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高高在上、坐等人才上门的方式已不合时宜,为造就一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基层党政干部人才,梅州市委开始向大学下“订单”。
7月下旬,梅州市“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训工程第四批毕业学员走上了工作岗位,与之前已经入职的120多位学长一并被充实到基层的各个角落。
5年前,梅州市委启动了一项旨在化解基层人才瓶颈的工程,组织部门委托嘉应学院在本校大三本科生中择优选拔,组成特殊的“干部培训班”。经过严苛的公务员考试,脱颖而出的学员被作为选调生安排在基层党政部门工作。
市场经济环境下,党政部门该以怎样的姿态吸纳人才?又怎样培养基层组织需要的人才?被誉为“梅州模式”的选拔机制,开始了对基层工作的重思及创新。
“订单”式培养
经过组织考察、联合笔试等10个环节的层层选拔,何铭峰终于站在了梅州团代表公推直选的演讲台上。
何铭峰说,自己当时并没有感到紧张,在投票前的候选人才能展示环节,他甚至还唱了一首歌。最终,这位不到27岁的年轻人以超出寻常的老练和机敏,赢得了团代表近三分之二的选票,当选梅州团市委副书记,年纪轻轻获任副处级干部。
事实上,在何铭峰身上有着显著的标签——“梅州模式”选调生。他说,这也正是自己优势的源泉。
“在‘党政班’的两年,学校非常重视‘岗位技能’培训,设置了《演讲学》、《公文写作》、《领导艺术》等一系列针对性课程。这对我后来的工作,包括这次(公推直选)都有很大帮助,至少在公开演讲能力上,我有比较大的提升。”何铭峰说。
党政班,是梅州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训班的简称。2003年11月,梅州市委组织部开始与嘉应学院党委联合开办党政班,在该校品学兼优、自愿服务基层的大三学生中间进行择优选拔。经过两年系统培训以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后,脱颖而出的学员将作为选调生下派当地基层任职。
“梅州选调生最大的不同,是党政部门提前把‘订单’放在学生面前。而这只是工程的第一步,此后我们将组织培训力量对他们进行系统培养,告诉他们基层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及解决方案。”梅州市委书记刘日知说。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对应的理论课程外,培训班还注重基层锻炼,如组织学员利用寒暑假,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与挂职锻炼等。
理论学习与实践接触,让学员们了解到真实的社情民意,这也给了他们重新审视择业初衷的时间。“确实有几十位同学没能坚持下来……”何铭峰坦言,“一些人依然沉浸在大学的浪漫生活中,突然一下子来到乡镇,扛着锄头、戴着草帽去防洪抢险,而没谈过恋爱的女生却要去做计生工作……真的很难适应。”
经过慎重比较,最终选择坚守的人,往往变得更加坚定,相关政策的出台,也给了这种坚持以现实回报。《梅州市选调生培养管理暂行规定》注明,在乡镇工作满3年、工作成绩优异的,经组织部门考核,可及时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我们那一批11位选调生中,有10个已经得到提拔,只有一个女生因结婚稍有耽搁。”何铭峰证实。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梅州模式”的背后,是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嘉应学院党委书记李俊夫表示,从学员选拔到培训采取的末位淘汰,到公务员考试遴选的整个过程,党政班都在尝试用一系列软硬指标保障公开和公平,“开班以来的6年里,我们没有收到一次与选人机制相关的投诉”。
“缩短基层工作的磨合期”
后发地区在人才引进上的困难,或已为人熟知。作为上世纪80年代广东第一批选调生的优秀代表,刘日知认为选调生制度依然是“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的有效方法”。而这项看似照方抓药的针对性政策,实施过程并没有字面上这般顺理成章。
“上世纪80年代的选调生,很多都是恢复高考后走进大学的知识青年,来源于或扎根过基层,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梅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科科长古苑辉说,“但现在的情况是,形势已经变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不少大学生已经没有了前辈那么多的“地气”。不少走入选调生队伍的年轻人,对基层究竟是什么样子一无所知。在梅州当地,流传着一个略带苦涩的笑话。某镇一位老乡曾经热情地邀请上面派驻挂职的选调生打牌,结果却被这位高才生泼了一盆冷水,“我是xx大学的毕业生,怎么能和你们‘同流合污’?”
深入基层,选调生是否做好了思想甚至生理准备?这正是“梅州模式”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提早教育,提早锻炼,就是要让选调生认识社会现实,进而缩短基层工作的磨合期。”李俊夫表示。
满足新时期的工作需要,世界眼光和科学头脑不可或缺,但仅有较高学历并无法真正胜任。“基层工作讲究方法,甚至不在于理而在乎情。如果不和村民交上朋友,政策再好也难推行。反之,再难的工作也能做好。保证这些的前提就是了解。” 何铭峰说。
正是因为接了“地气”,选调生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掌声。在梅县程江镇任党委副书记时,何铭锋利用关系为当地争取了5000元资金,引了两条400米长的水沟,又打了4眼井,彻底解决了用水难题。筹资修路、整顿煤矿、推广科学养殖等老大难问题,在选调生的协助下正一步一步得到解决。梅州不少乡镇干部对这些文化素质高的选调生的适应能力感到吃惊,有些领导甚至希望从中挑女婿,群众也对这些年轻人感到服气了。
5年间,“梅州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在很多人看来,这项工程与社会上那些与各行各业相对应的职业培训颇为相似。“基层干部职业化培养到底存不存在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能否作为一种专业设置,目前还很难下结论。但将此方向作为课题研究,我认为还是有价值的……”嘉应学院党政班的一位老师说。
放低姿态
客观来看,选调生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就业的一种直接选择。随着就业形势的吃紧,曾经的“天之骄子”开始回归实际,逐渐放低姿态。“其实我们选调生之间都有一个共识,这是一次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需要的是低调实干,用工作赢得认可。” 2005年被分配到梅江区长沙镇的朱煊戈说。
放下光环的选调生,踏上了布满荆棘的仕途之路。连夜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顶着摩托车头盔扑救山火,走家串户调解夫妻矛盾……以往避之不及的“粗活”“重活”毫无借口地落在他们身上。“老百姓不在乎你是谁,看的是你干得怎么样。”何铭峰说。
相比选调生的姿态变化,政府的大转身也相当明显。随着大学生从政热情的减弱和各种经济组织对人才的争抢,一份稳定的“皇粮”不再是毕业生争抢的金饭碗。“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和企业在招揽人才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对于高端人才,梅州是在和大都市、世界500强争,确实有一定困难。”古苑辉坦言。
当曾经的优势逐渐丧失之后,以往高高在上、坐等人才上门的方式已然不合时宜。为了造就一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基层人才,细致的关照和情感攻势都被梅州市委、市政府引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里。每一期党政班开班时,刘日知都会亲自为学生上课,每当与组织部门谈话时也总不忘提上一句,希望他们对选调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嘉常常在学校食堂与学员们一起用餐,过问学员生活,当起了没有头衔的“班主任”。
“坦率地说,我的工作很忙。而这些孩子有了事情,我每次必到。对这个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是为了梅州的事业,为了让梅州的干部队伍更坚强。”刘日知说。
两个主体放低姿态,让政府找到了优秀人才,人才也心甘情愿地发挥能力。“我们确立的这种模式,就是希望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执政之基的实践中,为探索拓宽基层干部来源的渠道提供一种思路,为市场环境下执政党如何抢抓人才提供经验与启示。”刘日知表示。
梅州对党政后备人才的培养思路,甚至引起了企业的浓厚兴趣。据嘉应学院的教师介绍,省内不少大公司开始效仿党政班的模式,向该校学道中途的本科生下“订单”,并提前安排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课程培训。
(摘自《南方月刊》200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