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幼儿园老师向笔者诉说了这样的困惑:有的孩子在美术活动中不好好完成作业,却在绘画活动区画好长时间的卡通画。
5岁~6岁儿童为什么对卡通画如此感兴趣呢?我们先对卡通画的本质特征作一些观照。
卡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现在中国,当时它包含两个意思:一即cartoon,指一切单幅讽刺漫画;二指银幕上的活动画,所以动画片也称为卡通片。而“漫画是以夸张为基本手段,具有讽刺与幽默意味的画。“一幅漫画,有幽默感,有讽刺力,能打动人,即使在绘制技法上有所不足,还是有美感的。”而漫画与动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儿童漫画就是取材于动画,方成认为“动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故事型和漫画型。”“漫画型的作者必须是会运用奇巧艺术的漫画家,才易于取得良好艺术效果。”
卡通画习惯采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来表现事物本质特征。其源于生活的本质、大胆夸张的想象画面、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儿童对于夸张手法是情有独钟的。我国学者张奇通过对幼儿审美偏爱的实验研究认为“80%幼儿被试喜欢夸张和拟人风格的美术作品”“夸张和拟人的表现风格显然是突出和夸大了美术作品中所表现事物的亲融性特征,所以才格外地受到幼儿的偏爱。”“夸张和拟人的艺术风格不仅能使一些事物表现得更可爱,也能使事物表现得更可恶。”“由于夸张和拟人风格突出了事物的一些特征,使一些本来不易被幼儿觉察和理解的事物特征变得易于觉察和理解”。对于夸张,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则认为“线条和圆形的长短大小也会影响到使我们愉悦的范围。一般来说,前面提到的较长的直线和弧线,常常比较短的线条更惹人喜爱;就圆形来说,大的也比小的招人喜爱。”这种线条较长的直线和弧线或更大的圆就常常出现在夸张的卡通画中。
可见,儿童对于卡通画的痴迷首先与儿童对于夸张等手法的审美偏爱有关。夸张法是儿童绘画的特征之一,但漫画作品中的夸张与儿童平时绘画中的夸张是有区别的,这也是漫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漫画家冷牧说“漫画是调侃的艺术。漫画家通过夸张的形象,巧妙地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或机智、或荒谬、或严肃、或笨拙、或浪漫,五味俱全,该谐幽默,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快意。”“漫画正是通过幽默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她既是绘画的一种样式,又是文学长河的一条支流。”
儿童漫画中的夸张比一般的儿童绘画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如图3,儿童在画面中画出了夸张的楼梯和人物表情,还借鉴了猪八戒吃西瓜的幽默情节。也就是说,与一般儿童绘画相比,儿童漫画中突出了绘画中的幽默的内涵,是儿童式的幽默:简单、直接、新奇、多情绪化,不必经过艰深的理解和逻辑推理。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就像玩笑和喜剧一样,幽默具有某种释放性的东西;但是,它也有庄严和高尚的东西,这是另外两条从智力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途径所缺少的。”他又认为“幽默不是屈从的,它是反叛的。它不仅表示了自我的胜利,而且表示了快乐原则的胜利。”这样的儿童式的幽默带给儿童的是快乐体验。儿童能恰当地表现幽默,与儿童的经验水平有关。张奇就认为“幼儿中、晚期能够接纳喜剧形态的艺术品,并有了嘲笑、理智的笑、同情的笑(反讽)和戏谑的笑(诙谐感)。”
其次,与儿童的思维特征有关。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理论家托尔金提出“第二世界”——幻想。幻想的魅力是能把人们带到现实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去。漫画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第二世界”,在漫画中,儿童的一切梦想都不难实现,任何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在漫画世界中能当作事实来体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变化都是可能的,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也是一个可以按照每个幼儿的想象与要求而改变的世界。5岁~6岁儿童尚处在主、客观互渗期,“在儿童时代,一切事物都是互渗的——自我与外界、梦与清醒、现实与幻想、昨日与今日、概念与迹象、思想与感觉。”漫画中他们理解与感受到的世界就是一个现实与幻想融汇在一起的世界,所以漫画等将现实与幻想融合,受到儿童的欢迎。同时,由于漫画的画面具有相对的概括性,常常具体地表现重要部分,而对次要部分则简化处理,儿童在观看漫画时,不会因为背景部分的繁多而分散注意,再加上图画这种形式可以将人内心所想的任何东西都形象、直观地画出来,所以它自然成了表现儿童第二世界的美好形式。
另外,5岁~6岁儿童的绘画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儿童进行卡通画的创作提供了可能。5岁~6岁儿童不再用简单的图形以组合的方式来表现事物,而是用线条描绘物体形象的轮廓。
图4是儿童创作的连环漫画《大变活人》,小作者通过逐步增加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传统的杂技内容,流畅的线条、生动的情节、夸张的人物表情使人看了忍俊不禁。儿童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反映幽默的故事。儿童对线条熟练、流畅的掌握为儿童表现卡通画中物体的整体形象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卡通画大多是用简洁的线条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
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文学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里德通过研究认为儿童画的风格有十二类(后来他又合并为八类),其中他把儿童从生活中取材,以幻想使之夸张,涉及记忆象或遗觉象创新的重造或再结合的绘画称为“浪漫派的”,把儿童采取幻想的画题、运用想象表现传达的称为“文学的”。用里德关于儿童画风格分类的理论看儿童的卡通画,学前末期儿童的卡通画等带有浪漫、文学的色彩。随着信息技术及文学传媒的发展,儿童生活在“cartoon”的世界。漫画型动画片、漫画图书、卡通广告等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漫画已经成为幼儿生活中一个重要娱乐。大量的卡通画视觉经验为儿童积累了视觉表象。
目前部分幼儿园已经把儿童卡通画作为美术欣赏的内容之一,并尝试了儿童卡通画的创作活动。研究关注儿童绘画中卡通画创作能丰富我们对儿童绘画的认识,尊重儿童绘画中各种类型的风格,从而依照儿童的绘画风格给予鼓励或指导,为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内容提供新的思路。
5岁~6岁儿童为什么对卡通画如此感兴趣呢?我们先对卡通画的本质特征作一些观照。
卡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现在中国,当时它包含两个意思:一即cartoon,指一切单幅讽刺漫画;二指银幕上的活动画,所以动画片也称为卡通片。而“漫画是以夸张为基本手段,具有讽刺与幽默意味的画。“一幅漫画,有幽默感,有讽刺力,能打动人,即使在绘制技法上有所不足,还是有美感的。”而漫画与动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儿童漫画就是取材于动画,方成认为“动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故事型和漫画型。”“漫画型的作者必须是会运用奇巧艺术的漫画家,才易于取得良好艺术效果。”
卡通画习惯采用夸张、比喻和象征等表现手法来表现事物本质特征。其源于生活的本质、大胆夸张的想象画面、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儿童对于夸张手法是情有独钟的。我国学者张奇通过对幼儿审美偏爱的实验研究认为“80%幼儿被试喜欢夸张和拟人风格的美术作品”“夸张和拟人的表现风格显然是突出和夸大了美术作品中所表现事物的亲融性特征,所以才格外地受到幼儿的偏爱。”“夸张和拟人的艺术风格不仅能使一些事物表现得更可爱,也能使事物表现得更可恶。”“由于夸张和拟人风格突出了事物的一些特征,使一些本来不易被幼儿觉察和理解的事物特征变得易于觉察和理解”。对于夸张,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则认为“线条和圆形的长短大小也会影响到使我们愉悦的范围。一般来说,前面提到的较长的直线和弧线,常常比较短的线条更惹人喜爱;就圆形来说,大的也比小的招人喜爱。”这种线条较长的直线和弧线或更大的圆就常常出现在夸张的卡通画中。
可见,儿童对于卡通画的痴迷首先与儿童对于夸张等手法的审美偏爱有关。夸张法是儿童绘画的特征之一,但漫画作品中的夸张与儿童平时绘画中的夸张是有区别的,这也是漫画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漫画家冷牧说“漫画是调侃的艺术。漫画家通过夸张的形象,巧妙地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或机智、或荒谬、或严肃、或笨拙、或浪漫,五味俱全,该谐幽默,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想和快意。”“漫画正是通过幽默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她既是绘画的一种样式,又是文学长河的一条支流。”
儿童漫画中的夸张比一般的儿童绘画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如图3,儿童在画面中画出了夸张的楼梯和人物表情,还借鉴了猪八戒吃西瓜的幽默情节。也就是说,与一般儿童绘画相比,儿童漫画中突出了绘画中的幽默的内涵,是儿童式的幽默:简单、直接、新奇、多情绪化,不必经过艰深的理解和逻辑推理。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就像玩笑和喜剧一样,幽默具有某种释放性的东西;但是,它也有庄严和高尚的东西,这是另外两条从智力活动中获得快乐的途径所缺少的。”他又认为“幽默不是屈从的,它是反叛的。它不仅表示了自我的胜利,而且表示了快乐原则的胜利。”这样的儿童式的幽默带给儿童的是快乐体验。儿童能恰当地表现幽默,与儿童的经验水平有关。张奇就认为“幼儿中、晚期能够接纳喜剧形态的艺术品,并有了嘲笑、理智的笑、同情的笑(反讽)和戏谑的笑(诙谐感)。”
其次,与儿童的思维特征有关。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理论家托尔金提出“第二世界”——幻想。幻想的魅力是能把人们带到现实看不见的另一个世界去。漫画为儿童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第二世界”,在漫画中,儿童的一切梦想都不难实现,任何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在漫画世界中能当作事实来体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变化都是可能的,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世界,也是一个可以按照每个幼儿的想象与要求而改变的世界。5岁~6岁儿童尚处在主、客观互渗期,“在儿童时代,一切事物都是互渗的——自我与外界、梦与清醒、现实与幻想、昨日与今日、概念与迹象、思想与感觉。”漫画中他们理解与感受到的世界就是一个现实与幻想融汇在一起的世界,所以漫画等将现实与幻想融合,受到儿童的欢迎。同时,由于漫画的画面具有相对的概括性,常常具体地表现重要部分,而对次要部分则简化处理,儿童在观看漫画时,不会因为背景部分的繁多而分散注意,再加上图画这种形式可以将人内心所想的任何东西都形象、直观地画出来,所以它自然成了表现儿童第二世界的美好形式。
另外,5岁~6岁儿童的绘画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儿童进行卡通画的创作提供了可能。5岁~6岁儿童不再用简单的图形以组合的方式来表现事物,而是用线条描绘物体形象的轮廓。
图4是儿童创作的连环漫画《大变活人》,小作者通过逐步增加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传统的杂技内容,流畅的线条、生动的情节、夸张的人物表情使人看了忍俊不禁。儿童就是这样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反映幽默的故事。儿童对线条熟练、流畅的掌握为儿童表现卡通画中物体的整体形象提供了可能性,因为卡通画大多是用简洁的线条表现事物本质特征的。
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教育家、文学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里德通过研究认为儿童画的风格有十二类(后来他又合并为八类),其中他把儿童从生活中取材,以幻想使之夸张,涉及记忆象或遗觉象创新的重造或再结合的绘画称为“浪漫派的”,把儿童采取幻想的画题、运用想象表现传达的称为“文学的”。用里德关于儿童画风格分类的理论看儿童的卡通画,学前末期儿童的卡通画等带有浪漫、文学的色彩。随着信息技术及文学传媒的发展,儿童生活在“cartoon”的世界。漫画型动画片、漫画图书、卡通广告等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漫画已经成为幼儿生活中一个重要娱乐。大量的卡通画视觉经验为儿童积累了视觉表象。
目前部分幼儿园已经把儿童卡通画作为美术欣赏的内容之一,并尝试了儿童卡通画的创作活动。研究关注儿童绘画中卡通画创作能丰富我们对儿童绘画的认识,尊重儿童绘画中各种类型的风格,从而依照儿童的绘画风格给予鼓励或指导,为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内容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