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个人都十分渴望的。加强中学生的自我锻炼,让学生们都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去面对未知的挑战,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为了让学生都能够积极锻炼,体验到锻炼的愉快,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增强学生多锻炼、勤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
一、终身锻炼,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
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体育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体能的训练和毅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锻炼的兴趣,加强对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目标和益处,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紧随时代步伐,加快推进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也顺应发展潮流,积极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当前很多的教学重点都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传统的“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过于老套,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我们必须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要让他们明白锻炼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列举一些缺乏锻炼的弊端,有资料表明,很多中青年知识分子、公司白领、企业老总由于缺乏锻炼,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精神疲劳,体质差,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最关键的。而树立自我锻炼、坚持锻炼的思想,能够强身健体,能够抵抗疾病的侵袭,能够让人有充足的精力去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了解了这些锻炼的利弊,相信学生们都会在内心里希望尽快地动起来,在心里产生锻炼的欲望和冲动。
除了课堂上的锻炼外,坚持长期的自我锻炼,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毅力。尤其是初中生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又不想因为锻炼而影响了学习、玩耍的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告诉他们经常锻炼身体,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对学习大有帮助,并科学地指导学生完成动作和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学生们就会习惯成自然,逐渐地将锻炼内化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在锻炼过程中强化体育意识
当前很多中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问题,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因此加强锻炼,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仍然是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对素质达标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达到标准,制定了一些硬性规定。这些规定在方式方法上过于形式化,如,评选三好学生体育必须达标,否则就不能参评。由于这样的规定,导致一些没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同学,就对体育锻炼有着无所谓的感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拥有健康的体魄,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合理地进行引导,告诉学生身体是自己的,锻炼是为了自己能够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别人而锻炼,让学生树立坚持长期锻炼的决心和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总结,学生们就会在心里逐渐地产生我要锻炼的想法,并且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锻炼的队伍中来。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贯彻以及近年来我们国家对体育的重视,人们逐渐转变了对体育的看法,尤其是奥运会的运动健儿们为国争光,更是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过去很多学生包括家长,都会认为体育学科只是跑跑跳跳,没有什么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可言,而且传统的教学过程都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旧有的思想和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求师生共同进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不但要改变固定的模式和手法,同时还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当地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让学生在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强健了自己的体魄,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渗透素质教育,也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拥有丰富的学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运动习惯的优秀人才,我除了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外,还主动设计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共同提高体育技能,丰富体育知识,让课堂变成一个活跃的大家庭,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合作项目,主要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之间的相互探究合作中掌握技能,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友情。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的运动兴趣提高了,也在无形中树立了要为小组争光、为荣誉而战的拼搏精神。
四、因地制宜,拓宽体育运动形式
中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课,因为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能够锻炼一下身体,放松一下身心,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当前很多学校都加大了体育器材的投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运动空间。为了让学生能够全方位锻炼,我觉得我们不但应该坚持必要的运动项目,而且要因地制宜,拓宽体育运动形式,在场地有限或者器材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去进行体育锻炼。
每天的做操时间是体现一个学校精神面貌、学生精神状态的重要活动,为此应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每一节操,不但要有老师领操,同时各班级的体育委员还要负起责任,检查那些动作不到位的同学,纠正他们的动作;体育活动课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因此应该保证每个星期都要正常开展;运动会是发扬体育精神、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最佳时机,经常开展班级之间的比赛和学生之间的竞技,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斗志,树立起竞争意识。除了以上的这些体育活动之外,还应该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的比赛,如,踢毽子、跳绳、跳远等随时都可以进行的比赛,有的学生可能偏向于运动型,有的学生可能偏向于技能型。一些趣味比赛可以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发现一些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增加锻炼的乐趣和信心。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积极地准备,就一定会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精彩来。
学校是进行体育教育的基本场所,我们应该充分抓住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多传授一些积极的健身知识,让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锻炼中去。■
一、终身锻炼,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
每一个人都想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体育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体能的训练和毅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提高他们锻炼的兴趣,加强对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目标和益处,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紧随时代步伐,加快推进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学也顺应发展潮流,积极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当前很多的教学重点都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传统的“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过于老套,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终身受益的锻炼习惯,我们必须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要让他们明白锻炼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列举一些缺乏锻炼的弊端,有资料表明,很多中青年知识分子、公司白领、企业老总由于缺乏锻炼,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精神疲劳,体质差,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最关键的。而树立自我锻炼、坚持锻炼的思想,能够强身健体,能够抵抗疾病的侵袭,能够让人有充足的精力去面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了解了这些锻炼的利弊,相信学生们都会在内心里希望尽快地动起来,在心里产生锻炼的欲望和冲动。
除了课堂上的锻炼外,坚持长期的自我锻炼,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毅力。尤其是初中生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长期地坚持下去,又不想因为锻炼而影响了学习、玩耍的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经常提醒学生,告诉他们经常锻炼身体,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对学习大有帮助,并科学地指导学生完成动作和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学生们就会习惯成自然,逐渐地将锻炼内化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在锻炼过程中强化体育意识
当前很多中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问题,也是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因此加强锻炼,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仍然是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对素质达标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让学生达到标准,制定了一些硬性规定。这些规定在方式方法上过于形式化,如,评选三好学生体育必须达标,否则就不能参评。由于这样的规定,导致一些没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同学,就对体育锻炼有着无所谓的感觉。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拥有健康的体魄,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合理地进行引导,告诉学生身体是自己的,锻炼是为了自己能够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别人而锻炼,让学生树立坚持长期锻炼的决心和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总结,学生们就会在心里逐渐地产生我要锻炼的想法,并且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锻炼的队伍中来。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贯彻以及近年来我们国家对体育的重视,人们逐渐转变了对体育的看法,尤其是奥运会的运动健儿们为国争光,更是掀起了全民运动的热潮。过去很多学生包括家长,都会认为体育学科只是跑跑跳跳,没有什么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可言,而且传统的教学过程都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旧有的思想和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求师生共同进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不但要改变固定的模式和手法,同时还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当地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让学生在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强健了自己的体魄,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渗透素质教育,也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拥有丰富的学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运动习惯的优秀人才,我除了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外,还主动设计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共同提高体育技能,丰富体育知识,让课堂变成一个活跃的大家庭,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合作项目,主要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小组之间的相互探究合作中掌握技能,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友情。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的运动兴趣提高了,也在无形中树立了要为小组争光、为荣誉而战的拼搏精神。
四、因地制宜,拓宽体育运动形式
中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课,因为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能够锻炼一下身体,放松一下身心,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当前很多学校都加大了体育器材的投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运动空间。为了让学生能够全方位锻炼,我觉得我们不但应该坚持必要的运动项目,而且要因地制宜,拓宽体育运动形式,在场地有限或者器材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去进行体育锻炼。
每天的做操时间是体现一个学校精神面貌、学生精神状态的重要活动,为此应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每一节操,不但要有老师领操,同时各班级的体育委员还要负起责任,检查那些动作不到位的同学,纠正他们的动作;体育活动课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因此应该保证每个星期都要正常开展;运动会是发扬体育精神、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最佳时机,经常开展班级之间的比赛和学生之间的竞技,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斗志,树立起竞争意识。除了以上的这些体育活动之外,还应该定期举办一些趣味性的比赛,如,踢毽子、跳绳、跳远等随时都可以进行的比赛,有的学生可能偏向于运动型,有的学生可能偏向于技能型。一些趣味比赛可以在活跃气氛的同时,发现一些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增加锻炼的乐趣和信心。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积极地准备,就一定会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精彩来。
学校是进行体育教育的基本场所,我们应该充分抓住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多传授一些积极的健身知识,让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锻炼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