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甜瓜(Cucumis melo L.)苦味物质严重影响其口感和品质。本研究拟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寻找控制甜瓜苦味形成的分子基础。本文利用不苦的薄皮甜瓜品系C69和苦的薄皮甜瓜品系C14构建了一个包含100个单株的F2群体。首先利用2b-RAD测序构建一个遗传连锁图谱。其次,结合群体的苦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的QTL定位和关联分析。然后,利用2b-RAD测序特有的技术优势进行群体的存在与缺失变异(PAV)的挖掘。最后,利用亲本的重测序信息确定控制苦味性状的关键基因。F1的果实表现出强烈的苦味,F2群体中苦与不苦的单株分别为81和19个,符合3:1的分离比(X~2=1.92,P=0.1659)。利用477个SNP标记构建一张包含10个连锁群的连锁图谱,总长为337.79 cM,标记间平均间隔0.71 cM。全基因组QTL定位在8号连锁群(对应9号染色体)检测到一个解释表型变异为20%的甜瓜苦味QTL。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7个SNPs与苦味性状相关,全部位于9号染色体苦味QTL的基因组区域。通过PAV分型分析仅发现一个特有的大片段缺失(21,707,702bp至21,743,072 bp),位于QTL区域,且在所有的不苦株系中存在,而苦的株系中不存在。基于两个亲本材料的深度重测序信息,发现这个PAV的区域更大,约为62 kb,共涉及到9个连续的基因(MELO3C005601,MELO3C005602,MELO3C005603,MELO3C005604,MELO3C005605,MELO3C005606,MELO3C005607,MELO3C005608和MELO3C005609),其中5个是细胞色素P450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这5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与参与葫芦素C/B/E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簇CYP81Q58、CYP81Q59和CYP712D8在一个进化枝,可能行使类似的功能。F1和F2群体的表型表明所用甜瓜材料的苦味主要是由一个显性的基因位点控制。在QTL区域发现的特有PAV与群体中的苦味性状完全共分离,解释了苦味性状在群体中100%的表型变异,说明这9个基因的缺失是不苦材料C69失去苦味的主要原因。PAV涉及的9个连续的基因,其中5个是细胞色素P450基因,为潜在的类似于黄瓜葫芦素C合成的基因簇的一部分。前人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获得的两个控制葫芦素B合成的bHLH转录因子CmBr(MELO3C005610)和CmBt(MELO3C005611)同在9号染色体,与本研究检测到的PAV紧密挨在一起。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后续不苦甜瓜的育种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分子辅助育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