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碑店市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7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对高碑店市的浅层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开展了研究.在对该市27个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分区、Gibbs图、 离子相关分析图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在浅层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上,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向HCO3-Na·Ca型逐步演化;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岩石的溶滤作用,且主要来自硅酸岩的风化及碳酸盐岩的溶解;由于发生了阳离子交换作用,Na+浓度随着地下水流动逐渐升高,Ca2+浓度则逐渐降低;研究区地下水中NO-3的来源途径多样,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类活动(如工业污染)对NO-3浓度的影响也比较大.
其他文献
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地层蕴含了全球性的地质事件信息,特别是显生宙第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如恐龙的灭绝),该界线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目前国内约30个地区发现了陆相K/Pg界线,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证据包括恐龙蛋铱含量及碳氧同位素,恐龙牙齿及蛋化石、 微球粒、 黏土矿物、介形类动物群、轮藻、孢粉和环境磁学变化,多为古生物方面的研究,这些证据所反映出的气候信息相似,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呈现出等时性和普遍性.中国陆相K/Pg界线与国外海相K/Pg界线相对比,由于陆相地层的缺失、生物演化关系及保存条件
从乘客出行行为的角度入手,以全过程区域出行中城市内部出行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内部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乘客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城市内部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结合便捷性、准时性、经济性三大指标,以重庆交通大学至较场口的出行通道实例进行论述,得出在相同的出行路线下,不考虑道路环境变化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多数乘客更乐意选择轨道交通出行.
探讨货车交通安全的主要风险,包括驾驶人违法肇事、缺乏运输全过程监管、缺乏对货运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价等;提出实施企业安全风险评价以加强货车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企业的风险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结果表明驾驶人的违法肇事、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风险点,此基础上综合各指标计分确定其安全评价等级.规范地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加强全过程监管可促进货运安全风险改善、提升事故预防水平.
广深(广州—深圳)高速公路麻涌互通至东莞互通段现状为整体式双向六车道连续桥梁段,拟改扩建为整体式双向十车道.文中针对该路段互通密集且存在通航桥抬升扩建的情况,对十车道高速公路连续桥梁段改扩建交通组织保通方案进行研究,以维持施工期间原主线双向六车道通行为原则,提出主线与互通协同保通的交通组织方案.
为探究不同碎石基层空隙率对缝隙式透水路面承载性能的影响,以轻型荷载路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竖向循环加载试验分析不同荷载作用次数及碎石基层空隙率下铺面竖向变形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路面的竖向变形与荷载作用次数成正相关,与碎石基层空隙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随基层空隙率的增加而增加.
提出了“非典型隐伏岩溶”的概念,其特征为:位于高原山区,库区碳酸盐岩地层所占面积及规模小,夹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地表很难发现其迹象;由于岩溶体破碎、透水性强、地下水侵蚀基准面低、 水力坡度大、上覆地层厚薄不一等因素,上部隔水层易被库水击穿.以云南大雪山水库为例,通过地质资料分析、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区域水化学试验、同位素试验和示踪试验等手段,查明了渗漏发生的原因.该库区岩溶地质体岩性为石炭系下统平掌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等,上下隔水层分别为平掌组安山玄武岩和泥盆系下统温泉组砂、泥岩;水平向上,岩溶地质体夹
对70#A级石油基质沥青进行不同老化温度下热氧老化试验和70℃下热光氧耦合老化试验,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衰减全反射法(ATR)对沥青老化前后官能团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羰基指数CI和亚砜基指数SI能很好地表征沥青老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可从微观层面准确量化沥青的老化程度.
目前国内外城市交通普遍面临道路拥堵严重、能源消耗巨大、交通污染加剧等问题,急需一种新的有效解决方案,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MaaS系统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服务方式,MaaS系统通过减少“门到门”之间的出行时间,增加换乘连接的可靠性,改善服务的可达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文中主要从MaaS系统内涵及组成、MaaS系统的发展、MaaS系统下各出行方式的角色转变、MaaS系统实践应用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五方面,对MaaS系统当前研究成果的发展历程、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重点进行分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主脊呼源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进行地质调查,采用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判断其形成时代并揭示其大地构造背景.满克头鄂博组下部岩石类型主要为英安质角砾凝灰岩、英安质凝灰岩,上部为英安岩、流纹岩等.锆石定年结果表明,满克头鄂博组形成年龄为150~159 Ma,时代属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在69.59%~80.54%,Al2 O3为10.32%~14.93%,全碱(Na2 O+K2 O)为7.29%~9.89%,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
基于野外调查和滑坡填图的成果,将评价单元划分为滑坡单元与栅格单元,赋予不同的滑块厚度及岩土体强度,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结合历史地震重现的设定地震方法和地震动衰减经验公式对研究区场地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价,利用Arias强度IA、临界加速度ac和滑块位移间的经验式计算滑坡体与斜坡体的累积位移量,实现对潜在震区地震诱发滑坡的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河岸两侧及支沟与黄土地区为潜在地震作用下滑坡高危险区,局部已有处于稳定状态的滑坡单元在评价结果中显示出整体位移,可以反映出地震作用下滑坡的复活情况.在尚未开展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