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丁惟汾《方言音释》为扬雄《方言》独具特色之注本,对《方言音释》“转语”现象作全面分析,有助于理解古今方言的变读规律,把握语言背后的语音实质,可以对《方言》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丁惟汾;《方言音释》;转语
《方言音释》(以下简称《音释》)系日照丁惟汾先生(1874—1954)之作,此书初稿成于1932年。全书共十三卷,旨在训释、疏解扬雄《方言》中的语词。该著注疏之突出特色在于“以音释义”,即以“声近义通”为原则训解字形、语义之间的种种关系。“转语”是汉语在发展或传播过程中产生词语读音变化后用新词形记录的现象,也是研究汉语古今词语及方言与共通语词义关系的一种方法。它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现象,历来受到传统训诂家的重视。“转语”学说源于扬雄的《方言》,后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发展,成为训诂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尤其方言因时地相异较为灵活多变,丁惟汾深谙语音变读之理,将“转语”学说贯彻到《方言音释》的实践中,考察《音释》对“转语”的运用,有利于了解方言的时地变化规律。
一、以方言释方言
“以方言释方言”是相对于共通语而言的,丁惟汾对两个地域或同一地域的不同方言词进行阐释,指明方言词与方言词之间的语音转变关系,使我们对方言词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如:
(1)《方言》:“台、胎、陶、鞠,养也。台犹颐也,音怡。晋卫燕魏曰台,陈楚韩郑之间曰鞠,秦或曰陶,汝颍梁宋之间曰胎,或曰艾。《尔雅》云:艾,养也。”《音释》:“陶(古音读偷)为鞠(古音匹由切)之叠韵音转。《诗·小雅·蓼莪》篇:‘母兮鞠我。’传云:‘鞠,养也。’”(卷一)
(2)《方言》:“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音释》:“舒、吕叠韵音转,上文:‘吕,长也。’长为展长。舒勃即吕勃,俗语谓舒展物为吕勃。”(卷六)
(3)《方言》:“愮、療,治也。江湘郊会谓医治之曰愮。俗云厌摇病,音嚁。愮又忧也,博异义也,或曰療。”《音释》:“愮古音读流,与療双声,医治曰愮,愮为療之音转,療为药之同声假借。《诗·板》篇:‘不可救药。’救药为治療,故療即谓之治。”(卷十)
例(1)中表示“生育、培养”义的方言词,陈楚韩郑谓“鞠”,秦谓“陶”。丁惟汾谓“鞠”“陶”是两地方言,为叠韵音转关系,《蓼莪》毛传释“鞠”为养,故“陶”亦有养义。“陶”“鞠”乃同一词语的不同语音形式。例(2)中“舒”有“伸展、张开”义,东齐之间表示伸展开物体的方言词为“舒勃”。丁氏释“舒”与“吕”叠韵音转,而“吕”在上文中谓:“矤、吕,长也。……宋鲁曰吕。”[1](P124)“吕”为宋鲁之地的方言词,表示“长”义,故“舒勃”亦可称“吕勃”。此例中丁氏对东齐方言词“舒”和宋鲁方言词“吕”之间的音转关系做出说明,以两地方言词相训释,来解释“舒勃”具有“伸展”义。例(3)中“愮”“療”同属于江湘郊会之方言,表示医治疾病。“愮”为“療”之双声音转,《诗经》中“不可救药”义为不可治療,即“療”有“治疗疾病”义,而“愮”为“療”的转语,同表“治疗”义。此例中丁惟汾因“愮”“療”为同一地区表“治疗疾病”义的方言词,故相互为训。
二、以共通语释方言
在《方言》中,扬雄在列出各地方言的同时,往往附以共通语,共通语即当时普遍流行的语言。丁惟汾在《音释》中,通常指出共通语与各地方言的语音音转关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来源及意义。如:
(4)《方言》:“蝙蝠,边福两音。自关而东谓之服翼,或谓之飞鼠,或谓之老鼠,或谓之僊鼠。……北燕谓之蟙?,职墨两音。”《音释》:“服翼、蟙?皆蝙蝠之音转。鼠身有翼能飞,故谓之飞鼠。”(卷八)
(5)《方言》:“蜻蛉谓之蝍蛉,六足四翼虫也。音灵。江东名为狐黎,淮南人呼?,?音康,音伊。”《音释》:“蝍蛉为蜻蛉之音转。注云:‘江东名为狐黎’者,狐黎为蜻蛉之音转。”(卷十一)
(6)《方言》:“?,火也,呼隗反。楚转语也,犹齐言火也,音毀。”《音释》:“?古音读货,与火双声。读火为?,为楚之转音。”(卷十)
例(4)中“蝙蝠”是一种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古关东和北燕表示这种动物的方言词语分别为“服翼”(又可称“伏翼”)、“蟙?”,这两个词都是由共通语“蝙蝠”音转而来。因“蝙”帮母真部,“蝠”帮母职部,“服”並母职部,“翼”余纽职部,“蟙”章母职部,“?”明母职部。“蝙蝠”与“服翼”“蟙?”存在音近关系,故可以音转。此条为以共通语“蝙蝠”释“服翼”“蟙?”。例(5)中“蜻蛉”是一种体态轻盈、五颜六色的昆虫,现代汉语称为“蜻蜓”。“蜻蛉”是当时的共通语。因“蜻”清母耕部,“蝍”精母质部,二者音近,故“蜻蛉”又可称“蝍蛉”。江东表示蜻蜓的方言词“狐黎”(亦作“狐棃”)便是由“蜻蛉”音转而来,“黎”来母脂部,“蛉”来纽耕部,二者双声。此例丁惟汾以“蜻蛉”训释“蝍蛉”“狐黎”。例(6)《音释》以共通语“火”释楚方言“?”, “?”“火”古同屬晓纽微部,两字晓纽双声,微部叠韵。楚人谓“火”为“?”,实为一词,因读音差异而产生文字记载方式不同。
三、以古语词释方言
“以古语释方言”指的是丁惟汾在训释方言词语时,通常寻找与该词语存在音转关系的古语词为解说依据,这些古词语一般是古典文献中的语词用例。如:
(7)《方言》:“嫁、逝、徂、适,往也。……”《音释》:“嫁,古音读姑,与归双声音转。《公羊·隐公二年》传:‘妇谓嫁曰归。’《诗·桃夭》篇:‘之子于归。’传云:‘于,往也。’”(卷一)
(8)《方言》:“娃乌佳反、嫷诺过反、窕途了反、艳,美也。……陈楚周南之间曰窕。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美状为窕,美色为艳。”《音释》:“窕叠韵音转为敖。《硕人》篇:‘硕人敖敖。’传云:‘敖敖,长貌。’敖敖为籊籊,亦即嫋嫋,古诗卓文君《白头吟》:‘竹竿何嫋嫋。’嫋嫋即籊籊,皆取以比容状之美也,故下文云:‘美状曰窕。’”(卷二) (9)《方言》:“遥、窕,淫也。九嶷荆郊之鄙谓淫曰遥,言心摇荡也,沅湘之间谓之窕,窈窕冶容。”《音释》:“遥为姣之叠韵音转,《左传·襄公九年》传:‘弃位而姣。’杜云:‘姣,淫之别名。’”(卷十)
例(7)《方言》中“嫁”有“由此处到彼处”之义。这里丁惟汾以古语词“归”释解“嫁”之意义,因“归”见纽微部,“嫁”见纽鱼部,二者双声,故“嫁”由“归”双声音转而来。“归”在古文言中可表示女子出嫁,《礼记·礼运》:“女有归。”孔颖达疏:“女谓嫁为归。”[2](P1414)《易·泰》:“帝乙归妹。”王弼注:“妇人谓嫁曰归。”[2](P28)而在现今语言中“归”多表示“返回、归还”意义,已不表示女子出嫁了。“嫁”兼有“归”和“往”两义,嫁到夫家谓“归”,由自家而出来到夫家谓之“往”。此例为以“归”训释“嫁”。例(8)“窕”是表示“美貌、美色”义的方言词语,这里丁惟汾引用《诗经》“硕人敖敖”中的古语词“敖敖”来训释“窕”。“窕”透母宵部,“敖”疑母宵部,二者可存在叠韵音转的关系。“敖敖”,《毛传》:“长貌。”周振甫《诗经译注》:“敖敖,身高貌。”[3](P83) “敖敖”表示身体修长,进而引申为“状貌美丽”。因“敖”与“窕”为音转关系,故“窕”亦指美状、美貌之义。此例中丁氏是以古语词“敖”释“窕”。例(9)中“遥”为九嶷荆郊之方言词。因“遥”余纽宵部,“姣”见纽宵部,两字叠韵,故丁惟汾释“遥”为“姣”叠韵音转而成。《左传》:“弃位而姣。”杜预注曰:“姣,淫之别名。”[2](P1942)这里“姣”表示“淫乱”义。《玉篇·女部》:“姣,淫也。”[4](P69)“姣”在《玉篇》《左传》中都表示“淫乱”之意义,在现代普通话中,“姣”多表示“容貌美好、妩媚”的意义,其“淫乱”义基本不再使用。“遥”亦有“淫乱、心神摇荡”义,也可作“媱”。此例为丁氏以古语词“姣”训释“遥”。
四、以俗语词释方言
“以俗语词释方言”是指丁惟汾运用现代方俗词语,解说古方言之词义。语言与其他事物一样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各个地区的方言发展程度是不同的,方言俗语中往往存留着许多古代的语言成分与现象,因此从某些方言俗语中我们往往能窥测到早期语言的面貌。《方言》中的一些词语在现今生活中仍然在使用,故丁惟汾利用现代的方言俗语以释《方言》。如:
(10)《方言》:“儓音台、音僰,农夫之丑称也。南楚凡骂庸贱谓之田儓。……或谓之辟。辟,商人丑称也,僻,便黠貌也。音擘。”《音释》:“辟古音读颇,与偏双声,……辟为偏斜不正之名,故亦为骂人之语。今上海人骂小流氓为小瘪三,瘪为辟之音转,据知瘪为骂人之言,亦古之遗语。”(卷三)
(11)《方言》:“逭,周也谓周转也。” 《音释》:“逭俗语音转为滚,转行谓之滚。”(卷十三)
例(10)中,上海话中有“瘪三”一词,其后由于海派作家经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而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它是一种称谓词,往往表示对人的蔑视、仇恨等情感。丁惟汾认为“瘪”由“辟”音转而来,“辟”有“偏斜不正”之义。《礼记·大学》:“所谓齐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朱熹注:“辟,犹偏也。”[5](P8)由偏斜不正之名,逐渐演变为骂人之语,表示对地位低下人的贱称。此例中丁氏是用上海话“瘪三”来解说《方言》中“辟”的含义。例(11)中“逭”,《广雅·释诂四》:“转也。”[6](P109)即“更迭、周转”之意义,“滚”本义为大水奔流的样子,后引申义为滚动、翻转。“逭”匣母元部,“滚”见母文部,见匣旁纽,文元旁转,二字音近,故丁氏谓逭俗语可音转为滚。此例为丁惟汾以俗语词“滚”释“逭”。
五、以“合声、短言、长言”释方言
由于方言之间的语音变转,有些词语因发音的轻重缓急不同,而造成音节脱落或音节增加的现象,同一词语因时地差异,由读单音变为双音,或由双音读为单音,《音释》阐释《方言》运用了大量的此类例证。这种单音与双音词之间的转变关系,也是转语的表现形式之一,故我们把这种现象放在这里进行讨论。
(一)以“合声”释方言
这里的“合声”是指两字合成一字音的现象。语速缓慢则读为双音节,语速急促则读为单音节,黄侃《声韵略说》:“合声即反语,谓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声。”[7](P127)《方言音释》中两字合成一字的读音,一般由双音节词语的上字声纽及下字韵部构成。如:
(12)《方言》:“蛩?,战慄也,鞏恭两音。荆吴曰蛩?,蛩?又恐也。”《音释》:“恐为蛩?之合声,战慄为蛩?貌。战慄重言为站站慄慄。《尧戒》:‘战战慄慄。’”(卷六)
(13)《方言》:“筹,戴也,此义之反覆两通者,字或作寿,音俱波涛也。”《音释》:“筹为蒙覆之合声,蒙覆于头谓之盖。”(卷十二)
(14)《方言》:“胹而、饪荏、亨、烂、熺炽、酋囚、酷,熟也。……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熟曰烂,气熟曰熺,久熟曰酋,谷熟曰酷。”《音释》:“酋(古音乞有切)为久熟(古音读搜)之合声,俗语谓久饪使烂为酋(读古音)。”(卷七)
例(12)中“蛩?”为古荊吴地区的方言词,《方言》释义为惊恐、害怕。因“蛩?”为古方言词,故单从字面上看“蛩?”,其意义是让人难以理解的。而丁惟汾则谓“蛩?”是“恐”的缓读现象,“恐”表示畏惧害怕,故“蛩?”亦有战栗害怕的意思。这里丁氏是以“蛩?”急读合声为“恐”来解释方言词“蛩?”的。例(13)中《方言》释解“筹”为“戴着、戴上”义。钱绎《方言笺疏》释“筹”与 “帱”同,“帱”为床帐、帷幔,故可引申为覆盖义。[8](P428)而丁惟汾则直接从语音的角度,释“筹”为“蒙覆”的急读合声现象,因“蒙覆”义为“蒙蔽覆盖”,故“筹”亦有覆盖义。丁氏从合声角度解说“筹”,更符合语言以语音为本质的特征。此例为丁氏以“蒙覆”急读合声为“筹”,来解释方言词“筹”的。例(14)中《方言》中释“酋”为古赵魏之间的方言词,表示久熟、熟透。“酋”本义为久酿的酒,为何有精熟、久熟之意义?丁惟汾以为释“酋”当从读音方面来探求,故训“酋”为“久熟”的合声,“酋”因此也表示久熟义。此例为丁氏以“久熟”解说方言词“酋”。 (二)以“短言”释方言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伐者为主。”何休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2](P2241)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四:“‘长言’若今读平声。‘短言’若今读入声。”[9](P69)故从传统音韵学来看,“长言”“短言”的不同是声调的区别。我们这里的“长言”“短言”与传统语言学中所谓的“长言”“短言”有所不同,《音释》中的“短言”通常指的是由于发音时语速较为急促,而造成双音节词脱落成单音节词的现象。如:
(15)《方言》:“筕篖似籧篨,直文而粗。江东呼笪,音靼。自关而东周洛楚魏之间谓之倚佯,音羊。自关而西谓之筕篖,南楚之外谓之篖。”《音释》:“篖为筕篖之短言。”(卷五)
(16)《方言》:“蝉,楚国谓之蜩。……海岱之间谓之?,齐人呼为巨?,音技。其大者谓之蟧,或谓之蝒马。”《音释》:“蟧为虭蟧之短言。”(卷十一)
例(15)中“筕篖”为古代一种竹篾编制的粗席,各地区均有制作,是日常生活用具。古南楚之外方言称此物品为“篖”,“篖”是由于发“筕篖”音时较为急促而造成的音节脱落现象,与“筕篖”同表“粗竹席”之义。此处为丁惟汾用“篖”释解方言词“筕篖”。例(16)中《方言》谓古海岱间方言词“蟧”是一种大蝉,即蚱蝉。“蟧”为何被称为大蝉?丁惟汾谓“蟧”乃“虭蟧”之急读短言造成的现象,“虭蟧”即蟪蛄,属蝉的一种。此为丁氏以“虭蟧”释方言词“蟧”。
(三)以“长言”释方言
此处的“长言”与传统语言学中的“长言”亦有所不同,为发音时因语速放缓,而发生单音词缓读为双音节词的现象。如:
(17)《方言》:“鸡雏,徐楚之间谓之秋侯子。”《音释》:“秋侯为鹙之长言。《诗·白桦》篇:‘有鹙在梁。’传云:‘鹙,秃鹙也。’鸡雏尾秃,鹙鸟头秃,故皆以鹙名。”(卷八)
(18)《方言》:“箸筩盛朼箸籫也,……自关而西谓之桶檧,今俗亦通呼小笼为桶檧,音笼冠。檧,苏勇反,或作筩。”《音释》:“桶檧为筩之长言。”(卷五)
(19)《方言》:“姑?谓之强蝆,米中小黑甲虫也。江东名之,音加。建平人呼羋子,音羋,羋即姓也。”《音释》:“姑为蛊之同声假借。《左传·昭公元年》传:‘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杜云:‘谷久积变为飞虫,名曰蛊。’姑?为蛊之長言。”(卷十一)
例(17)中“秋侯子”为古徐楚地区之方言,即雏鸡。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鸡》释“鸡”云:“徐鲁之间谓之秋侯子,一名戴冠郎。”[10](P181)鸡雏何以称之为“秋侯子”?丁惟汾谓“秋侯”为“鹙”之缓读而形成的,“鹙”乃古书上的一种水鸟,性贪残暴,头部和颈部没有毛,又称为“秃鹙”。而“雏鸡”尾部秃,与“鹙”有相似之特征,故以“鹙”命名雏鸡。此例为丁氏以“鹙”训释方言词“秋侯子”。例(18)中“桶檧”为古时盛放筷子或勺子一种小竹笼,此乃古关西方言词。“桶檧”是由于“筩”缓读而形成的,“筩”乃以竹或木制之、桶状或筒状的生活器具,体积可大可小,以实际盛放的物品为准,一般用于盛水或者稻米。“筩”为盛放物品之通称,故盛放筷子、勺子的竹笼亦可称为“筩”。此例为丁惟汾以“筩”释方言词“桶檧”。例(19)中《方言》释“姑?”为米谷因存放时间长而生出来的小黑甲虫,丁惟汾释解此方言词是由“蛊”发音时较缓慢而形成的。“蛊”为蛀虫,《玉篇·虫部》:“蛊,谷久积变为飞虫也。”[4](P471)《左传》杜注亦释“蛊”为米中小虫子。此例为丁氏以“蛊”释方言词“姑?”。
同一汉语方言词语因时地不同而产生语音变读现象,以至日常口说之语不被人们所理解,实则通为一惯之语。从“以方言释方言”“以共通语释方言”“以古语词释方言”“以俗语词释方言”“以合声、短言、长言释方言”五个方面对《方言音释》中“转语”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今方言的变读规律,把握语言背后的语音实质,对我们透彻理解扬雄《方言》一书更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丁惟汾.方言音释[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顾野王.玉篇(宋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3.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黄侃.黄侃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64.
[8]钱绎.方言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1.
[9]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10]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吴泽顺.论音转的制约机制[J].古汉语研究,2004,(4).
[12]朱国理.试论转语理论的历史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2,(1).
关键词:丁惟汾;《方言音释》;转语
《方言音释》(以下简称《音释》)系日照丁惟汾先生(1874—1954)之作,此书初稿成于1932年。全书共十三卷,旨在训释、疏解扬雄《方言》中的语词。该著注疏之突出特色在于“以音释义”,即以“声近义通”为原则训解字形、语义之间的种种关系。“转语”是汉语在发展或传播过程中产生词语读音变化后用新词形记录的现象,也是研究汉语古今词语及方言与共通语词义关系的一种方法。它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现象,历来受到传统训诂家的重视。“转语”学说源于扬雄的《方言》,后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发展,成为训诂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尤其方言因时地相异较为灵活多变,丁惟汾深谙语音变读之理,将“转语”学说贯彻到《方言音释》的实践中,考察《音释》对“转语”的运用,有利于了解方言的时地变化规律。
一、以方言释方言
“以方言释方言”是相对于共通语而言的,丁惟汾对两个地域或同一地域的不同方言词进行阐释,指明方言词与方言词之间的语音转变关系,使我们对方言词有更为充分的理解。如:
(1)《方言》:“台、胎、陶、鞠,养也。台犹颐也,音怡。晋卫燕魏曰台,陈楚韩郑之间曰鞠,秦或曰陶,汝颍梁宋之间曰胎,或曰艾。《尔雅》云:艾,养也。”《音释》:“陶(古音读偷)为鞠(古音匹由切)之叠韵音转。《诗·小雅·蓼莪》篇:‘母兮鞠我。’传云:‘鞠,养也。’”(卷一)
(2)《方言》:“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音释》:“舒、吕叠韵音转,上文:‘吕,长也。’长为展长。舒勃即吕勃,俗语谓舒展物为吕勃。”(卷六)
(3)《方言》:“愮、療,治也。江湘郊会谓医治之曰愮。俗云厌摇病,音嚁。愮又忧也,博异义也,或曰療。”《音释》:“愮古音读流,与療双声,医治曰愮,愮为療之音转,療为药之同声假借。《诗·板》篇:‘不可救药。’救药为治療,故療即谓之治。”(卷十)
例(1)中表示“生育、培养”义的方言词,陈楚韩郑谓“鞠”,秦谓“陶”。丁惟汾谓“鞠”“陶”是两地方言,为叠韵音转关系,《蓼莪》毛传释“鞠”为养,故“陶”亦有养义。“陶”“鞠”乃同一词语的不同语音形式。例(2)中“舒”有“伸展、张开”义,东齐之间表示伸展开物体的方言词为“舒勃”。丁氏释“舒”与“吕”叠韵音转,而“吕”在上文中谓:“矤、吕,长也。……宋鲁曰吕。”[1](P124)“吕”为宋鲁之地的方言词,表示“长”义,故“舒勃”亦可称“吕勃”。此例中丁氏对东齐方言词“舒”和宋鲁方言词“吕”之间的音转关系做出说明,以两地方言词相训释,来解释“舒勃”具有“伸展”义。例(3)中“愮”“療”同属于江湘郊会之方言,表示医治疾病。“愮”为“療”之双声音转,《诗经》中“不可救药”义为不可治療,即“療”有“治疗疾病”义,而“愮”为“療”的转语,同表“治疗”义。此例中丁惟汾因“愮”“療”为同一地区表“治疗疾病”义的方言词,故相互为训。
二、以共通语释方言
在《方言》中,扬雄在列出各地方言的同时,往往附以共通语,共通语即当时普遍流行的语言。丁惟汾在《音释》中,通常指出共通语与各地方言的语音音转关系,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方言的来源及意义。如:
(4)《方言》:“蝙蝠,边福两音。自关而东谓之服翼,或谓之飞鼠,或谓之老鼠,或谓之僊鼠。……北燕谓之蟙?,职墨两音。”《音释》:“服翼、蟙?皆蝙蝠之音转。鼠身有翼能飞,故谓之飞鼠。”(卷八)
(5)《方言》:“蜻蛉谓之蝍蛉,六足四翼虫也。音灵。江东名为狐黎,淮南人呼?,?音康,音伊。”《音释》:“蝍蛉为蜻蛉之音转。注云:‘江东名为狐黎’者,狐黎为蜻蛉之音转。”(卷十一)
(6)《方言》:“?,火也,呼隗反。楚转语也,犹齐言火也,音毀。”《音释》:“?古音读货,与火双声。读火为?,为楚之转音。”(卷十)
例(4)中“蝙蝠”是一种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古关东和北燕表示这种动物的方言词语分别为“服翼”(又可称“伏翼”)、“蟙?”,这两个词都是由共通语“蝙蝠”音转而来。因“蝙”帮母真部,“蝠”帮母职部,“服”並母职部,“翼”余纽职部,“蟙”章母职部,“?”明母职部。“蝙蝠”与“服翼”“蟙?”存在音近关系,故可以音转。此条为以共通语“蝙蝠”释“服翼”“蟙?”。例(5)中“蜻蛉”是一种体态轻盈、五颜六色的昆虫,现代汉语称为“蜻蜓”。“蜻蛉”是当时的共通语。因“蜻”清母耕部,“蝍”精母质部,二者音近,故“蜻蛉”又可称“蝍蛉”。江东表示蜻蜓的方言词“狐黎”(亦作“狐棃”)便是由“蜻蛉”音转而来,“黎”来母脂部,“蛉”来纽耕部,二者双声。此例丁惟汾以“蜻蛉”训释“蝍蛉”“狐黎”。例(6)《音释》以共通语“火”释楚方言“?”, “?”“火”古同屬晓纽微部,两字晓纽双声,微部叠韵。楚人谓“火”为“?”,实为一词,因读音差异而产生文字记载方式不同。
三、以古语词释方言
“以古语释方言”指的是丁惟汾在训释方言词语时,通常寻找与该词语存在音转关系的古语词为解说依据,这些古词语一般是古典文献中的语词用例。如:
(7)《方言》:“嫁、逝、徂、适,往也。……”《音释》:“嫁,古音读姑,与归双声音转。《公羊·隐公二年》传:‘妇谓嫁曰归。’《诗·桃夭》篇:‘之子于归。’传云:‘于,往也。’”(卷一)
(8)《方言》:“娃乌佳反、嫷诺过反、窕途了反、艳,美也。……陈楚周南之间曰窕。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美状为窕,美色为艳。”《音释》:“窕叠韵音转为敖。《硕人》篇:‘硕人敖敖。’传云:‘敖敖,长貌。’敖敖为籊籊,亦即嫋嫋,古诗卓文君《白头吟》:‘竹竿何嫋嫋。’嫋嫋即籊籊,皆取以比容状之美也,故下文云:‘美状曰窕。’”(卷二) (9)《方言》:“遥、窕,淫也。九嶷荆郊之鄙谓淫曰遥,言心摇荡也,沅湘之间谓之窕,窈窕冶容。”《音释》:“遥为姣之叠韵音转,《左传·襄公九年》传:‘弃位而姣。’杜云:‘姣,淫之别名。’”(卷十)
例(7)《方言》中“嫁”有“由此处到彼处”之义。这里丁惟汾以古语词“归”释解“嫁”之意义,因“归”见纽微部,“嫁”见纽鱼部,二者双声,故“嫁”由“归”双声音转而来。“归”在古文言中可表示女子出嫁,《礼记·礼运》:“女有归。”孔颖达疏:“女谓嫁为归。”[2](P1414)《易·泰》:“帝乙归妹。”王弼注:“妇人谓嫁曰归。”[2](P28)而在现今语言中“归”多表示“返回、归还”意义,已不表示女子出嫁了。“嫁”兼有“归”和“往”两义,嫁到夫家谓“归”,由自家而出来到夫家谓之“往”。此例为以“归”训释“嫁”。例(8)“窕”是表示“美貌、美色”义的方言词语,这里丁惟汾引用《诗经》“硕人敖敖”中的古语词“敖敖”来训释“窕”。“窕”透母宵部,“敖”疑母宵部,二者可存在叠韵音转的关系。“敖敖”,《毛传》:“长貌。”周振甫《诗经译注》:“敖敖,身高貌。”[3](P83) “敖敖”表示身体修长,进而引申为“状貌美丽”。因“敖”与“窕”为音转关系,故“窕”亦指美状、美貌之义。此例中丁氏是以古语词“敖”释“窕”。例(9)中“遥”为九嶷荆郊之方言词。因“遥”余纽宵部,“姣”见纽宵部,两字叠韵,故丁惟汾释“遥”为“姣”叠韵音转而成。《左传》:“弃位而姣。”杜预注曰:“姣,淫之别名。”[2](P1942)这里“姣”表示“淫乱”义。《玉篇·女部》:“姣,淫也。”[4](P69)“姣”在《玉篇》《左传》中都表示“淫乱”之意义,在现代普通话中,“姣”多表示“容貌美好、妩媚”的意义,其“淫乱”义基本不再使用。“遥”亦有“淫乱、心神摇荡”义,也可作“媱”。此例为丁氏以古语词“姣”训释“遥”。
四、以俗语词释方言
“以俗语词释方言”是指丁惟汾运用现代方俗词语,解说古方言之词义。语言与其他事物一样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各个地区的方言发展程度是不同的,方言俗语中往往存留着许多古代的语言成分与现象,因此从某些方言俗语中我们往往能窥测到早期语言的面貌。《方言》中的一些词语在现今生活中仍然在使用,故丁惟汾利用现代的方言俗语以释《方言》。如:
(10)《方言》:“儓音台、音僰,农夫之丑称也。南楚凡骂庸贱谓之田儓。……或谓之辟。辟,商人丑称也,僻,便黠貌也。音擘。”《音释》:“辟古音读颇,与偏双声,……辟为偏斜不正之名,故亦为骂人之语。今上海人骂小流氓为小瘪三,瘪为辟之音转,据知瘪为骂人之言,亦古之遗语。”(卷三)
(11)《方言》:“逭,周也谓周转也。” 《音释》:“逭俗语音转为滚,转行谓之滚。”(卷十三)
例(10)中,上海话中有“瘪三”一词,其后由于海派作家经常用在文学作品中,而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它是一种称谓词,往往表示对人的蔑视、仇恨等情感。丁惟汾认为“瘪”由“辟”音转而来,“辟”有“偏斜不正”之义。《礼记·大学》:“所谓齐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朱熹注:“辟,犹偏也。”[5](P8)由偏斜不正之名,逐渐演变为骂人之语,表示对地位低下人的贱称。此例中丁氏是用上海话“瘪三”来解说《方言》中“辟”的含义。例(11)中“逭”,《广雅·释诂四》:“转也。”[6](P109)即“更迭、周转”之意义,“滚”本义为大水奔流的样子,后引申义为滚动、翻转。“逭”匣母元部,“滚”见母文部,见匣旁纽,文元旁转,二字音近,故丁氏谓逭俗语可音转为滚。此例为丁惟汾以俗语词“滚”释“逭”。
五、以“合声、短言、长言”释方言
由于方言之间的语音变转,有些词语因发音的轻重缓急不同,而造成音节脱落或音节增加的现象,同一词语因时地差异,由读单音变为双音,或由双音读为单音,《音释》阐释《方言》运用了大量的此类例证。这种单音与双音词之间的转变关系,也是转语的表现形式之一,故我们把这种现象放在这里进行讨论。
(一)以“合声”释方言
这里的“合声”是指两字合成一字音的现象。语速缓慢则读为双音节,语速急促则读为单音节,黄侃《声韵略说》:“合声即反语,谓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声。”[7](P127)《方言音释》中两字合成一字的读音,一般由双音节词语的上字声纽及下字韵部构成。如:
(12)《方言》:“蛩?,战慄也,鞏恭两音。荆吴曰蛩?,蛩?又恐也。”《音释》:“恐为蛩?之合声,战慄为蛩?貌。战慄重言为站站慄慄。《尧戒》:‘战战慄慄。’”(卷六)
(13)《方言》:“筹,戴也,此义之反覆两通者,字或作寿,音俱波涛也。”《音释》:“筹为蒙覆之合声,蒙覆于头谓之盖。”(卷十二)
(14)《方言》:“胹而、饪荏、亨、烂、熺炽、酋囚、酷,熟也。……自河以北,赵魏之间,火熟曰烂,气熟曰熺,久熟曰酋,谷熟曰酷。”《音释》:“酋(古音乞有切)为久熟(古音读搜)之合声,俗语谓久饪使烂为酋(读古音)。”(卷七)
例(12)中“蛩?”为古荊吴地区的方言词,《方言》释义为惊恐、害怕。因“蛩?”为古方言词,故单从字面上看“蛩?”,其意义是让人难以理解的。而丁惟汾则谓“蛩?”是“恐”的缓读现象,“恐”表示畏惧害怕,故“蛩?”亦有战栗害怕的意思。这里丁氏是以“蛩?”急读合声为“恐”来解释方言词“蛩?”的。例(13)中《方言》释解“筹”为“戴着、戴上”义。钱绎《方言笺疏》释“筹”与 “帱”同,“帱”为床帐、帷幔,故可引申为覆盖义。[8](P428)而丁惟汾则直接从语音的角度,释“筹”为“蒙覆”的急读合声现象,因“蒙覆”义为“蒙蔽覆盖”,故“筹”亦有覆盖义。丁氏从合声角度解说“筹”,更符合语言以语音为本质的特征。此例为丁氏以“蒙覆”急读合声为“筹”,来解释方言词“筹”的。例(14)中《方言》中释“酋”为古赵魏之间的方言词,表示久熟、熟透。“酋”本义为久酿的酒,为何有精熟、久熟之意义?丁惟汾以为释“酋”当从读音方面来探求,故训“酋”为“久熟”的合声,“酋”因此也表示久熟义。此例为丁氏以“久熟”解说方言词“酋”。 (二)以“短言”释方言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伐者为主。”何休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2](P2241)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四:“‘长言’若今读平声。‘短言’若今读入声。”[9](P69)故从传统音韵学来看,“长言”“短言”的不同是声调的区别。我们这里的“长言”“短言”与传统语言学中所谓的“长言”“短言”有所不同,《音释》中的“短言”通常指的是由于发音时语速较为急促,而造成双音节词脱落成单音节词的现象。如:
(15)《方言》:“筕篖似籧篨,直文而粗。江东呼笪,音靼。自关而东周洛楚魏之间谓之倚佯,音羊。自关而西谓之筕篖,南楚之外谓之篖。”《音释》:“篖为筕篖之短言。”(卷五)
(16)《方言》:“蝉,楚国谓之蜩。……海岱之间谓之?,齐人呼为巨?,音技。其大者谓之蟧,或谓之蝒马。”《音释》:“蟧为虭蟧之短言。”(卷十一)
例(15)中“筕篖”为古代一种竹篾编制的粗席,各地区均有制作,是日常生活用具。古南楚之外方言称此物品为“篖”,“篖”是由于发“筕篖”音时较为急促而造成的音节脱落现象,与“筕篖”同表“粗竹席”之义。此处为丁惟汾用“篖”释解方言词“筕篖”。例(16)中《方言》谓古海岱间方言词“蟧”是一种大蝉,即蚱蝉。“蟧”为何被称为大蝉?丁惟汾谓“蟧”乃“虭蟧”之急读短言造成的现象,“虭蟧”即蟪蛄,属蝉的一种。此为丁氏以“虭蟧”释方言词“蟧”。
(三)以“长言”释方言
此处的“长言”与传统语言学中的“长言”亦有所不同,为发音时因语速放缓,而发生单音词缓读为双音节词的现象。如:
(17)《方言》:“鸡雏,徐楚之间谓之秋侯子。”《音释》:“秋侯为鹙之长言。《诗·白桦》篇:‘有鹙在梁。’传云:‘鹙,秃鹙也。’鸡雏尾秃,鹙鸟头秃,故皆以鹙名。”(卷八)
(18)《方言》:“箸筩盛朼箸籫也,……自关而西谓之桶檧,今俗亦通呼小笼为桶檧,音笼冠。檧,苏勇反,或作筩。”《音释》:“桶檧为筩之长言。”(卷五)
(19)《方言》:“姑?谓之强蝆,米中小黑甲虫也。江东名之,音加。建平人呼羋子,音羋,羋即姓也。”《音释》:“姑为蛊之同声假借。《左传·昭公元年》传:‘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杜云:‘谷久积变为飞虫,名曰蛊。’姑?为蛊之長言。”(卷十一)
例(17)中“秋侯子”为古徐楚地区之方言,即雏鸡。清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鸡》释“鸡”云:“徐鲁之间谓之秋侯子,一名戴冠郎。”[10](P181)鸡雏何以称之为“秋侯子”?丁惟汾谓“秋侯”为“鹙”之缓读而形成的,“鹙”乃古书上的一种水鸟,性贪残暴,头部和颈部没有毛,又称为“秃鹙”。而“雏鸡”尾部秃,与“鹙”有相似之特征,故以“鹙”命名雏鸡。此例为丁氏以“鹙”训释方言词“秋侯子”。例(18)中“桶檧”为古时盛放筷子或勺子一种小竹笼,此乃古关西方言词。“桶檧”是由于“筩”缓读而形成的,“筩”乃以竹或木制之、桶状或筒状的生活器具,体积可大可小,以实际盛放的物品为准,一般用于盛水或者稻米。“筩”为盛放物品之通称,故盛放筷子、勺子的竹笼亦可称为“筩”。此例为丁惟汾以“筩”释方言词“桶檧”。例(19)中《方言》释“姑?”为米谷因存放时间长而生出来的小黑甲虫,丁惟汾释解此方言词是由“蛊”发音时较缓慢而形成的。“蛊”为蛀虫,《玉篇·虫部》:“蛊,谷久积变为飞虫也。”[4](P471)《左传》杜注亦释“蛊”为米中小虫子。此例为丁氏以“蛊”释方言词“姑?”。
同一汉语方言词语因时地不同而产生语音变读现象,以至日常口说之语不被人们所理解,实则通为一惯之语。从“以方言释方言”“以共通语释方言”“以古语词释方言”“以俗语词释方言”“以合声、短言、长言释方言”五个方面对《方言音释》中“转语”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今方言的变读规律,把握语言背后的语音实质,对我们透彻理解扬雄《方言》一书更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丁惟汾.方言音释[M].济南:齐鲁书社,1985.
[2]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顾野王.玉篇(宋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3.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黄侃.黄侃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64.
[8]钱绎.方言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1.
[9]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10]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吴泽顺.论音转的制约机制[J].古汉语研究,2004,(4).
[12]朱国理.试论转语理论的历史发展[J].古汉语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