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有患者会问,肾病综合征是什么?跟肾炎是一回事吗?肾病综合征能彻底治好吗?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肾病综合征和肾炎都属于肾小球疾病的范畴,在临床上表现类似,但也有一些显著区别。所谓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主要是指“三高一低”,即大量的蛋白尿、水肿、血脂异常以及低白蛋白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3.5克/天)和低白蛋白血症(<30克/升)是最重要的指标;而肾炎主要是有血尿、蛋白尿伴或者不伴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必须做肾活检
诊断肾病综合征,要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的检查结果,症状上有水肿。但要具体知道是什么病理类型,必须做肾活检(也称肾穿刺)。
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都应该做肾活检。为什么?因为如果不知道病理类型,治疗上的盲目性会比较大。当然,小儿的肾综病理类型大多数是微小病变,做肾活检或多或少有一些损伤,父母或许不一定接受,所以很多时候是先治疗,看效果再定是否做肾活检;但对于成人,要尽量先做肾活检,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大、45岁以后得肾病综合征的,不但要做肾活检,在检查之前还得排除其他疾病,比如肿瘤、糖尿病、高尿酸肾损害、淀粉样变等。如果病理类型都不清楚,治疗用药就不一定准确。比如说淀粉样变肾损害,就不需要使用激素治疗,假如给患者用了很多激素,非但没有好处,还有坏处。
肾病综合征能否彻底治好,有2个前提:第一,诊断要明确;第二,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诊断是正确的,治疗方案也是对的,肾综就一定能彻底治好吗?也不能这么说。
比如病理类型是微小病变型的肾病综合征,成年人中有80%甚至85%以上可以治好,但如果这个患者刚好属于剩下的那15% N20%呢?这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又比如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类型,有20%的人单用激素就可治好,另外还有20%的人加了细胞毒药物也能治好,但还是有50%以上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还有膜性肾病类型患者,可能有一些医生认为早期可以先观察,但我认为,如果尿蛋白的量很大,血清白蛋白低,则不宜长时间观察,因为大量的蛋白尿对肾是有损害的,这里还有学术观点和经验的差异。
所以,为什么前面强调要做肾活检,就是因为做了肾活检以后,知道了病理类型,医生和患者心中就有谱——究竟治好的机会有多大、复发的机会又有多大、药物怎么用、维持多久等,这些问题就可以做出一个预判。
“治好”是指“临床治愈”
当然,对于“治好”这个认知,患者跟医生之间还有点不一样。医生说的“治好了”,更多是指临床治愈。什么叫临床治愈?我更倾向于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这样的解释,而非“临床治愈”一词。因为,就算现在治好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复发,因此,后续的维持治疗也非常重要,不要因为现在治好就掉以轻心,这样的教训还是不少的。
所谓“完全缓解”就是指24小时尿蛋白在0.3克以内,同时尿中的活动性指标为阴性。要提醒一点,患者千万不要看到尿潜血的报告就紧张地说“我还有尿潜血2个‘ ’或3个‘ ’”等,我从来都跟我的患者说,“那个不要看得太重,是机器太敏感了”,千万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重要的是看尿镜检红细胞的个数。
什么又叫“部分缓解”呢?尿蛋白下降50%以上,只是没有达到我们刚才说的0.3克以下,但尿里已经没有太多活动性指标是阳性的,肾功能也稳定。
至于“不缓解”,就是指治疗后尿蛋白下降不到50%,而且尿检中有不少阳性的指标。
实际上,说“治愈”也容易让患者误解。因为即便尿蛋白控制了,就算是治愈吗?未必。因为肾组织的病理改变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比如说膜性肾病,经过治疗后,我们可能把尿蛋白的水平控制到“阴性”了,但肾活检的时候还会看到很多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里面的沉积,这说明肾脏病变的问题还存在,只是暂时控制下来,还需要继续的维持治疗。
在过去,肾活检不是那么普及,检查手段也不多,所以大家多是从临床指标来判断,以为症状没了,尿或血也查不出异常了,就是治愈了,但现在有了病理检查,就能更深一层地看到问题的根本。所以,说“治愈”不太科学,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肾病综合征和肾炎都属于肾小球疾病的范畴,在临床上表现类似,但也有一些显著区别。所谓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综),主要是指“三高一低”,即大量的蛋白尿、水肿、血脂异常以及低白蛋白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3.5克/天)和低白蛋白血症(<30克/升)是最重要的指标;而肾炎主要是有血尿、蛋白尿伴或者不伴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必须做肾活检
诊断肾病综合征,要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的检查结果,症状上有水肿。但要具体知道是什么病理类型,必须做肾活检(也称肾穿刺)。
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都应该做肾活检。为什么?因为如果不知道病理类型,治疗上的盲目性会比较大。当然,小儿的肾综病理类型大多数是微小病变,做肾活检或多或少有一些损伤,父母或许不一定接受,所以很多时候是先治疗,看效果再定是否做肾活检;但对于成人,要尽量先做肾活检,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大、45岁以后得肾病综合征的,不但要做肾活检,在检查之前还得排除其他疾病,比如肿瘤、糖尿病、高尿酸肾损害、淀粉样变等。如果病理类型都不清楚,治疗用药就不一定准确。比如说淀粉样变肾损害,就不需要使用激素治疗,假如给患者用了很多激素,非但没有好处,还有坏处。
肾病综合征能否彻底治好,有2个前提:第一,诊断要明确;第二,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诊断是正确的,治疗方案也是对的,肾综就一定能彻底治好吗?也不能这么说。
比如病理类型是微小病变型的肾病综合征,成年人中有80%甚至85%以上可以治好,但如果这个患者刚好属于剩下的那15% N20%呢?这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又比如说,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类型,有20%的人单用激素就可治好,另外还有20%的人加了细胞毒药物也能治好,但还是有50%以上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还有膜性肾病类型患者,可能有一些医生认为早期可以先观察,但我认为,如果尿蛋白的量很大,血清白蛋白低,则不宜长时间观察,因为大量的蛋白尿对肾是有损害的,这里还有学术观点和经验的差异。
所以,为什么前面强调要做肾活检,就是因为做了肾活检以后,知道了病理类型,医生和患者心中就有谱——究竟治好的机会有多大、复发的机会又有多大、药物怎么用、维持多久等,这些问题就可以做出一个预判。
“治好”是指“临床治愈”
当然,对于“治好”这个认知,患者跟医生之间还有点不一样。医生说的“治好了”,更多是指临床治愈。什么叫临床治愈?我更倾向于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这样的解释,而非“临床治愈”一词。因为,就算现在治好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复发,因此,后续的维持治疗也非常重要,不要因为现在治好就掉以轻心,这样的教训还是不少的。
所谓“完全缓解”就是指24小时尿蛋白在0.3克以内,同时尿中的活动性指标为阴性。要提醒一点,患者千万不要看到尿潜血的报告就紧张地说“我还有尿潜血2个‘ ’或3个‘ ’”等,我从来都跟我的患者说,“那个不要看得太重,是机器太敏感了”,千万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重要的是看尿镜检红细胞的个数。
什么又叫“部分缓解”呢?尿蛋白下降50%以上,只是没有达到我们刚才说的0.3克以下,但尿里已经没有太多活动性指标是阳性的,肾功能也稳定。
至于“不缓解”,就是指治疗后尿蛋白下降不到50%,而且尿检中有不少阳性的指标。
实际上,说“治愈”也容易让患者误解。因为即便尿蛋白控制了,就算是治愈吗?未必。因为肾组织的病理改变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比如说膜性肾病,经过治疗后,我们可能把尿蛋白的水平控制到“阴性”了,但肾活检的时候还会看到很多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里面的沉积,这说明肾脏病变的问题还存在,只是暂时控制下来,还需要继续的维持治疗。
在过去,肾活检不是那么普及,检查手段也不多,所以大家多是从临床指标来判断,以为症状没了,尿或血也查不出异常了,就是治愈了,但现在有了病理检查,就能更深一层地看到问题的根本。所以,说“治愈”不太科学,容易让人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