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沙尘暴过程的划分及统计分析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甘肃省18个代表站1955-2000年共46年的沙尘暴实测资料, 确定了甘肃省区域性沙尘暴过程强度标准和单站沙尘暴过程强度标准, 用此标准对甘肃省80个气象站自1955年以来的特强、强和一般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划分, 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敦煌地区1981—1983年全年及1984年与1985年1~2月的日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敦煌地区晴空下散射辐射与太阳高度角、大气柱气溶胶垂直光学厚度等影响因子的关系,用最小二乘法
本文对大沽化工厂8万tVCM/a装置的200单元裂解炉EDC进料纯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乙烯负荷,精馏塔精馏效果不佳以及轻重组分循环是最重要的纯度影响因素。对生产数据的
利用散度方程,从动力学上研究了中尺度强暴雨系统高低层散度演化,揭示了系统发展强盛期高层辐散大于低层辐合的物理机制.
利用卫星云图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1991年7月28日青藏高原东北侧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陕西关中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
利用实验室自筛的几丁质酶菌株JX-5作为出发菌株,分别从菌种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条件两方面来优化菌株产酶条件,最终优化的数据如下:碳源选用粉末几丁质,氮源采用胰蛋白胨,金属离
反向再分布(reverse redistribution)是指心肌灌注显像早期(静息或运动)灌注正常的部位,晚期显像则出现灌注异常,或者原来灌注异常的部位,晚期显像进一步恶化的现象。1979年,Tanas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