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
【关键词】历史学科 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 合作探究 正确评价 深化探究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中学历史科教学而言,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把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中,还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启开学生心智的大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探究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1.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1.1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在上课伊始出示或讲授一些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素材,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是一堂历史课导入时常用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次科技革命时,首先向学生出示一组材料:①1865年林肯被刺,该消息一个月后才传到欧洲;②1963年肯尼迪被刺,该消息当天传到欧洲;③1982年里根被刺,该情景被进行现场直播。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而唤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提出问题:同是美国总统遇刺,为什么消息传播得愈来愈快?这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由此引入许多问题。这时候,教师不应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至少对这个学生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对于没有价值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不必急于否定,而应该把他们的问题一一板书,再提醒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哪些问题值得探究,可以探究,哪些问题不值得探究,不能探究。学生们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问题的尊重,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为以后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方向。
1.2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在“想问”的基础上还要求“会问”,“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这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
1.3 一节历史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有些问题根本无法或来不及在课堂上研究,有些问题只有在旧的问题解决之后才会产生。因此,在一节课的尾声,教师应留有时间给学生发表新的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到课外去自行探究。
2.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探究作为一种本能,并不是一种从无到有要去学习的事物——他们无需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但这种宝贵的问题意识往往会由于成人的介入而被打断、改变甚至压抑了,而反过来需要我们的历史教育去培养。教学过程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并特别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每个学生的认识都得到丰富,并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其实,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给学生留一些自由探究的时间。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完成的,但不能光围绕这些“太阳”公转,还要给学生自转的时间,才能保护他们稚嫩的探究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探究也是有价值的,他们的声音,老师也像对教材一样认真对待,认真倾听着。如初三年级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探究课,但考虑到学生对世界和平认识的重要性,我让学生开展了一个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探究活动,学生提出了诸如世界大战是不是可以避免的、维护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地区动荡与世界和平的关系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多多。
3.正确评价,深化探究
常言道“授之以渔”,简言之就是要使学生有“造血功能”。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或者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联系自己做得怎样,今后怎样做。例如:在学完“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后,有学生提出这样一道材料题供全体同学讨论:材料一: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增长有5%~20%是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20世纪70年代则上升到60%,20世纪80年代后则达到80%。材料二: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同时也由于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黄金时代”。问:(1)这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事实?(2)这两则材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启示?这一环节的设计,说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现了知识的引申和知行的统一。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需要进行观察,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们对所提问题的研究程度,若将历史探究过程浓缩,则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搜集整理信息——思维加工作出解释——表达陈述。在上述六个环节中,第一、二两个环节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后四个环节,这时的评价起到了保护和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教师可评价学生观察是否全面、准确,提问是否大胆有创意有价值等。
总之,历史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察言观色”,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学习表现等,进而调整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学科 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 合作探究 正确评价 深化探究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充分发挥,思维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中学历史科教学而言,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把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中,还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启开学生心智的大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探究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1.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1.1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在上课伊始出示或讲授一些学生熟悉并喜爱的素材,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是一堂历史课导入时常用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次科技革命时,首先向学生出示一组材料:①1865年林肯被刺,该消息一个月后才传到欧洲;②1963年肯尼迪被刺,该消息当天传到欧洲;③1982年里根被刺,该情景被进行现场直播。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而唤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提出问题:同是美国总统遇刺,为什么消息传播得愈来愈快?这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由此引入许多问题。这时候,教师不应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至少对这个学生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对于没有价值或无法探究的问题不必急于否定,而应该把他们的问题一一板书,再提醒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哪些问题值得探究,可以探究,哪些问题不值得探究,不能探究。学生们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问题的尊重,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为以后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方向。
1.2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在“想问”的基础上还要求“会问”,“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这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
1.3 一节历史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有限,有些问题根本无法或来不及在课堂上研究,有些问题只有在旧的问题解决之后才会产生。因此,在一节课的尾声,教师应留有时间给学生发表新的问题,以便学生更好地到课外去自行探究。
2.教师引导,合作探究
探究作为一种本能,并不是一种从无到有要去学习的事物——他们无需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但这种宝贵的问题意识往往会由于成人的介入而被打断、改变甚至压抑了,而反过来需要我们的历史教育去培养。教学过程由原来的知识归纳型或逻辑演绎型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新的教学过程,并特别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每个学生的认识都得到丰富,并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其实,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多给学生留一些自由探究的时间。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完成的,但不能光围绕这些“太阳”公转,还要给学生自转的时间,才能保护他们稚嫩的探究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探究也是有价值的,他们的声音,老师也像对教材一样认真对待,认真倾听着。如初三年级教材中并没有安排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探究课,但考虑到学生对世界和平认识的重要性,我让学生开展了一个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探究活动,学生提出了诸如世界大战是不是可以避免的、维护和平的因素有哪些、地区动荡与世界和平的关系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收获多多。
3.正确评价,深化探究
常言道“授之以渔”,简言之就是要使学生有“造血功能”。因此,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或者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联系自己做得怎样,今后怎样做。例如:在学完“第三次科技革命”内容后,有学生提出这样一道材料题供全体同学讨论:材料一: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增长有5%~20%是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20世纪70年代则上升到60%,20世纪80年代后则达到80%。材料二: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同时也由于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黄金时代”。问:(1)这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事实?(2)这两则材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启示?这一环节的设计,说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现了知识的引申和知行的统一。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需要进行观察,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们对所提问题的研究程度,若将历史探究过程浓缩,则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搜集整理信息——思维加工作出解释——表达陈述。在上述六个环节中,第一、二两个环节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后四个环节,这时的评价起到了保护和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教师可评价学生观察是否全面、准确,提问是否大胆有创意有价值等。
总之,历史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察言观色”,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学习表现等,进而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