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砺“参透天上秘密”的技能
葛晶晶出生在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江苏盐城,新四军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铁军精神”从小就铭刻在她心中。2000年9月,葛晶晶以优异成绩考入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终圆儿时从军梦想。“小的时候,我记得《新闻联播》之后是天气预报,预报员站在云图前面播报天气,那时我就觉得好神奇,所以我报了这个专业。”同时,虽是气象新兵,但古今中外巧用气象条件出奇制胜的诸多战例,让葛晶晶意识到了精准把握气象的重要意义。
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葛晶晶已近而立之年。毕业前,她全科综合成绩第一,学院授课试讲也排名第一,院、系领导都希望这个优秀科研苗子能留校任教。许多亲友也劝她要以婚姻家庭为重,而且她年纪不小了,留校是最好的选择。“留校,工作生活环境舒适,还可以兼顾家庭,父母更希望我能留下来。但这样,我就远离了一线战场,远离了自己从军的初衷。”因此,葛晶晶告别舒适稳定的院校生活,选择投身到一线作战部队,把所学知识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本科毕业前,葛晶晶以全队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保研。硕士毕业,再攻博士,11年求学经历奠定了她“识天文、知地理”的坚实基础。当上博士、再当战士,葛晶晶来到了原南京军区气象水文中心任助理工程师。除了加班加点跟班训练,她还给自己加练,每个午休她都要多画几张历史天气图。3个月下来,葛晶晶手工绘制天气图240余张、记录了4万余字的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预报准确率从最初的65%提升到82%。凭着这股精神,她打破一般预报员大半年甚至一年才能上岗的常规,3个月就破格值班了。接着她担任了气象室预报员、气象室代理主任等职务。
东部战区成立后,保障对象、保障区域、保障时效有了拓展变化。为了更好地“参透天上的秘密”,葛晶晶主动向陌生领域进军,云层、积冰、海浪、潮汐……她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将涉及到保障的海量数据印到脑子里,做到“一口清”。空军和海军相关单位对辖区战场环境研究比较深,她就专程上门讨教,编写出《海洋水文保障手册》,大大充实完善了战区海洋水文基础资料。入伍20年来,葛晶晶与战场为伴,与风雨同行,出色完成了各类重大联演联训活动和防汛抗台气象海洋保障任务,接受气象保障咨询数千次,保持了“零差错”纪录。
一次次精准预报践行誓言
“葛总,今天下午会下雨吗?”“不会下雨,安心准备体能考核吧!”在战友们眼中,葛晶晶就像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拿不准的气象问题都会去找她。
2016年,五大战区在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陆军气象专业工程师葛晶晶转隶东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担任海洋保障室主任。由陆地向海天,由军种岗位到联合战位,曾在军区气象专业比武竞赛中多次折桂的她,却有一种本领恐慌——联合作战气象海洋保障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短板在哪儿?差距多大?“咱们是测算战场气象的人,不能静静地坐等风来。”“比如在进行一次联合演练行动时,对空军、海军来说,气象条件是满足的,但是对陆军而言,可能不适合。这个时候,你就要去考虑这个行动的时间窗口,怎么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武器的效能,包括兵种、兵力的能力。”一次次业务会上,葛晶晶的话,让大家若有所思。她带着团队,马不停蹄地展开数据收集、平台搭建、科研攻关等一系列工作,像燕子垒窝一样,一点点打牢战斗力基础。
东部战区组建不久,辖区连降大暴雨,正在值班的葛晶晶,为给机关和部队提供更精准的气象预报,半个月连轴转,平均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连续夜以继日的保障,让她起了满嘴的水泡,人瘦了一圈。战友劝她换个班,葛晶晶却执意不肯。那次值班经历,也让葛晶晶意识到,作为联合作战指挥的要素保障人员,做一名“技术通”远远不够,还应成为一名“作战通”,从指挥员的视角去审视气象海洋保障工作。
一次,战区要选派一名气象海洋保障人员随舰出海执行任务。葛晶晶听说后,第一时间报名申请。“女同志出海有诸多不便,更何况还是远海航行。”刚开始战区领导没有同意。“我一定要到海上去看看,离战场环境再近一些。”最终,葛晶晶说服了领导,坚持走上了战舰,闯进了大洋。海上风浪大,舰船有时会颠簸,初次上船的葛晶晶常常抱着桶呕吐不止。他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对方一艘舰船跟踪监视。指挥组决定根据这一海域气象水文变化规律,规划最优航线以甩掉对方。时间紧、任务重,葛晶晶稳住心神,迅速测算,很快和指挥组一起规划了一条我船可以安全通过、对方又无法跟踪接近的航线。果然,我舰船顺利过航,对方舰船不得不减速、转向、远离。
“要学会游泳,就要敢于到大海里去。”这次经历,让葛晶晶对这句话的体会更加深刻。从海上归来后,她又先后到战区海军、战区空军某场站等单位请教见习,短则半个月,长则两三个月。同时,她还开始恶补联合作战和各军兵种知识,“啃”下数百万字的资料。
又是一次复杂环境下的联合实兵演习。任务区域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实弹射击前一天,指挥员提出:在未来24小时里,选出目标区气象条件最好的1个小时,作为联合火力打击的时间窗口。摆在葛晶晶面前的是一次新的挑战:任务区域低云笼罩、风高浪急,被大片的降水区域覆盖,加之不同武器平臺对作战气象条件要求也不同,时间选择上,既要差中选优,又要兼顾各方,难度可想而知。葛晶晶统计分析了数千组气象海洋实况数据,伏在桌子上细致研判了600多张气象预报图,并与战区各军种气象海洋部门反复会商。最终,当她带着团队一分一秒卡出最佳时间窗口时,已是次日凌晨。演练如期打响,战机挂弹起飞,导弹剑指苍穹。然而,彼时目标区依旧云雾笼罩、小雨不停。“战机飞抵预定区域前,目标区气象条件一定会转好!”葛晶晶的判断很快得到了印证。利用目标区雨停云散的短暂间隙,战机成功摧毁预定目标。 2018年8月,热带气旋“云雀”在海上生成后,多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影响东部战区的可能性非常小。但葛晶晶冷静分析气象数据、查阅比对历史气象资料后,认为“云雀”向西移动逼近辖区的可能性很大,战区部队要做好防范台风在战区正面登陆的准备。正如葛晶晶所料,台风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陆,她全时坐班值守,精心研判天气环流形势,及时制作热带气旋警报,提出兵力行动影响和防抗建议,最大限度避免了损失。
“5天后,将有热带气旋从演习区域经过,这会严重影响部队作战行动,我建议将作战发起时间提前!”将作战发起时间提前,意味着各参演部队的行动方案都需要调整。万一预判错了,责任谁来承担?葛晶晶说,这一次演练活动对她印象非常深刻,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她一個人觉得会有影响。后来经过综合评估,指挥员采纳了葛晶晶的建议。最终,演习顺利进行。行动结束之后,海上的风浪就增大了,然后暴雨倾注,“部队是在热带气旋的‘眼皮子底下’把这次联合演训任务顺利实施的。”战区首长竖了个大拇指,“葛晶晶,你太厉害了!”
战争里的东西不能等到战时再学
对流云、云中积冰一直是飞行安全的重大威胁,可能引发飞机剧烈颠簸,甚至发动机停止等险情。葛晶晶向这个难题发起了挑战。两年多时间里,仅算法她就修改了十几版,查过的资料堆起来比书桌还高。她最终完成了相关课题研究。借助这一成果,如今气象预报员能快速对云系进行定量化分析,给出精细化保障建议,有效降低了飞行安全隐患。
每一项这样的研究都在增加打赢的“胜算”。葛晶晶常说:“战争里的东西,绝不能等到战时再学。作为军人,要时刻为打胜仗作准备。”一次,在阅读一篇关于战机在台风、雷暴等极端天气下飞行的论文时,她又开始思考:“如果在任务中遭遇极端天气,身为气象预报员,能为我们的战机飞行做些什么?” 不钻研不知道,一钻研吓一跳。葛晶晶走进飞行部队调研,咨询了十多名专家,她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空气动力、航管、气象、雷达等多个专业领域。有人劝她,这已经不单纯是气象保障问题了,可以说每一步都是硬骨头,让她还是别多事了。“如果单就个人搞科研来说,可以选择,但事关打仗的事,总得有人冲在前。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再难也要走下去。”葛晶晶说。2019年6月,在葛晶晶的牵头下,院校专家、装备厂家科研工程师、战区技术骨干等积极参与进来,推动着这一课题“拨开云雾见月明”。
葛晶晶的丈夫也是一名军人。“因为我工作太忙,他2018年转业了。对孩子的教育辅导,主要是我丈夫来承担,”葛晶晶说,“有好几次,我们俩一起送孩子去辅导班,单位突然有事,我赶紧赶去单位。儿子上完辅导班出来说,妈妈怎么又不见了?去哪儿了?”每逢周末,儿子一睁眼就先问葛晶晶:“今天是星期六,妈妈你今天不上班吧,妈妈我真的很想让你陪着我。”儿子的话让葛晶晶心里酸酸的。2020年10月,部队退役工作展开,好几家地方气象科技公司向葛晶晶抛出橄榄枝,欲聘请她担任首席专家,待遇优厚。但葛晶晶心中的天平还是倾向部队,毅然回绝了这几家公司。事后,她向组织汇报思想时讲到:“如果仅算个人经济账,到地方收益更多,但是算备战打仗账,留在部队贡献更大。能在战区服务,是我最大的荣耀!”
在家人的支持下,到2021年初,葛晶晶先后牵头参与了7个综合性重难点问题研究,其中人工影响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前景、极端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研究等一批成果,满足了联合作战气象海洋保障的现实需求,为备战打仗提供了有力支撑。丈夫羡慕地说:“晶晶,人家说你是女中豪杰,军中‘诸葛’,我也沾光了!”葛晶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英雄标兵”、东部战区“联战先锋”等称号,并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作为军人要时刻准备打仗,我要为打胜仗尽力提供‘天时地利’的保障!”葛晶晶铿锵地说。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