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概念上对运动训练与运动比赛加以区别,并从运动技术、战术、心理、体能等方面论述了运动训练和比赛之间的关系,认为运动训练与运动比赛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运用比赛代替训练。以期提高对比赛和训练的认识水平,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相互关系,促进运动训练沿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取得应有效益。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运动比赛;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83—05
竞技体育由运动员的选材、运动训练、运动比赛、竞技体育的管理四部分组成,其中运动训练和比赛称之为竞技体育的双核结构。目前,关于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运动训练和比赛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目前对比赛与训练互相关系的认识和训练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竞技体育双核关系及对比赛能否代替训练的问题,以期提高认识水平,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相互关系,促进运动训练沿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取得应有效益。
1 运动比赛的多元化功能
运动比赛具有展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功能,还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娱乐等诸多功能。各项功能又能细分出更多的功能效益。如:提高运动成绩水平功能又可细分出,争取良好的比赛名次、提高运动成绩、取得比赛资格、检查训练效果、检查教练对训练的控制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提高教练员临场比赛的指挥能力、打好青少年训练基础、提高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大赛前热身功能、模拟比赛实战功能、提高战术能力等诸多功能。然而对诸多比赛多元化的功能,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存在着认识不全面、简单、模式化的倾向,只是简单地把比赛看成是争名次、争参赛资格等含金量很低的功能,很多功能没有得到认识、开发和运用。再加上比赛经费紧张,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每年例行的比赛很少,往往只有一两次比赛,较大程度上影响运动训练效益的挖掘和提高。
近年来,商业经济因素渗入,比赛次数增加,国际、国内名目繁多的大奖赛、系列赛、各项杯赛、各项联赛、各项热身赛以及诸多洲际、地区性的比赛活动应运而生,许多运动员频繁参加各项比赛,大有比赛可代替训练的态势。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安排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训练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体能类运动项目男子110m栏运动员刘翔本应以体能能力的训练为主,可2004年夺得雅典奥运会冠军后,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由2004年前只4、5次,2005年比赛次数却急增到15次,比赛负荷过大,超过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又得不到足够时间恢复,更谈不上超量恢复,成为2006年1月莫斯科大赛前,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2012年8月伦敦奥运会跟腱严重受伤的根本原因。又如体能类女子500m速滑运动员王曼丽,2008年前两年中连续参加了,18站世界系列赛,两届世锦赛,均夺得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却因比赛安排过多,冬奥会比赛期间竞技状态水平无法调整恢复过来,处于明显低下水平,而功败垂成。
2 训练、比赛与诸多竞技能力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是随着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智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起着物质性的保证作用和主导作用,又起着规定性、制约性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比赛与诸多竞技能力因素训练,尤其是体能能力因素训练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试图弄清比赛是否可以代替训练这一问题。
2.1 训练与比赛概念的区别
训练是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程序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和运动成绩水平的过程。比赛则是把运动员已获得的竞技能力水平和运动成绩,在有竞争对手、有裁判规则的比赛环境条件下充分发挥出来的过程。因此,训练和比赛两者在理论上、在概念上是所区别的,不能相互代替。
2.2 比赛与体能训练提高的关系
体能能力是由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三大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又由更多更复杂的部分组成。比如,机能能力又由承受负荷量的能力、承受负荷强度能力、承受总负荷能力、承荷节奏、承荷周期、恢复能力、可塑性的大小、机能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免疫能力、竞技能力运动员发挥能力、机能状态的敏感性等机能因素组成。
要发展提高各项竞技能力因素,尤其是体能能力,就必须遵循运动训练基本原理,大运动负荷训练就要大得上去,要持续不断地超过前一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大负荷就要持续不断做到,小负荷要小得下来,使机体达到全面、充分完全的恢复,超过前一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即超量恢复。运动员频繁地不间断、不加选择地参加各项国际国内比赛,就没有可能、没有时间进行大负荷训练,达不到超量恢复,直接违背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各项竞技能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或是保持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违背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有关规律,以致训练比赛包括体能能力的训练的失利和失败。
2.2.1 比赛的运动负荷远远小于训练负荷 一场体能类项目的比赛中,虽然负荷强度很大,经常达到极限程度,但只有预赛、决赛等几次极限强度或接近强度的比赛(一般为预赛、复赛、决赛3次),重复的组数、次数、时间,包括准备热身活动中的总负荷量远远小于训练的总运动负荷。比如,举重比赛中,抓举、挺举各只有3次试举的机会,加上热身准备活动中,比赛过程中几次接近最大强度的试举,总计很少超过10次以上。而日常训练中每次完成90%以上强度的练习的组数往往超过比赛负荷1倍以上。某些专门练习完成的总负荷就更多,如某运动员为突出薄弱环节腿部力量的训练,每次课后的后蹲练习,用每组能做10次的最大强度做10组以上,这样的总负荷是任何比赛负荷无法相比的。再如技能类项目中足球守门员每场比赛接球的次数最多只有数十次或更少,而专门训练中的接球次数往往是比赛中接球次数的数倍以上。至于几个训练小周期,或一个多月为一周期的中周期,所累计的总运动负荷,更是远远超过一场比赛前前后后构成的总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大不上去,训练后即使恢复过来也不会有体能能力的持续提高,甚至保持也困难。体能能力上不去,其它竞技能力因素、运动成绩等必受影响。 2.2.2 比赛解决不了超量恢复 大运动负荷后的全面充分完全的超量恢复在运动训练能否提高,能否持续提高,能否预防减少运动创伤、延长运动寿命起规定性决定性的因素,是当今运动训练上的根本矛盾,运动训练的焦点、热点。由于对比赛功能认识的提高,运动训练的需要,商业因素的介入等原因,许多运动项目名目繁多各级各类国内外比赛活动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比赛很少影响训练效益提高的状况,提高了比赛的多元化功能。但决不是什么比赛都是不加选择、不顾运动负荷能否加得上去,不顾比赛后能否达到超量恢复一律参加。
频繁地不加选择地参加各项比赛,不但从理论上,而且从大量实践资料上均证明在赛后没有时间、没有可能、没有条件使竞技状态水平达到超量恢复。如田径跳高项目早期的朱建华,后来女子长距离跑邢会娜、侯英杰、白雪、游泳项目中的杨文意、张琳、刘子歌,速滑中的叶乔波、薛瑞红、王曼丽,篮球中的姚明,女排中的赵蕊蕊等等训练生涯中不顺或失败或失利,均是因未处理好超量恢复所造成。这种情况在一般水平的运动员中更是处处可见。均能说明过多不加选择地参加各种比赛严重障碍影响了运动员大强度比赛负荷后的恢复,这是发生各种运动创伤的根本原因。
而日常训练中的每个训练周期中的恢复期,则有条件、有可能、有计划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把竞技状态水平培养、调整、控制到超量恢复状态水平,再投入到下一训练周期的大运动负荷训练中去,或比赛中去,这就明显降低了运动创伤发生概率。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的训练负荷、训练周期节奏明显合理,取得持续不断的提高;2006年1月首次足跟腱受伤后的治疗恢复性适应性训练安排都取得明显效果,故获得了破世界纪录12″87的巅峰水平;2010年5月下决心停止一切比赛活动,5个月后广州亚运会果见成效(13″07),改变了此前竞技状态,久调不见起色,裹足不前的状态……国际上也是不乏其例,最典型的可算靠吃青春饭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德国的丘索维金娜,36岁,竞参加了六届奥运会,2011年仍获跳马世锦赛亚军。保持如此之最的运动寿命和状态水平,主要经验是“她是选择比赛的专家,她从不连续参加两届世界杯的比赛每参加一次世界性比赛后,需要两个月的恢复。她的运动负荷节奏富有鲜明弹性,有时只练0.5h,有时达到5h。”充分体现了遵循了大运动负荷训练要大得上去,尤其是大负荷训练后要小得下来,达到超量恢复的运动训练基本原理。
简言之,连续不断的比赛解决不了大运动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问题,这是比赛代替不了训练的根本原因之一。
2.2.3 训练和比赛的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根本区别
比赛时根据比赛规程、比赛规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采用既定的动作规格、套路、程序、方法等进行比赛。如举重比赛只能用抓举、挺举两种完整的动作姿势,各只有三次试举的机会,严格的试举时间、顺序等规则进行。田径项目中的径赛项目、速滑、自行车、划船等,技能类项目中的体操、跳水、花样滑冰以及各项球类运动项目,均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则所规定的套路、标准、规格、比赛方法等等进行,不能任意改变。而训练则可以按照训练对象、训练任务、训练目标、训练时期、训练方法的要求等。任意选择采用不同组合,任意改变创新,最终服务于体能等各项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拿动作技术的方法方式为例,有完整技术练习、分解练习、半技术练习、混合练习等。拿技术力量的组合为例有纯技术练习、纯力量性练习、技术力量混合练习等;以供能方法、方式为例,有有氧练习、无氧练习、醣酵练习、磷酸盐练习、混合供能练习等;以肌肉工作方式区分,有动力性等张练习,静力性等长练习,退地性练习,动静混合练习,向心练习、离心练习等。总之,训练中可以采用各种各样有效有针对性练习方法、方式,提高各项竞技能力水平,或专门克服、解决体能训练中某些薄弱环节,某些对提高竞技能力水平起不利影响的运动素质、形态结构或机能能力,如举重训练中采用专门训练方法手段,克服腿部力量的不足,解决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的不足对运动成绩的制约作用。
总之,运动训练中能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发展体能能力等各种竞技能力因素,这是相对单一的,受规则严格限制的比赛方法无法代替的。
2.3 比赛不能代替技能能力的教学和训练
技术动作、专门技术感知觉、可塑性、转移能力、应变能力、稳定性等等专项技能能力,是运动员各项竞技能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取得应能取得的运动成绩的根本保证,在体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智力等竞技能力因素水平一定的比赛环境条件下,技能能力是对比赛能否取得成功起规定性、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的竞技能力因素。紧张激烈的比赛环境条件是检查和提高专项动作技术合理性、科学性、应变能力、控制能力及改进完善动作技术等有效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和挖掘这一比赛功能。但技术动作等技能能力的形成、掌握、巩固、改进及完善过程更需要通过长期的、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教学训练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决不是紧张激烈的比赛环境条件下几次大强度试举、几轮决赛、复赛、几场比赛所能解决所能实现的。众所周知,青少年基础训练学训练中,不但技术教学训练任务占整个教学训练任务40%~50%的比重。而且这是很难完成好的教学任务之一。此阶段因没有足够时间打好技术训练的基础,没有形成合理巩固的动作概念和动作规格,就急于参加各种比赛,因而导致今后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不能保证各项竞技能力水平正常发挥,不能取得应取得的运动成绩,不能展示自我运动价值,甚至导致运动创伤,久治不愈,过早结束运动生涯的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比比皆是。至于优秀运动员动作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更需要长时间、系统的技术训练过程才能实现,这是短暂的大强度比赛无法实现的。
频繁的过大强度的比赛,尤其是经常在竞技状态水平没有培养控制到最高状态或接近最高状态,或经常带伤哪怕轻伤参加比赛,在技术训练上只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只会起到导致业已形成的动作技术不断变形、走样、甚至遭到破坏,还是使运动员对技术训练的决心、信心遭到挫伤。因此,比赛不能代替技能能力的训练、过多的比赛对各项技能能力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甚至起负面影响和作用。 2.4 心理能力的提高不能单靠比赛来完成
当今许多运动项目比赛水平高,参赛对手多,水平相近,利害关系突出,竞争特别的激烈,对心理能力提高有极高的要求,心理能力成为能否取胜的规定性决定性制约性因素。心理素质能力水平又有选材难度大,先天遗传性强,后天发展提高的可塑性相对小,难度大的特点。
比赛是检查、提高、完善心理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比如,比赛有对手、有观众、有裁判、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介入,有任务,有压力、有奖金……,所有这些均是日常训练中难于设计、模拟、仿效的。这些有利的条件刺激,无疑对运动员心理训练起到良好的积极的刺激作用和深刻影响,这是比赛所具有的独特的多元化功能之一。然而,要获得心理训练的正面效果,必须依赖体能能力,技能能力,甚至是战术能力的完全恢复,适应和准备,获得良好的竞技状态水平才能实现,否则将适得其反,导致负面作用。例如,体能能力没有培养控制到预定的状态水平,导致比赛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常此以往,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水平的自信心、上进心、训练积极性等心理因素水平必然受到负面影响,更谈不上提高。而体能能力、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控制主要依赖长期系统的训练来实现,而不是依靠比赛来实现。例如,专项技术动作存在问题,致使比赛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经常干扰运动比赛的自信心、决心、发挥能力,拼搏能力等心理能力。专项动作技术的改进和改善,只能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来实现,过多地带着技术上的问题参加比赛,对心理能力只能起到负面作用。心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又是建立在体能、技能等竞技能力基础上的。因此,既然比赛代替不了体能、技能等竞技能力训练,比赛也就代替不了心理能力的训练。
2.5 比赛也不能代替战术能力的训练提高
战术能力,即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能力水平,战胜对手的谋略和行为方式。战术能力的高低是建立在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智力等竞技能力高低之上的。而这些竞技能力的形成、发展、提高主要依靠长期的、系统的、有步骤的训练来实现的,前文已简要分析到这是通过比赛很难甚至无法取得的,无法代替的。就拿战术能力占总的竞技能力比重较大的技能类运动项目足球为例,某一战术方案的形成、巩固和采用,就必须建立在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因素的基础之上。某项动作技术也是建立在体能能力高低的基础,体能达不到技术所需的水平,技术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比赛中我们经常见到某场足球比赛,上半场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技战术采用得心应手,而下半场体力(耐力)等明显下降,技术明显变形,战术采用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败下阵来。这是体能不足或体能下降的常见现象。而体能的改善和发展提高只能主要依靠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实现。
另外,各种战术方案形成、掌握、巩固和提高,都必须通过长期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训练过程才能取得的。这不是通过一年中增加十场八场的比赛所能形成、所能实现的。
因此,比赛虽然是获得战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技能类运动项目中对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占有更大的比重和影响,运动员许多比赛能力、应变能力、战术方案、战术能力等又是平常训练中难于预测、设计、实施和获得的。然而,许多决定战术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制胜因素,如体能、技能、心理等单靠比赛是不能解决的,也是比赛无法代替的。
3 优秀运动员应有选择地参加各项比赛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是由体能、技能、心理、战术、智力等各项技能力因素综合而成。因此有人把竞技能力水平通俗地比喻为“力量+技术”,这种提法未免过于简单化,片面,但这是具有有一定道理的。技术动作、心理能力、战术等能力的提高幅度发展潜力就要大得多,就要活跃的多。正因为如此,体能能力对竞技能力、运动成绩的发展提高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体能能力对竞技能力、运动成绩的发展提高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各项体能类运动项目(田径、游泳、速滑、举重、自行车等项目)中更是如此。因此,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抓好体能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体能能力提高主要是通过长期的系统的训练来获得、并非主要靠比赛来获得、故比赛不能代替训练。像刘翔这种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比赛发挥能力很全面、很稳定的田径比赛沙场上的优秀运动员,只要把主要精力、大部分时间放在体能训练上,放在超量恢复上。
4 结语
运动训练和比赛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独立有着不可代替的本质区别。一方面,训练和比赛两者在理论上、在概念上是所区别的、不能相互代替的。另一方面,比赛的运动负荷远远小于训练负荷,比赛解决不了超量恢复这一根本问题。比赛同时不能代替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的教学和训练。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运动比赛;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83—05
竞技体育由运动员的选材、运动训练、运动比赛、竞技体育的管理四部分组成,其中运动训练和比赛称之为竞技体育的双核结构。目前,关于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研究较多,但关于运动训练和比赛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目前对比赛与训练互相关系的认识和训练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竞技体育双核关系及对比赛能否代替训练的问题,以期提高认识水平,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相互关系,促进运动训练沿着理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取得应有效益。
1 运动比赛的多元化功能
运动比赛具有展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功能,还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娱乐等诸多功能。各项功能又能细分出更多的功能效益。如:提高运动成绩水平功能又可细分出,争取良好的比赛名次、提高运动成绩、取得比赛资格、检查训练效果、检查教练对训练的控制能力、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提高教练员临场比赛的指挥能力、打好青少年训练基础、提高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积极性、自觉性、大赛前热身功能、模拟比赛实战功能、提高战术能力等诸多功能。然而对诸多比赛多元化的功能,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存在着认识不全面、简单、模式化的倾向,只是简单地把比赛看成是争名次、争参赛资格等含金量很低的功能,很多功能没有得到认识、开发和运用。再加上比赛经费紧张,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每年例行的比赛很少,往往只有一两次比赛,较大程度上影响运动训练效益的挖掘和提高。
近年来,商业经济因素渗入,比赛次数增加,国际、国内名目繁多的大奖赛、系列赛、各项杯赛、各项联赛、各项热身赛以及诸多洲际、地区性的比赛活动应运而生,许多运动员频繁参加各项比赛,大有比赛可代替训练的态势。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安排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训练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体能类运动项目男子110m栏运动员刘翔本应以体能能力的训练为主,可2004年夺得雅典奥运会冠军后,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由2004年前只4、5次,2005年比赛次数却急增到15次,比赛负荷过大,超过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又得不到足够时间恢复,更谈不上超量恢复,成为2006年1月莫斯科大赛前,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2012年8月伦敦奥运会跟腱严重受伤的根本原因。又如体能类女子500m速滑运动员王曼丽,2008年前两年中连续参加了,18站世界系列赛,两届世锦赛,均夺得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却因比赛安排过多,冬奥会比赛期间竞技状态水平无法调整恢复过来,处于明显低下水平,而功败垂成。
2 训练、比赛与诸多竞技能力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是随着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智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起着物质性的保证作用和主导作用,又起着规定性、制约性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比赛与诸多竞技能力因素训练,尤其是体能能力因素训练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试图弄清比赛是否可以代替训练这一问题。
2.1 训练与比赛概念的区别
训练是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程序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和运动成绩水平的过程。比赛则是把运动员已获得的竞技能力水平和运动成绩,在有竞争对手、有裁判规则的比赛环境条件下充分发挥出来的过程。因此,训练和比赛两者在理论上、在概念上是所区别的,不能相互代替。
2.2 比赛与体能训练提高的关系
体能能力是由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机能能力、运动素质三大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又由更多更复杂的部分组成。比如,机能能力又由承受负荷量的能力、承受负荷强度能力、承受总负荷能力、承荷节奏、承荷周期、恢复能力、可塑性的大小、机能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免疫能力、竞技能力运动员发挥能力、机能状态的敏感性等机能因素组成。
要发展提高各项竞技能力因素,尤其是体能能力,就必须遵循运动训练基本原理,大运动负荷训练就要大得上去,要持续不断地超过前一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大负荷就要持续不断做到,小负荷要小得下来,使机体达到全面、充分完全的恢复,超过前一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即超量恢复。运动员频繁地不间断、不加选择地参加各项国际国内比赛,就没有可能、没有时间进行大负荷训练,达不到超量恢复,直接违背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各项竞技能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或是保持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违背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有关规律,以致训练比赛包括体能能力的训练的失利和失败。
2.2.1 比赛的运动负荷远远小于训练负荷 一场体能类项目的比赛中,虽然负荷强度很大,经常达到极限程度,但只有预赛、决赛等几次极限强度或接近强度的比赛(一般为预赛、复赛、决赛3次),重复的组数、次数、时间,包括准备热身活动中的总负荷量远远小于训练的总运动负荷。比如,举重比赛中,抓举、挺举各只有3次试举的机会,加上热身准备活动中,比赛过程中几次接近最大强度的试举,总计很少超过10次以上。而日常训练中每次完成90%以上强度的练习的组数往往超过比赛负荷1倍以上。某些专门练习完成的总负荷就更多,如某运动员为突出薄弱环节腿部力量的训练,每次课后的后蹲练习,用每组能做10次的最大强度做10组以上,这样的总负荷是任何比赛负荷无法相比的。再如技能类项目中足球守门员每场比赛接球的次数最多只有数十次或更少,而专门训练中的接球次数往往是比赛中接球次数的数倍以上。至于几个训练小周期,或一个多月为一周期的中周期,所累计的总运动负荷,更是远远超过一场比赛前前后后构成的总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大不上去,训练后即使恢复过来也不会有体能能力的持续提高,甚至保持也困难。体能能力上不去,其它竞技能力因素、运动成绩等必受影响。 2.2.2 比赛解决不了超量恢复 大运动负荷后的全面充分完全的超量恢复在运动训练能否提高,能否持续提高,能否预防减少运动创伤、延长运动寿命起规定性决定性的因素,是当今运动训练上的根本矛盾,运动训练的焦点、热点。由于对比赛功能认识的提高,运动训练的需要,商业因素的介入等原因,许多运动项目名目繁多各级各类国内外比赛活动应运而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比赛很少影响训练效益提高的状况,提高了比赛的多元化功能。但决不是什么比赛都是不加选择、不顾运动负荷能否加得上去,不顾比赛后能否达到超量恢复一律参加。
频繁地不加选择地参加各项比赛,不但从理论上,而且从大量实践资料上均证明在赛后没有时间、没有可能、没有条件使竞技状态水平达到超量恢复。如田径跳高项目早期的朱建华,后来女子长距离跑邢会娜、侯英杰、白雪、游泳项目中的杨文意、张琳、刘子歌,速滑中的叶乔波、薛瑞红、王曼丽,篮球中的姚明,女排中的赵蕊蕊等等训练生涯中不顺或失败或失利,均是因未处理好超量恢复所造成。这种情况在一般水平的运动员中更是处处可见。均能说明过多不加选择地参加各种比赛严重障碍影响了运动员大强度比赛负荷后的恢复,这是发生各种运动创伤的根本原因。
而日常训练中的每个训练周期中的恢复期,则有条件、有可能、有计划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把竞技状态水平培养、调整、控制到超量恢复状态水平,再投入到下一训练周期的大运动负荷训练中去,或比赛中去,这就明显降低了运动创伤发生概率。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的训练负荷、训练周期节奏明显合理,取得持续不断的提高;2006年1月首次足跟腱受伤后的治疗恢复性适应性训练安排都取得明显效果,故获得了破世界纪录12″87的巅峰水平;2010年5月下决心停止一切比赛活动,5个月后广州亚运会果见成效(13″07),改变了此前竞技状态,久调不见起色,裹足不前的状态……国际上也是不乏其例,最典型的可算靠吃青春饭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德国的丘索维金娜,36岁,竞参加了六届奥运会,2011年仍获跳马世锦赛亚军。保持如此之最的运动寿命和状态水平,主要经验是“她是选择比赛的专家,她从不连续参加两届世界杯的比赛每参加一次世界性比赛后,需要两个月的恢复。她的运动负荷节奏富有鲜明弹性,有时只练0.5h,有时达到5h。”充分体现了遵循了大运动负荷训练要大得上去,尤其是大负荷训练后要小得下来,达到超量恢复的运动训练基本原理。
简言之,连续不断的比赛解决不了大运动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问题,这是比赛代替不了训练的根本原因之一。
2.2.3 训练和比赛的方法有着不可代替的根本区别
比赛时根据比赛规程、比赛规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采用既定的动作规格、套路、程序、方法等进行比赛。如举重比赛只能用抓举、挺举两种完整的动作姿势,各只有三次试举的机会,严格的试举时间、顺序等规则进行。田径项目中的径赛项目、速滑、自行车、划船等,技能类项目中的体操、跳水、花样滑冰以及各项球类运动项目,均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则所规定的套路、标准、规格、比赛方法等等进行,不能任意改变。而训练则可以按照训练对象、训练任务、训练目标、训练时期、训练方法的要求等。任意选择采用不同组合,任意改变创新,最终服务于体能等各项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拿动作技术的方法方式为例,有完整技术练习、分解练习、半技术练习、混合练习等。拿技术力量的组合为例有纯技术练习、纯力量性练习、技术力量混合练习等;以供能方法、方式为例,有有氧练习、无氧练习、醣酵练习、磷酸盐练习、混合供能练习等;以肌肉工作方式区分,有动力性等张练习,静力性等长练习,退地性练习,动静混合练习,向心练习、离心练习等。总之,训练中可以采用各种各样有效有针对性练习方法、方式,提高各项竞技能力水平,或专门克服、解决体能训练中某些薄弱环节,某些对提高竞技能力水平起不利影响的运动素质、形态结构或机能能力,如举重训练中采用专门训练方法手段,克服腿部力量的不足,解决举重运动员腿部力量的不足对运动成绩的制约作用。
总之,运动训练中能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发展体能能力等各种竞技能力因素,这是相对单一的,受规则严格限制的比赛方法无法代替的。
2.3 比赛不能代替技能能力的教学和训练
技术动作、专门技术感知觉、可塑性、转移能力、应变能力、稳定性等等专项技能能力,是运动员各项竞技能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取得应能取得的运动成绩的根本保证,在体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智力等竞技能力因素水平一定的比赛环境条件下,技能能力是对比赛能否取得成功起规定性、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的竞技能力因素。紧张激烈的比赛环境条件是检查和提高专项动作技术合理性、科学性、应变能力、控制能力及改进完善动作技术等有效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和挖掘这一比赛功能。但技术动作等技能能力的形成、掌握、巩固、改进及完善过程更需要通过长期的、系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教学训练过程才能得以实现,决不是紧张激烈的比赛环境条件下几次大强度试举、几轮决赛、复赛、几场比赛所能解决所能实现的。众所周知,青少年基础训练学训练中,不但技术教学训练任务占整个教学训练任务40%~50%的比重。而且这是很难完成好的教学任务之一。此阶段因没有足够时间打好技术训练的基础,没有形成合理巩固的动作概念和动作规格,就急于参加各种比赛,因而导致今后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不能保证各项竞技能力水平正常发挥,不能取得应取得的运动成绩,不能展示自我运动价值,甚至导致运动创伤,久治不愈,过早结束运动生涯的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比比皆是。至于优秀运动员动作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更需要长时间、系统的技术训练过程才能实现,这是短暂的大强度比赛无法实现的。
频繁的过大强度的比赛,尤其是经常在竞技状态水平没有培养控制到最高状态或接近最高状态,或经常带伤哪怕轻伤参加比赛,在技术训练上只会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只会起到导致业已形成的动作技术不断变形、走样、甚至遭到破坏,还是使运动员对技术训练的决心、信心遭到挫伤。因此,比赛不能代替技能能力的训练、过多的比赛对各项技能能力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甚至起负面影响和作用。 2.4 心理能力的提高不能单靠比赛来完成
当今许多运动项目比赛水平高,参赛对手多,水平相近,利害关系突出,竞争特别的激烈,对心理能力提高有极高的要求,心理能力成为能否取胜的规定性决定性制约性因素。心理素质能力水平又有选材难度大,先天遗传性强,后天发展提高的可塑性相对小,难度大的特点。
比赛是检查、提高、完善心理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比如,比赛有对手、有观众、有裁判、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介入,有任务,有压力、有奖金……,所有这些均是日常训练中难于设计、模拟、仿效的。这些有利的条件刺激,无疑对运动员心理训练起到良好的积极的刺激作用和深刻影响,这是比赛所具有的独特的多元化功能之一。然而,要获得心理训练的正面效果,必须依赖体能能力,技能能力,甚至是战术能力的完全恢复,适应和准备,获得良好的竞技状态水平才能实现,否则将适得其反,导致负面作用。例如,体能能力没有培养控制到预定的状态水平,导致比赛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常此以往,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水平的自信心、上进心、训练积极性等心理因素水平必然受到负面影响,更谈不上提高。而体能能力、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控制主要依赖长期系统的训练来实现,而不是依靠比赛来实现。例如,专项技术动作存在问题,致使比赛不能发挥正常的训练水平,经常干扰运动比赛的自信心、决心、发挥能力,拼搏能力等心理能力。专项动作技术的改进和改善,只能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来实现,过多地带着技术上的问题参加比赛,对心理能力只能起到负面作用。心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又是建立在体能、技能等竞技能力基础上的。因此,既然比赛代替不了体能、技能等竞技能力训练,比赛也就代替不了心理能力的训练。
2.5 比赛也不能代替战术能力的训练提高
战术能力,即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能力水平,战胜对手的谋略和行为方式。战术能力的高低是建立在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智力等竞技能力高低之上的。而这些竞技能力的形成、发展、提高主要依靠长期的、系统的、有步骤的训练来实现的,前文已简要分析到这是通过比赛很难甚至无法取得的,无法代替的。就拿战术能力占总的竞技能力比重较大的技能类运动项目足球为例,某一战术方案的形成、巩固和采用,就必须建立在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因素的基础之上。某项动作技术也是建立在体能能力高低的基础,体能达不到技术所需的水平,技术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比赛中我们经常见到某场足球比赛,上半场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技战术采用得心应手,而下半场体力(耐力)等明显下降,技术明显变形,战术采用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败下阵来。这是体能不足或体能下降的常见现象。而体能的改善和发展提高只能主要依靠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实现。
另外,各种战术方案形成、掌握、巩固和提高,都必须通过长期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训练过程才能取得的。这不是通过一年中增加十场八场的比赛所能形成、所能实现的。
因此,比赛虽然是获得战术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技能类运动项目中对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占有更大的比重和影响,运动员许多比赛能力、应变能力、战术方案、战术能力等又是平常训练中难于预测、设计、实施和获得的。然而,许多决定战术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制胜因素,如体能、技能、心理等单靠比赛是不能解决的,也是比赛无法代替的。
3 优秀运动员应有选择地参加各项比赛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是由体能、技能、心理、战术、智力等各项技能力因素综合而成。因此有人把竞技能力水平通俗地比喻为“力量+技术”,这种提法未免过于简单化,片面,但这是具有有一定道理的。技术动作、心理能力、战术等能力的提高幅度发展潜力就要大得多,就要活跃的多。正因为如此,体能能力对竞技能力、运动成绩的发展提高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正因为如此,体能能力对竞技能力、运动成绩的发展提高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各项体能类运动项目(田径、游泳、速滑、举重、自行车等项目)中更是如此。因此,要集中精力和时间抓好体能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而体能能力提高主要是通过长期的系统的训练来获得、并非主要靠比赛来获得、故比赛不能代替训练。像刘翔这种技能能力、心理能力、战术能力、比赛发挥能力很全面、很稳定的田径比赛沙场上的优秀运动员,只要把主要精力、大部分时间放在体能训练上,放在超量恢复上。
4 结语
运动训练和比赛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独立有着不可代替的本质区别。一方面,训练和比赛两者在理论上、在概念上是所区别的、不能相互代替的。另一方面,比赛的运动负荷远远小于训练负荷,比赛解决不了超量恢复这一根本问题。比赛同时不能代替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的教学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