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作为”,是现今官场出现的一个新的引人关注的问题,或曰官员中一个新的值得重视的病症。
在今年的“两会”上,“不作为”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一些企业界代表反映,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某些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确实少了,但不办事的却也多了。李克强总理在3月15日会见中外记者时也坦承:现在一些政府部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啊”。
所谓“不作为”词典上有解釋,法律上有规范,不必引述。其实,按照一般地理解,倒也很简单,那就是:该尽的职责不尽,该办的事情不办;在位不谋政,有权不正用;只拿俸禄不干事,只当和尚不撞钟。
“不作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延误改革和建设大业;其二是损害民生和群众利益;其三是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凡事有因果,治病须探因。或问: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在中央出台一系列吏治规范和大力纠治吏风的大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明显改进,精神状态得以焕发,在此情势下,为何还会出现“不作为”现象呢?
据笔者初步探诊,大约有以下病因——
从客观上説,出现了“三个不适应”。首先是公务人员个人不适应。政府调结构、转方式,不唯GDP了,怎么办,不清楚;政府取消或下放了审批权,不审批了怎么管,不清楚;过去“乱作为”,现在不让“乱作为”了,正确的作为是什么,不清楚。其次是政府管理制度不适应。过去考核干部有一套体制、程序和办法,现在这个体制和指标要改,由是,政府如何管理下属,管理干部,如何考核、明责、追责,尚不适应。再是整个社会也有些不适应。哪些应是政府做的,哪些应是社会做的;哪些是要政府管的,哪些是由企业自主管的,市场主体不自觉,社会意识不明确。
从主观上説,在官员中间存有三种不良状态。一是不想作为。如今,审批权没有了,“乱作为”禁止了,灰色地带取消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于是也缺少了作为的动力,失去了办事的热情。结果造成乱伸的手缩回来了,监管的眼也闭起来了;制度的笼子扎起来了,该用的权也放下来了。二是不敢作为。在体制转变、规则重建之下,在敢作敢为就要冒一定风险面前,一些人便产生了怕得罪人、怕犯错误、怕惹是非的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得过且过。三是不会作为。不让审批了怎么管,不许乱伸手了怎么办,有点失措失据。思想跟不上,能力跟不上,于是消极、彷徨。
很显然,客观原因虽然重要,值得重视和研究解决,但主要原因还在主观上。概括地说,就在于官员的精神懈怠,担当意识淡化;心理怯懦,担当精神弱化;尤其是没有了“利益驱动”,奉公敬业的思想退化。无须讳言,这种不负责任、不求进取、不干事情的“三不”倾向,同样也是一种腐败,一种可称之为“惰政”的腐败。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就是说“不作为”是一个新问题、新病症,也不那么得当。因为这种病也是源远流长的,现在有,古代也有;现在有,过去也有。现今,只不过因形势发展、改革深入、利益调整等等,又有所凸显罢了。如若进一步扫描、拍照、做病理分析,就还可发现这种病症所产生的封建思想的根子、官本位意识的根子、公权私化和贪欲固化的根子。这是更需要重视和予以铲除的。
为官避事平生耻,从政须有担当责。为了治理官员中的“不作为”病症,中央开出了两剂“药方”:一是完善政绩考评机制;二是加强监督问责。随着这两剂药的量化、细化及认真施用,哪些“不作为”官员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不好过的。我觉得,这些人还是早点省悟、早早与之诀别为好。
在今年的“两会”上,“不作为”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一些企业界代表反映,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某些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确实少了,但不办事的却也多了。李克强总理在3月15日会见中外记者时也坦承:现在一些政府部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啊”。
所谓“不作为”词典上有解釋,法律上有规范,不必引述。其实,按照一般地理解,倒也很简单,那就是:该尽的职责不尽,该办的事情不办;在位不谋政,有权不正用;只拿俸禄不干事,只当和尚不撞钟。
“不作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延误改革和建设大业;其二是损害民生和群众利益;其三是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与形象。
凡事有因果,治病须探因。或问: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在中央出台一系列吏治规范和大力纠治吏风的大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明显改进,精神状态得以焕发,在此情势下,为何还会出现“不作为”现象呢?
据笔者初步探诊,大约有以下病因——
从客观上説,出现了“三个不适应”。首先是公务人员个人不适应。政府调结构、转方式,不唯GDP了,怎么办,不清楚;政府取消或下放了审批权,不审批了怎么管,不清楚;过去“乱作为”,现在不让“乱作为”了,正确的作为是什么,不清楚。其次是政府管理制度不适应。过去考核干部有一套体制、程序和办法,现在这个体制和指标要改,由是,政府如何管理下属,管理干部,如何考核、明责、追责,尚不适应。再是整个社会也有些不适应。哪些应是政府做的,哪些应是社会做的;哪些是要政府管的,哪些是由企业自主管的,市场主体不自觉,社会意识不明确。
从主观上説,在官员中间存有三种不良状态。一是不想作为。如今,审批权没有了,“乱作为”禁止了,灰色地带取消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于是也缺少了作为的动力,失去了办事的热情。结果造成乱伸的手缩回来了,监管的眼也闭起来了;制度的笼子扎起来了,该用的权也放下来了。二是不敢作为。在体制转变、规则重建之下,在敢作敢为就要冒一定风险面前,一些人便产生了怕得罪人、怕犯错误、怕惹是非的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得过且过。三是不会作为。不让审批了怎么管,不许乱伸手了怎么办,有点失措失据。思想跟不上,能力跟不上,于是消极、彷徨。
很显然,客观原因虽然重要,值得重视和研究解决,但主要原因还在主观上。概括地说,就在于官员的精神懈怠,担当意识淡化;心理怯懦,担当精神弱化;尤其是没有了“利益驱动”,奉公敬业的思想退化。无须讳言,这种不负责任、不求进取、不干事情的“三不”倾向,同样也是一种腐败,一种可称之为“惰政”的腐败。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就是说“不作为”是一个新问题、新病症,也不那么得当。因为这种病也是源远流长的,现在有,古代也有;现在有,过去也有。现今,只不过因形势发展、改革深入、利益调整等等,又有所凸显罢了。如若进一步扫描、拍照、做病理分析,就还可发现这种病症所产生的封建思想的根子、官本位意识的根子、公权私化和贪欲固化的根子。这是更需要重视和予以铲除的。
为官避事平生耻,从政须有担当责。为了治理官员中的“不作为”病症,中央开出了两剂“药方”:一是完善政绩考评机制;二是加强监督问责。随着这两剂药的量化、细化及认真施用,哪些“不作为”官员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不好过的。我觉得,这些人还是早点省悟、早早与之诀别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