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金平与博士于伟、张萌在2011年第9期《城市问题》上发表题为《新郊区主义与美国郊区的密集化发展》一文,认为近年来的众多研究表明,美国许多郊区的景观已经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产生了实质性的不同,郊区不仅仅是位于独立地段、由单栋住宅组成的、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低密度均质居住社区,郊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偏离了低密度蔓延和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美国的近三分之二的郊区甚至出现了密集化发展的倾向,呈现出“新郊区主义”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发展郊区的三重挑战:一是来自原郊区居民的挑战。很多郊区居民担心高密度的开发可能使城市化的负面效应在郊区重现,会对原有的物业价值带来影响。也有居民担心郊区非居住用途建筑的开发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对郊区土地的多功能混合利用提出了质疑。二是来自市场的挑战。因为郊区城镇中心难以吸引大型连锁零售商,开发商在建筑设计方面花费不菲,因而提高了零售商的进入门槛,对咖啡馆、干洗店、小型食品商店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间接提高了中等收入水平消费人群的进入门槛。三是来自学者的质疑。有城市评论家质疑郊区村镇发展模式是否能够摆脱汽车依赖型社区的低密度蔓延。还有学者指出,新的村镇难以达到传统城镇设施的水平,新村镇只不过是一种“人造的城市风格,虚假的城镇”。
郊区化是大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新郊区主义”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对于目前快速扩张的我国城市郊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需要空间,郊区的紧凑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每年约有700万人进入城市,势必占用新的大量空间。在我国城市发展的环境与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背景下,郊区的紧凑发展是大势所趋。二、注重功能混合,塑造地方性,建设有凝聚力的“边缘城市”。在物质空间方面,塑造具有地方感、个性化的空间载体;在功能方面,实施居住、购物、休闲娱乐、交通等多功能混合开发,平衡居住-就业、居住-消费、居住-休闲等关系;在精神层面上,利用古建筑、古街道、河流等要素塑造地方“身份”,培育认同感和归属感等社区品质。三、建设城市边缘绿地村镇,发展生态农村社区。城市边缘区乡村的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并邻近城市,具有发展绿地村镇的条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服务设施齐全的生态型农村社区,吸引人口的集聚,有助于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可望成为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典型发展模式。四、利用多样化交通工具和信息网络技术,提高郊区的可达性。提高我国大都市区的可达性,必须重点关注公共交通,充分利用交通网络节点的聚集功能,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真正缓解大都市区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问题。五、保障法律和规划的约束力,推动政府、居民、开发商、规划师和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公众参与。美国有20个州建立了城市增长管理计划或通过了城市增长管理法和精明增长法,有力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转向,因此我国的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实践需积极推进多元主体的公众参与,权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失,创新参与方式,以降低城市化的社会风险成本。
郊区化是大城市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新郊区主义”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对于目前快速扩张的我国城市郊区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需要空间,郊区的紧凑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每年约有700万人进入城市,势必占用新的大量空间。在我国城市发展的环境与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的背景下,郊区的紧凑发展是大势所趋。二、注重功能混合,塑造地方性,建设有凝聚力的“边缘城市”。在物质空间方面,塑造具有地方感、个性化的空间载体;在功能方面,实施居住、购物、休闲娱乐、交通等多功能混合开发,平衡居住-就业、居住-消费、居住-休闲等关系;在精神层面上,利用古建筑、古街道、河流等要素塑造地方“身份”,培育认同感和归属感等社区品质。三、建设城市边缘绿地村镇,发展生态农村社区。城市边缘区乡村的生态环境基础良好并邻近城市,具有发展绿地村镇的条件。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服务设施齐全的生态型农村社区,吸引人口的集聚,有助于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可望成为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典型发展模式。四、利用多样化交通工具和信息网络技术,提高郊区的可达性。提高我国大都市区的可达性,必须重点关注公共交通,充分利用交通网络节点的聚集功能,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真正缓解大都市区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问题。五、保障法律和规划的约束力,推动政府、居民、开发商、规划师和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公众参与。美国有20个州建立了城市增长管理计划或通过了城市增长管理法和精明增长法,有力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转向,因此我国的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实践需积极推进多元主体的公众参与,权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失,创新参与方式,以降低城市化的社会风险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