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扣分慢扣分得高分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好活不丢分
  有一个段子说得好:每人都是三萬多(天),要学会好好活,慢慢拖!
  它包含了一个深刻道理:遗传给每个人的寿限都是差不多的(这也可以看作是“道”),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结果却差异很大。会活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节奏与行为,减少损伤,尽可能不被“扣分”。就像在竞技场上做长时间的比赛一样,目的就是“挺住”,不乱来,以不丢分为前提,而不是一开始就拼命抢先。
  人在理想的情况下可活到120岁,甚至150岁。在这寿限内,接下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减寿因素:抽烟减寿,醉酒减寿,通宵熬夜减寿,过度疲劳减寿,情绪抑郁减寿,持续焦虑减寿,大病一场减寿更多。因此,要养生延年,就得避免减寿因素,少被“扣分”。
  再好的车,哪怕奔驰、宝马,一直超高速运转,把油门踩到底,一方面,车祸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就像人一样,过度快节奏,生病概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这辆车肯定加速报废,要不了多久,就要报修,不可能像其他正常行驶的车,用到应有的年份。
  用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一方教授的话来说:每个人,不是排着队走向医院,就是排着队走向坟墓,这是“道”(规律),谁也无法回避。你能够做的,只是决定以什么方式来“排队”。优哉游哉慢慢排,活好每一天,是一种方式;急吼吼,拼了命往前冲,不顾后果,不计代价,也是种活法。后者也许前期可以很辉煌、很光鲜,但一定是缩短总进程,甚至中途摔倒,或者折寿。
  蜡烛现象
  人参等补品,中医归纳其功效为“补益阳气”。它是助“火”的,只适合于功能低下的虚损状态,可加强代谢、增加活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中医药大学就有过一个经典的研究:给那些虚损的实验动物用补气、壮阳药,发现短期内的确可以促使它们改善身体机能,但这也会很快耗尽它们的生机。滋阴药恰恰相反,短期疗效不明显,长期的滋补功效却不错。
  朱丹溪是“相火论”的创始人,他创制的延年益寿名方“大补阴丸”和“补阴丸”,用的都是泻火方法。所谓泻火,主要药物是知母、黄柏、猪脊髓等,其实就是抑制代谢,让代谢减慢,别太旺盛。朱丹溪生活在南宋时期浙江中部的鱼米之乡,当时求诊的患者很多都是有钱人,营养不差,就是虚火旺盛,所以用这种方法可延年益寿。这与当今情况颇为相近。
  长寿与否可以参照蜡烛现象:蜡烛燃烧得越快、火势越旺,能够燃烧的时间就越短;蜡烛的火势小一点,恰到好处,其燃烧时间就会延长。
  除非特别虚弱的人,一般人乱用补品,特别是人参之类,以提高体力,延长寿命,结果很可能是火上浇油,适得其反。
  少火生气
  《黄帝内经》有“壮火少火”之说。所谓“少火”,指生生不息、恰到好处的生理功能活动,有助于“生气”,帮助身体处于适度代谢的状态;相反,过分旺盛的功能活动(壮火),则大量消耗能量(食气),最终导致机体衰竭。
  我的老同学胡文俊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研究老运动员健康状态及寿命情况,结果发现:大运动量的运动员没有长寿的,健康状态也不比常人更好。晋朝养生名家陶弘景对此早有说法:“人欲常动,但不可大疲耳。”人需要经常活动,但不可超过极限。
  生活在高纬度高寒地区的人,寿命普遍很长;而生活在赤道一带的,则普遍寿命偏低。抛开经济发展等因素,与居住地温度相关的寿命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至少,其中一个解释是:环境温度低,能量释放较慢,代谢也随之减慢。这也可以作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现代注解。
  有学者发现,若能将人的体温降低2℃~3.5℃,人的寿命可由目前的平均七十多岁延长到150岁。美国生物化学家时特鲁博士试制了一个冰柜,每晚在冰柜里睡觉,可使体温逐步降至15℃左右,次晨冰柜又会自动帮人将体温升到37℃,人可以照常生活、工作。
  用冰柜也许并不现实,自我控制生活节奏,减慢步伐,却最有可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我经常拜访一些成功人士,不管是经商的、从政的,还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也经常接诊各式各样的肿瘤患者,大至国家级领导,小到企业家等,发现他们年长后都有一个特点:开始追求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懂得舍弃,特别讲究生活方式优化问题,都把追求长寿视为目标,常常后悔于过去不够节制的生活方式。
  延年其实没有秘诀,尽量减少被“扣分”,特别是扣大分,则是关键。而少被“扣分”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遵循规律。就像玩游戏和体育比赛一样,只有遵守规则,才不会被扣分。
其他文献
老妈所在小区的不少老人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大堆吃下去令人心惊胆战的“保健品”。所幸的是老妈从没有中招上当过。老妈一脸得意地说:“很简单,根本就不信,没有打算买,我打个电话就推掉了。”  “一个电话就推掉了?这么神奇管用?”我问。  老妈不慌不忙地说:“就说上月吧,那次卖保健品的几个人在小区的会所里搞老年人养生保健讲座,还给每位参加的老人赠送一个高档水杯、两斤鸡蛋。几个年轻女孩子和我们聊天,还认我们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疼痛,有的与疾病有关,有的与亚健康有关。除了吃药止痛外,专家又帮您找出藏在身体里的四把止痛“钥匙”。  解除头痛揪揉两眉间  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因为那把解除您头痛的“钥匙”就藏在两眉之间。头痛时,不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这个部位的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如果真有疾患,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一般揪揉两分钟即可,动作宜慢不宜
六年从医,惯见生老病死,这让36岁的刘新田对身体多了几分敬畏之心。多年来,他保持春天祛湿、夏天清热、秋天润肺、冬天温补的养生法则。即便喝茶也要上心,上午喝铁观音,提神;中午喝单枞,助消化;晚上喝普洱,养胃。近来一位事业有成的朋友被频繁的应酬喝酒摧垮,在正值盛年的45岁突然中风,刘新田越发忌讳对身体的放纵。  對不少人来说,养生仍然停留在“浅层宗教”。在刘新田眼里,自己身边很少有人真正养生。他们大多
什么是养生?中国营养界泰斗级人物葛可佑说,养生其实就是在科学原则之下,随心所欲,就这么简单。  把吃饭当成享受  葛可佑认为,快乐饮食对健康最有益。“吃饭就是一种享受,吃饭不是吃药,不必太过恪守规范。要学会总量平衡,今天吃多,明天就吃少;中午吃肉多,晚上就多喝粥、多吃菜。不争一朝一  夕的合理膳食,只要总体上,在某个时间段内营养均衡就足够了。”  葛可佑并不主张老年人对营养要求太过严苛,完全可以根
一入晚景,就和医药结起不解之缘。轻则筋骨酸疼,重则波及五脏。于是,打针吃药成为常事,桌边床头总排满了各色大小药瓶。打开报纸,最着迷的不是天下大事,而是各种特效药的醒目广告。老朋友见面首先交换的也是彼此的病情,时而还有人为我抄来妙剂秘方。最近整理积信,发现我同一位友人之间数量可观的通信,内容尽是各人近期尿频的次数以及各种对付的办法。六年前,我们同去武汉开黄鹤楼笔会时,火车上同睡一个小单间。那晚他一连
一些健身专家提出走路健身要求:迈大步,步速较快,双臂摆动,抬头挺胸。这样的标准动作有利于消耗热量达到要求,但要注意力相对集中,对我不适合。  我住的小區绿化做得很好,周边连接着一个好大的绿化区域,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小自然”。从书房出来,到“小自然”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头脑会更清醒。  不为写作动脑,随意、悠闲散步也有益心脑健康,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年龄大了,容易忘事,有时东西放在哪儿记不起来了,有
今年迎来百岁寿辰的马识途,就像一条流淌了一个世纪的长河,也像一本撰写了一百年的厚书,其内容磅礴而繁杂,其生命的厚度与高度都令人仰慕。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1915年出生于重庆市忠县。1961年,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出版发行,震动全国。70岁后,他以惊人的毅力开始学习电脑,且很快就熟练掌握,成为中国作家中年龄最长的“换笔”人。87岁以后,30万字的电视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就是他以电脑打字完成的。 
新娘头戴花帽,身穿红紫相间的长裙,白色纱巾垂下来遮住了脸庞。5月20日,新疆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养老院为一位百岁新娘举行婚礼。她叫艾扎提汗·沙吾提,出生于1900年6月26日,今年114岁,新郎艾买提·艾合买提刚满70岁。“我们俩在一起很开心,我不在乎她比我大。”艾买提·艾合买提说。  艾扎提汗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儿子,儿子去世后,儿媳妇带着孙子离开了艾扎提汗,从此断了联系。2012年4月,艾扎提汗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