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医卒中单元治疗组50例和普通病房对照组40例,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0例(20%),显效20例(40%),好转12例(24%),总有效率84%;对照组临床痊愈4例(10%),显效8例(20.0%),好转10例(25%),总有效率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卒中单元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中医卒中单元中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216-01 中风(脑血管意外)位于古代中医4大难症之首,也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前3种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国内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卒中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力度在不断加大,新的抗卒中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在不断出现,然而,在循证医学的荟萃分析评价中,目前只有4种疗法对卒中有肯定的疗效。分别是卒中单元(OR值为0.71)、溶栓治疗(OR值为0.83)、抗血小板治疗(OR值为0.99)和抗凝治疗(OR值为0.99)。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这并非一种药物和一种手法,而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因此,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治疗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近年来,我们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中风病人50例,无肢体运动障碍者不列入其内,同期选择内科住院病人40例为对照组,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0岁;病程2天至2个月;其中出血性中风4例,缺血性中风46例,肢体肌力0级20例,肌力Ⅰ级18例,肌力Ⅱ级12例。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1~2个月;其中出血性中风3例,缺血性中风47例。肢体肌力0级16例,肌力Ⅰ级14例,肌力Ⅱ级10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药物治疗:将生脉针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10天为1个疗程。国药准字Z310202219。肢体康复(针灸、推拿、Bobath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
1.3观察项目
主要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
1.4疗效标准
参照1986年国家第二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中风病人临床疗效标准。临床痊愈:语言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自理或正常工作,CT复查脑出血灶完全吸收或部分软化灶,梗死灶消失或遗留软化灶。显效:语言明显恢复,肌力在Ⅳ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CT复查脑出血吸收60%以上,梗死灶明显减小。好转:语言有一定恢复,肌力在Ⅲ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CT复查脑出血吸收不足60%,梗死灶减小不明显。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生活仍不能自理。
3讨论
卒中单元按照收治的对象和工作方式,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急性卒中单元;②康复卒中单元;③联合卒中单元;④移动卒中单元。我们是应用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中风。卒中单元是一种全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它将卒中病人集中收治,以卒中小组治疗为核心,强调早期规范化治疗及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Meta分析发现目前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OR值为0.71。随机实验和大宗分析表明: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治疗的患者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提高,为了推行卒中单元,各个国家的卒中指南都强调了急性期病人应该收入卒中单元,其中近年出版的英国皇家医学会指南(2000)、欧洲卒中促进会指南(2000)、美国卒中协会指南(2003)尤其强调收治入卒中单元、康复早期介入、多元医疗小组的必要性。哥本哈根一项代表性临床对照研究试验证实:SU和普通病房比较,住院期死亡的危险性降低了40%,尤其严重卒中病人可以降低86%,丧失生活能力的危险性也降低50%。荟萃分析表明卒中后康复训练促进恢复。我们的临床资料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
中风病概括其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紊乱,其病变在“气血”,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痹阻络脉故肢体偏枯不用。《内经》曾云所谓卫外而为固,《难经》所谓守邪之神也。卫气固密,则百邪不能侵,若少有罅隙,则邪即袭之矣。其隙在头,则中于面,但为口眼而已,其手足固无恙也。其隙在手经,则中于臂,但为腕臂不举而已,其头足固无恙也。其隙在足经,则中于髀枢,但为步履迟重而已,其头手固无恙也。其隙在左,则中左而右无恙;其隙在右,则中右而左无恙。中足少阴,则舌枯而语言蹇涩(少阴之脉上萦舌本);通过中药、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以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刺激神经营养功能,若偏枯日久,手足拘挛,不能屈伸者,则难愈。由此可见,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病有较好的疗效。故《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就提倡:“圣人杂合以冶,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
参考文献
[1] 胡木林. 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与候选基因SNPs的关联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
[2] 李延辉. 中西医结合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
【关键词】 中医卒中单元中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216-01 中风(脑血管意外)位于古代中医4大难症之首,也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前3种疾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国内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卒中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力度在不断加大,新的抗卒中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在不断出现,然而,在循证医学的荟萃分析评价中,目前只有4种疗法对卒中有肯定的疗效。分别是卒中单元(OR值为0.71)、溶栓治疗(OR值为0.83)、抗血小板治疗(OR值为0.99)和抗凝治疗(OR值为0.99)。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Stroke Unit),这并非一种药物和一种手法,而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因此,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治疗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近年来,我们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中风病人50例,无肢体运动障碍者不列入其内,同期选择内科住院病人40例为对照组,均经头颅CT明确诊断。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70岁;病程2天至2个月;其中出血性中风4例,缺血性中风46例,肢体肌力0级20例,肌力Ⅰ级18例,肌力Ⅱ级12例。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1~2个月;其中出血性中风3例,缺血性中风47例。肢体肌力0级16例,肌力Ⅰ级14例,肌力Ⅱ级10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药物治疗:将生脉针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10天为1个疗程。国药准字Z310202219。肢体康复(针灸、推拿、Bobath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2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时评定疗效。
1.3观察项目
主要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纤维蛋白元、D-二聚体等。
1.4疗效标准
参照1986年国家第二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中风病人临床疗效标准。临床痊愈:语言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自理或正常工作,CT复查脑出血灶完全吸收或部分软化灶,梗死灶消失或遗留软化灶。显效:语言明显恢复,肌力在Ⅳ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CT复查脑出血吸收60%以上,梗死灶明显减小。好转:语言有一定恢复,肌力在Ⅲ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CT复查脑出血吸收不足60%,梗死灶减小不明显。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生活仍不能自理。
3讨论
卒中单元按照收治的对象和工作方式,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①急性卒中单元;②康复卒中单元;③联合卒中单元;④移动卒中单元。我们是应用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中风。卒中单元是一种全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它将卒中病人集中收治,以卒中小组治疗为核心,强调早期规范化治疗及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Meta分析发现目前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OR值为0.71。随机实验和大宗分析表明: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治疗的患者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提高,为了推行卒中单元,各个国家的卒中指南都强调了急性期病人应该收入卒中单元,其中近年出版的英国皇家医学会指南(2000)、欧洲卒中促进会指南(2000)、美国卒中协会指南(2003)尤其强调收治入卒中单元、康复早期介入、多元医疗小组的必要性。哥本哈根一项代表性临床对照研究试验证实:SU和普通病房比较,住院期死亡的危险性降低了40%,尤其严重卒中病人可以降低86%,丧失生活能力的危险性也降低50%。荟萃分析表明卒中后康复训练促进恢复。我们的临床资料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
中风病概括其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紊乱,其病变在“气血”,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痹阻络脉故肢体偏枯不用。《内经》曾云所谓卫外而为固,《难经》所谓守邪之神也。卫气固密,则百邪不能侵,若少有罅隙,则邪即袭之矣。其隙在头,则中于面,但为口眼而已,其手足固无恙也。其隙在手经,则中于臂,但为腕臂不举而已,其头足固无恙也。其隙在足经,则中于髀枢,但为步履迟重而已,其头手固无恙也。其隙在左,则中左而右无恙;其隙在右,则中右而左无恙。中足少阴,则舌枯而语言蹇涩(少阴之脉上萦舌本);通过中药、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以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刺激神经营养功能,若偏枯日久,手足拘挛,不能屈伸者,则难愈。由此可见,中医康复卒中单元治疗中风病有较好的疗效。故《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就提倡:“圣人杂合以冶,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
参考文献
[1] 胡木林. 缺血性中风病血瘀证与候选基因SNPs的关联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
[2] 李延辉. 中西医结合急性康复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