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提出的量产车辆评估测试(PVE)要求,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冷却系统监测、氧传感器监测和综合部件监测的角度,分别列举了一个故障码,对比分析了UAES、Bosch和Delphi 3种发动机控制系统下故障诊断原理和故障植入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UAES系统和Bosch系统的部分故障诊断原理有相似之处,故障植入方法可以相互借鉴;Delphi系统的故障诊断原理与UAES系统、Bosch系统差异大,故障植入方式取决于故障失效模式。
【基金项目】
:
2018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行业质量共性技术推广项目-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提升(0714-EMTC-02-0057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提出的量产车辆评估测试(PVE)要求,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冷却系统监测、氧传感器监测和综合部件监测的角度,分别列举了一个故障码,对比分析了UAES、Bosch和Delphi 3种发动机控制系统下故障诊断原理和故障植入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UAES系统和Bosch系统的部分故障诊断原理有相似之处,故障植入方法可以相互借鉴;Delphi系统的故障诊断原理与UAES系统、Bosch系统差异大,故障植入方式取决于故障失效模式。
其他文献
基于48V负极线束发热故障,对线束设计、线束质量和总装装配工艺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凸焊螺母和螺栓匹配选型存在错误,这一因素导致负极线束发热.同时,台架验证表明,该因素是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也叫做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技术,是根据不同的发动机负荷和转速来调节气门开闭时刻,从而使发动机运行在最适合的动力输出及燃油消耗区。VVT技术作为一种能提高发动机性能、降低油耗和排放的重要手段,在发动机上获得广泛应用。结合汽油发动机VVT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VVT系统开发过程,论证了标定策略的应用对VVT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阐述发动机应用增压技术的优势和不同车型的驾驶特点来说明面向整车加速性能的增压器选型研究的意义,研究搭载不同增压器方案的发动机性能对比和不同车型的换挡策略,最后
就匹配压缩释放辅助系统的某六缸柴油机,对运动机构的核心部件排气凸轮进行优化改进。在外基圆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内基圆上对凸轮进行“加法”,降低可靠性风险。同时,采用AVLBOOST、AVL-EXCITE TD、Hypermesh以及MATLAB,研究了不同转速下排气凸轮(压缩-释放段)第1次开启的角度及爆发压力对制动功率的影响、排气凸轮(BGR段)第2次开启的最大预升程及关闭角度对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及制动功率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该发动机为了具有更大转速区域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制动功率,在压缩-释放段,开启角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开发了一种新的电子辅助水泵性能参数检测系统。介绍了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结构的基本组成和功能、labVIEW测试软件及控制界面。搭建了水泵检测系统试验台,对电子辅助水泵进行了性能参数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成熟可靠、稳定性好、精度高,且操作简单,数据显示直观,水泵检测效率大幅提升。
为了更好地判定发动机零部件和装配质量,通过发动机热试检测,对影响发动机转速稳定性的因素和检出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在ECU数据标定正常、台架PID参数合适的情况下,水温上升,转速稳定。
从军事领域对燃料电池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说明,针对军事应用需求,着重介绍了某项目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电堆、供氢子系统、空气供给子系统、水热管理子系统等的技术方案,并对系统主要参数进行了匹配设计计算。根据设计方案,建立了系统性能仿真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预测研究,结果基本满足预期目标。
针对48 V轻混系统的节能效果,利用AVL-Cruise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建立P0结构的48 V轻混系统,在Matlab/Simulink上设计了怠速起停、能量回收和动力辅助的控制策略。将SOC初始值分别设定为70%、60%和50%,通过模拟NEDC循环工况,比较3种情形下瞬态油耗和SOC的变化,得出最佳的SOC初始值。仿真结果表明,SOC的初始值为60%时,48 V电池充放电平衡。因此,60%为最佳的SOC初始值。将燃油车改制成48 V轻混系统样车,对改制前后的样车进行油耗测试,测试遵照GB/T 19
针对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存在的温升问题,通过磁热耦合仿真分析得到电机的温升分布,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仿真得到电机的热源损耗。基于CFD软件对电机单水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电机的稳态温升分布情况,搭建相关试验平台,验证仿真的可信性。设计了轴向、平行、螺旋3种双水道结构的电机三维模型,热仿真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水道结构的冷却效果整体优于单水道结构。
围绕重型甲醇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开发工作,对曲轴箱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包括对混合气的取气位置不合理、缺少预分离结构导致主分离器负担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甲醇发动机燃烧的特点,优化了曲轴箱通风系统的取气位置,增加了预分离结构以及补气系统的设计。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排放达到了国六排放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