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学生、文本和教师三者的对话中,教师应尊重文本,依照学情出发根据文本自身特点做出合理解读,并应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文本品析,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为目的,透过文字发现探索,从阅读细节出发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思维发展 语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需要教师要细读文本,并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强化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深入阅读和拓展思维的能力。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黄金期,如果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研读文本充分关注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品质便会得到良好提高,反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既要紧抓文本,突破言语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核心以探求作者表达的真实,还要灵活运用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去探究文本中的隐含意义。下面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古文短篇《爱莲说》为例讲述教师如何通过细读文本有效导引学生并展开高效阅读教学。
一、《爱莲说》教学片段呈现
师:老师在同学们读第二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反问句时,听出来了同学们在读这句反问句时读出了周敦颐的“孤军奋战”的无可奈何。但是,其实在这句子的背后,除了无奈之外,他还有的是一种呐喊,一种呼唤,他渴望着他一样的正直的君子像能够更多一些。所以,“何人”表达了他的一种呼吁,两字应该要重读,读出一种强调,读出“人”字中的一种期盼,边读边思考,来,我们再来读一下。
师:老师认为同学们在读这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句的时候,心里应该有同学回想了:同予者还有我呢!因为我品读了这篇文章,我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我就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了。
师:着眼全文,文中从晋代类推,到唐朝,再到宋朝,在大浪班滚滚的历史潮流中,有太多的富贵者沉浮于似海的名利场。作者是借助正直、高洁的形象,来表达抒发自己的正直、高洁的君子人格的志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社会知识分子,一样有政治抱负,如何来选择自己的处世之路呢?
显然,周敦颐边抉择边思考,但是,他不情愿像陶潜那样逃避世事,选了辞官隐居深山,更不愿像大多数人一样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选择抛弃这二者,恪守自己傲岸节操。作者正是通过这篇小文,示意我们,即使社会环境再纷繁复杂,我依然能为官一任、恪尽职守、高风亮节、自爱自尊,奉献一己之力,造福一方,做到像花中高洁者莲花那样淡泊名利,坚守着清高。
(板书:淡泊、坚守)
二、案例反思及教学策略
(一)“细”于该细之处,细而不碎才能有效整合
教师通过细读文章个别语句,将精炼短小的文章晕染开来,又通过启发,让学生有了进一步彻悟。而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教师传统地停留在衬托手法的讲解中。而在这一段课堂活动中,老师的从细节处剖析,分析了作者周敦颐的心路历程,通过点化,将莲的形象和作者的志向的关系,点出了作者托物言志的真正内涵。从陶潜和周敦颐的态度对比中,点出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文本细读,“读”字为先导,朗读环节是语文学习中进入文本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环。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所以阅读教学进行细读文本。此堂课中教师从反问句出发,通过朗读,着眼“语气”的细节,点出了“我们的选择”,让同学们开拓思维。
对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学生是有思维定势的,以为他们要么隐逸避世,要么追名逐利,其实不然,周敦颐不仅在污浊的社会风气中能够洁身自好,而且在为官和做学问上,屡有建树。读其文,知其人,探幽发微的积极意义。文本的精炼,需要教师细读精读,这是拓展课堂活动空间的需要,挖掘文本是学生深入与文本对话的必要方式。
“细”讲细读也需要谨慎处理,如果不予选择和整合,就容易误入“零敲碎打”“肢解分析”的境地。老师选择文本的教學价值点包括对于关键词的翻译、对于话题的提炼,以及对于陶渊明远离世俗的动因的探究等,“细”不是“碎”,而是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细”应细于该细之处,也应细得顺理成章。
(二)“细”的目的是“细追”即“深究”
此案例中对于反问句的反复揣摩,读出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样的“细究”的教学细节。由此看来,在文本解读的层面,“细”与“深”本是相依相伴。在课堂上,因为“细读”而丰富,而深刻。用夏丐尊先生的话中提到“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敏感”就是见微知著,就是见人所不易察觉的,思考别人所忽略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找准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从某一关键词句、某一重点段落、某一结构特点等角度入手。
(三)教师充分研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研读的深度着重体现在二方面:1.提炼出几个精巧的话题;2.对周敦颐人生选择这个主题的挖掘,从传统分析中的“高洁傲岸”上升到“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老师研读文本的功力深厚,才能提炼出具有张力又契合文本中的话题,才能帮助学生品读文本的细节魅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首先应通过立足文本,细读品味,引导学生就文本本身发散思维,并获得对文本的真正价值,从而得到思想的升华和思维的发展。
文本细读是一种阅读观,它不但有利于纠正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局部肢解或破碎文本,以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学生思维关注度不足等现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合理运用细读策略,导引学生贴近文本,品味作品本身语言,回归“原汁原味”,与原始文字对话,从而挖掘文本中存在的深层涵义,完成文本与作者的交流,进而搭建学生丰富健康的心灵世界和文学素养。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语言。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在学生、文本和教师三者的对话中,教师应尊重文本,依照学情出发根据文本自身特点做出合理解读,并应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文本品析,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为目的,透过文字发现探索,从阅读细节出发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文本细读 思维发展 语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需要教师要细读文本,并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强化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深入阅读和拓展思维的能力。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黄金期,如果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研读文本充分关注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品质便会得到良好提高,反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既要紧抓文本,突破言语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核心以探求作者表达的真实,还要灵活运用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去探究文本中的隐含意义。下面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古文短篇《爱莲说》为例讲述教师如何通过细读文本有效导引学生并展开高效阅读教学。
一、《爱莲说》教学片段呈现
师:老师在同学们读第二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反问句时,听出来了同学们在读这句反问句时读出了周敦颐的“孤军奋战”的无可奈何。但是,其实在这句子的背后,除了无奈之外,他还有的是一种呐喊,一种呼唤,他渴望着他一样的正直的君子像能够更多一些。所以,“何人”表达了他的一种呼吁,两字应该要重读,读出一种强调,读出“人”字中的一种期盼,边读边思考,来,我们再来读一下。
师:老师认为同学们在读这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句的时候,心里应该有同学回想了:同予者还有我呢!因为我品读了这篇文章,我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我就知道该如何去选择了。
师:着眼全文,文中从晋代类推,到唐朝,再到宋朝,在大浪班滚滚的历史潮流中,有太多的富贵者沉浮于似海的名利场。作者是借助正直、高洁的形象,来表达抒发自己的正直、高洁的君子人格的志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社会知识分子,一样有政治抱负,如何来选择自己的处世之路呢?
显然,周敦颐边抉择边思考,但是,他不情愿像陶潜那样逃避世事,选了辞官隐居深山,更不愿像大多数人一样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他选择抛弃这二者,恪守自己傲岸节操。作者正是通过这篇小文,示意我们,即使社会环境再纷繁复杂,我依然能为官一任、恪尽职守、高风亮节、自爱自尊,奉献一己之力,造福一方,做到像花中高洁者莲花那样淡泊名利,坚守着清高。
(板书:淡泊、坚守)
二、案例反思及教学策略
(一)“细”于该细之处,细而不碎才能有效整合
教师通过细读文章个别语句,将精炼短小的文章晕染开来,又通过启发,让学生有了进一步彻悟。而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教师传统地停留在衬托手法的讲解中。而在这一段课堂活动中,老师的从细节处剖析,分析了作者周敦颐的心路历程,通过点化,将莲的形象和作者的志向的关系,点出了作者托物言志的真正内涵。从陶潜和周敦颐的态度对比中,点出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文本细读,“读”字为先导,朗读环节是语文学习中进入文本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一环。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所以阅读教学进行细读文本。此堂课中教师从反问句出发,通过朗读,着眼“语气”的细节,点出了“我们的选择”,让同学们开拓思维。
对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学生是有思维定势的,以为他们要么隐逸避世,要么追名逐利,其实不然,周敦颐不仅在污浊的社会风气中能够洁身自好,而且在为官和做学问上,屡有建树。读其文,知其人,探幽发微的积极意义。文本的精炼,需要教师细读精读,这是拓展课堂活动空间的需要,挖掘文本是学生深入与文本对话的必要方式。
“细”讲细读也需要谨慎处理,如果不予选择和整合,就容易误入“零敲碎打”“肢解分析”的境地。老师选择文本的教學价值点包括对于关键词的翻译、对于话题的提炼,以及对于陶渊明远离世俗的动因的探究等,“细”不是“碎”,而是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细”应细于该细之处,也应细得顺理成章。
(二)“细”的目的是“细追”即“深究”
此案例中对于反问句的反复揣摩,读出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样的“细究”的教学细节。由此看来,在文本解读的层面,“细”与“深”本是相依相伴。在课堂上,因为“细读”而丰富,而深刻。用夏丐尊先生的话中提到“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敏感”就是见微知著,就是见人所不易察觉的,思考别人所忽略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找准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从某一关键词句、某一重点段落、某一结构特点等角度入手。
(三)教师充分研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研读的深度着重体现在二方面:1.提炼出几个精巧的话题;2.对周敦颐人生选择这个主题的挖掘,从传统分析中的“高洁傲岸”上升到“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老师研读文本的功力深厚,才能提炼出具有张力又契合文本中的话题,才能帮助学生品读文本的细节魅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首先应通过立足文本,细读品味,引导学生就文本本身发散思维,并获得对文本的真正价值,从而得到思想的升华和思维的发展。
文本细读是一种阅读观,它不但有利于纠正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局部肢解或破碎文本,以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学生思维关注度不足等现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合理运用细读策略,导引学生贴近文本,品味作品本身语言,回归“原汁原味”,与原始文字对话,从而挖掘文本中存在的深层涵义,完成文本与作者的交流,进而搭建学生丰富健康的心灵世界和文学素养。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语言。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