要价值观,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二者之间都有以人为本的相同发展理念。
  3.奥运明星树立榜样
  古代奥运会的优胜者深受全希腊的尊敬和崇拜。在希腊人心目中,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人是主神宙斯最喜爱的勇士,是全希腊最优秀的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极其重视发挥奥运明星的榜样作用。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洪荒少女”傅园慧,在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并列第三夺得铜牌。赛后她在接受采访时的视频更使其迅速走红网络,“洪荒之力”这句充满个性的表达,是当代运动员自信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最好体现。而青少年是社会环境下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社会群体,有着极大的模仿力和可塑性。奥林匹克运动牢牢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旨在为全世界青少年提供阳光正面的现实英雄。
  4.奥运丑闻提供反面教材
  随着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奥运会也随之而来产生诸多问题:过度商業化、兴奋剂、黑哨、作假等等。这些有背奥林匹克宗旨和精神的事件随着奥运会本身的广泛影响力,不仅给青少年乃至世界人民都带来了沉重的伤害。同样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女子100米蝶泳决赛第4名的陈欣怡被视为游泳界运动新星,赛内兴奋剂检查中却查出A瓶药检呈阳性,禁止参加后续的里约奥运会赛事。此事件一出,便出现了“中国败笔”、“中国游泳队的黑历史”等斥责性言论。诸如此类兴奋剂等奥运丑闻事件与奥林匹克主义完全背道而驰,并且对青少年的思想形成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奥林匹克主义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意义
  梁启超先生在1900年的“少年中国说”中发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著名论述,指出体育是使得青少年真正强起来的最重要的教育活动。将围绕奥林匹克主义为主题开展的文化教育、精神引领、活动参与渗透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去,让青少年受益匪浅。
  1.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青少年人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贯穿于整个人生教育过程中。奥林匹克精神引领人类要具有不断进取、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成为人们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类追求发展、超越自我的真实写照。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对于运动员而言,是在面对强劲对手时勇于拼搏、奋起直追的精神;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一种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完美、不断挑战自我,面对困难与挫折,永不言弃。青少年在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过程中输赢不是目的,升华精神、完善人格、体验并收获拼搏、成功、失败等人生领悟,继而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才是目的。
  2. 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与社会适应上均处于较好状态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从小开始,青少年时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其一生有益,并且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长足发展。首先,青少年在广泛接触奥林匹克运动以及观看奥运会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提高身体技能,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朝气蓬勃的一面。其次,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和改善作息、饮食、营养等健康问题,促进生长发育和生理机能的提高,从而形成健康的体魄。最后,奥林匹克运动的娱乐功能可使青少年在欢愉的氛围下舒缓压力、戒除沉迷于网络或电视的不良陋习,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3. 增加沟通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友爱
  “和平、友谊、进步”历来被奥林匹克主义所推崇,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奥林匹克使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集聚在一起,超越语言障碍与民族仇恨,通过最纯粹的奥林匹克运动沟通与交流。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朝韩两国女子体操运动员洪云仲和李恩珠在训练场馆合影自拍,《赫芬顿邮报》评论说:尽管这可能无法消解两国间的紧张局势,但却实实在在地展现了体育的“统一”力量。奥运赛场作为实现人类大团结的舞台,将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同一面奥林匹克旗帜下,反对种族歧视、反对不公平不平等现象,成为缔结友谊的真正桥梁。青少年通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团队精神,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流,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彰显对和谐、和平、友善的共同价值的永恒追求。
  4.建构体育人才系统,推动体育事业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竞争作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已被世人所认同。而在体育领域,人才强体也正成为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理念。当代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以及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时期,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体育发展之路上理应给予青少年体育更多的关注。青少年阶段是各个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优秀人才崭露头角,呈现运动才华的时期,不仅充实我国优秀体育人才储备,还要让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去,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加大对体育工作系统人才的挖掘、塑造和培养,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才,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切实把我国体育事业做大做强。
  三、结语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精神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奥林匹克主义丰富的内涵,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不仅受益于亿万青少年,中华民族的健康与未来也得以滋养。因此,将奥林匹克主义融入到青少年的教育中去,是文化融合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燕.试论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的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12(10).
  [2]曹守和,赵玉梅.“奥林匹克运动”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
  [3]杨静.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苏州:苏州大学,2014
  [4]李兵,段健芝.论奥林匹克主义的现实意义[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作者簡介:周阳(1991-),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加以分析,突出表现在缺乏规范性问题指导,缺乏统一性管理平台及缺乏专业性管理知识等方面,且提出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路径,以期能够不断提升高校科研管理的总体质量,为现代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校科研 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28-01  科研管理工作为对高校科
期刊
【摘要】民办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职能已经逐渐完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应从加强对教学活动进行过程控制,对教学活动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构建,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教学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12-01  一、民办本科院校构建二级学院
期刊
【摘要】在古代传统的建筑中,“亭”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对于维护边防安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现代的发展中,“亭”的建筑艺术美学被传承下来,主要用于观赏休憩。在今天的发展中,“亭”不仅仅代表着一种建筑艺术,其中更是蕴含着文学艺术底蕴,富含思想感情以及情感变化,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本文重点对我国文学艺术中“亭”的意象进行了研究,重点体现艺术美学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亭 意象 文学艺术 文化内涵  
期刊
【摘要】费孝通博士撰写的《江村经济》一书虽已出版80余年,但作为真正优秀的学术研究,经受住了时代和实践的检验,是理论对于实践指导的最好诠释,对当代的学术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此,笔者对费孝通博士《经村经济》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论进行再探析。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 《江村经济》 书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18-02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媒介方式越来越广泛,新闻学专业作为接触信息比较多的专业,在媒介融合时代下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要求,这就使得新闻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先阐述了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学教学改革的策略,以便更好的促进新闻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学 必要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正逐步发生巨大的变化。“微课”作为现化教育技术的一项新兴产物,顺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它有着十分广泛的教育应用前景。尤其在翻转课堂的识写字教学模式中,尝试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微课”,对于优化识字教学过程,助力构建识字高效课堂不失为一项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识字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文化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工作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分析文化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文化育人资源,创新文化育人工作体制机制,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创新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分光仪的调整对初学者而言有一定难度,正因为如此,更应该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其调节方法,为后续实验打好基础。本文分析了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在粗调中如何做到聚焦于无穷远,如何判断望远镜以及载物台水平,如何从目镜中找十字像;对在微调中用到的分步到位法以及半调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只能看到一个镜面反射的十字像这一问题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操作建议。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根据历史来推测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社会中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好的历史观。本文根据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结合“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的一种心理状态的呈现。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建良好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38-01  引言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要注意课堂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