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汉画像石艺术的空间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_w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墓山石棺画像
  墓山位于利国镇西南部,石棺埋于深2.5米的竖穴内,南北向,长2.3米、宽0.95米、高0.94米。头、足档、棺两侧档板及铺底石板各由一石构成。头、足档为近正方形的石板,宽0.74米、高0.7米、厚0.05米。棺上以两块长方形石板封盖,南侧一石略小,长1米,北侧一石长1.3米。铺底石板由于受压,从中部断裂。
  头档画面中部为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带。足档为平行线组成的三角纹。西侧棺板画面可分三部分,中间是三角纹,两侧各有十字穿璧图案,三组画面间以平行线纹。东侧棺板内容与西侧大体相同,仅在穿璧图案璧的上部各刻饰一小铺首,铺首三角额,长鼻垂至璧的中心位置。盖板二石均为十字穿璧纹。这几幅画像的边饰均以数条平行线组成。
  二、菱形窗与草席
  首先,将石棺头档画像和足档画像进行平面图像的比较。头档与足档(见图1、图2),或者准确地说石棺里每幅画像的边饰均由以数条平行线组成,而头档画像和足档画像中部位置的图像有所不同,一个是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带,一个是平行线组成的三角纹。
  汉代有一种窗叫菱形窗,它是窗户的一种形式。而头档位置的斜十字,似乎是菱形窗设计元素的提炼。所以,笔者认为,头档图像模拟的是现实世界的窗户。而对于足档的图像三角纹,人们都将其理解为装饰纹样,可仔细推敲,在一块汉化像石上全是装饰纹样似乎不怎么合理,至少中心图案应该是为画像主题服务的,因为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创作的基本原则,所谓万事皆有因。所以,笔者认为,三角纹从其图像上看很像草席,在汉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所以草席是再普遍不过的室内地面装饰物,考虑到这块画像所在的位置是足档,笔者就不由自主地觉得,这种猜想似乎很正确。此外,笔者在徐州曹山墓四壁中发现大量三角纹,这就更加证明了这一猜想。首先墓山和曹山的时间都是西汉末年,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人们生活不安定,墓室画像刚刚兴起,图案简单,还没有受到过多的谶纬思想影响,只是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渴望,因为此时的人们还没有具体的思想寄托,佛教的轮回观念还没有传入,所以保护好尸体,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获得重生成为人们的最大心愿。曹山墓中大量的三角纹像从侧面证明,这个图案不仅仅是装饰。在这个受儒学影响重孝道的时期,在这个对墓主人有着重要意义的石棺中,有谁会花钱刻满屋的装饰纹呢?除非它有着更深的含义!所以,笔者大胆地认为它是草席的图式,就像古代人死了用草席裹尸体一样,此处的三角纹,一是模拟尘世的席地而坐的席子,二是用来保护尸体,为重生做准备。
  三、铺首
  笔者比较了墓中图像相似的东西侧图像(见图3、图4、图5)。东西侧图像边饰都是平行装饰纹,中间分为三块,左右两边是十字穿环,中间是三角纹,只是东侧图像在十字穿环中间多了一个小铺首。
  衔环著于门上的兽首,叫做铺首。《汉书·哀帝纪》说:“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如淳曰:“门铺首作黾蛇之形而呜呼也。”师古曰:“门之铺首所以脚环者也。”《说文》:“铺,著门铺首也。”铺首著于门上的用意是保卫门户。例如,《风俗通义》说:“门户铺首。”《百家书》云:“公输般见水上蠡,谓之曰:‘开汝头,见汝形。’蠡适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设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固密也。”古代诗词时有提到。《汉书》八七卷上《扬雄传》中《甘泉赋》:“排玉户丽飚金铺兮。”《文选》中三国魏人何平叔(何晏)《景福殿赋》:“青琐银铺。”汉代人傅毅(傅武仲)《舞赋》:“精首炳以焜煌。”看来,铺首主要作为门上具有实用功能的装饰物,按照现在的说法其实就是门把手,为了推门、叫门而设的,“铺”最早应该写作“抪”。在汉代的住宅中,人们通常以一种雕塑形式镶嵌在门上作为装饰物,质地有金、铜、铁等。铺首的形象不拘一格,有龙、螭、蛇、龟等。
  铺首应该是一种符篆。朱青生解释说:“符篆是一种形相物。它被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赋予一种或数种特别的力量,在一定的时间放置在一定的地点以达到一定的目的。赋予方式可以是个体的、生理的、社会的、礼仪的、宗教的、神秘的、历史的、习惯的……铺首是一个具有符篆和装饰实用多种功能的器物形相……”就是因为铺首本身具备符篆的含义,所以它才会被人们放置在一定地点而赋予特别的力量,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含义。
  本处的铺首是刻绘在石棺侧板上,具有“门神”职责。铺首的面部刻绘一般比较狰狞,以达到“驱鬼辟邪”的作用。闪修山认为,“汉代门画的构图,一般都离不了铺首,或置于门扉的中部,或置于门扉的下端,也有仅用单一的铺首作门饰的”。他还指出,构成门画的铺首具有三个功能:辟邪、振鸣传呼、闭门封锁。当然在汉代画像石墓中的铺首图像的功能大概只有“辟邪”。正如常任侠所说:“把铺首刻在门上……有如石刻的凶猛石狮子把门,以防御外来的侵袭一样……殷周之际,已铸在青铜器上,据说又是四凶之一,可以食来袭的野鬼。”这已经说明铺首图像作为门神的职责所在。此处的铺首只是雏形,虽然面部还没有呈现狰狞,但功能应该被定义为门神。此处铺首所在的位置是东侧挡板,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门神在东,门亦在东,东方更先看到太阳,看到重生的希望。
  四、穿璧图
  所谓的穿璧图,就是将玉璧穿起来的一种形式。当然穿也有几种方式,一是对角线穿璧,如墓山石棺、檀山石椁的方式,玉璧平铺在对角线上,看起来对角线并没有穿过玉璧。对角线不穿璧实际上就是从四个角引出四条带子,斜向拉玉璧,使之不易脱落。二是对角线直接穿过玉璧,如后面介绍的万寨山、范山石椁。之所以采取这樣的形式处理棺椁上的玉璧,大概是希望镶嵌得更加牢固。璧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十地四方。以苍璧礼大,以黄踪礼地,以青土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自琉礼西方,以玄磺礼北方。”古人认为大圆,其色苍苍,故以苍璧礼大。对中国古代玉器的种类、用途、作用及其礼制意义,日本考古学家林巳奈夫曾作过深入研究。根据他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玉器是“德”的象征,作为最重要礼器的玉璧,不仅具有使生命再生的作用,还有使天界诸神和已故祖先的灵魂依附在其上面的功能。因此,古代人确信,如果将佩玉带在身上,将使佩带者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寿命更长;如果将玉璧等玉器放置在棺柩内的尸体旁边,可以防止尸体腐败,聚拢灵魂不使远去,促使死者重新复活。   玉璧是为了使死者灵魂有所依凭而不致远去,同时也起着防止尸体腐烂的作用。这种墓室装饰图像的产生和流行,应与古代的复生意识和汉代的升仙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在佛教传入以前的西汉时期,人们对轮回转世说一无所知,对他们来说,死后只有两种选择:如果人们不能升仙到昆仑山仙界,并在那里获得永恒的生命,永远过着无忧无虑幸福生活的话,就只能被幽闭在阴暗的地下鬼魂世界而永无出头之日。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社会,升仙到昆仑山仙界是人们至死不渝的追求目标。与世界其他民族追求和重视来世的、彼岸的、死后灵魂幸福的信仰观念不同,重视实际的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是此岸的、今生的、世俗的肉体幸福。在中国古代人的观念中,“仙”是不死不老、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幽灵,因此他们坚信,只有同时具有灵魂和肉体的活生生的人才能得道升仙,脱离了血肉之躯的死者灵魂和无所依凭、到处飘荡的孤魂野鬼是不能升仙到昆仑山成为长生不老的仙人的。人死后要想顺利升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必须肉体保存完好。如果尸体腐败,灵魂就无法与肉体重新结合,其结果必然是死者无法复生,升仙愿望化为泡影。另一个条件是,必须做到让死者灵魂不远离死者尸体,随时停留在尸体近旁,以便时机成熟之时灵魂重新附到肉体上使死者复生。汉代人认为,死亡并不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在另一个层次上的延续,如果能够升仙,则是生命在现世直接延长线上更高层次上的无限延续。因此,当时的人们把人的死亡叫做“形解销化”或“尸解”,将死亡看作升仙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说,通过被称为“形解销化”或“尸解”的假死,人才能摆脱充满苦难的现实世俗世界,达到灵魂和肉体的净化,从而取得升仙的资格。
  此处将穿玉璧图像描绘在棺椁板上,就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相信,玉璧等玉器有附着死者灵魂、防止尸体腐败的神效,可以使人死而复生,顺利实现升仙的目的。汉代的王侯等高级贵族死后用金、银缕玉衣包裹尸体,并在玉衣内外放置大量玉璧和玉飾,也出于同样的目的。例如,徐州的狮子山楚王陵,就出土了罕见的金缕玉衣。
  五、天窗
  将墓中图像相似的东西侧图像与棺盖图像进行平面图形图像的比较。与东西侧图像比较,棺盖图像除了少了中间三角纹的装饰外,其所谓的穿璧图刻画方式也有所不同。东西侧棺图像中的穿璧图,在主体圆形和方形之间有数条平行线,而棺盖图像此处是空空的。棺盖板的画像在整个石棺中是距离天空最近的画像石。穿璧图像中圆形和方形之间做留白处理。如果从棺中看棺盖板的画像,似乎这种留白,犹如通透的天窗。而西汉晚期,是否有天窗呢?似乎到今天,人们已经无法考证,但图像上的差异让笔者肯定它一定有其他用途。结合棺盖的位置,笔者推测它模拟的是天窗或天井,表达了一种升仙的愿望。
其他文献
当前,学界围绕狐这一主题已着墨甚多,狐作为文学上的一种独特意象,是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等的一种文学意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搜神记》和《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狐意象,探求中日两国狐意象的异同及其原因,剖析中日两国民众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心理,使人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和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在中国,被誉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集大成之作的《搜神记》中有十几篇关于狐的故事,呈现出狐意象的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意思即为子女能够承其亲,并且能够顺从其意。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的思想也刻印在人们心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更是提到“百善孝为先”,反映出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韩两国共同重视的孝思想,对两国人民来说,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中国
期刊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与社会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推动着社会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茶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足以说明茶文化与明清小说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明清时期,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其内涵也逐步社会化和世俗化,这与明清小说文化的内容和价值观不谋而合,茶文化被明清小说家广泛运用到写作内容中。例如,施耐庵《水浒传》中有关茶文化的描写,
期刊
历史是什么?学历史有何实际意义与现实功效?如何研究历史?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对于历史的理解?这些问题皆为长久以来每一位治史之人所困扰但又必须首先加以思考與探讨的问题。伴随着当今跨国史、新文化史等历史研究新取向、新视角的发展,李剑鸣教授将其长久以来面向研究生讲述的“史学方法”课程的讲义内容最终整理成书,并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部书资料详实、引经据典,从历史学的定义、历史学研究者的责任与担当、史学具体研
期刊
作为一个极具知识分子气质的女作家,方方历来十分关注知识分子题材,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当我写知识分子生活时,感觉有一种冲动,有一种情感力量在里面,因此与市民题材的作品相比,我更喜欢《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这些作品,那些人物是我的亲人,我身边的人,所以写起来用的是心和血,其中很微妙的情感在这种状态下会比较敏锐地体现出来。所以要说起来,这些小说更接近我为内心写作的原则。”本文探究了方方小说中父辈
期刊
作为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环节,对其尊严的教育是最为重要也是最易被家长忽视的教育方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儿童题材小说始终凝注了对尊严教育问题的深深思考,《一厘米》即是以工厂食堂炊事员陶影为主人公,通过“一厘米”风波展示了她对儿子的教育以及在现实中遭遇的阻挠与困境,以精炼的篇幅折射出尊严教育的根本性质、内在特征及现实困境,对以母亲为主体的培养者有着广泛的启迪、借鉴作用。  马斯洛指出“社会上所有的人
期刊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作品以其“黑色幽默”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学。然而在作者玩世不恭的笔调中,其作品又时时透露出深层次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笔者从儒家社会理想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剖析。  一、书中的黑色幽默主义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指那种“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的、荒诞的幽默”。实际上,它就是透过种种荒诞无稽的描写来反映这个病态的社会、扭曲的现实。而这种病态的描写
期刊
《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以《劝学》打头,此种编排,其中有无深意,值得探讨。另加上《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共八篇论“学”,可见荀子为学之态度。然荀子为何重学?他作《劝学》究竟想劝人们学什么?又该如何学?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将从《劝学》篇谈起,就荀子“劝学、重礼”等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荀子缘何劝学  (一)“饰邪说,文奸言”之背景 
期刊
“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广泛存在的概念和命题。西方文化没有“势”这个概念,也没有“势”这个命题。但是,古今中外绘画者在作画时都不会忽视画面中“势”的存在。中国绘画者在鉴赏古代优秀作品时都会讲到作品是怎么布势的,可是对于“势”在绘画作品里的运用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势”在各种绘画中都可以运用。“势”是产生画面全局的态势、阵势、趋势和气势,并没有确切的定义。绘画中的“势”制造出了画面的整
期刊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除了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之外,一些原本立足于传统媒体的文艺节目却借助互联网平台又重新兴起,《圆桌派》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本文将从互联网发展的互动性、资本价值的趋利性以及意见领袖的引领性与号召性等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  作为优酷“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的《圆桌派》,是优酷视频与理想国出版社联合打造的高品质内容节目。优酷“看理想”系列前期一共推出了三档文化类节目,分别为《一千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