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过的这些话,你都理解错了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接下来的一句:“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
  [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这是相对于士大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此处的“养”,则是相处的意思。
  全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意是: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如果站在官员的角度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会无礼,过分疏远了就会怨恨。
  很多人理解古文会按照字面上的现代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取义。譬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为”字读第二声,动词,句意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就天理难容。
  2.以德报怨。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仇怨,殊不知“以德报怨”只是一句提问,并不是结论。
  [真相]《论语》里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一个弟子问孔子:老师,别人怨恨我了,我不怨恨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的意思是: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现在别人怨恨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去对待怨恨你的人。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一般人将其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真相]我们知道,春秋时代,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读那时候的文章,要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停顿,才能得出句意通顺、连贯的话。结合上下文语境,这句话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话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明白这些东西。
  4.父母在,不远游。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想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原文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子女出远门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但又不反对一个人有正当目标时外出奋斗。
  5.愚不可及。
  [误解]“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现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并非这个意思。
  [真相]原句为:“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很少有人能做到啊。
  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却能够安然无恙。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予他高度评价。
  6.言必信,行必果。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多数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但其实与孔子的想法相左。对这句话字面上的理解一般没有错误,但大家不知道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弪径然小人哉!”
  [真相]“径径然小人哉”的意思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不辨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径径然”形容浅薄而固执。因此,孟子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误解]“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全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般人都将文中的“立”理解为成家立业。
  [真相]孔子还说过:“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日》)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所以立的不是事业,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是人格的独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
  8.学而优则仕。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很多中国人理解错误,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样的理解不对。
  [真相]这句话源于“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演习、实习。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真相]这句话其实是互文见义,原意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很多人扬扬得意:我喜欢看海,所以我是智者喽。
  (选自人民网2015年12月7日,有改动)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2012年9月19日下午,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摄影出版社主办的,十八大献礼图书、大型摄影画册《360o看中国》首发式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张黎上将,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副政委程宝山中将,中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宋明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前光,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部级专员杨振江,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主席、《人民日报》原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