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何时起,人们不再青睐早熟的孩子,大众审美变化下,最受欢迎的儿童形象已经从“小大人”变为“真孩子”。作为童星,将临花季的林妙可面临演艺道路上的转型;作为孩子,小家碧玉被早早置于展览台上,她会自然地长成自己,还是被潜移默化地雕琢打磨成观众期待的样子?这些问题考验着童星和家长,也考验着这个社会的言语秩序和舆论公正。
童真都去哪儿了?
一袭红裙、声音清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她微笑着为国人唱出了心中熟悉的那首旋律,自从那天起,人们记住了林妙可的笑颜。然而,随着林妙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孩子好像一直在歪着头笑,这笑容看起来也不似初见时那么真切自然和激励人心了。尤其在得知《歌唱祖国》的真声来自另一位叫杨沛宜的女孩后,人们开始质疑这个小女孩身上的一切。
一次电视节目录制中,林妙可端端正正地微笑落座后,被主持人问道:“我可以叫你小大人吗?”她很坚决地回答:“我不是小大人,我是小朋友。”不知道那时13岁的林妙可是否有意识地反感这样的称呼,但无法避免的是,她是个孩子,但也是个特殊的孩子。精致的妆容、标准的微笑,甚至带着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这样的表情不止出现在林妙可的脸上。很多幼年就开始演艺工作的小童星,他们的行为和表演常被批评为模式化、表演痕迹过重。
在早前和“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起接受采访时,有观众注意到林浩身旁不满10岁的林妙可面对记者始终保持笑容、应对自如,多有撩头发、抱肩膀等动作,十足的“明星架势”。许多观众认为这种“明星范”“大人样”过早地出现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十分违和,但如果把这些小演员、小童星还原到“孩子”的身份来思考,这种现象就说得通了。
儿童模仿是天性,他们的认知和无意识的自我培养往往从模仿开始。小童星表演的就是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与没有表演经验的孩子不同的是,他们有表演意识,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通常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反应,并擅长于在舞台上、镜头前重现,而这些表演内容,有些是他们自己在周围的环境中观察到的,有些是由大人有意教导的。他们的模仿对象多数是成年人,也就难怪在颦笑举止中流露出“小大人”的痕迹。
被爸爸妈妈叫过来在客人中间表演唱歌、跳舞、背唐诗,这一幕应该是不少人童年的“噩梦”;在为婴儿拍照时,人们也通常先把他逗笑。这些不经意的习惯,都源于我们对孩子不自觉的期待——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爱笑的、聪明的、早早展露才华的。而这种源于“刻板印象”的期待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该让孩子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外界的趋向引导很重要。
2013年湖南卫视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证实了观众的审美趋向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个日渐商业化和缺乏信任的社会,人们开始“求真”,而《爸爸去哪儿》的制作形式正符合这一需求。参与节目录制的几个孩子在此之前从未或很少以明星子女的身份公开露面,可以说没什么表演经验。在节目中,他们也没有被安排特定的表演项目,而是在相对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现最自然的状态。这让观众看到了孩子该有的童真,也满足了他们对于并没有“明星范”的小明星的心理期待。可见,童星的表现状态与家长的引导、节目制作团队的宣传包装方式及观众的反馈有很大关系。
转型是挑战
从万千个孩子中被挑选为“奥运女孩”,搭乘奥运顺风车迅速蹿升为中国“第一童星”,很多人开始怀疑,早早踏上与其他孩子轨迹不同的成长道路,这样的机会是否是真正幸运的。然而,当看到林妙可1岁时的一段视频,那个摇头晃脑扭着小手跳舞的小女孩,又会让人觉得,一个渴望表演的孩子没有错。
每当被问到奥运的机缘,林妙可的妈妈刘喆平总是一再强调“妙可很幸运”。没错,任何一个孩子站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与场景下,都能得到世界的瞩目与国人的赞叹动容,但彼时彼刻又确实需要那样一个中国孩子的面孔。这是一次幸运的降临,又不完全是偶然、无因可循的。奥运开幕式并非林妙可的第一次亮相。在那之前林妙可已经拍过多个广告,并在2008年1月前往新版《红楼梦》剧组参加“幼年黛玉”一角的面试。2007年,她由一位化妆师介绍给经纪公司,并被推选参加奥运会宣传片拍摄,正是这样一个机会,让张艺谋看中了林妙可。接着,林妙可用了1年的时间接受培训,保守演出秘密和保持健康,在2008年8月8日当天接到入选开幕式的通知,正式开幕前15分钟才被通知确定上场。
一切比人们猜想的简单得多。上台前老师没有说“上去好好表演”,她穿着妈妈从一个外单出口小店买来的红裙子站在“鸟巢”中心,有点紧张,但很享受眼前绚丽闪动的灯光。
林妙可的新浪博客里写着这样一段话:“我是个爱笑的小姑娘,从小就在镜头下长大,爸爸的镜头没有离开过我。”她的爸爸林晖是摄影记者,这使林妙可从小就习惯了镜头。妈妈刘喆平是大学教授,发现林妙可1岁就喜欢唱歌舞蹈表演欲很强后,3岁就送她去学习舞蹈。林妙可的爷爷是国画家林锴,大伯林阳是漫画大师,伯母路玉美是经验丰富的儿童工作者。这样的家庭氛围影响下,林家有女饰黛玉就不稀奇了。如果家庭背景和出众的容貌都是命运赠与,喜爱表演又是天性使然,那么或许林妙可确实是为灯光、镜头与舞台而生。
电影、电视剧、各种演出通告与广告代言,尽管刘喆平已慎重地把关选择,林妙可还是小小年纪就把人生简历填得满满。她结识了不少“圈内”名人,也习惯了上车就睡、下车进片场立刻入戏的状态。有意或无心,这样的成长方式的确特殊,但又无可厚非。
与刘晓庆、杨采妮合作电影《37》时,林妙可拍摄的最后一场戏就在她离开内蒙片场回京的当天。影片中林妙可饰演的丁雨泽与37个朋友告别,现实里也是林妙可与其他小演员们的告别。一起拍戏久了感情已深,得知离别在即,当天小演员们纷纷“假戏真做”,拍摄出的效果惊人,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被感动到落泪。孩子对情感的捕捉更加细腻,表现出来也就更生动,这是他们表演的天然优势。不得不说,拍戏对于林妙可是一份珍贵经历,她从中得到了更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 很多时候,观众对于童星的评价并不客气:“怎么长残了”“希望她永远不要长大”……但童星又不可能不长大,如果继续走演艺路,就必然要跨过成长后形象转变的这道坎。近年来,林妙可的作品角色正在变得丰富,她接下了惊悚片《守株人》中“缝嘴女孩”的角色,甚至在古装剧《仙女湖》中与比她大20多岁的陈龙“谈情说爱”,看得出来,她已经在寻找突破。
与林妙可合作电视剧《北方有佳人》的陈小艺曾劝她说话不要总是那么“嗲”,她说,“林妙可本身的可爱就很吸引人,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过“如果将来要入演员这行,还是要经过一些训练。”如陈小艺所说,无论作为小演员对表演的揣度改善,还是作为孩子的成长选择,都是林妙可和她的家长应该开始考虑应对的课题。
从可爱的童星到成熟的演员,如何转型,不得不说,是个挑战。
被放大的童年
2010年,一段“唐骏与林妙可的对话”在网上传开。事件源于同年3月14日媒体人周筱赟在博客发表的一篇题为《微软总裁唐骏揭露林妙可“先感谢国家”的虚伪》的文章。文中称,林妙可在北京电视台《名人堂》节目中接受微软总裁唐骏颁奖时,说了一大段“感谢祖国”的话,从而被唐骏批评“可怕”“没有自我”。
文章说得头头是道,在网上引发热议,人们纷纷表示对林妙可的反感,甚至有媒体未证实先评论,批评林妙可“早熟”“虚伪做作”。直至刘喆平和节目主持人彬彬澄清“并无此事”,那些就此纷纷发表“高论”的“教育专家”才终于哑口。这一“洋葱新闻”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反映了一种看客心理:相比于美善高尚,如今很多人更愿意看到反差与冲突,喜欢把“高大上”拉下马,甚至开始排斥“正能量”的东西。如此一来,“感谢门”这样的段子才会应需而生。
很多人把网络当作情绪宣泄的出口,以揭下别人的“面具”为乐趣,在如此公众审视之下,公众人物的任何行为或失误都被放大,即使面对孩子,这种严厉的目光也丝毫不见缓和。
2012年,林妙可在一张照片里围着的围巾被网友认出是价值3000元的某名牌奢侈品,从而被爆料“生活奢侈”,随后,刘喆平澄清围巾是外贸店淘来的,花了不过20元。2011年,林妙可在微博上说:“台湾小吃,没吃过。但我吃不适应,就去吃北京小吃了。”简单一条微博又被网友批评“装大腕”。
2013年3月29日,林妙可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动手做抻面的一件小事,却遭到部分网友的恶意曲解和语言上的猥亵。当晚,林妙可的微博上更新了这样一条:“我们来这里安家就应该受到新浪的保护。对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论就应除根,不准他在网络生存,不准他污染网络空气。”不知是由妈妈刘喆平还是林妙可本人发布的,但足以见得此事已经对林妙可造成伤害。
第二天,李开复转发了这条微博说:“妙可小妹妹:你长大会慢慢理解:评估‘有害的言论’是相当主观的事情。愤怒的人,越堵越愤怒。堵的人,越堵就越霸道独裁。言论自由应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打造健康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容忍更多言论,而不是主观地去堵。”自此,李开复的“容忍论”又引发了对此事件更多的关于网络环境的讨论。
先不论所谓“言论自由”下,公众人物是不是就应被动挨打,不应被忽视的是,林妙可也不过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
媒体评论人董路说:“‘宽容和善待孩子’应是全社会努力去做的一件事。如果在孩子面前再来什么‘双重标准’,就不够地道了。”林妙可作为公众人物,遭遇“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评论不公很难避免,但无论如何,在一个孩子身上过分挖掘深究都是残忍的。
对于未成年的童星,其话题培养的方向是极其有限的,但对于孩子,应该多发现和鼓励促成他身上美好的东西。在很多“负能量”占据眼球焦点的信息时代,有时我们也不禁想问,多点“正能量”不好吗?
2014年1月1日的北京百年学府国子监,林妙可与百名小学生身着汉服,共同诵读《弟子规》以迎接新年,书声琅琅,让人感到中华文化的继往呈新。一些好的气象与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所需要的。
“星爸星妈”准备好了吗?
2007年10月,刘喆平在新浪为林妙可开通了博客,受爷爷林锴送给林妙可的条幅启发,给博客起名为“其妙可居”。博客用于分享孩子的日常点滴,作为一种成长记录,也让关心她的人看到生活中会哭会笑更立体的林妙可。初衷是好的,可这个开放的平台,随着奥运会后“林妙可”一词在网络上的急速升温,渐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些不安。
奥运开幕式前的1年时间,这个家庭一直处于漫长的等待中,为了保密他们缄口不言,直到开幕式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得到确切答案:确定由林妙可上台表演。松了一口气——紧张——兴奋,2008年8月8日的夜晚对于一家人来说真是如坐过山车,可对于接下来铺天盖地的“奥运效应”,他们显然没有料到。“奥运夜,博客的好友海啸知道了奥运会上的小女孩就是他为妙可开启百度吧的小女孩,兴奋不已,连夜把消息发了出去,一时间妙可的粉丝网也纷纷建立,并且妙可的博客点击量激增,无论是何种评论我觉得已经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博客中刘喆平写下的这段文字透露出她的困扰。刘喆平只好谨慎起来,不再于博客中“做预报性的事情”,林晖也开始担心女儿是否成名过早。因为打电话找林妙可的人太多,夫妻二人换了两次号码。
起初林妙可没有经纪人,都是由妈妈带着在学校和演出现场两地“赶场”,在这过程中,刘喆平也在渐渐熟悉怎样做一个经纪人,但她毕竟不是专业经纪人,对有些事情的处理就不是那么稳妥;同样,在某些情况下,经纪人也无法代替家长。林妙可的新浪微博由母女二人共同管理,在那条林妙可被曲解、猥亵的“下面”微博下,带着不健康色彩的评论蜂拥而至,刘喆平“怎么都删不完”。类似的事件不断发生,对于新媒体上如此劈头盖脸的评论,她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我们觉得一点都没错,怎么最后都是我们错了呢?”
刘喆平39岁生下林妙可后,就做起了全职妈妈。奥运会后,林妙可平均两三个月都会接到一个片约,还一度被曝出“退学拍戏”的传闻。林妙可还能保证正常的学习时间吗?网友纷纷叹道“伤仲永”。 对此,林晖回应道:“我和她妈妈都是在北京工作的文化人,女儿当时才9岁,怎么可能为了赚钱、赚片酬,让女儿弃学或退学?我们把女儿的学业看得非常重。对她的知识教育、人品教育历来很严。”为了拍摄《北方有佳人》,林妙可的确向学校请了假,但一有空闲,刘喆平就指导女儿学习,尽量不耽误课业。“看角色、看时间,有特别好的才接一些,”刘喆平帮林妙可推掉了很多演出邀约,“考虑到春晚的不确定性,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到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上,所以我们选择了放弃。”2009年,刘喆平甚至拒绝了春晚。
“我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孩子的压力很大,她平时性格很开朗,但看到这些和事实不符的新闻就会沉默。”最初,对于新闻和评论里负面的声音,刘喆平选择为林妙可屏蔽视听,“绝对不会让她上网的,有时看到好的东西,会叫她过来看一下。”然而渐渐地,她意识到,这是林妙可早晚要面对的。随着林妙可长大,刘喆平开始引导她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这些声音。不同于起初的慌乱,当林妙可问道:“妈妈,这都什么事啊?什么意思啊?”刘喆平为女儿解释了那些评论包含的意思。所幸林妙可只是说:“这些人怎么这么坏呢?”事后她并有受到太深的影响。
成长的细节透露,林妙可受到的家庭教育是较为传统的,也是自由开明的,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甚至获得了更贴心的呵护。
至今,刘喆平与林妙可的经纪人和“粉丝”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沟通,能及时收到反馈,也能及时应对发声。
“要对商家和产品的质量有全面的把握,质量检验证书之类的都得给我发过来,我不想给孩子惹麻烦。”对于广告代言邀约,刘喆平严格把关,悉心维护林妙可的信誉和公众形象。林妙可的演出行程,多为和爱心、公益相关的活动,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种正面指引。
刘喆平说,不会刻意期待或培养孩子走哪一条道路,观察孩子喜欢做什么,顺其自然,做好现在的事。相应的,林妙可也常说,她只和自己的状态比,不会去关注别人是否更好。
为了使孩子学会珍惜,刘喆平将一部分收入交给林妙可自己支配,主要用来交学费,林妙可还曾从中拿出1000元来孝敬姥爷。
唱歌、跳舞和表演,这么多年未间断,闲时有大伯授书法、有奶奶教唱戏。“如果孩子喜欢的东西,再累她也觉得是玩儿。”无论在导演还是爸爸的镜头下,林妙可的笑容没变过,虽然很忙碌,她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时时刻刻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童真都去哪儿了?
一袭红裙、声音清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她微笑着为国人唱出了心中熟悉的那首旋律,自从那天起,人们记住了林妙可的笑颜。然而,随着林妙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孩子好像一直在歪着头笑,这笑容看起来也不似初见时那么真切自然和激励人心了。尤其在得知《歌唱祖国》的真声来自另一位叫杨沛宜的女孩后,人们开始质疑这个小女孩身上的一切。
一次电视节目录制中,林妙可端端正正地微笑落座后,被主持人问道:“我可以叫你小大人吗?”她很坚决地回答:“我不是小大人,我是小朋友。”不知道那时13岁的林妙可是否有意识地反感这样的称呼,但无法避免的是,她是个孩子,但也是个特殊的孩子。精致的妆容、标准的微笑,甚至带着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这样的表情不止出现在林妙可的脸上。很多幼年就开始演艺工作的小童星,他们的行为和表演常被批评为模式化、表演痕迹过重。
在早前和“抗震小英雄”林浩一起接受采访时,有观众注意到林浩身旁不满10岁的林妙可面对记者始终保持笑容、应对自如,多有撩头发、抱肩膀等动作,十足的“明星架势”。许多观众认为这种“明星范”“大人样”过早地出现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十分违和,但如果把这些小演员、小童星还原到“孩子”的身份来思考,这种现象就说得通了。
儿童模仿是天性,他们的认知和无意识的自我培养往往从模仿开始。小童星表演的就是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与没有表演经验的孩子不同的是,他们有表演意识,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通常该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反应,并擅长于在舞台上、镜头前重现,而这些表演内容,有些是他们自己在周围的环境中观察到的,有些是由大人有意教导的。他们的模仿对象多数是成年人,也就难怪在颦笑举止中流露出“小大人”的痕迹。
被爸爸妈妈叫过来在客人中间表演唱歌、跳舞、背唐诗,这一幕应该是不少人童年的“噩梦”;在为婴儿拍照时,人们也通常先把他逗笑。这些不经意的习惯,都源于我们对孩子不自觉的期待——理想中的孩子,应该是爱笑的、聪明的、早早展露才华的。而这种源于“刻板印象”的期待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该让孩子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外界的趋向引导很重要。
2013年湖南卫视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成功,证实了观众的审美趋向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个日渐商业化和缺乏信任的社会,人们开始“求真”,而《爸爸去哪儿》的制作形式正符合这一需求。参与节目录制的几个孩子在此之前从未或很少以明星子女的身份公开露面,可以说没什么表演经验。在节目中,他们也没有被安排特定的表演项目,而是在相对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现最自然的状态。这让观众看到了孩子该有的童真,也满足了他们对于并没有“明星范”的小明星的心理期待。可见,童星的表现状态与家长的引导、节目制作团队的宣传包装方式及观众的反馈有很大关系。
转型是挑战
从万千个孩子中被挑选为“奥运女孩”,搭乘奥运顺风车迅速蹿升为中国“第一童星”,很多人开始怀疑,早早踏上与其他孩子轨迹不同的成长道路,这样的机会是否是真正幸运的。然而,当看到林妙可1岁时的一段视频,那个摇头晃脑扭着小手跳舞的小女孩,又会让人觉得,一个渴望表演的孩子没有错。
每当被问到奥运的机缘,林妙可的妈妈刘喆平总是一再强调“妙可很幸运”。没错,任何一个孩子站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与场景下,都能得到世界的瞩目与国人的赞叹动容,但彼时彼刻又确实需要那样一个中国孩子的面孔。这是一次幸运的降临,又不完全是偶然、无因可循的。奥运开幕式并非林妙可的第一次亮相。在那之前林妙可已经拍过多个广告,并在2008年1月前往新版《红楼梦》剧组参加“幼年黛玉”一角的面试。2007年,她由一位化妆师介绍给经纪公司,并被推选参加奥运会宣传片拍摄,正是这样一个机会,让张艺谋看中了林妙可。接着,林妙可用了1年的时间接受培训,保守演出秘密和保持健康,在2008年8月8日当天接到入选开幕式的通知,正式开幕前15分钟才被通知确定上场。
一切比人们猜想的简单得多。上台前老师没有说“上去好好表演”,她穿着妈妈从一个外单出口小店买来的红裙子站在“鸟巢”中心,有点紧张,但很享受眼前绚丽闪动的灯光。
林妙可的新浪博客里写着这样一段话:“我是个爱笑的小姑娘,从小就在镜头下长大,爸爸的镜头没有离开过我。”她的爸爸林晖是摄影记者,这使林妙可从小就习惯了镜头。妈妈刘喆平是大学教授,发现林妙可1岁就喜欢唱歌舞蹈表演欲很强后,3岁就送她去学习舞蹈。林妙可的爷爷是国画家林锴,大伯林阳是漫画大师,伯母路玉美是经验丰富的儿童工作者。这样的家庭氛围影响下,林家有女饰黛玉就不稀奇了。如果家庭背景和出众的容貌都是命运赠与,喜爱表演又是天性使然,那么或许林妙可确实是为灯光、镜头与舞台而生。
电影、电视剧、各种演出通告与广告代言,尽管刘喆平已慎重地把关选择,林妙可还是小小年纪就把人生简历填得满满。她结识了不少“圈内”名人,也习惯了上车就睡、下车进片场立刻入戏的状态。有意或无心,这样的成长方式的确特殊,但又无可厚非。
与刘晓庆、杨采妮合作电影《37》时,林妙可拍摄的最后一场戏就在她离开内蒙片场回京的当天。影片中林妙可饰演的丁雨泽与37个朋友告别,现实里也是林妙可与其他小演员们的告别。一起拍戏久了感情已深,得知离别在即,当天小演员们纷纷“假戏真做”,拍摄出的效果惊人,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被感动到落泪。孩子对情感的捕捉更加细腻,表现出来也就更生动,这是他们表演的天然优势。不得不说,拍戏对于林妙可是一份珍贵经历,她从中得到了更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 很多时候,观众对于童星的评价并不客气:“怎么长残了”“希望她永远不要长大”……但童星又不可能不长大,如果继续走演艺路,就必然要跨过成长后形象转变的这道坎。近年来,林妙可的作品角色正在变得丰富,她接下了惊悚片《守株人》中“缝嘴女孩”的角色,甚至在古装剧《仙女湖》中与比她大20多岁的陈龙“谈情说爱”,看得出来,她已经在寻找突破。
与林妙可合作电视剧《北方有佳人》的陈小艺曾劝她说话不要总是那么“嗲”,她说,“林妙可本身的可爱就很吸引人,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过“如果将来要入演员这行,还是要经过一些训练。”如陈小艺所说,无论作为小演员对表演的揣度改善,还是作为孩子的成长选择,都是林妙可和她的家长应该开始考虑应对的课题。
从可爱的童星到成熟的演员,如何转型,不得不说,是个挑战。
被放大的童年
2010年,一段“唐骏与林妙可的对话”在网上传开。事件源于同年3月14日媒体人周筱赟在博客发表的一篇题为《微软总裁唐骏揭露林妙可“先感谢国家”的虚伪》的文章。文中称,林妙可在北京电视台《名人堂》节目中接受微软总裁唐骏颁奖时,说了一大段“感谢祖国”的话,从而被唐骏批评“可怕”“没有自我”。
文章说得头头是道,在网上引发热议,人们纷纷表示对林妙可的反感,甚至有媒体未证实先评论,批评林妙可“早熟”“虚伪做作”。直至刘喆平和节目主持人彬彬澄清“并无此事”,那些就此纷纷发表“高论”的“教育专家”才终于哑口。这一“洋葱新闻”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反映了一种看客心理:相比于美善高尚,如今很多人更愿意看到反差与冲突,喜欢把“高大上”拉下马,甚至开始排斥“正能量”的东西。如此一来,“感谢门”这样的段子才会应需而生。
很多人把网络当作情绪宣泄的出口,以揭下别人的“面具”为乐趣,在如此公众审视之下,公众人物的任何行为或失误都被放大,即使面对孩子,这种严厉的目光也丝毫不见缓和。
2012年,林妙可在一张照片里围着的围巾被网友认出是价值3000元的某名牌奢侈品,从而被爆料“生活奢侈”,随后,刘喆平澄清围巾是外贸店淘来的,花了不过20元。2011年,林妙可在微博上说:“台湾小吃,没吃过。但我吃不适应,就去吃北京小吃了。”简单一条微博又被网友批评“装大腕”。
2013年3月29日,林妙可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动手做抻面的一件小事,却遭到部分网友的恶意曲解和语言上的猥亵。当晚,林妙可的微博上更新了这样一条:“我们来这里安家就应该受到新浪的保护。对人身心健康有害的言论就应除根,不准他在网络生存,不准他污染网络空气。”不知是由妈妈刘喆平还是林妙可本人发布的,但足以见得此事已经对林妙可造成伤害。
第二天,李开复转发了这条微博说:“妙可小妹妹:你长大会慢慢理解:评估‘有害的言论’是相当主观的事情。愤怒的人,越堵越愤怒。堵的人,越堵就越霸道独裁。言论自由应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打造健康环境最好的方法是容忍更多言论,而不是主观地去堵。”自此,李开复的“容忍论”又引发了对此事件更多的关于网络环境的讨论。
先不论所谓“言论自由”下,公众人物是不是就应被动挨打,不应被忽视的是,林妙可也不过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
媒体评论人董路说:“‘宽容和善待孩子’应是全社会努力去做的一件事。如果在孩子面前再来什么‘双重标准’,就不够地道了。”林妙可作为公众人物,遭遇“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评论不公很难避免,但无论如何,在一个孩子身上过分挖掘深究都是残忍的。
对于未成年的童星,其话题培养的方向是极其有限的,但对于孩子,应该多发现和鼓励促成他身上美好的东西。在很多“负能量”占据眼球焦点的信息时代,有时我们也不禁想问,多点“正能量”不好吗?
2014年1月1日的北京百年学府国子监,林妙可与百名小学生身着汉服,共同诵读《弟子规》以迎接新年,书声琅琅,让人感到中华文化的继往呈新。一些好的气象与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社会所需要的。
“星爸星妈”准备好了吗?
2007年10月,刘喆平在新浪为林妙可开通了博客,受爷爷林锴送给林妙可的条幅启发,给博客起名为“其妙可居”。博客用于分享孩子的日常点滴,作为一种成长记录,也让关心她的人看到生活中会哭会笑更立体的林妙可。初衷是好的,可这个开放的平台,随着奥运会后“林妙可”一词在网络上的急速升温,渐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些不安。
奥运开幕式前的1年时间,这个家庭一直处于漫长的等待中,为了保密他们缄口不言,直到开幕式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得到确切答案:确定由林妙可上台表演。松了一口气——紧张——兴奋,2008年8月8日的夜晚对于一家人来说真是如坐过山车,可对于接下来铺天盖地的“奥运效应”,他们显然没有料到。“奥运夜,博客的好友海啸知道了奥运会上的小女孩就是他为妙可开启百度吧的小女孩,兴奋不已,连夜把消息发了出去,一时间妙可的粉丝网也纷纷建立,并且妙可的博客点击量激增,无论是何种评论我觉得已经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博客中刘喆平写下的这段文字透露出她的困扰。刘喆平只好谨慎起来,不再于博客中“做预报性的事情”,林晖也开始担心女儿是否成名过早。因为打电话找林妙可的人太多,夫妻二人换了两次号码。
起初林妙可没有经纪人,都是由妈妈带着在学校和演出现场两地“赶场”,在这过程中,刘喆平也在渐渐熟悉怎样做一个经纪人,但她毕竟不是专业经纪人,对有些事情的处理就不是那么稳妥;同样,在某些情况下,经纪人也无法代替家长。林妙可的新浪微博由母女二人共同管理,在那条林妙可被曲解、猥亵的“下面”微博下,带着不健康色彩的评论蜂拥而至,刘喆平“怎么都删不完”。类似的事件不断发生,对于新媒体上如此劈头盖脸的评论,她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我们觉得一点都没错,怎么最后都是我们错了呢?”
刘喆平39岁生下林妙可后,就做起了全职妈妈。奥运会后,林妙可平均两三个月都会接到一个片约,还一度被曝出“退学拍戏”的传闻。林妙可还能保证正常的学习时间吗?网友纷纷叹道“伤仲永”。 对此,林晖回应道:“我和她妈妈都是在北京工作的文化人,女儿当时才9岁,怎么可能为了赚钱、赚片酬,让女儿弃学或退学?我们把女儿的学业看得非常重。对她的知识教育、人品教育历来很严。”为了拍摄《北方有佳人》,林妙可的确向学校请了假,但一有空闲,刘喆平就指导女儿学习,尽量不耽误课业。“看角色、看时间,有特别好的才接一些,”刘喆平帮林妙可推掉了很多演出邀约,“考虑到春晚的不确定性,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到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上,所以我们选择了放弃。”2009年,刘喆平甚至拒绝了春晚。
“我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孩子的压力很大,她平时性格很开朗,但看到这些和事实不符的新闻就会沉默。”最初,对于新闻和评论里负面的声音,刘喆平选择为林妙可屏蔽视听,“绝对不会让她上网的,有时看到好的东西,会叫她过来看一下。”然而渐渐地,她意识到,这是林妙可早晚要面对的。随着林妙可长大,刘喆平开始引导她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这些声音。不同于起初的慌乱,当林妙可问道:“妈妈,这都什么事啊?什么意思啊?”刘喆平为女儿解释了那些评论包含的意思。所幸林妙可只是说:“这些人怎么这么坏呢?”事后她并有受到太深的影响。
成长的细节透露,林妙可受到的家庭教育是较为传统的,也是自由开明的,和普通的孩子没什么两样,甚至获得了更贴心的呵护。
至今,刘喆平与林妙可的经纪人和“粉丝”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沟通,能及时收到反馈,也能及时应对发声。
“要对商家和产品的质量有全面的把握,质量检验证书之类的都得给我发过来,我不想给孩子惹麻烦。”对于广告代言邀约,刘喆平严格把关,悉心维护林妙可的信誉和公众形象。林妙可的演出行程,多为和爱心、公益相关的活动,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种正面指引。
刘喆平说,不会刻意期待或培养孩子走哪一条道路,观察孩子喜欢做什么,顺其自然,做好现在的事。相应的,林妙可也常说,她只和自己的状态比,不会去关注别人是否更好。
为了使孩子学会珍惜,刘喆平将一部分收入交给林妙可自己支配,主要用来交学费,林妙可还曾从中拿出1000元来孝敬姥爷。
唱歌、跳舞和表演,这么多年未间断,闲时有大伯授书法、有奶奶教唱戏。“如果孩子喜欢的东西,再累她也觉得是玩儿。”无论在导演还是爸爸的镜头下,林妙可的笑容没变过,虽然很忙碌,她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样时时刻刻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