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戒的现实意义初探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peo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社会上有越来越多不和谐的事情涌入我们的视野。网络让信息的传递加快了,但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中却存在很多让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侵蚀着我们的社会。佛教作为一种正信的世界性宗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了。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认为,这种影响还会持续下去,虽然在具体的方式上会发生某些改变,但其精神主旨却是一致的。
  一、佛教五戒
  佛教戒律是佛教思想中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是佛教解脱烦恼的基本手段和必由之路。如《楞严经》卷六中所讲到的“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佛教戒律是规劝信徒不当行为的法规。其中“戒”是人们以自发之心守戒规;而“律”则含有他律规范的意思。之所以佛教僧众和信徒要修持戒律,是因为在佛教看来我们世间之人的恶业、烦恼、困惑,无时无刻不如火炽盛,使我们的身心接受煎熬。在佛教中,戒律的修持可以让僧人达到内心的平静,而只有内在的清静才能让我们回归到自心本性。
  佛教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在佛教戒律中这五条戒律是最基本的,却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戒律。不仅僧侣要恪守,普通信徒也必须修持。五戒的具体内容如下:
  不杀生。在佛祖看来,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而罪恶最深重的事情就是对生命的蔑杀。如《大智度论》中所讲:“诸余罪中,杀业最重”。不杀生,不仅是禁止人与人之间的杀戮,而是禁止对一切生命形态的破坏。在佛教看来,不仅自己不杀,还要规劝别人不杀。“戒杀止杀”集中概括了佛教“不杀生戒”的内容。这种尊重众生、爱护众生的思想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的品质。佛教还认为,对“戒杀止杀”的遵循可以得到诸多好处,如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寿长无病、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命终生天等。
  不偷盗。所谓偷即暗中窃取和诈骗,所谓盗即强取豪夺。戒律中将其称之为“不与取”。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偷,即在没经过允许的情况下拿去别人的东西;第二种是指用欺骗、抢夺等手段获取别人的东西;第三种是扩展义,指一切通过不正当手段所获取的利益,放到今天来说,贪污亦属于偷盗的行为。《大智度论》卷十三中讲到的偷盗十宗罪:“一者物主常嗔,二者重疑,三者非行时不筹量,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于官,七者财物没入,八者种贫穷业因缘,九者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由此可见,偷盗这种行为也为佛教所不能容忍。
  不淫邪。在佛教的教义中淫是有正、邪之分的。适龄男女通过正常的程序结为合法夫妻,这时夫妻之间的性关系佛教称之为正。而与配偶之外的异性发生的关系,无论是偷情、非礼、强奸等等都为邪。邪淫是佛教绝对禁止的,正如《八师经》中所讲:“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惊,伤命而蚤天,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吾因畏是故,弃家乐山薮。”
  不妄语。其主旨是要人诚实守信、不讲谎话。具体来说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即妄语,指人们说谎话、欺骗别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等行为;二即绮语,指花言巧语、甜言蜜语等可迷乱人们心智的行为;三即恶口,指恶语相向、诽谤诋毁、谩骂别人等行为;四即两舌,指人们两面三刀、挑拨离间等行为。佛法讲身、口、意三业,这就是说,即使我们没有将想法落到实处,只是在头脑中生起意念,同样能够形成相应的因,产生相应的果。
  不饮酒。不饮酒是五戒中唯一的遮戒,因为饮酒本身这个行为是没有什么罪过的。但是饮酒后会迷乱心智,容易让人迷失本性,从而导致诸多恶行的产生,如酒后妄语,淫邪等。推而广之,佛教也不允许使用其它可以迷乱心智的食物和药品,如毒品,亦是佛教所强令禁止的。
  五戒的严格修持不仅能够让佛教信徒内心清净,便于更好地修行和解脱,同时也可以规范世人的言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当代社会的一些显著问题
  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崇尚自由与追求个性的思潮也传入我国,由于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引发了中国近代大规模“破旧立新”的运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革。因当时的社会正处在激烈的变革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改造难免会盲目和激进,从而造成了我国旧的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基本崩溃,新的倫理、道德体系还不健全,而西方的伦理、道德在我国又出现“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建国后,由于一系列左倾思想对文化建设的影响,我国对中外思想及伦理基本上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这益发使我国文化的建设和思想的发展畸形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文化的多元化。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发生碰撞与交流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体系也得到不断的拓展。在这种文化背景之下,我国像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也走入了既继承和守护传统文化又背离传统文化的“双逆反”的境地之中。再加上网络信息的迅速传递,使得人们在得到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被一些文化中糟粕的元素所侵袭。
  在长期的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我国固有的、传统的社会伦理正在消退,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摇摆不定甚至不知所措。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民众出现愈来愈严重的遒德滑坡现象。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竞争机制的强化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因其强调竞争中的个人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谋取个人利益的欲望。竞争机制对内导致了个人的焦虑,对外则引发人际关系的紧张。越来越多的人们沦为金钱的奴隶,每天都在为了金钱而奔波。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幸福就在于物质财富的获得和满足。
  信仰缺失,价值观紊乱的现实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着。人性的扭曲和诚信的缺失导致了大量的腐败、偷盗、诈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引发了更多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而在笔者看来,佛教戒律不仅是僧人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同时也可以作为普通大众的行为规范。   三、佛教五戒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五戒的思想不仅对佛教信徒有极大的助益,对我们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推而广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也有诸多可以借鉴之处。下面就五戒对当代生活的现实指导意义作具体的阐述。
  (一)佛教五戒對现实生活指导的可行性
  从思想的角度来讲,作为已传入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其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十分契合,并且相互影响。就佛教五戒来讲,与儒家的五常十分相近。如五戒中的不杀生与儒家的仁相近;不偷盗与义相近;不邪淫与礼相近;不妄语与信相近;不饮酒与智相近。由此可见,从思想的角度来来看,佛教五戒指导我国现代的现实生活是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
  从风俗习惯的角度来看,从汉代以来,我国虽经历了多次的灭佛运动,但佛教在我国的信仰从来没有中断过。就算到了当代,即使佛教在我国已算不上昌盛,但民众对佛教也并不陌生。虽然对佛教的整体把握很少,但对佛教一些具体的思想是十分熟悉的,并有很高的认同度,如:佛教的慈悲精神。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佛教的五戒思想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适应的。从个人方面来讲,五戒可以让人们养成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从社会层面来讲,五戒能够推动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从国家层面来讲,可帮助实现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由此可见,五戒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是可行的。
  (二)佛教五戒对现实生活的指导途径
  首先,是常规的渠道,如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讲经说法或编写文章来传播五戒思想,倡导人们学习和坚守五戒。
  其次,可借鉴基督教的教会学校模式。通过教会学校的培养,让需要的帮助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的各种知识。这样在行善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佛教的慈悲情怀,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传播五戒思想,为社会的和谐做贡献。
  同时,佛教教团要规范自身,从而起到良好的师范作用。教团内部人员要严格律己,遵守戒律。用实际效果让人们体会到佛教的和谐之用,让人们能够预见到五戒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
  (三)五戒指导现实生活的价值所在
  首先,五戒的修持能够让人成为一个人格高尚、众人信赖、人际关系和谐、受人尊敬的人。具体来说:做到不杀生,人的内心就不会慌乱充满悔意,而使内心平和;做到不偷盗则能让人廉洁自奉,安稳度日;做到不淫邪可保身体安康,家庭和睦;做到不妄语可让人值得信赖,处事顺畅;而做到不饮酒可让人少犯错误,不生悔恨。
  其次,五戒的普遍修持,可使我们的社会充满安定、祥和、公正、融洽。具有这些品质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和幸福的社会。如果人人都不杀生,我们的社会将无“刀兵之灾”。人对于人、人对于众生都能够充分的尊重生命,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定会充满慈悲和快乐。如果人人都不偷盗,我们的社会肯定会治安良好,生活安定,呈现人们所期待的盛世景象。如果人人都不淫邪,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发生所谓的伤风败俗之事,社会中的各个家庭也将有更多的安定与幸福。如果人人都不妄语,我们的社会将邻里和谐、充满信任,人与人之间则会更加真诚以待。
  佛教五戒作为一种宗教性质的行为规范,虽有其宗教性的哲学思想。但也拥有极强的普遍适用性。五戒在外在方面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又可以约束人们的心理欲望,让人们拥有行为规范的自觉性。所以五戒对我们个人及社会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对五戒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让五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仍能发挥其价值,并使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不缺少的一部分。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需要长期艰苦的学习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和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会取到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写作策略;英语学习;语言输八;语言输出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一个学习英语语言的人来讲,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和发展也是全面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的要求之一。另外,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进行交流
期刊
【摘要】: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级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早在十九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20世纪30年代浙江大学率先掀起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热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苏联模式,导师制退出历史舞台。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发展,导师制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  虽然导师制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导师制起步晚,发展的时间短,从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导
期刊
【摘要】:至语文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各中学语文教育就一直处于学习方式变革的背景下,但事实上很多中学倡导和实施的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其实质上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而已,一种迎合课改的“作秀”,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中,这样的情形被愈演愈烈,而教改的质量并未得到提高。面对语文教育变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该当作何审视……  【关键词】: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国中学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价值中立原则在中国本土出现了“水土不服”,因而社会工作界开始关注价值介入在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本文试图从价值介入的理论来源出发,探讨价值介入对案主问题界定的必然性、价值介入对确保服务成效的必要性、价值介入对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价值介入;中国社会工作;实务;运用  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倡导价值中立原则是社会工作的主流。然而,在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实务中,我们无
期刊
【摘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小学的教学工作也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要的一门课程,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成为新的要求。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为了获得较高的效益,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将有效性教学落实到行动中,本文就是围绕这一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行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行动策略  有效
期刊
【摘要】:情境的创设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与前提,而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之所在。创设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境可让学生处于生动形象的音乐氛围中,以激发其音乐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来提高审美情趣与素养。因此,如何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情境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创设情境  音乐是由情感所引起的,而这种情感正牵动着无数颗的童心。情感也是艺术创造
期刊
一、马恩原著中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阐述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关于人的“类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有完全不同的见解,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意识,而马克思通过更深刻的分析得出人的“类本质”是人们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并且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时,一方面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强调人又是不同于自然界的动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设置具有价值的生活情境,有意义地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期刊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离婚率有增长的趋势。生长在离异家庭的大学生,有着诸多与完整家庭学生不同的表现,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分析农村离婚率增长的原因,进而描述农村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从学校、家庭、个人三个角度提出有效措施。  【关键词】:农村离异家庭;高校;大学生  離异家庭子女由于受到父母离异、社会压力骤然增加而社会支持却相对减少、个体自身发展及经济贫困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心理状态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通过回顾历史,总结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只有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