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校园霸凌现象的相关立法保护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园霸凌行为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也是学校方面与家庭方面以及全社会均持有较大关注度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群体中有很多一部分群体处于叛逆期中,加之信息化时代下学生过早的接触到各种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中包含着一定的不良信息,导致校园霸凌行为日渐严重,且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为进一步控制此种校园霸凌行为,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其引发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文章中对学校园霸凌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了个体与校园以及家庭三大主体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预防策略,而在防治措施方面所关注的是法律层面,对相关立法保护进行了阐述,为针对校园霸陵行为的立法保护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校园霸凌 形成原因 立法保护
  作者简介:陈佳宁,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136
  以校园霸陵比较多发的中小学生为例,其被界定为未成年人,法律上对于各种暴力行为的限定并没有办法对未成年人进行约束,而道德建设虽然对未成年人的各种不良行为设有限定,但所能够达到的约束作用有限,由此导致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几年从各种网络新闻以及自媒体平台所披露的信息来看,多种形式的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甚至于有各种暴力视频在网络中大范围的扩散,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中小学校园中,以打架斗殴、欺压学生、勒索财物等形式为代表的校园欺凌行为普遍存在。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安全,对其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其未来发展,为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而立法保护应该作为重点方向予以关注。
  一、 校园霸凌的界定
  校园霸凌这一概念数十年之前便已经被提出,最初对此概念展开深入研究的是一名心理学家,在其研究中关注了多个关键要素对校园霸凌行为的界定,具体为霸凌者存在主观的恶意或是攻击性;霸凌者与被霸凌者的力量不均衡;恶意行为具有重复性 。基于这一特征的发现,该学者认为,若学生长时间且重复性的处在来自其他学生或是群体的负面行为中,便可以将此界定为受到校园霸凌。这其中的负面行为所指向的是自身行为促使他人遭受到痛苦、伤痛的故意行为,这与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存在相似性。校园霸凌多是经由语言攻击、人身伤害或是其他方式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谣言或是伤害性行为。另外也有不同方向将其定义为,一个学生重复的被一个或是多个学生骚扰、欺负而成为受虐待学生,致使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形。
  二、校园霸凌现象形成原因分析
  (一) 个体视角分析
  个体视角也就是校园霸陵现象的参与者视角,从被霸陵学生的视角进行分析,在学生同伴关系与个体化特性视角进行分析,自卑内向的学生成为被欺凌一方的可能性更大,此类学生的特点为怯懦、胆小怕事、对事物的敏感性较大。在正常情况下被欺凌的一方在一个群体中多不会被重视或是有喜欢去主动接触的对象,朋友非常少甚至是没有朋友,缺少人际方面的支持,由此进一步增加其受到欺凌的可能性 。从霸陵学生的视角进行分析,第一,欺凌者人格特性。人格是在漫长的成长期间,基于各种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习因素所形成的,而欺凌者多存在着盲目优越感、自尊心较强、自我认同感较强等特征,同时也可能缺少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表现出动作化人格,经由比较激进的语言或是行为暴力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第二,欺凌者法律意识淡薄。触发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众多,而其中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与缺失对于自我行为的约束而言存在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 家庭视角分析
  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于人的人格与心理健康具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在对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评价中,往往会优先关注到这个人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模式以及态度等,在孩子人格形成中具有着重要相关关系。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出,学生存在校园欺凌现象倾向且较为严重的多与家庭环境中所受到的教育模式存在相关关系,为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家庭的教育模式是青少年迈入未来生活的起点,家庭是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第一个教育环境,也可以说家庭环境是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原发性因素之一。另外,一个家庭环境中,就一个青少年视角来分析,家长是这个环境的主导者,也是孩子开始学习的榜样,家庭生活环境的质量与否与家长存在必然关联,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成长 。家庭成员的各种不良习惯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起到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时间的发展后孩子性格成长中也会出现缺陷性问题,多会影响到未来生活与社交能力,从而可能会导致其成为实施校园欺凌的主体或是被欺凌主体。
  (三) 教育视角分析
  现阶段国内中小学更多会关注到升学率,也便会导致教师将较多甚至是所有的关注度放置在学习成绩上,对于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关注度明显不够。虽然当前普遍中小学都有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但也多是简单的进行教材内容的介绍,学校方面也不会对此课程给予过多的关注,且此课程也不会过多的引起學生的关注,为此,不能够借助于思想品德课程来达到培养学生道德建设的目的,从而导致国内各中小学都存在着道德教育缺失的情况 。另外,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国内教育领域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与培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多是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也明显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在此种教育环境下,教育环境的主体包括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等较难会及时的发现学生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便不能够及时的做好教育与引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可能性。
  三、校园霸凌现象治理方向
  (一)学生方面
  第一,树立法律保护意识。中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不能够依据价值与道德品质等标准来做到自我约束,多数学生都不清楚应该如何解决欺凌与欺凌行为,为培养中小学生自觉辨别约束与提升欺凌行为的能力,需要强化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第二,远离矛盾与冲突。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能会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流露出人群区分性,具体而言为尽量远离不爱学习或是行为不良的学生,只要让其认为你只爱学习,便不会骚扰你 。第三,自身素质道德培养。强化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使其能够宽待他人,宽待自己,从而在个体上控制引发校园欺凌事件的多种因素。   (二)教育机构方面
  第一,关注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各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对德育教育以及学生心理教育的关注,针对此,各中小学方面需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同时构建心理咨询室,为学生给予心理指导。第二,强化教师团队德育水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为此,各学校方面应该关注到教师的德育问题,普及正确全面的教育观,提升教师团队的主体意识。具体而言,可借助于定期培训、组织德育培养活动来不断提升教师的德育水平,促使其能够明确自身工作职能,以便于更好的落实全员德育制度 。
  四、校园霸凌现象的相关立法保护
  (一)现行校园霸陵相关立法
  从近几年各种新闻中能够看到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且造成的后果是非常恶劣的,而此类不良事件屡屡发生与法律建设的缺失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国内现行《教育法》中针对影响校园安全的结伙斗殴、寻衅滋事等行为进行违法性的明确,并没有针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规定,也没有提出规章办法以及界定。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提出,学校需要构建安全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但是条文规定范畴过大,操作性明显不足,能够获取到的效果也有限。学生的人身与财产权利受到侵犯,其监护人有权利请求《侵权责任法》的保护,但此法律为司法遵循不高不理的原则,家长的消极态度将会导致被欺凌者失去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机会,而欺凌者也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
  (二) 校园霸陵立法的未来发展
  1. 对霸陵行为进行更为明确的界定
  在加强针对校园欺凌事件法律建设过程中,可积极的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构建反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其标准为全面且明确的界定校园欺凌与其违法属性。校园欺凌的表现具有多元化与隐蔽化等特征,为此,需要将界定范围进行延展,完整的涵盖其所涉及到的所有领域,还需要限定其违法的性质,追求欺凌者的责任 。另外,强制性的手段是控制校园欺凌时间发生的有效策略之一,需要尽快的构建并不断完善有效的惩罚机制,明确学生与监护人以及学校为追责主体。
  2. 明确教育行政单位权责
  关于教育行政单位的权责界定问题,可积极的借鉴美国学区与学校权责规定,在纽约地区,学区与特许学校需要制定霸陵预防政策,同时还需要将此做出副本送至地区教育部门,在学校内部此项预防政策会发送到学校工作者及学生的手中。在新泽西去,学校与学区顶驱构建及记录与评估霸陵预防计划与流程,同时还需要对预防欺凌的办法进行探究。将其引入到我国,可由教育部门责令各小区或是学校方面制定严禁的校园霸陵行为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将此副本上交到教育部门,由相关机构进行审核,评估学校霸陵行为防治方案的合理性。另外,应该在立法层面上规定学校或是学区对校园霸陵事件的发展应承担主要责任,一旦此类事件发生能够直接明确责任主体。
  五、结论
  全文对近年来比较频繁发生的校园霸陵行为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此类事件引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就校园霸陵事件的引发原因而言,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了家庭环境、个体、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因素为家长个人素质、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而除此之外,对校园霸陵行为进行控制的最佳手段应该是加强立法保护,针对校园霸陵事件的发生原因及责任人特征,将此类事件发生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制定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方案。值得关注到的是,校园霸陵事件的发生以中小学为主,而未成年人霸陵行为当前在立法上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为此,需要在立法上对未成年人霸陵行为作为更为详细的界定,促使其能够对未成年人的霸陵行为发挥法律效用。
  注释:
  刘号.网络媒体在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中的角色——基于校园霸凌相关政策的多源流模型分析.安徽行政学院學报.2018,5(1).92-99.
  毕媛媛.反校园霸凌的法律规制研究.法制博览.2018,6(2).74.
  吴楮.从法律角度谈校园霸凌现象.科技风.2017,4(23).22.
  杨春华.反校园霸凌立法评估机制研究——基于美国反校园霸凌立法的经验与启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30(6).105-110.
  滕飞.校园霸凌行为法律规制进路探析.行政与法.2017,2(8).75-81.
  何紫璇、凌萍萍.以校园霸凌视角看待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必要性研究.法制与社会.2017,6(5).260-261.
  刘娜、田耀.浅谈美国的校园霸凌问题及对策.海外英语.2016,4(21).250-252.
  周永.校园霸凌行为的法律问题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16,16(1).69-72.
其他文献
每年春季,是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启动的时期,各级工会和企业方都可以向对方发起以工资和福利为重点的集体协商要约.这不仅是工会组织的大事,也关系到职工的“钱袋子”.r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一线职工也能参加集团经理办公会,领导的决策过程被置于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前一周的日程在OA公告栏内公布,使全体职工了解企业重点工作;在职工监事、职
期刊
运作4年,完稿1万多字,教代会一说“不”,职能部门马上连夜修改方案,生生砍掉1/5;诞生了“提案钉子户”“提案大王”,还得到全校上下的赞赏;对学校的各种采购,校长书记说了不
期刊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现代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作用。“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发达国家,恐怕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个经济发展水平有如此代差的国家其经济联系却
第二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杯数学竞赛(RMM)于2009年2月26日-3月2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中国、美国、俄罗斯、保加利亚、英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派出了三
摘 要 2009年10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我国对驻外外交人员衔级、权利义务、驻外待遇等事项的规定。美国则从20世纪初开始对外交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经过近百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外交人员管理法案——《1980年外交公务法》。本文的目的是对比中美两国外交人员法的发展演变过程、现行法的立法目的和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完善我国
煤炭,被称为“工业的食粮”,而石油则是“工业的血液”。我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比较丰富的国家,而石油储量就相对贫乏。因此,煤制油技术对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