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德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语文作为一门与文化有紧密关系的学科,理应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化本身就有着浓厚的道德内涵,学习语言文化不只是在掌握遣词造句的技巧,还是在接受道德的熏陶。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工作,也为了充分挖掘出语文的德育作用,教师应该采取专门的针对性教学策略。本文即从关键词句引出德育内涵、拓展内容渗透德育意义、交流讨论加深德育理解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渗透德育进行探究,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学探究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这些要求就是针对德育的,对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极有帮助,也能成为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一大助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详细的规划与措施,以为正常的知识教学自然能够将德育内容传达给学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限制了初中语文学科德育作用的发挥,必须提起重视并加以改正。
一、关键词句引出德育内涵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本身带有德育的内涵。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课文都是中外文学史上的名篇,内容积极向上,自然带有浓厚的德育内涵。但作为文学作品,不可能一篇课文整体下来处处都能透出优秀的思想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搞清楚其中哪些部分在内容上适合开展德育而且符合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在对这些关键的词句进行讲解时,教师还要想办法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理解,不能变成一种枯燥的道德说教。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期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与对侵略者的痛恨。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首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词语摘取出来,带领学生去探究这些词语象征着什么,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几个词语的指向比较明显,学生理解起来不会太过困难,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发现土地就是祖国大地,河流与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黎明则代表着充满希望的解放区与光辉未来,从而体悟到作者在这首诗中蕴含的感情并受到深深的感染。
二、拓展内容渗透德育意义
初中语文的知识内容在学习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种难度并不是来源于学生不认识或不理解文本表面上的意思,而是因为其深层的含义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有紧密联系的。没有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就不容易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作品的德育意义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补充内容,以课文为核心添加更多的背景资料或者简要介绍作者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阅读理解,与彼时彼处的作者产生共情,从而加强德育效果。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岳阳楼记》是历史上的名篇,“先天下之憂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彪炳史册的名句,整篇文章蕴含着作者即使身居“江湖”也心忧国家的崇高思想境界。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这种品质,教师应补充更多资料,比如范仲淹的人物生平资料及其所处时代的国家社会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他做出了哪些具体的事情从而充分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促使学生能够跟作者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激励学生像作者一样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交流讨论加深德育理解
初中生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在认识水平、性格特征、思维能力等方面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在部分学生看来比较容易理解的道理,在另外一部分学生那里就会有较高的难度,需要来自外界更多的引导。如果这项工作完全由教师来完成,不仅比较浪费时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也不够公平。而且,即使是理解比较快的那部分学生,其是否理解得足够全面也是值得商榷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德育水平上获得应有的提升,教师应积极组织交流讨论活动,通过课堂上的充分互动来推动学生的理解与巩固。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鱼我所欲也》,讲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是对生死观的一种深入讨论,认为人应该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作为初中生,很少会碰到如“舍生取义”一般的重大道德抉择,理解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每个学生在过去的生活学习中一定听过或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优秀事例,只是不能建立起与本课所阐述道理的联系。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经验和看法,利用集体的力量打开彼此的思路,认识到孟子的这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是值得学习的。
总之,德育在初中阶段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学校、班级都要花大力气才能做好。而语文学科在这方面不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贴合本身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希望大家都能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创新,开创出更多的教学方法,争取更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晓琴.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84-185.
[2] 孙凤琴.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46.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学探究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这些要求就是针对德育的,对学生形成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极有帮助,也能成为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一大助力。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详细的规划与措施,以为正常的知识教学自然能够将德育内容传达给学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限制了初中语文学科德育作用的发挥,必须提起重视并加以改正。
一、关键词句引出德育内涵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本身带有德育的内涵。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课文都是中外文学史上的名篇,内容积极向上,自然带有浓厚的德育内涵。但作为文学作品,不可能一篇课文整体下来处处都能透出优秀的思想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搞清楚其中哪些部分在内容上适合开展德育而且符合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在对这些关键的词句进行讲解时,教师还要想办法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理解,不能变成一种枯燥的道德说教。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期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与对侵略者的痛恨。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首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词语摘取出来,带领学生去探究这些词语象征着什么,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几个词语的指向比较明显,学生理解起来不会太过困难,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发现土地就是祖国大地,河流与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黎明则代表着充满希望的解放区与光辉未来,从而体悟到作者在这首诗中蕴含的感情并受到深深的感染。
二、拓展内容渗透德育意义
初中语文的知识内容在学习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种难度并不是来源于学生不认识或不理解文本表面上的意思,而是因为其深层的含义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是有紧密联系的。没有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就不容易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作品的德育意义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补充内容,以课文为核心添加更多的背景资料或者简要介绍作者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阅读理解,与彼时彼处的作者产生共情,从而加强德育效果。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岳阳楼记》是历史上的名篇,“先天下之憂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彪炳史册的名句,整篇文章蕴含着作者即使身居“江湖”也心忧国家的崇高思想境界。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这种品质,教师应补充更多资料,比如范仲淹的人物生平资料及其所处时代的国家社会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他做出了哪些具体的事情从而充分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促使学生能够跟作者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激励学生像作者一样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
三、交流讨论加深德育理解
初中生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在认识水平、性格特征、思维能力等方面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在部分学生看来比较容易理解的道理,在另外一部分学生那里就会有较高的难度,需要来自外界更多的引导。如果这项工作完全由教师来完成,不仅比较浪费时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也不够公平。而且,即使是理解比较快的那部分学生,其是否理解得足够全面也是值得商榷的。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德育水平上获得应有的提升,教师应积极组织交流讨论活动,通过课堂上的充分互动来推动学生的理解与巩固。
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鱼我所欲也》,讲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是对生死观的一种深入讨论,认为人应该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作为初中生,很少会碰到如“舍生取义”一般的重大道德抉择,理解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每个学生在过去的生活学习中一定听过或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优秀事例,只是不能建立起与本课所阐述道理的联系。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经验和看法,利用集体的力量打开彼此的思路,认识到孟子的这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是值得学习的。
总之,德育在初中阶段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学校、班级都要花大力气才能做好。而语文学科在这方面不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贴合本身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希望大家都能加强在该领域的研究创新,开创出更多的教学方法,争取更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晓琴.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1):184-185.
[2] 孙凤琴.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