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近郊乡村以土地置换的形式实现集中居住,在为城乡建设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的同时,也对乡村住区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河北省香河县人居环境提升的建设实践,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城市近郊乡村住区存在的问题,依据地方依恋理论,提出了突出乡村特色、重塑场所空间、注重社区营造的乡村住区更新设计策略,并以河北省香河县新民居住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更新设计实践,着力从居住品质、地方情感和住区活力三个层面对乡村住区进行更新研究实践,为城市近郊乡村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地方依恋;乡村住区;住区更新;河北省香河县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乡村发展与乡村住区建设
对正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来说,乡村发展是改革走向深入、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必经之路。195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就纷纷开始农村发展的研究和实践:韩国在1960年代把“工农业均衡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德国在1950年代开始“村庄更新”运动,其目标是从保护地方特征出发,更新传统建筑、发展经济,帮助乡村社区持续发展;美国自1970年代开始,推进乡村发展从解决乡村贫困问题逐渐转变為培育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径;英国乡村发展政策自1980年代开始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注重乡村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强调社区建设[1]。
在国内,1930年代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先生提出了“四大教育”的乡村建设思路,198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倡导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世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新型城市化战略来引领,将乡村发展置于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架构中推进[2]。新民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是“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如何提升住区的环境质量,在突出地方文化、提升空间品质、强化地方情感、激发住区活力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理论:地方依恋理论与住区更新
人对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人与地方的关系成为众多学科长期关注的课题。西方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1977年Gerson等人首次提出“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 PA)”的学术用语,1983年Shumaker等人明确定义地方依恋是人们与其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联结;Williams和Roggenbuck (1989)构建了地方依恋的“地方依赖( place dependence,PD)”和“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PI)”二维结构;Hidalgo等(2001)在强调情感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Jorgensen等(2006)认为地方依恋由情感、认知和意动(行为)三个要素构成[3]。在国内,黄向等(2006)引入“place attachment”的概念并构建了“场所依恋”理论的CDEEM研究框架,杨昀(2011)构建了地方依恋的PPCMA研究框架[4]。此后,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对地方依恋理论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国内住区更新住区更新先后经历了“基因式”、“博物馆式”、“有机更新”三种模式,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更新实践由关注人居环境改善、交往空间、适老化等物质空间更新逐渐转向住区可持续发展、文化传统继承以及社区营造[5]、住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等方面,其中社区营造、住区认同感、归属感等研究是地方依恋理论的重要内容。
三、策略:乡村住区更新的内涵与外延
香河县新民居住区由于“农民上楼”集中居住的原因,使居民远离了息息相伴的村落环境,但从情感和经济上依然对乡村土地和农耕生活有着不舍的依恋。针对香河县新民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调查、访谈研究的基础上以地方依恋理论为基础,立足于经济适宜的技术原则,从居住品质、地方情感和住区活力三个方面提出乡村住区更新设计策略,以期构建和谐的住区环境,助力乡村住区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乡村特色以提升居住品质
提升居住品质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场所感的主要方式,更是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
1 适宜技术与乡土材料的应用
新民居虽然实现了居住形式的变革,但是居住者仍处在由“农民”向“居民”转变的过程中。在更新实践中,在住宅立面更新中采取小型种植与立体遮阳相结合的方式,较小的成本投入、较低的技术难度,在满足居民的体验种植需求的同时利用绿植减少太阳直射得热,降低空调能耗,同时丰富住宅立面,美化住区空间环境。
2农田景观与海绵住区的融入
在住区景观设计和日常维护过程中,结合住区管理,将当地常见的农业作物和海绵住区理念融入其中,采取独具乡村特色的住区景观,划分成大小合适的菜园、花圃,由居民自愿认领管理,可大幅度降低住区景观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还为居民提供日常蔬菜、瓜果等,在体验收获的喜悦的同时增强对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另外,由于种植界面的雨水滞留、下渗等作用,在暴雨时可减小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同时补给地下水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重塑场所精神,强化地方情感
场所(place)是有意义的空间,人们在使用场所的同时与之进行情感交流。在乡村住区更新中重塑场所精神,唤起居民对原有场所空间的情感回忆并实现记忆迁移,增强居民对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 空间节点与村落场所的记忆
开放空间、村口古树往往是乡村生活中独居特色、记忆深刻的场所,是最能引起居民场景回忆与情感共鸣的特殊空间。在新民居住区入口空间更新设计中,融入标志性的景观节点和场所设计,使之成为住区的空间符号、精神记忆;在公共空间再现村落原有的广场、水井等生活空间元素,在延续乡村文化气息的同时,唤起居民的精神记忆,激发居民的情感认同。
2 庭院种植与生产场景的再现
住区景观中融入农业作物,在降低维护成本和营造乡村特色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从事农业劳动的场所,用现代生产性景观再现传统农业的劳动场景;将传统农业生产使用的农具及生产方式融入住区景观的设计,在展示农业生产方式变迁、营造乡村生活气息的同时,更是展现体现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形式,在展示中体现乡村生活的韵味,增强居民对住区场所精神的认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加强社区营造,激发住区活力
1社区组织与公共服务的提升
在提升物质空间品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社区自组织建设是居民享受现代住区生活必不可少的“软环境”。香河县新民居社区作为村落空间的延续,在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健康、宜人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软实力,是提高居民幸福感、增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在社区自组织的倡导、组织和协调下,利用营造空间、美化景观、完善设施等为居民提供老幼看护、日间照料、采购代办等服务型空间,并为邻里交往提供机会和空间,极大方便居民的生活,同时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和邻里关系提供空间和事件。
2 社区活动与居民参与的融合
在社区自组织的倡导下,利用传统节日、专题宣传、安全教育等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在活跃住区文化氛围的同时,提高居民对住区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例如,利用端午、中秋等节日举办包粽子、品月饼等活动,不断创建品牌活动,引导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另外,在住区管理和服务中,通过民主管理、共同参与、积极反馈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提高住区与居民的融合,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四、结语:乡村住区的品质、情感与活力
住区更新极具特殊性和复杂性,即是物质空间的提升与改善,更是情感场所的回归与塑造,其目的在于激发住区的活力,促进住区的和谐发展。将地方依恋理论用于指导大城市近郊乡村住区的更新实践,旨在通过适宜技术和乡土材料的应用,改善住区物质环境、提升居住品质,通过农田景观、村落记忆的融入重塑住区的场所精神,同时以社区活动和邻里关系为切入点激发住区活力。居住品质是情感依恋的基础,场所环境是情感依恋的寄托,住区活力是情感依恋的动力,基于地方依恋的乡村住区更新在于实现品质、情感与活力的良性互动,促进住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 Our Countryside: The Future (Rural White Paper). London: Defra, 2000.
[2]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4):2-12.
[3]Jorgensen,B.S., &Stedman,R.C. A comparative family’s is of predictors of sense of place dimensions: attachment to,dependence on,and identification with lakeshore properti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6,79(03):316-327.
[4]杨昀.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32(02):26-36.
[5]郭菂.活力源自开放---应变未来的城市住房更新策略[J].建筑学报,2017(09):78-82.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6年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首都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研究----以河北省香河县为例(项目编号:SQ161128)。
作者简介:
任登军(1980-),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讲师,主要从事健康住宅设计与住区更新、乡村社区与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关键词:地方依恋;乡村住区;住区更新;河北省香河县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乡村发展与乡村住区建设
对正在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来说,乡村发展是改革走向深入、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必经之路。195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就纷纷开始农村发展的研究和实践:韩国在1960年代把“工农业均衡发展”放在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德国在1950年代开始“村庄更新”运动,其目标是从保护地方特征出发,更新传统建筑、发展经济,帮助乡村社区持续发展;美国自1970年代开始,推进乡村发展从解决乡村贫困问题逐渐转变為培育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径;英国乡村发展政策自1980年代开始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注重乡村发展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强调社区建设[1]。
在国内,1930年代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先生提出了“四大教育”的乡村建设思路,198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倡导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世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新型城市化战略来引领,将乡村发展置于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架构中推进[2]。新民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是“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如何提升住区的环境质量,在突出地方文化、提升空间品质、强化地方情感、激发住区活力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理论:地方依恋理论与住区更新
人对特定地方的情感依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人与地方的关系成为众多学科长期关注的课题。西方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1977年Gerson等人首次提出“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 PA)”的学术用语,1983年Shumaker等人明确定义地方依恋是人们与其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联结;Williams和Roggenbuck (1989)构建了地方依恋的“地方依赖( place dependence,PD)”和“地方认同( place identity,PI)”二维结构;Hidalgo等(2001)在强调情感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Jorgensen等(2006)认为地方依恋由情感、认知和意动(行为)三个要素构成[3]。在国内,黄向等(2006)引入“place attachment”的概念并构建了“场所依恋”理论的CDEEM研究框架,杨昀(2011)构建了地方依恋的PPCMA研究框架[4]。此后,人文地理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对地方依恋理论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国内住区更新住区更新先后经历了“基因式”、“博物馆式”、“有机更新”三种模式,学者的研究内容和更新实践由关注人居环境改善、交往空间、适老化等物质空间更新逐渐转向住区可持续发展、文化传统继承以及社区营造[5]、住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等方面,其中社区营造、住区认同感、归属感等研究是地方依恋理论的重要内容。
三、策略:乡村住区更新的内涵与外延
香河县新民居住区由于“农民上楼”集中居住的原因,使居民远离了息息相伴的村落环境,但从情感和经济上依然对乡村土地和农耕生活有着不舍的依恋。针对香河县新民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调查、访谈研究的基础上以地方依恋理论为基础,立足于经济适宜的技术原则,从居住品质、地方情感和住区活力三个方面提出乡村住区更新设计策略,以期构建和谐的住区环境,助力乡村住区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乡村特色以提升居住品质
提升居住品质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场所感的主要方式,更是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
1 适宜技术与乡土材料的应用
新民居虽然实现了居住形式的变革,但是居住者仍处在由“农民”向“居民”转变的过程中。在更新实践中,在住宅立面更新中采取小型种植与立体遮阳相结合的方式,较小的成本投入、较低的技术难度,在满足居民的体验种植需求的同时利用绿植减少太阳直射得热,降低空调能耗,同时丰富住宅立面,美化住区空间环境。
2农田景观与海绵住区的融入
在住区景观设计和日常维护过程中,结合住区管理,将当地常见的农业作物和海绵住区理念融入其中,采取独具乡村特色的住区景观,划分成大小合适的菜园、花圃,由居民自愿认领管理,可大幅度降低住区景观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还为居民提供日常蔬菜、瓜果等,在体验收获的喜悦的同时增强对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另外,由于种植界面的雨水滞留、下渗等作用,在暴雨时可减小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同时补给地下水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重塑场所精神,强化地方情感
场所(place)是有意义的空间,人们在使用场所的同时与之进行情感交流。在乡村住区更新中重塑场所精神,唤起居民对原有场所空间的情感回忆并实现记忆迁移,增强居民对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 空间节点与村落场所的记忆
开放空间、村口古树往往是乡村生活中独居特色、记忆深刻的场所,是最能引起居民场景回忆与情感共鸣的特殊空间。在新民居住区入口空间更新设计中,融入标志性的景观节点和场所设计,使之成为住区的空间符号、精神记忆;在公共空间再现村落原有的广场、水井等生活空间元素,在延续乡村文化气息的同时,唤起居民的精神记忆,激发居民的情感认同。
2 庭院种植与生产场景的再现
住区景观中融入农业作物,在降低维护成本和营造乡村特色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从事农业劳动的场所,用现代生产性景观再现传统农业的劳动场景;将传统农业生产使用的农具及生产方式融入住区景观的设计,在展示农业生产方式变迁、营造乡村生活气息的同时,更是展现体现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形式,在展示中体现乡村生活的韵味,增强居民对住区场所精神的认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加强社区营造,激发住区活力
1社区组织与公共服务的提升
在提升物质空间品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社区自组织建设是居民享受现代住区生活必不可少的“软环境”。香河县新民居社区作为村落空间的延续,在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健康、宜人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软实力,是提高居民幸福感、增强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在社区自组织的倡导、组织和协调下,利用营造空间、美化景观、完善设施等为居民提供老幼看护、日间照料、采购代办等服务型空间,并为邻里交往提供机会和空间,极大方便居民的生活,同时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和邻里关系提供空间和事件。
2 社区活动与居民参与的融合
在社区自组织的倡导下,利用传统节日、专题宣传、安全教育等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区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在活跃住区文化氛围的同时,提高居民对住区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例如,利用端午、中秋等节日举办包粽子、品月饼等活动,不断创建品牌活动,引导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另外,在住区管理和服务中,通过民主管理、共同参与、积极反馈等形式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提高住区与居民的融合,提高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四、结语:乡村住区的品质、情感与活力
住区更新极具特殊性和复杂性,即是物质空间的提升与改善,更是情感场所的回归与塑造,其目的在于激发住区的活力,促进住区的和谐发展。将地方依恋理论用于指导大城市近郊乡村住区的更新实践,旨在通过适宜技术和乡土材料的应用,改善住区物质环境、提升居住品质,通过农田景观、村落记忆的融入重塑住区的场所精神,同时以社区活动和邻里关系为切入点激发住区活力。居住品质是情感依恋的基础,场所环境是情感依恋的寄托,住区活力是情感依恋的动力,基于地方依恋的乡村住区更新在于实现品质、情感与活力的良性互动,促进住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DEFRA). Our Countryside: The Future (Rural White Paper). London: Defra, 2000.
[2]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04):2-12.
[3]Jorgensen,B.S., &Stedman,R.C. A comparative family’s is of predictors of sense of place dimensions: attachment to,dependence on,and identification with lakeshore properti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6,79(03):316-327.
[4]杨昀.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32(02):26-36.
[5]郭菂.活力源自开放---应变未来的城市住房更新策略[J].建筑学报,2017(09):78-82.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6年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首都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研究----以河北省香河县为例(项目编号:SQ161128)。
作者简介:
任登军(1980-),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人,讲师,主要从事健康住宅设计与住区更新、乡村社区与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