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孕妇产后病理确诊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典型胎盘早剥占胎盘早剥的35.1%,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为其主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腹痛、胎心异常及阴道出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重型不典型胎盘早剥母儿妊娠结局差,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结论:重视发病诱因,加强预防,关注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不要过分依赖B超,动态观察病情,以求早期诊断与治疗,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不典型 胎盘早剥 早期诊断与治疗
胎盘早剥为产科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母儿预后差,危及母儿生命。不典型胎盘早剥因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且B超提示胎盘没有明确改变,易导致临床漏诊或误诊,临床后果严重。2006~2011年对住院分娩孕妇产后病理确诊的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寻求及时诊断与治疗,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
资料与方法
2006~2011年住院分娩孕妇12516例,产后病理确诊胎盘早剥74例,发生率0.59%。入院时无典型的腹痛或腰背痛,子宫未处于高张状态,子宫无明显压痛,B超下胎盘无明显改变,仅产后检查胎盘并经病理确诊的不典型胎盘早剥26例,占胎盘早剥发生人数的35.1%。孕妇年龄22~38岁,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10例,孕周32~41周。
诊断标准:国内外对胎盘早剥的分类不同。国外(Sher,1985)分为Ⅰ、Ⅱ、Ⅲ度,国内则分为轻重两型。我国的轻型相当于SherⅠ度,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积不超过胎盘的1/3,体征不明显;重型则包括Sher Ⅱ、Ⅲ度,常为内出血或混合性出血,胎盘剥离面积一般超过胎盘面积的1/3,伴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主要症状为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酸及腰背痛[1]。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发病诱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例,胎膜早破5例,羊水过多3例,双胎3例,脐带过短2例,无明显诱因4例。
主要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腹阵痛9例(34.6%),胎心异常7例(26.9%),无痛性阴道少量出血5例(19.2%),血性羊水3例(11.5%),死胎2例(7.7%)。
妊娠结局:分娩方式:重型不典型胎盘早剥剖宫产的发生率、阴道分娩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母儿预后:重型不典型胎盘早剥死胎或死产、新生儿窒息、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出现首发症状到临床处理时限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 论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于胎儿娩出前,全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它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威胁母儿生命。国外报道发生率1%~2%,国内报道发生率0.46%~2.1%,胎盘早剥发生率0.59%,与文献报道一致[1]。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①重视发病原因,加强预防:我院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原因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占首位,其中农村孕妇占多数,她们因条件所限,未进行定期及规范围产保健检查,入院治疗时病情较重,母儿预后结局差。因此,加强产前宣教,提高产前宣教率,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早期发现和治疗孕期并发症,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②不要过分依赖B超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该处胎盘自子宫壁剥离。B超是产前诊断胎盘早剥的主要检查手段,最早征象是底蜕膜回声带消失[2],继续剥离,胎盘与子宫壁间出现边缘不清的液性暗区,胎盘异常增厚。但B超对胎盘早剥的确认率不仅与B超的分辨率、操作者的水平还与本病的轻重程度有关。有资料显示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敏感性24%,特异性96%,阳性预测值88%,阴性预测值53%,即超声诊断可能漏诊至少一半的病例[3]。③关注症状不典型患者:本文26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有34.6%患者出现下腹痛,19.2%出现无痛性阴道少量出血,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足月临产先兆或先兆早产,入院给予宫缩抑制剂缓解高张性子宫收缩而掩盖疾病发展。对于原因不明的胎心异常,尤其并发胎盘早剥发病高危因素者,如出现胎心率减慢,胎心监护呈无反应型,同时伴胎动减弱,注意动态监测,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治疗:胎盘早剥及时、正确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预后和结局。本文中重型不典型胎盘早剥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在临床上要重视重型胎盘早剥,及时终止妊娠不仅能阻止病情发展,而且能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根据胎盘早剥的程度、母儿安危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本文中剖宫产为主要的分娩方式,但重型胎盘早剥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轻型。对于轻型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病情较为稳定,出血不多,且宫颈口已开大,估计能在短时间内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产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及胎儿宫内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胎儿窘迫征象,或产程进展缓慢,应剖宫产结束分娩。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115.
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0-420.
3 陈娟,盖铭英.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7):488-490.
关键词 不典型 胎盘早剥 早期诊断与治疗
胎盘早剥为产科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母儿预后差,危及母儿生命。不典型胎盘早剥因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且B超提示胎盘没有明确改变,易导致临床漏诊或误诊,临床后果严重。2006~2011年对住院分娩孕妇产后病理确诊的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以寻求及时诊断与治疗,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
资料与方法
2006~2011年住院分娩孕妇12516例,产后病理确诊胎盘早剥74例,发生率0.59%。入院时无典型的腹痛或腰背痛,子宫未处于高张状态,子宫无明显压痛,B超下胎盘无明显改变,仅产后检查胎盘并经病理确诊的不典型胎盘早剥26例,占胎盘早剥发生人数的35.1%。孕妇年龄22~38岁,其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10例,孕周32~41周。
诊断标准:国内外对胎盘早剥的分类不同。国外(Sher,1985)分为Ⅰ、Ⅱ、Ⅲ度,国内则分为轻重两型。我国的轻型相当于SherⅠ度,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积不超过胎盘的1/3,体征不明显;重型则包括Sher Ⅱ、Ⅲ度,常为内出血或混合性出血,胎盘剥离面积一般超过胎盘面积的1/3,伴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主要症状为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酸及腰背痛[1]。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发病诱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例,胎膜早破5例,羊水过多3例,双胎3例,脐带过短2例,无明显诱因4例。
主要临床表现:多数不典型,腹阵痛9例(34.6%),胎心异常7例(26.9%),无痛性阴道少量出血5例(19.2%),血性羊水3例(11.5%),死胎2例(7.7%)。
妊娠结局:分娩方式:重型不典型胎盘早剥剖宫产的发生率、阴道分娩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母儿预后:重型不典型胎盘早剥死胎或死产、新生儿窒息、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出现首发症状到临床处理时限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 论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于胎儿娩出前,全部或部分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它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威胁母儿生命。国外报道发生率1%~2%,国内报道发生率0.46%~2.1%,胎盘早剥发生率0.59%,与文献报道一致[1]。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①重视发病原因,加强预防:我院不典型胎盘早剥发病原因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占首位,其中农村孕妇占多数,她们因条件所限,未进行定期及规范围产保健检查,入院治疗时病情较重,母儿预后结局差。因此,加强产前宣教,提高产前宣教率,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早期发现和治疗孕期并发症,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②不要过分依赖B超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该处胎盘自子宫壁剥离。B超是产前诊断胎盘早剥的主要检查手段,最早征象是底蜕膜回声带消失[2],继续剥离,胎盘与子宫壁间出现边缘不清的液性暗区,胎盘异常增厚。但B超对胎盘早剥的确认率不仅与B超的分辨率、操作者的水平还与本病的轻重程度有关。有资料显示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敏感性24%,特异性96%,阳性预测值88%,阴性预测值53%,即超声诊断可能漏诊至少一半的病例[3]。③关注症状不典型患者:本文26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有34.6%患者出现下腹痛,19.2%出现无痛性阴道少量出血,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足月临产先兆或先兆早产,入院给予宫缩抑制剂缓解高张性子宫收缩而掩盖疾病发展。对于原因不明的胎心异常,尤其并发胎盘早剥发病高危因素者,如出现胎心率减慢,胎心监护呈无反应型,同时伴胎动减弱,注意动态监测,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治疗:胎盘早剥及时、正确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孕产妇和围生儿的预后和结局。本文中重型不典型胎盘早剥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在临床上要重视重型胎盘早剥,及时终止妊娠不仅能阻止病情发展,而且能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根据胎盘早剥的程度、母儿安危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本文中剖宫产为主要的分娩方式,但重型胎盘早剥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轻型。对于轻型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病情较为稳定,出血不多,且宫颈口已开大,估计能在短时间内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产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及胎儿宫内情况,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胎儿窘迫征象,或产程进展缓慢,应剖宫产结束分娩。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3-115.
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0-420.
3 陈娟,盖铭英.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7):48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