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女儿学会道歉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坚持“错不在我”拒绝道歉
  我女儿小美和同学小玲是闺蜜,从上小学开始俩人就天天黏在一起。但到了高二,她们的关系日渐紧张。女儿跟我吐槽:“以前吵架,两小时内小玲肯定会哄我。可现在,她跟她同桌关系越来越好。”最初,女儿觉得小玲不理她只是暂时的,肯定会在不久之后主动投降。没想到,小玲总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她和同桌的照片,小美失落地问我:“她真的不再跟我做闺蜜了?”尽管如此,她仍寄希望于小玲像过去一样做最终的投降者。
  不得不说,小美各方面都比小玲优秀,性格也更强势。每次跟小玲闹别扭,任性的她都要小玲先道歉,这是典型的情商低的表现。但如何引导女儿意识到这个问题呢?我委婉地问她:“能不能请小玲来家里玩?或者你们出去喝咖啡聊聊天?”女儿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让我不要管。
  国庆假期,女儿把小玲的朋友圈翻了又翻,把两人的照片看了又看;好几次打开QQ对话框输入文字,又逐字删除;一遍遍翻看微信聊天记录,绝望中希望找到一丝有望恢复友谊的蛛丝马迹……可她就是不肯先道歉,甚至觉得道歉就意味着“认错”,就是承认自己不够好,还激动地说:“错不在我,为什么道歉?”
  “错不在我”,正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所著一本书的书名。书中提到:只要一个孩子心中的自我辩护在发生作用,他就会拒绝认错……自我辩护的原动力是认知失调——孩子的认识与现实不一致。当实际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孩子会感到非常不舒服,為了平衡这种失调,就需要“解释”甚至“捍卫”自己的行为,本能地坚信“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这种困局呢?心理专家建议父母以身示范,用鲜活的例子让孩子看到心理强大的一方可以通过道歉来打破僵局。
  先道歉并不代表你输了
  我公公去年病逝,婆婆受到打击情绪不佳,常拿我们出气,无缘无故地责怪我这个儿媳不关爱她,弄得我有苦难言。但我从不跟婆婆计较,总是先向她道歉。女儿替我鸣不平:“你又没做错,干吗道歉?”我一笑了之。
  国庆假期快结束时,我计划带婆婆、女儿一起去迪士尼乐园玩。征求婆婆的意见,她不说去,也不说不去,而是开始埋怨:“我命不好,你们都对我爱理不理……”凭经验判断,她是想去的。我赶忙说:“明天门票打折,挺便宜,咱们去吧!”婆婆这才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和女儿收拾妥当准备出发时,婆婆却说:“你真订票啦?那么贵,还是不去了吧,我好像身体不舒服。”
  我顿时火起,真想质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可女儿就在旁边,我愣是把质问的话咽了回去,灵机一动说:“票都订过了,叫的车也来了。您不去,钱退不了,还是去吧。若感觉不舒服,您就坐着看我们玩吧!”
  婆婆一听,没再多言,跟我们一起出发了。
  一到迪士尼乐园,婆婆便少女心萌动,逮住一个粉红色旋转木马连坐了三次。
  女儿悄悄跟我说:“瞧,她哪里不舒服了?妈,你应该好好教育教育她!”我想给女儿做个榜样,不但没有“教育”婆婆,中午一起吃饭时我还主动跟婆婆道歉:“妈,有件事请您原谅。其实我订的迪士尼的电子门票和滴滴专车都是可以退的。因为咱家丫头太想跟您一起来迪士尼玩,我就跟您撒了谎。”婆婆一听非但不生气,还笑了,说:“难得你有心,其实我也不知道最近怎么了,情绪一直不好。我有时候生气并不是因为你,是生我自己的气。”这番话女儿听得真切,事后直夸我有气度。我说:“先道歉并不代表输,只是代表更爱对方,这样会让你奶奶更有安全感。但我也不会总跟她道歉,假如我总是先道歉,会让我们之间变得不平等,她就会把我的道歉当成习惯,变得得理不饶人。我也会压抑、委屈,不利于我们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
  女儿可能被我这番话戳到了痛点,说:“过去我总是让小玲道歉,看来是我不对。但我不是不想认怂,是不敢,我怕我一道歉,以后就会变得被动……”
  听她这么说,我很高兴,立即抓住机会跟她分析:“你这种心理不太好,说明你内心缺乏安全感,自卑,不够自爱。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面对感情问题时会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这样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你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既允许对方不够好,也接纳自己有欠缺,把道歉当成平常的事。”
  给女儿示范有效的道歉方式
  我和丈夫都很喜欢日本著名演员山口百惠。山口百惠与丈夫三浦友和结婚三十多年,几乎没吵过架,曾多次被评选为日本“最理想夫妇”。山口百惠直言:“我们也有不愉快的时候,生活中的摩擦谁也避免不了。但我们有个约定:轮流当天使。闹矛盾时,先道歉的就是对方的天使。”
  我和丈夫也约定做对方的天使,因此当我们发生矛盾时都会主动道歉。从中我体会到,每一对亲密关系中,当事双方在心里都给对方建了一个情感账户。这个账户是会“透支”的,不能挥霍无度。当一方道歉的时候,就是在往自己的情感账户里储蓄。反之,则是在支取。
  我告诉女儿:“过去,你每次和小玲吵架都要求她先道歉,其实是在从自己的账户支取。当你的账户余额为零时,对方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你。所以,不管是夫妻、婆媳还是闺蜜之间,都不能太任性,都需要保持自己的情感账户有足够的余额。这就要求我们懂得适时道歉。”
  女儿对我的说法表示认可,但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向她推荐了著名心理咨询师詹妮弗·托马斯的书《道歉的五种语言》。这本书不仅告诉读者五种有效的道歉语言,还告诉我们如何用实际行动来道歉。
  1.放弃自我辩护,真诚认错。
  “对不起”之后不要说“但是……”那样会让道歉变味。你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他的感受,表达出来的情感才是真诚的。可以这样说:“我对你发脾气说的话太过分了,真的抱歉。”“我本来应该更细心一些的,让你受委屈了,对不起!”“非常抱歉,我当时没考虑你的感受。”
  2.放弃“不能犯错”的错误观念,勇敢承认过错。
  我们必须承认,人人都会犯错。能够承认“我错了”,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我们可以这样表达:“我的做法很自私,我错了。”“我不该对你发脾气,是我太急躁了,是我的错。”
  3.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弥补过失。
  人们喜欢的道歉方式各不相同,有人喜欢拉拉手,有人喜欢当面认错,有人喜欢送个小礼物……总之,应选择对方喜欢的方式进行道歉。
  4.告诉对方“我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真心改过的人不仅会说“我错了”,还会用实际行动向对方表明“我以后不会这样做了”,甚至列出具体的改变计划。
  5.最后要说:“请原谅我吧!”
  当两个人之间有了隔阂,有的人只需一句道歉的话就会原谅你,有的人却需要你正式说“请你原谅”才能消除与你的隔阂。所以,最后说一句“请原谅我吧”绝对不多余。
  小美在看过我推荐的书之后,立即跟小玲约了一起去喝咖啡。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反正两人喝完咖啡之后便和好了。
  【编辑:冯士军】
其他文献
5岁时还不会走路,不会独立吃饭,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喊。医生也无奈地说:“死心吧,脑瘫没法治好。”但父母从未放弃,父亲更是自学摸索出一套按摩疗法,并历尽艰辛教儿子练拳击。功夫不负有心人——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坚持,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好转的。”  1986年5月24日,家住天津的汪宝柱、刘惠琴夫妇的儿子汪强出生了。孩子是早产儿,因免疫力低下,并发了脑出血、黄疸、肺炎等病症。在抢救35天后,孩子虽被
焦虑的家长们  几年前,有两位亲戚的孩子陆续出了状况:一个是男生,从小学一路读到硕士,非常顺利,但毕业后一直宅在家没出去工作,养很多猫,每天与猫为伍。还有一个是女生,名牌大学毕业后勉强找了个工作,但性格怪异,连续谈了10多个男朋友都快速分手,后来患上抑郁症,又很快失业。  那时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家长群里充斥着各种焦虑。有位家长说,他去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看过“阿波罗计划”的指挥室,整个房间的器材
孩子的乳牙烂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觉得反正孩子要换牙,烂了就烂了,不用管它。殊不知,这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1. 影响营养的均衡摄入  牙齿是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口。牙齿烂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咀嚼。食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切、撕、磨等就进入肠胃,不仅增加肠胃负担,还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牙齿不好,为避免塞牙,孩子会少吃或不吃肉、蔬菜等不易咀嚼、纤维较长的食物,久而久之,影响营养
人物名片  胡慎之: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婚姻关系及亲子关系心理专家、心理治疗师、国际危机干预指导师,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湖南卫视《变形记》等多家媒体特约专家,著有《变形记——十天变成一个好孩子》《童心密码》等著作。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妈妈  笔者:民间谚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您认为有科学道理吗?  胡慎之(以下简称胡):有一定道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0~3岁是人格的基本建设
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好奇宝宝”  1994年6月16日,邱涵出生在浙江丽水一个普通家庭,自小性格活泼,对什么都好奇。“爸爸,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妈妈,狗狗喜不喜欢吃糖?”每当女儿提出这些问题,爸爸妈妈都会鼓励她亲自去寻找答案。  爸妈培养了邱涵爱动脑筋的习惯,进入学校后,她的学习几乎不需要爸妈操心,她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考试也总能拿出令人满意的成绩。2012年,邱涵考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选择这个
“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是小男子汉,有什么事说出来,不要哭!”我下班刚进家门,就听到老公在大声教育儿子轩轩。轩轩默默地站在一旁,低着头小声抽泣着。“这是怎么了?”我放下包望向老公。老公告诉我,轩轩放学回来一副不开心的样子,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发呆。他把轩轩叫到客厅想问个究竟,轩轩却一言不发,再问,他就哭。  “他想哭,你就让他哭出来嘛!哭是一种很好的情绪宣泄,我们大人都需要及时排解情绪,何况孩子呢!”我一
我拍过桌子后就后悔了  灵灵来的那天,正下雨。她自己带了塑料袋,进门时仔细地将湿淋淋的雨伞放在里面。灵灵长得不算美,但打扮精致,眼角、眉梢和服装,一看就是精心打理和搭配过的。她落座后,对我颔首微笑。匆忙间,我赶紧回个笑脸给她。之所以说“匆忙”,是因为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整体迷失于细节,我被她外表上的各种细节所吸引,而忘记了她整个人。  “我很想改变一下我的性格。”灵灵开门见山地说,她的声音清脆,语
一个名叫卢尔慧的北京女人,喜爱音乐,渴望拥有一个能成为歌唱家的儿子。然而,造化弄人,当34岁的她在经历难产的痛苦后,却发现生下一个脑瘫儿。如今30多年过去,她的儿子冯聪奇迹般地大学毕业,还拉得一手好提琴,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且特别擅长数学和英语。他说,他能有今日,完全得益于母亲卢尔慧的特殊教育——  她打破了医生对儿子“不是傻就是瘫”的断言  卢尔慧和丈夫冯英杰都是北京人,两人都喜爱音乐,也都有一副
上高中后,女儿经常畅想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她喜欢“光鲜亮丽的工作”,经常给我看时尚博主们的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崇尚他们“足不出户、收入不菲”的生活方式。在女儿看来,那些网红不用朝九晚五地挤地铁上下班,一身穿戴都是奢侈品,皮肤保养堪比专家,出门在外住五星级酒店,做直播时动辄推荐某明星同款服饰或包包,简直让人羡慕死。但我知道,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世界上哪有什么“光鲜亮丽”的工作?可是,要说服女儿,却很
困扰:孩子由着性子来  家庭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最好是亲子共同来访,但此刻我不得不接待了单独来访的王女士。原因很简单,她女儿认为自己没问题,不愿意来。  王女士愁苦万状地说:“我女儿学习认真努力,成绩很好。她小时候挺乖的,可自从上初二后就开始不听话了,特别是进入初三后,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她的问题越发严重了。最让人头疼的是,她动不动就烦,只要有点不顺心就朝我大发脾气。孩子的姥姥看不下去,说,你妈不容